IMG_1347.JPG

第二 次生受業
在七個速行心中,第七個速行心中的思心所造的業是第二弱的,因為它即將要落入有分流。它能夠在下一生帶來果報,因緣不具足則成為無效業。
不過,也有些大長老認為,第七個速行心所造的業是七個速行心中最強的。因為第七個速行心得到了前面六個速行心的重複緣的支助,所以造的業也最強。他們認為,在臨終時成熟並造成下一世結生的業就是次生受業,只有比較強的業,才有可能在臨終時成熟並成為令生業。
的確,臨終時有許多業會爭著成熟,只有強力的業才能成為「勝者」而帶來結生。然而,能夠成為令生業的畢竟只有一種業,而在一生當中有數不清的心路,每個心路幾乎都有第七個速行心,這些數不清的第七速行心所造的業都無機會成為令生業,只能在第二生(下一世)的生命期間成熟。如果它們在下一生沒有獲得因緣成熟,則都將成為無效業,沒有力量延續到未來第三生。所以有大長老譬喻說:猶如拋上空中的石塊,雖然到了最頂端,但由於即將落下,所以力量不能算是最強的。同樣地,第七速行心雖然獲得前面六個速行的重複緣的支助,但由於處在心路之末,其所造的業力也不能算最強。
那麼,第七個速行所造的業如何成為下一生的令生業和支持業呢?例如,一個人在今生經常做佈施,這些佈施善業在他臨終時成熟的話,可能使他投生為天人。由於作為令生業使他投生為天人的只是一種業而已,但是他在今生所做的那麼多佈施善業並不會消失,還會在他的下一生中不斷成熟,從而使他在十個方面的福報要比其他沒經常做佈施的天人更加殊勝。哪十種呢?天壽命、天容顏、天快樂、天名聞、天權威、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今生經常造作的、沒有機會成為令生業的佈施善業,將能成為下一生乃至以後無數生中的善的支持業。
如果佈施善業中的一種成為令生業而使有情投生為人,其餘的佈施善業可支助他下一輩子衣食無憂、資財豐盈、生活富足,這是佈施所帶來的果報。當然,持戒的善業會比佈施更殊勝,禪修的善業又比持戒更殊勝。


第三 後後受業
這種業稱為後後受業,意即從造業的第二世以後(未來第二世開始)都能產生效用。在七個速行心中,中間五個速行心的思心所造下的業是最強的,只要因緣具足,能夠在它被造下的第二世以後的任何一世中成熟。只要還在生死輪迴中,這種業永遠不會成為無效,沒有任何有情能逃脫這種業的果報,即使連佛陀也不例外!


第四 無效業(ahosi kamma)
無效業是沒有獲得足夠因緣成熟的現法受業和次生受業。心路中的第一個速行所造下的業是最弱的,這種業能在今生就帶來果報,故稱「現法受業」。雖然人的生命很有限,但是每一個心路都有第一個速行,因此所造下的這種業也不計其數。這些業若在這一期生命中沒有足夠的因緣成熟,那麼在這期生命結束後皆成為無效業。因為它的業力相對來說是最弱,所以無力延續到下一生。
同樣,幾乎每一個心路都有第七個速行,第七個速行所造下的業能夠在下一生成熟,故稱「次生受業」。若這種業在下一生沒有獲得因緣成熟,隨著第二世生命的結束,所有這些業也成為無效業。
還有一類無效業是佛陀等諸阿拉漢般涅槃後,過去所造作的所有善或不善的業都成為無效,因為已不再有承受果報的五蘊(身心)。
根據業果法則,有情只要還沒有斷除邪見,他就有可能墮落到惡趣。已入聖流的聖者不會再墮落到四惡道,正是因為他們在證悟初道時即斷除了邪見。入流聖者雖然還有貪瞋癡,但是由於已斷盡了邪見,以前所造的不善業得不到邪見的支助,所以不能帶來惡趣的投生。他們只會因為善業而投生到人天善趣。業力只有獲得無明的支助,才能成熟而帶來結生的果報。阿拉漢聖者已經斷盡無明,所以不再有未來的結生。
所謂的因果業報,依究竟諦來說都只是五蘊,只是名色法。造業為因,造業的只是一堆五蘊、名色法,這堆名色法造業之後即刻滅去了,留下的只是業力。所造的業成熟時,體驗苦樂果報的也只是一堆五蘊、名色法而已。換言之,體驗果報的是果報心,而由業力所產生的色法則是業生色,果報心和業生色都是過去所造之業的果報。業生色是色法,果報心(異熟心)是名法,如果五蘊離散了,名色滅盡了,所謂的果報也就無從安立。佛陀等一切漏盡聖者已經斷盡了作為再有(未來輪迴)之因的煩惱,在他們般涅槃後,由於五蘊的完全滅盡(蘊般涅槃),所有還未來得及產生果報的業也隨之皆成無效。


「蘊般涅槃」(khandha parinibbàna)是指此身體死後,命根斷絕、五蘊滅盡後,不會再有未來的結生。佛陀等諸阿拉漢在證悟阿拉漢道果時所描述的:「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再無後有。」意思是由於斷盡了煩惱,即使存在有業也不會在未來導致結生,圓滿的梵行已經確立,應該完成的任務皆已圓滿完成了,後世再也沒有像現在這種繼續流轉的諸蘊相續了,就像被挖了根的樹一樣,它們在最後之心滅去後,猶如油盡火滅一樣達到涅槃。
佛陀在他般涅槃時五蘊即滅盡無餘,無需再繼續輪迴。沒有生死輪迴,也就沒有了種種苦。那麼,佛陀等阿拉漢聖者還會不會遭受由過去所造之業帶來的果報呢?只要在他們的生命期間,只要還有身心,就還要承受由過去造下之業所帶來的果報。佛陀還會不會受苦?佛陀也還會遭受身體之苦。例如迭瓦達答多次想謀殺佛陀,有一次,佛陀的腳就被迭瓦達答推下來的石塊劃破並流血。佛陀也經常遭人譭謗,例如遭金佳馬那維咖、馬甘迪亞等人的譭謗。佛陀也還是要遭受這些由過去造下的不善業所帶來的苦報。
佛陀臨近般涅槃那年,他在韋魯瓦村度過了其最後一個雨安居。在雨安居期間,佛陀得了一場很嚴重的疾病,這場疾病所帶來的劇烈苦受一直要延續到死亡才能停止,稱為「至死方終的苦受」。佛陀必須通過建立念與正知忍受著,並通過修行七色法觀和七非色法觀進入阿拉漢果定來鎮伏苦受,從果定出定之後,決意此後直到般涅槃的十個月期間不再產生。
為什麼佛陀也會遭受這樣的果報呢?據說很久以前,我們的菩薩是一個摔跤手,他遭到對手的欺騙,對手讓菩薩假裝輸給他,然後給菩薩錢,但是對手總是賴帳,賴了一次、兩次,到了第三次,菩薩不再相信他,把對手的脊椎骨像折甘蔗一樣折斷了。由於這種後後受業,哪怕是到了最後一生,佛陀也還是要承受其果報。不過佛陀般涅槃後,以前所有的業都成為無效業。


依西達西長老尼的故事
下面,我們就以記載于《長老尼偈》中依西達西長老尼的故事為例子,來說明後後受業和無效業。
這個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也許是在佛陀般涅槃之後的阿首咖王(Asoka)時代。當時,在有「花城」(Kusumapura)之稱的巴嗒厘子城中,居住著依西達西和菩提兩位長老尼。她們兩位長老尼都是具足戒行、喜樂禪那、博學多聞且斷盡了一切煩惱的阿拉漢。
有一天,她們進入巴嗒厘子城托缽,用完餐後一起走到恒河邊散步,在一處無人的沙灘上快樂地坐著。菩提長老尼比較年長,她好奇地問依西達西長老尼:
「聖尼依西達西,你長得端莊可愛,又青春年少,你見到了居家的什麼過患,導致你出家過出離的生活?」
於是,依西達西講述了她那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
她出生在中印度西南方阿槃提國(Avanti)的伍揭尼城(Ujjeni)一個富翁的家庭。她的父親不僅有錢而且品德很好,非常疼愛自己的獨生女依西達西,她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她變得既賢淑又可愛。等她到婚齡時,父親把她嫁給薩給德城(Sàketa)的一個門當戶對的富貴人家子弟。依西達西成為人妻後,她恪守婦道。她未嫁時就很孝順自己的父母,為人妻後也很孝順公婆。每天起早摸黑,凡事都躬親力行,照顧家人無微不至。依西達西是古印度婦女中賢妻良母的典範。
可是好景不長,她在夫家只做了一個月時間的新娘。有一天,她丈夫對其父母說:「我再也不想和依西達西一起生活了,我要離家出走!」
他的父母大惑不解:「兒啊!不要這樣說。依西達西聰慧賢淑,伶俐勤勉,你為什麼不喜歡她呢?」
「依西達西從來都沒有傷害過我,但我就是不想和她生活在一起,我只感到嫌惡和覺得受夠了,我想離家出走!」
他的父母感到很難過,不知他們小倆口是否有難言之隱,於是問依西達西:「是不是你有什麼過失呢?請照實對我們說吧!」
「我不曾犯過任何的過錯,也不曾傷害過他,甚至不曾惡言相向。我也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丈夫那麼厭煩我。」
他的父母確實很無奈,如果媳婦不離開的話,他們將會失去自己的兒子。為了挽留住兒子,他們對依西達西說:「為了保住兒子,我們沒有福份留住你這個漂亮的天女。」並不得不把她送回其父親的家。
作為棄婦,依西達西悲痛欲絕,讓她的父親領回了家。她想不明白,自己根本沒有得罪過丈夫,為何這樣無緣無故地被丈夫拋棄。無論如何,畢竟還是要接受現實。
不久,她父親又給她找了一個夫家,也是一個有錢的富家子。這一次再嫁,嫁妝只有初嫁時的一半。就這樣,依西達西第二次嫁人了。這一次,她又猶如奴婢一般服侍和體貼第二任丈夫,做個柔順賢慧的妻子。不過,命運偏偏要和她開玩笑。一個月後,第二任丈夫也以嫌惡為由把她休了。依西達西只能再次回到娘家。
一天,有個乞丐到她家要飯,她父親發現這個乞丐是個克制、平靜的人,於是對他說:「把你的破衣和乞碗扔掉,你入贅做我的女婿吧!」這乞丐做夢都沒有想到,一下子可以娶到貌如天仙的富家女,還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於是立刻答應這場婚事。但是命運再次跟依西達西過不去,新婚之後才半個月,那個乞丐就來找依西達西的父親說:「請把我的破衣、破碗還給我,我還是想繼續做乞丐。」她的父親、母親和所有的親戚都先後找他談話,盡力挽留道:「只要你願意留在這裡不離開,你有什麼要求快點說,我們都可以答應你。」但乞丐堅決地回答:「我是個獨立自由的人,我已經受夠了依西達西,我寧願當乞丐,也不想再和她一起生活!」說完後頭也不回就走了。
依西達西此時萬念俱灰,她再也不想嫁人了,只想獨身,並希望她父親允許她離開,不是自殺就是出家。
就在依西達西感到萬分絕望時,持戒、多聞的基那達答 (Jinadattà)長老尼正好來到她父親家托缽。依西達西看到這位長老尼,滿心歡喜地請她進入自己的家中,供養飲食後,熱切地請求出家。
她把出家的想法向父親表白,父親對她說:「女兒啊!你可以繼續留在家中修行像出家一樣的梵行等法,還可以用飲食來滿足沙門和婆羅門。」
她已立定決心想要出家,痛哭流涕著合掌禮敬父親,說:「我過去一定是做過什麼惡業,我要讓它消失!」
父親見她去意已決,勉勵道:「證得兩足之尊的正自覺者所證悟的圓滿菩提、至上之法和涅槃吧!」
於是,依西達西拜別父母和所有的親戚出家了。出家後依西達西為了尋求生命不解之謎的答案,解開一直以來困擾著自己的命運詛咒,她很精進地修行,結果在第七天就證得聖果,成為三明阿拉漢。
哪三明?宿住隨念明、有情死生明和漏盡明。宿住隨念明是有能力看到自己的過去世,清楚過去世的許多細節。有情死生明指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死亡與投生是依照業果法則運作的。漏盡明是斷盡一切煩惱。由於她已經證得宿住隨念明,能夠看清自己的過去世,當她一直追溯到前七世時,終於真相大白了!
很久很久以前,那是依西達西的過去第七世。她那時是香蒲澤城(Erakaccha)的一個金匠,由於家中有錢,他趁著青春年少,放蕩淫亂,經常勾引他人的妻子,和她們通姦。這個風流倜儻的金匠死後,墮落到地獄。
他在地獄裡被折磨煎熬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後,往生為一隻猴子。就在牠出生後的第七天,牠的生殖器就被猴群中的大猴咬掉了。這是由於他過去生和他人妻子通姦的惡業招致的果報。
這隻猴子死後,往生到信塔瓦國森林中一隻瞎眼又跛腳的母羊胎裡。在那一生中,牠痛苦地活了十二年,除了被閹割之外,生殖器官飽受寄生蟲的折磨,而且還要經常運載小孩。這都是過去生通姦惡業招致的果報。
這頭羊死後,往生到一個牛販子的母牛胎中。在牠出生後的第十二個月,還是一頭長著銅色毛的小牛犢時,即被牛主人給閹了。這一世這頭牛也很痛苦,除了要拉犁耕地以外,還要拉車,後來又瞎了眼,飽受痛苦的折磨。這都是過去生通姦惡業招來的果報。
這樣辛苦地過了一生後,終於可以投生為人,但是由於過去生通姦惡業的果報,她投生到通往城市的路邊一個女奴家中,一出生即是個兩性人——無因結生的不男不女。這個兩性人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死後她投生為一個車夫家庭的女兒。她父親是一個窮光蛋,欠了別人一屁股的債,債主們經常到她家裡去逼債。當債務愈欠愈多,債臺高築時,她被車幫主人從家中強行搶走,做人家的奴婢。當這個小女孩長到16歲時,已經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結果被名叫基利達思(Giridàsa)的車幫主人的兒子看上了。但是他已經有了妻子,而且原配妻子是一個很有修養、有品德、有名聲的女人,於是少主人納她為妾。這個賤民女孩成為少主人的小妾後,既出於對丈夫的愛著,又出於對原配夫人的妒嫉,凡事都要和她爭,搞得雞犬不寧,家無寧日。她經常在丈夫面前挑撥離間,說原配夫人的不好,只要能使丈夫憎恨原配夫人,她就無所不用其極。這個賤民女人就這樣在爭風吃醋、興風作浪中度過了一生。她沒有很好地珍惜她那來之不易的人生,結果今生投生為依西達西。
由於依西達西長老尼在過去第七世中所造作的和他人妻子通姦的後後受業,使她從過去前六世開始,一直到今生都要承受由此產生的果報。墮落地獄遭受煎熬是欲邪行惡業的結果,從地獄出來後,接下來的三世都是做畜生:投生為猴子,生殖器被咬掉,投生為羊遭閹割,投生為牛也是被閹割。之後又往生到女奴之胎並出生為兩性人,這些都是那一生中通姦淫亂的果報。由於過去世淫亂惡業的餘報,同時又由於她在前一生中敵意對待原配夫人惡業的果報,使她在今生儘管像奴婢一般服侍她的丈夫們,最終還是遭到他們一次又一次毫不留情地拋棄。
當然,由於依西達西長老尼今生已經證悟了至高的阿拉漢聖道,今生之後,所有這些惡業都將成為無效業,她再也不用遭受任何的苦了。(《長老尼偈》402-4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