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48.JPG

《唯一路》
  隆波帕默

2.打壓或強迫自己的極端
現在來談第二個極端:讓自己受苦。它的理論基礎是——尋找“好”的所緣與躲避“壞”的所緣,不會帶來真正或永恆的快樂,因為所緣變化無常,必然時好時壞,我們無法選擇只接觸好的所緣。然而若能掌控自己,尤其是控制自己的心或是讓心永遠寧靜和快樂,就會得到比尋找好的所緣更為持久與深邃的快樂。

正如在剛才提到的理論基礎體系下,修行人往往是好人或是努力想要變好的人,所以會選擇控制心的這條路來趨樂避苦。修行人不像世間人一樣放任自己隨順煩惱習氣,他們認為若能圓滿掌控自心,就會體證道、果、涅槃,因為心將會擁有永恆的快樂,寧靜與正能量。

透過打壓、強迫自己的方法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讓身體受苦,比如斷食,保持一個姿勢不變,憋氣,吃糞便等奇怪的食物;或者各式奇怪的訓練,例如模仿動物的姿勢,等等的。

當代修行者已經知道佛陀的教導,了解那些並非正途,不會直接以那種方式讓身體受苦。但這不代表已經徹底避免了讓身心受苦的極端,如今我們轉而以更微妙的方式在修苦行。

讓自己受苦可以分為兩大類:讓身受苦(強迫身體),與讓心受苦(壓制心)。

請允許作者舉例詳述,它們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2.1、讓身體受苦
讓身受苦或強迫身體的例子,如:改變呼吸節奏,改變行、住、坐、臥的節奏,有節奏的移動身體局部,保持一個姿勢,以及各種各樣打壓的方式,比如餓不進食,困不就寢,等等的。

請大家試著觀察一下自己,當我們想到修行時,我們是有覺性如其本來地覺知身體,還是會改造、強迫或控制身體,讓它與平時變得不同?例如:先前本來輕松自在的呼吸,一旦想到要修行,就開始控制呼吸節奏,如:努力讓呼吸變長、變深或特別認真的緊盯著呼吸等等,繼而感到呼吸非常累,曾經輕松自在的心開始沉重與緊繃。出現此類現像就該知道,我們並未做到“有覺性正確的覺知呼吸”,那時會有貪或者“想要修行”的欲望生起——有時想要生起覺性,有時想要證悟殊勝之法,然後就開始造業,也就是刻意改造或緊盯呼吸,隨之而來的結果則是身心俱苦,這是在欲望驅使之下努力修行所得的果報。

還有些人是覺知行、住、坐、臥四種姿勢或是努力進行各種有節奏的運動。如果心變得沉重與緊繃,類似上文提到的覺知呼吸的狀況,那麼就應該知道修行同樣也已經出現了偏差,即受欲望驅使而“想要修行”,而後致力於改造和強迫身體,而非以大善心來覺知自己——有覺性正確地覺知身體。這裡的大善心,是指心輕松而非沉重,柔軟而非僵硬,適合開發智慧而非被五蓋所籠罩,心是極為靈敏而不遲鈍的,心是老老實實感知所緣而非努力控制所緣的,心處在覺知、覺醒、喜悅的狀態,擁有寧靜、干淨、光明。如果修行後出現相反的狀態,說明已經修錯了——已經有“想要修行”的欲望生起,隨後生起了“有”(1)(心方面的小動作),某些造業就開始了,而那恰好是打壓自己,讓自己受苦,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身苦心亦苦。

注(1):指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苦”中的“有”。

 

“修行很苦”與“修苦行”

請大家謹慎閱讀關於強迫身體的這部分內容,因為可能會讓某些人誤解,以為作者在否認幾條修行法脈的方法。實則不然,作者否定的是以為透過“修苦行”就能抵達道、果、涅槃的想法和做法,但沒有排斥那些“修行很苦”的門派,因為作者明白那是為了讓正知正覺更頻繁的生起,讓修行更加便利。

有一部分修行者必須“很苦地修行”,在起步階段需要非常嚴格,否則正知正覺無法順利生起。這看似是相對嚴苛的,但是若從智慧的角度審視,會發現這是讓正知正覺更頻繁生起的途徑。有人看起來“修行很苦”,卻不是在“修苦行”。因為“修苦行”是指讓自己毫無意義的受苦,以為只要經由足夠多的受苦,就能最終離苦。這並不是佛陀教導的毗缽舍那的修行。

“修苦行”和“修行很苦”是兩回事。“修苦行”是一條極端的路,不是中道;而“修行很苦”,卻能讓那些煩惱習氣厚重的人走上中道。

舉例來說,有些修行者以走的節奏,提、移、落、觸來練習,或是以有節奏的手部動作來練習,或是刻意覺知行、住、坐、臥,或是階段性的斷食、不睡覺,久久保持一個姿勢不變,比如整日整夜的經行或者長時間打坐來覺知感受,等等。如果做了這些之後,覺性和智慧更頻繁且順暢的生起,那麼這樣練習是有意義的,應該繼續。比如,有的人吃完飯就會昏沉,也許偶爾餓肚子可以更好的發展覺性。有的人經行時能夠很好的覺知自己,就可以精進地經行。有的人必須做有節奏的動作或是刻意的覺知肢體運動,以便學習、了解名法和色法的狀態,這也是可行的。

然而,若以為借由不斷的讓身心經受足夠多的苦,就可以斬斷煩惱習氣並且體證道、果、涅槃,這根本不是正確的修習毗缽舍那,這種自我折磨稱之為“修苦行”。

對於那些可以快樂修行的人,如果刻意讓自己修得很苦,心會更加散亂,原本順暢發展的覺性和智慧也許會出現完全相反的情形。因此,每個人要自己衡量,如何練習可以讓覺性和智慧更加順暢的生起,就持續按照那種方式練習。同時要明白,所謂的快樂修行並不是吃吃喝喝,坐等道、果、涅槃降臨。快樂修行的意思是,某些行者貪嗔痴比較淡薄,只要選擇輕松自在的方法,或是有時候修習寧靜,有時候發展覺性,就能夠見法。至於很苦地修行,適合於煩惱習氣厚重的人,他們一定要遭遇足夠多的苦,必須使用讓自己不太舒服的方法,比如,必須覺知沉重的苦受,心才願意放下對於名色(身心)的執著,等等。

另外,快樂修行者是由於煩惱習氣不太厚重,而修行很苦的人是因為煩惱習氣比較厚重。兩者都可能更快或更慢的見法。並不是煩惱習氣淡薄者,一定會先見法,也不是很苦的修行一定會先見法。見法的快與慢,不取決於修行輕松與否,也不取決於煩惱習氣厚重與否,而取決於根器是利還是鈍。如果根器很利,比如覺性、禪定和智慧比較純熟,就會較快證悟。根器比較柔弱,就會比較慢。因此,有人煩惱習氣厚重但根器很利,或許就需要很苦地修行,卻很快證悟。如果是煩惱習氣比較淡薄而根器較鈍,修行雖然輕鬆快樂,但很久才會見法。因為兩者無法互相抵消。當時機成熟,各有各的果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