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66.JPG

僅僅覺知是不夠的6/35 培養正精進.像一個病人一樣禪修.做決定

[德加尼亞]

 

8.培養正精進


禪修者:我知道通過勤奮並且正確的禪修,那種有一個“我”存在的觀念會被捨棄,並且被正見所代替。但是,實際上的禪修感覺起來像在努力完成一個任務或目標似的。我在試圖實現某種目標,所以這裡面有某種與“我”相關的執著。你能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嗎?


禪師:在我們開始禪修的時候,正確的信息非常重要。不要把精進與“我”視為一體,應該辨認出正在禪修的只是精進本身和心的其他的一些品質。是這些品質在工作,不是“我”。


只有當心擁有正確的信息,當它真正理解什麼是正精進時,正精進才成為可能。我們是在向一個目標前進,但是到達那個目標是將來的事。現在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怎樣努力。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正精進,什麼是正確的禪修。


一顆努力達到一個目標的心,一顆集中精神想得到某種結果的心,是被貪欲驅動的。智慧很清楚地知道因果關係,所以它會集中精力去滿足能產生那個結果的因緣條件。
 


禪修者:行禪是非常直截了當的;通常我一直都能夠保持機靈和警覺。但是坐禪就非常不同。剛開始坐的時候我還能夠比較清楚,但是一會兒後我的心就變得有點遲鈍和昏沉。我哪裡做得不對呢?


禪師:當警覺消失時,那說明缺乏正精進。你需要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在觀察心上。看著那個在努力覺知的心的品質,並且注意到它的改變。


試著去注意到,在不同的姿勢下保持覺知需要不同的精力。當你在行禪的時候,心是相當忙碌的,而且能注意到許多不同的目標。當你在坐禪的時候,心沒有什麼可做,在這種形勢下,你需要學會去調整心保持機靈和警覺。


禪修者:當我坐禪的時候,我試圖使用精力保持警覺。但是我想也許是我太努力了,或者方法不當,因為我總是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然後我就有一種這純粹是浪費時間的感覺。


禪師:你需要運用智慧保持心的警覺和興趣。試著讓心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更感興趣是“智慧型的精進”。你所用的那種使盡全力的精進,更多的是身體方面的努力,所以你當然就變得十分疲勞。如果好奇心沒有自然地發生,你可以問自己問題。問問題可以幫助心保持興趣和警覺。



9.像一個病人一樣禪修


禪修者:有一次我生病的時候,我的身體感覺到非常疲勞和沉重。但是實際上,在這段時間我禪修得很好,因為生病沒有太多的精力,我不能努力,我只能觀察。


禪師:那很好啊。有一句話叫做像一個病人一樣禪修,說的就是像你這樣的情況。像一個病人一樣禪修並不是叫你移動得很慢。一個真正生病的人的心不想做任何事情,只是被動地觀察和接受而已。



10.做決定


禪修者:我的思維和行動怎樣才能變得更果斷?我怎樣才能學會迅速地做決定呢?


禪師:你是想做一個迅速的決定,還是想做一個正確的決定呢?迅速和正確二者,哪個更重要?如果你心中沒有煩惱,如果你有覺知和理解,那就沒有必要思考。因為你已經準備好,心自然就知道做什麼,因為已經有了理解。但是如果你心中還有任何的喜歡和厭惡,還有任何的掉舉和不安,你就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如果你需要做決定的時候,你發覺你的心焦躁不安,那麼要一直等到你的心平靜下來以後,才去做決定。


要養成一個警覺任何情緒騷動的習慣。當你的心能夠清楚地知道這些情緒,當心不是那麼急於想把一切事情都處理好時,智慧就開始起作用並且做決定。當然,你需要所有必要的信息。千萬不要因為你喜歡或者討厭某些事情而做決定。要總是從容不迫地做決定,做決定之前要檢查你的態度,清掃你的心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