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090.JPG

別輕視煩惱,你將會被取笑3/6

德加尼亞禪師

5.法的議論

法的議論與小參是讓你有機會與你的老師分享你禪修的經驗,並且得到一些指導。

老師想知道你的進展;你是否能放鬆自己去覺知嗎?你是否能有恆心的去覺知嗎?你是否認識自己的正確與不正確的態度?你是否可以認知與觀察到自己的反應,感覺以及所理解的事等等?這些資料是法的議論的基本討論課題。當老師知道你的優點與缺點時,他才能對你的修行給恰當的指導。

6.當正念有持續力時
       當你才開始修行時,你必須不時提醒自己去覺知。
開始時你會很慢察覺到自己已經失去了覺知,你可能還會覺得自己修得很好,正念有持繼力。但是當你的覺知力開始愈敏覺時,你會開始注意到你其實不時都失去正念。你或者會感到你的覺知愈來愈差了,但事實上是你已經開始更能覺知到你不時都在失去正念。這才是走對了一步。這也表示你的覺知有了進步。所以不要太埋怨自己,你只須接受自己所達到的層次,然後繼續提醒自己去覺知。
    如果只是提醒自己去覺知,或者保持正念,這還不夠。為了使正念增長得更壯,你必須有正確的態度,一顆沒有煩惱及善觀察的心。比如說,如果你擔心自己的
進展的程度,你就會很難有善觀察的心。首先你必須覺知這個煩惱,然後把它做為目標來觀察。此外當你心中生起了懷疑之心、不自在、不滿、緊張、失意、或者興奮的種種感受時,也可將它們成為目標,觀察它們。檢查它們。問自己這些問題,如:「我到底在想些什麼?」,「我的態度如何?」 這將能幫助你理解你是怎樣的被這些煩惱所影響。你需要有耐心,保持興趣,以一顆好奇的心來這樣做。當你漸漸更能善巧以正確的態度來觀察時,正念會加強及有持繼性。這樣它幫助你更有信心去修行。
在此階段,你會看到一些效果,正念的修習不再是一種工作,而是一種樂趣。你會發覺較容易提醒自己去保持正念,以及看到煩惱。結果是你的正念更會有持續性,過了一些時候,當你的修行成熟時,正念就會有連續性。一旦,你的修行上有了連續的力量,你會自然的處在覺知中。這種自然的覺知是一種很肯定,清楚的感覺。你會感受到從未有的自由。你自己會知道它的存在,多數時間你都會體驗到它。那就是說,你能覺知那顆正在覺知的心,你的心就成為覺知的目標。當你達到這層次時,心會處於安詳中。
    現在,你的覺知的心是壯了。你需要非常少的精力去持續它。你不必刻意下功夫,自己則時時能覺知各種不同的目標。比如說,
當你洗手時,你或者會觀察到你的動作,肥皂的感覺與味道,感覺到水的流動及能聽到流水聲。當你了知這些時,你或者會注意到你的腳踏在地上的感覺,聽到來自在對面田地的寺院的播音器在喧囂,或者看到牆壁上的污漬,心中起了一種衝動,想要去抹掉它。當這些東西發生時,你或許還會覺知喜歡與不喜歡的感受。每次你洗手時,你當然都會覺察到不同的東西。自然的覺知是一直的轉換的,它不斷地會四處掃苗,它會放下一些目標,拿起其他的目標,從一群目標移到另一群目標。
    當你有了這自然的覺知時,你會發覺事情似乎緩慢了下來,因為你現在能注意到這樣多不同的目標。比較起來,在開始的階段中,你掙扎著要去覺知一種或者兩種目標。然而當你的心突然體驗到強烈的貪心或者嗔心時,你還是會很容易失去平衡。所不同的是,現在你心會很快的觀察到那較粗的煩惱或者錯誤的態度。所以它們即刻就溶解,或者至少即刻開始失去的力量。你還是會有失去覺知的時候,你的心還是會隨意的漫遊,或退失,但是你會很快的注意到這點,那就是說,你自然覺知的心又會即刻運作。
    先不要太高興,這裏有一句告誡。要持繼的擁有正念並不容易,你不可能讓它發生,你必須忍耐。如果你不間斷的禪修一個時期,你或許會體會到這種力量。但維持的時間不會太久,或者只是幾個星期。你須要善巧和修習來保持這種持續力。當你第一次體驗它時,你很可能很快的又失去它,它能維持幾個小時,甚至只是幾分鐘而已。千萬不要去找尋它。它只能自然的發展,你只須繼續修習。很多人須要一段時間,幾個月或者幾年的時間去學習基本技巧與所要的知識,才能在整日中保持這自然的覺知。
    當你的修行有了連續的力量時,專注力會自然變的更好,那就是說心會更安定。你的心會越敏銳,更安於現狀、更簡單、更老實、更有彈性、以及敏覺。他很容易就會看到那微細的煩惱,而還能對其他的目標保持覺知。自然的正念不只讓你覺知不同樣的東西,它也讓你知道其因與果的關係,也能觀察其細節,並且更有效的去面對微細的煩惱。
    比如說,當你走向禪堂時你或許感到很輕鬆、安詳。接下來你發覺在坐禪時,心中有輕微的不安。現在你的心覺知了這煩惱,接受它,並且對它開始産生興趣。你的心中或許會起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會感到不安?」然後心就只想著這一個問題。在這同時你也會探討身體的緊張,你知道它與這不安的情緒也有些關連。比如說,你的肚子感到緊張的,接下來你會突然了解到在這不安,身體繃緊的背後中隱藏著許多的壓力,失意或者興奮的感覺等等。那也就是說,智慧開始解開答案。現在當你的心已經知道這不安的因時,你的不安會立刻減輕,身體緊張的感覺也漸漸鬆了。
    如果你繼續觀察,你會發覺身心中還是有一些不安、緊張。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事情會發生?」會在心中浮起。它將帶你更進一步。你會注意到前所未看到的欲求、抗拒、見解、希望或者期望。它們的存在使這事發生,現在你既然能看到不安的本因,你的心就會完全的放下。
    當你的心覺知這不安與緊張的原因後,它會去注意一些同樣情況,一些讓你感到壓力、失意或者興奮的事情。下次當它們出現時,你會有智慧的看到這煩惱背後的本因。這時候,你的正念會更無間斷,心力越強。現在信、進精、念、定與智慧會合作無間,也既是說,「法」在自己運轉。
    然而,自然的正念不是每一次都可以認知煩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這習慣性的習氣深深的隱藏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難於發覺。自然的正念很難看到這盲點。它們深深的隱藏在心中,所以直接的觀察是不能接近它。但是我們的正念能看到他人對我們的反應與情緒。所以當你看到周遭的人為自己辯護時,你必須反省自己的行為與態度,多數時候,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怎麼可能去得罪他人呢?如果你和你所得罪的對象感情好的話,那你可以直接問他到底你是做錯了些什麼。不然的話,最好還是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一個好朋友,看看他們是否能在此找到你的缺點。當你知道自己的問題後,你也可以在 法的議論 中提出。去開發,探討這些隱藏的習氣是很重要的。當你能覺知這錯誤的態度所引
來的盲點、習氣,你才能有智慧的注意到它們。
    當你對修行還是不熟練時,你必須下功夫開發智慧。你必須善巧的運用正念中帶有理解力,這樣才能有效的修行。特別是當你遇到困難時,你必須想辦法解決困難。不過,過了一些時,當正念有持續性時,你會較快知道如何以智慧來解決問題。智慧讓我們分辨出正與不正的觀念,智慧能把煩惱給溶解。當你的修行強有力時,正念與智慧會互相合作。當正念變成很自然時,你所擁有的智慧就能讓你應用自如。

      不管你失去正念多少次,不要灰心,總是要以一顆溫和的心及耐心的把自己帶回當下,一直提醒自己要努力去覺知,但是不要貪求進步,如果他人似乎都進步很快,這沒有關係,你在修道中是以自己的速度去修行的。你所必須做到的是精進堅持不懈。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會自然的擁有連續的力量之正念。

7.智 慧
         我們通常能獲得智慧或者知識,是透過學習閱讀或聽聞(聞慧sutamaya pabba),經過思惟及推理(思慧cintamaya pabba),通過直接的體驗(修慧bhavanamayapabba)。
    聞慧(Sutamaya pabba)是從正確的資料中所獲得的,這樣我們才可以開始投入修行。思慧(Cintamayapabba)是由以上的所得到的資料,進一步的融會貫通的過程。修慧(Bhavanamaya pabba)是從直接體驗中所產生的理解。我們需要有聞慧及思慧才能有效的修習正念。這樣做時,直接體驗這種智慧才能產生。這些都是修禪的一部份。我們須要修習它們才能開發洞悉力(觀智)(vipassana)。
    作為一位新的修行者,我們必須閱讀佛法的書藉,或者至少也要參與吟聽法的議論。這些資料與指導能讓我們知道如何的修行。也就是說得到一些「材料」給自己去思考。我們必須把這資料和指導記在心理,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必須拿它來它來反省。當然我們更應該在法的議論中發問。
    刻意下功夫去開發智慧是我們必須做的。然而,很重要的請記在心理,你所獲的的這些知識,將會在你的禪修上帶來一些影響。這些資料將會在我們的潛意識中運作,它會影響我們的想法以及對事物的看法。所以你一定要讓自己真正明白修行的基本知識,一定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麼。當你自己對任何事物有所不解時,當你不能明白事情為何這樣時,你需要把這情形,清楚的告訴你的老師。擁有正確的資料,正確的動機,以及正思惟,你才能有效的、善巧的修行。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智慧的開發過程中,我們多數人都是緩慢及辛苦的一種經驗── 我們都一直會在犯錯。
    不要害怕犯錯 ── 更重要的,不要為自己犯的錯誤感到太難過。無可避免的,我們都會做錯,但是在修行時這些錯誤將是我們的踏腳石,讓我們能有進步。覺知自己的錯誤,小心的看著它,從中學習,這就是智慧的運作啦!當我們能從錯誤中學習時,智慧會開始很自然的,自動的開啟。再過幾年,當我們的修行進步了,我們愈來愈能保持正念,我們所收集的知識與了解會自然的,較快的出現。這時智慧與正念會形成同一個隊伍,互相配合。
    當覺知自然運作時,心力就會加強,你會很有智慧的去處理事情。你不需再下苦工去開發它。當你觀察的心加強時,智慧讓你有效的對付煩惱。當你的智慧增長時,你的心會越清淨,越安詳。漸漸的,你會開始感受到清晰的,安穩的體驗。你會開始從一個完全新的角度中去看待事物。也就是說,你開始擁有洞悉力。
    擁有洞悉力的意思是對事物能有深一層的認識,以前所知道的都是表面的皮毛,只是一些知識。它很自然的,不費力的出現了,你是不能使它發生的。當某人把自己達到洞悉的經歷形容出來,和這洞悉本身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所以當你有同樣的經驗,這並非說你已經有了洞悉,或者將會得到洞悉。當時間成熟時,當你已經一切具備,你會有自己清晰的體驗,自己清楚的洞悉。這時候,你才會明白你所讀到的,所聽到的關於洞悉的一切,與這真實的洞悉是有極大的差別的。你可以表達出這洞悉對你的影響,或者有關這種經驗的表面解說,但是你不能把洞悉對你所起的深刻體驗表達出來。
    這樣直接的,真實體驗會對你的修行起了很深刻的影響。你對這世界的看法,你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會有很大的改變。這就是說,這種智慧會立刻改變你對事情的看法。然而這「洞悉力的心」並不是永恆的。它是一瞬即過了。而它所留下的,能有力的影響我們的是它的潛能。我們要時時的栽培這洞悉的力用,不然它也會消失掉。只要我們繼續修行,它的力用才能存下來,才能用這智慧來處理工作,才能繼續讓智慧增長。繼續的修行並不是說你必須在一日或一星期中坐禪幾個小時,雖然這樣做也是有幫助的。繼續的修行是說我們必須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一切,並且把它做得最好。
    在這一階段中的修行,你的智慧是很明顯的,成為專注點。這覺知的心還是在它的旁邊,但是智慧是台上的主角。這種智慧幫助我們在修行中更有特出的進展。
    聞慧、思慧和修慧是互相合作的。你從思惟中所得到的智慧將讓你對法更有信心,從而能引發你的興趣去修行。當你對修行很有興趣時,你將會很樂意的學習與思惟。你不再怕犯錯,並且會開始找尋新的方法來處理問題。你會更清楚的看到修行的利益,並且對自己所學到的有深一層的認識。這些都會幫你增加信心。當你有了洞悉力,你對「法」的信心有如打了一針強心針。這時候你會更下決心,全心的投入修行中。正念的修習將會是你生命中的主要依靠,而你的世界再也不會同樣了。
    比起他人,不管你是怎樣的有經驗;不管你是多麼的有知識,千萬不要對自己的智慧以及洞悉力的體驗感到自滿。不要替自己劃了一條界線。一定要放開心胸,這樣才能接受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