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2CC1EC6-F43F-42FF-802C-F58C36A6F4A3.jpeg

增支部3第三集67-70經(10/19)

蕭式球 譯

 

六十七.說話範疇

  “比丘們,有三種說話的範疇。這三種說話的範疇是什麼呢?
  “比丘們,或是關於過去的說話,人們說: ‘這些事情是過去發生的。’
  “比丘們,或是關於將來的說話,人們說: ‘這些事情是將會發生的。’
  “比丘們,或是關於現在的說話,人們說: ‘這些事情是現在發生的。’
  “比丘們,從跟人交談之中,可知那人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還是不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應作單一形式的解說他不作單一形式的解說,應作分析形式的解說他不作分析形式的解說,應作反問形式的解說他不作反問形式的解說,應不作解說他卻作解說,這樣的話那人就不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應作單一形式的解說他便作單一形式的解說,應作分析形式的解說他便作分析形式的解說,應作反問形式的解說他便作反問形式的解說,應不作解說他便不作解說,這樣的話那人就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從跟人交談之中,可知那人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還是不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不清楚是與否,不清楚自己的立場,不清楚別的主張,不清楚自己的途徑,這樣的話那人就不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清楚是與否,清楚自己的立場,清楚別的主張,清楚自己的途徑,這樣的話那人就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從跟人交談之中,可知那人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還是不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會避重就輕,會轉說其他不相關的話,會流露忿怒、瞋恚、不滿,這樣的話那人就不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不會避重就輕,不會轉說其他不相關的話,不會流露忿怒、瞋恚、不滿,這樣的話那人就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從跟人交談之中,可知那人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還是不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會咒罵人,會攻擊人,會取笑人,會挑剔別人錯處,這樣的話那人就不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如果那人被問到一些問題時,不會咒罵人,不會攻擊人,不會取笑人,不會挑剔別人錯處,這樣的話那人就是一個好的交談對象。
  “比丘們,從跟人交談之中,可知那人是一個有根基的人還是沒有根基的人。
  “比丘們,不喜歡聆聽有益的說話的人,就是一個沒有根基的人。喜歡聆聽有益的說話的人,就是一個有根基的人。一個有根基的人,能知道一法,遍知一法,斷除一法,證得一法。4在他知道一法,遍知一法,斷除一法,證得一法時,便能觸證徹底的解脫。有關無取而得心解脫的說話值得談論,值得探討,值得作為根基,值得聽聞。
  “說對抗之話,
     自大持己見,
     說挑戰之語,
     常避重就輕,
     惡語與挑剔,
     迷癡好爭辯;
     喜好此語言,
     非聖者所行。
     
     智者喜談論,
     法義之語言,
     能適可而止,
     聖者之所行。
     
     智者之語言,
     無諍無貢高,
     內心無自大,
     無怨無暴戾,
     無嫉妒之言,
     說正智之語;
     於善語隨喜,
     於惡語不憎,
     不習學攻訐,
     不挑人錯處,
     不駡不攻擊,
     不避重就輕。
     
     具正念之人,
     說話之目的,
     探求智與信,
     及探求聖法,
     智者明此道,
     不出驕慢言。”

六十八.外道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你們: ‘賢友們,有三種東西。這三種東西是什麼呢?這就是貪欲、瞋恚、愚癡。賢友們,這三種東西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你們應該怎樣解答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你們: ‘賢友們,有三種東西。這三種東西是什麼呢?這就是貪欲、瞋恚、愚癡。賢友們,這三種東西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你們應該這樣解答:
  “ ‘賢友們,貪欲過失小、退卻慢,瞋恚過失大、退卻快,愚癡過失大、退卻慢。’
  “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 ‘賢友們,是什麼原因和條件帶來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呢?’
  “你們應該這樣答: ‘賢友們,應該這樣說,外相誘人的事物。對外相誘人的事物不如理思維的人,會帶來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賢友們,這就是帶來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的原因和條件了。’
  “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 ‘賢友們,是什麼原因和條件帶來沒有生起的瞋恚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瞋恚得以增長呢?’
  “你們應該這樣答: ‘賢友們,應該這樣說,外相厭惡的事物。對外相厭惡的事物不如理思維的人,會帶來沒有生起的瞋恚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瞋恚得以增長。賢友們,這就是帶來沒有生起的瞋恚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瞋恚得以增長的原因和條件了。’
  “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 ‘賢友們,是什麼原因和條件帶來沒有生起的愚癡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愚癡得以增長呢?’
  “你們應該這樣答: ‘賢友們,應該這樣說,不如理思維。不如理思維的人,會帶來沒有生起的愚癡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愚癡得以增長。賢友們,這就是帶來沒有生起的愚癡得以生起,或帶來生起了的愚癡得以增長的原因和條件了。’
  “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 ‘賢友們,是什麼原因和條件能使沒有生起的貪欲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貪欲斷除呢?’
  “你們應該這樣答: ‘賢友們,應該這樣說,不淨的事物。對不淨的事物如理思維的人,能使沒有生起的貪欲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貪欲斷除。賢友們,這就是能使沒有生起的貪欲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貪欲斷除的原因和條件了。’
  “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 ‘賢友們,是什麼原因和條件能使沒有生起的瞋恚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瞋恚斷除呢?’
  “你們應該這樣答: ‘賢友們,應該這樣說,慈心解脫。對慈心解脫如理思維的人,能使沒有生起的瞋恚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瞋恚斷除。賢友們,這就是能使沒有生起的瞋恚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瞋恚斷除的原因和條件了。’
  “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 ‘賢友們,是什麼原因和條件能使沒有生起的愚癡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愚癡斷除呢?’
  “你們應該這樣答: ‘賢友們,應該這樣說,如理思維。如理思維的人,能使沒有生起的愚癡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愚癡斷除。賢友們,這就是能使沒有生起的愚癡不能生起,能使生起了的愚癡斷除的原因和條件了。’ ”

六十九.不善根

  “比丘們,有三不善根。這三不善根是什麼呢?
  “貪欲是不善根,瞋恚是不善根,愚癡是不善根。
  “比丘們,貪欲是不善的。一個貪欲的人,會通過身、口、意作出各種行為;這也是不善的。一個貪欲的人,內心受貪欲所制伏、受貪欲所擺佈,恃著自己的權力而使他人不快與受苦,或是殺害人,或是收綁人,或是沒收人財物,或是侮辱人,或是放逐人;這也是不善的。這人作出無數惡不善法,都是以貪欲而生,以貪欲為因緣,以貪欲而集起,以貪欲為條件。
  “……瞋恚……
  “比丘們,愚癡是不善的。一個愚癡的人,會通過身、口、意作出各種行為;這也是不善的。一個愚癡的人,內心受愚癡所制伏、受愚癡所擺佈,恃著自己的權力而使他人不快與受苦,或是殺害人,或是收綁人,或是沒收人財物,或是侮辱人,或是放逐人;這也是不善的。這人作出無數惡不善法,都是以愚癡而生,以愚癡為因緣,以愚癡而集起,以愚癡為條件。
  “比丘們,這樣的人可稱為說非時語、非實語、非義語、非法語、非律語的人。為什麼這樣的人稱為說非時語、非實語、非義語、非法語、非律語的人呢?
  “比丘們,因為這人恃著自己的權力而使他人不快與受苦,或是殺害人,或是收綁人,或是沒收人財物,或是侮辱人,或是放逐人,當人們對他說真話的時候,他不會理會,不會接受;當人們對他說假話的時候,他不願意作出修正──他不願意說: ‘這樣說是錯的。’  ‘這樣說是不實的。’ 因此,這樣的人可稱為說非時語、非實語、非義語、非法語、非律語的人。
  “比丘們,這樣的人以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惡不善法;他內心受貪欲、瞋恚、愚癡所制伏,受貪欲、瞋恚、愚癡所擺佈,現生生活在苦惱、損毀、哀傷、熱惱之中,在身壞命終之後將會到惡趣之中。
  “比丘們,就正如娑羅樹、陀婆樹或賓陀那樹被三種蔓藤覆蓋樹頂,這些樹便會遇上不幸與災禍。同樣地,這樣的人以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惡不善法;他內心受貪欲、瞋恚、愚癡所制伏,受貪欲、瞋恚、愚癡所擺佈,現生生活在苦惱、損毀、哀傷、熱惱之中,在身壞命終之後將會到惡趣之中。
  “比丘們,這就是三不善根了。
  “比丘們,有三善根。這三善根是什麼呢?
  “不貪欲是善根,不瞋恚是善根,不愚癡是善根。
  “比丘們,不貪欲是善的。一個不貪欲的人,會通過身、口、意作出各種行為;這也是善的。一個不貪欲的人,內心不受貪欲所制伏、不受貪欲所擺佈,不會恃著自己的權力而使他人不快與受苦,不會殺害人,不會收綁人,不會沒收人財物,不會侮辱人,不會放逐人;這也是善的。這人作出無數善法,都是以不貪欲而生,以不貪欲為因緣,以不貪欲而集起,以不貪欲為條件。
  “……不瞋恚……
  “比丘們,不愚癡是善的。一個不愚癡的人,會通過身、口、意作出各種行為;這也是善的。一個不愚癡的人,內心不受愚癡所制伏、不受愚癡所擺佈,不會恃著自己的權力而使他人不快與受苦,不會殺害人,不會收綁人,不會沒收人財物,不會侮辱人,不會放逐人;這也是善的。這人作出無數善法,都是以不愚癡而生,以不愚癡為因緣,以不愚癡而集起,以不愚癡為條件。
  “比丘們,這樣的人可稱為說適時語、實語、義語、法語、律語的人。為什麼這樣的人稱為說適時語、實語、義語、法語、律語的人呢?
  “比丘們,因為這人不會恃著自己的權力而使他人不快與受苦,不會殺害人,不會收綁人,不會沒收人財物,不會侮辱人,不會放逐人,當人們對他說真話的時候,他會理會,會接受;當人們對他說假話的時候,他會作出修正──他會說: ‘這樣說才是正確的。’  ‘這樣說才是真實的。’ 因此,這樣的人可稱為說適時語、實語、義語、法語、律語的人。
  “比丘們,這樣的人像使連根拔起的棕櫚樹無法再生長那樣根除以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惡的不善法;他現生生活在快樂、不損毀、不哀傷、不熱惱之中,在現生之中體證湼槃。
  “比丘們,就正如娑羅樹、陀婆樹或賓陀那樹被三種蔓藤覆蓋樹頂,但有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些蔓藤的根,把那些蔓藤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蔓藤上的幼根;他再將蔓藤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屑,將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些蔓藤被截斷了根、被連根拔起,它們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同樣地,這樣的人像使連根拔起的棕櫚樹無法再生長那樣根除以貪欲、瞋恚、愚癡而生起惡的不善法;他現生生活在快樂、不損毀、不哀傷、不熱惱之中,在現生之中體證湼槃。
  “比丘們,這就是三善根了。”

七十.布薩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東園鹿母講堂。
  這時候,鹿母.毗沙迦在布薩日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毗沙迦說: “毗沙迦,這個中午你到哪裏去呢?”
  “大德,我今天受持布薩。”
  “毗沙迦,有三種布薩。這三種布薩是什麼呢?牧牛人布薩、尼乾陀布薩、聖布薩。
  “毗沙迦,什麼是牧牛人布薩呢?
  “毗沙迦,就正如牧牛人在黃昏的時候把牛帶回主人那裏後,內心這樣反思: ‘今天牛群去了這裏和那裏吃草和飲水,明天牛群要去另外的地方吃草和飲水。’
  “毗沙迦,同樣地,一些受持布薩的人內心這樣反思: ‘今天我吃了這些那些硬食物和軟食物,明天我要吃另外的硬食物和軟食物。’ 這人的內心帶著貪欲和愛著來渡過一天。
  “毗沙迦,這就是牧牛人布薩了。受持這種布薩沒有大果報、沒有大利益、沒有大光明、沒有大美滿。
  “毗沙迦,什麼是尼乾陀布薩呢?
  “毗沙迦,有一個稱為尼乾陀的沙門,教他的弟子這樣修習: ‘賢友們,來吧,你們對東方一百由旬的眾生放下棒杖,對南方一百由旬的眾生放下棒杖,對西方一百由旬的眾生放下棒杖,對北方一百由旬的眾生放下棒杖。’ 他這樣教人憐憫、悲憫一些眾生,但是,他又教人不憐憫、不悲憫一些眾生。他在布薩日教弟子這樣修習: ‘賢友們,來吧,你們除去所有衣服,然後這樣說: “我不屬於任何人、任何地方,我也不擁有任何人、任何事物。” ’ 然而,那人的父母知道他是自己的兒子,那人也知道自己有父母;那人的妻兒知道他是自己的丈夫或父親,那人也知道自己有妻兒;那人的僕人、工人、傭人知道他是自己的主人,那人也知道自己有僕人、工人、傭人。那人作這種修習的時候其實就是在修習妄語;我說,這可說是一種妄語的行為。在過了一夜之後,他取回各種之前所捨棄的財物來受用;我說,這可說是一種不與取的行為。
  “毗沙迦,這就是尼乾陀布薩了。受持這種布薩沒有大果報、沒有大利益、沒有大光明、沒有大美滿。
  “毗沙迦,什麼是聖布薩呢?
  “毗沙迦,能使污染心得到潔淨的布薩。
  “毗沙迦,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如來: ‘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當憶念如來時,內心便會生起一份清淨和歡悅,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就正如頭上的污垢能夠得到清除那樣。頭上的污垢是怎樣得到清除的呢?以潔面膏、洗頭粉、水、適當的人力為條件,頭上的污垢便能得到清除。
  “毗沙迦,同樣地,污染心是能夠得到潔淨的。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如來……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這位聖弟子所受持的布薩稱為梵布薩,他跟梵一起,內心帶有一份梵的清淨和歡悅,斷除了內心的污染。他這樣使污染心得到潔淨。
  “毗沙迦,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法: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當憶念法時,內心便會生起一份清淨和歡悅,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就正如身上的污垢能夠得到清除那樣。身上的污垢是怎樣得到清除的呢?以背擦、皂粉、水、適當的人力為條件,身上的污垢便能得到清除。
  “毗沙迦,同樣地,污染心是能夠得到潔淨的。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法……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這位聖弟子所受持的布薩稱為法布薩,他跟法一起,內心帶有一份法的清淨和歡悅,斷除了內心的污染。他這樣使污染心得到潔淨。
  “毗沙迦,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僧: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當憶念僧時,內心便會生起一份清淨和歡悅,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就正如衣服的污垢能夠得到清除那樣。衣服的污垢是怎樣得到清除的呢?以鹽、鹼、牛糞、水、適當的人力為條件,衣服的污垢便能得到清除。
  “毗沙迦,同樣地,污染心是能夠得到潔淨的。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僧……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這位聖弟子所受持的布薩稱為僧布薩,他跟僧一起,內心帶有一份僧的清淨和歡悅,斷除了內心的污染。他這樣使污染心得到潔淨。
  “毗沙迦,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自己的戒: ‘自己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 當憶念戒時,內心便會生起一份清淨和歡悅,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就正如鏡上的污垢能夠得到清除那樣。鏡上的污垢是怎樣得到清除的呢?以潔油、灰、毛擦、適當的人力為條件,鏡上的污垢便能得到清除。
  “毗沙迦,同樣地,污染心是能夠得到潔淨的。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自己的戒……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這位聖弟子所受持的布薩稱為戒布薩,他跟戒一起,內心帶有一份戒的清淨和歡悅,斷除了內心的污染。他這樣使污染心得到潔淨。
  “毗沙迦,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天: ‘有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及更高的天。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信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信;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戒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戒;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聞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聞;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施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施;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慧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慧。’ 當憶念自己有天的質素信、戒、聞、施、慧時,內心便會生起一份清淨和歡悅,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就正如金的污垢能夠得到清除那樣。金的污垢是怎樣得到清除的呢?以熔爐、鹽、赤石、風箱、鉗、適當的人力為條件,金的污垢便能得到清除。
  “毗沙迦,同樣地,污染心是能夠得到潔淨的。污染心是怎樣得到潔淨的呢?一位聖弟子憶念天……內心的污染也會得到斷除。
  “毗沙迦,這位聖弟子所受持的布薩稱為天布薩,他跟天一起,內心帶有一份天的清淨和歡悅,斷除了內心的污染。他這樣使污染心得到潔淨。
  “毗沙迦,那位聖弟子這樣反思: ‘阿羅漢畢生捨棄殺生、遠離殺生,放下棒杖、放下武器,對所有生命都有悲憫心。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捨棄殺生、遠離殺生,放下棒杖、放下武器,對所有生命都有悲憫心。 
  “ ‘阿羅漢畢生捨棄偷盜、遠離偷盜,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取,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要;有一個不偷盜的清淨心。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捨棄偷盜、遠離偷盜,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取,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要;有一個不偷盜的清淨心。
  “ ‘阿羅漢畢生捨棄非梵行,是一個梵行者,遠離性行為這世俗的行為。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捨棄非梵行,是一個梵行者,遠離性行為這世俗的行為。
  “ ‘阿羅漢畢生捨棄妄語、遠離妄語,他說真話、只說真話、誠實、可信賴、說話沒有前後不一。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捨棄妄語、遠離妄語,我說真話、只說真話、誠實、可信賴、說話沒有前後不一。
  “ ‘阿羅漢畢生捨棄飲酒,不飲酒。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捨棄飲酒,不飲酒。
  “ ‘阿羅漢畢生一天只吃一餐,過了中午不吃東西,遠離非時食。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一天只吃一餐,過了中午不吃東西,遠離非時食。
  “ ‘阿羅漢畢生遠離觀看跳舞、唱歌、奏樂、表演;遠離花環、香水、膏油、飾物。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遠離觀看跳舞、唱歌、奏樂、表演;遠離花環、香水、膏油、飾物。
  “ ‘阿羅漢畢生捨棄豪華的大床,遠離豪華的大床;只睡低床或草堆。我要仿效阿羅漢,在布薩日修習這一支,今天一日一夜捨棄豪華的大床,遠離豪華的大床;只睡低床或草堆。’
  “毗沙迦,這就是聖布薩了。受持這種布薩有大果報、有大利益、有大光明、有大美滿。
  “毗沙迦,這些大果報、大利益、大光明、大美滿的程度達到哪裏呢?
  “毗沙迦,假如一個人擁有央伽、摩揭陀、迦尸、拘薩羅、跋祇、摩利、支提、鵬沙、俱盧、般闍羅、摩闍、須羅舍那、阿沙迦、阿槃提、犍陀羅、揭菩吒所有十六大國的七寶,都比不上修習布薩日八支的十六分之一。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人間的權貴比起天上的快樂微不足道。
  “毗沙迦,人間五十年是四王天的一日一夜;在四王天那裏,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四王天的壽命有五百天年。那些修習布薩日八支的人,無論男或女,都有可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四王天之中。毗沙迦,拿兩者一起相比,我說人間的權貴比起天上的快樂微不足道。
  “毗沙迦,人間一百年是三十三天的一日一夜;在三十三天那裏,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三十三天的壽命有一千天年。那些修習布薩日八支的人,無論男或女,都有可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三十三天之中。毗沙迦,拿兩者一起相比,我說人間的權貴比起天上的快樂微不足道。
  “毗沙迦,人間二百年是夜摩天的一日一夜;在夜摩天那裏,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夜摩天的壽命有二千天年。那些修習布薩日八支的人,無論男或女,都有可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夜摩天之中。毗沙迦,拿兩者一起相比,我說人間的權貴比起天上的快樂微不足道。
  “毗沙迦,人間四百年是兜率天的一日一夜;在兜率天那裏,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兜率天的壽命有四千天年。那些修習布薩日八支的人,無論男或女,都有可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兜率天之中。毗沙迦,拿兩者一起相比,我說人間的權貴比起天上的快樂微不足道。
  “毗沙迦,人間八百年是化樂天的一日一夜;在化樂天那裏,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化樂天的壽命有八千天年。那些修習布薩日八支的人,無論男或女,都有可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化樂天之中。毗沙迦,拿兩者一起相比,我說人間的權貴比起天上的快樂微不足道。
  “毗沙迦,人間一千六百年是他化自在天的一日一夜;在他化自在天那裏,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他化自在天的壽命有一萬六千天年。那些修習布薩日八支的人,無論男或女,都有可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他化自在天之中。毗沙迦,拿兩者一起相比,我說人間的權貴比起天上的快樂微不足道。
  “不傷害眾生;
     受持不偷盜;
     不作非梵行,
     遠離男女欲;
     不說虛妄語;
     不飲酒買醉;
     不作非時食,
     午後不進食;
     不受用花環,
     不以香嚴身;
     臥睡於小床、
     露地或蓆上。
     
     佛陀苦永盡,
     具一切德行,
     如日月於空,
     最明照亮麗,
     兩者所至處,
     均放大光明,
     如日月於空,
     能驅除黑暗,
     能照亮雲霄,
     光明遍十方;
     為眾生演說,
     此布薩八支。
     
     在財富之中,
     包含眾珍寶,
     有珍珠寶石,
     亦復有琉璃,
     種種金與銀;
     人稱此吉祥。
     此吉祥不及,
     受布薩八支,
     十六分之一;
     如眾星群集,
     不及月光明,
     十六分之一。
     
     具戒德之人,
     不論男或女,
     於布薩之日,
     受持八戒支。
     作此福德已,
     樂果自到來,
     行為無過失,
     能得生天處。”
  
     第七大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