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F56E26B-9D17-4848-8133-B262E73CC451.jpeg

禪定的解剖1/2

隆波帕默尊者 | 2017211A

 

泰國禪修之窗 2017-07-02

 

在佛陀的時代,「萬佛節」可能沒有儀式。佛陀覺悟成佛之後,便有了第一個萬佛節——弟子們聚集起來開會,由佛陀公佈弘揚佛法總原則。想到萬佛節,我們就會想到這些。萬佛節又稱為「四方具備的集會」,由四個組成部分,我們從兒時起就能倒背如流了。

 

:四個部分是:1. 三月的月圓日; 2. 在毫無約定的情況下,1250位僧眾不約而同地匯集;3. 參與集會的僧眾全是最早期由佛陀所親自剃度的;4. 這些僧眾全部都是阿羅漢聖者。

 

事實上,還有另一次「萬佛節」也很重要,那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最後一次「萬佛節」——三月的月圓日,這是佛陀選定的圓寂日。所以,今天同樣也是「佛陀選定的圓寂日」的紀念日。

 

佛陀在世時,第一次萬佛節與最後一次相差45年。大家要聽第一次的,還是最後一次的?你們或許已經瞭解萬佛節,無需再講解。有誰不瞭解嗎?坦白一點。不要相互欺騙啊,舉手吧。如果還不知道「四方具備的集會」是怎樣,就用Google自助吧。

 

「萬佛節」的重點在於闡述總原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令心純淨無染(自淨其意)。

 

要想「諸惡莫作」,就要能夠戰勝煩惱習氣。我們之所以造惡,是被煩惱驅動著去做的。比如:打人、欺負人,這是由嗔心驅動的;偷盜他人財物,是由貪心所帶領的。我們正是被煩惱慫恿著去造所有的惡業。

 

如果心沒有被煩惱控制,就不會造作惡業。想要不被煩惱控制了心,就要懂得方法:有覺性地及時知道自己的心。有什麼煩惱生起在心,要常常及時地知道,這樣就不會造作惡業,善法也會同時增長。

 

如果能夠及時地知道煩惱—— 貪欲生起了,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在及時知道的一瞬間,貪欲已經滅去,就不會因貪欲而造惡業。在及時知道的瞬間,覺性生起了,善法也已生起。或者嗔心生起的時候,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就不會因嗔心而造惡業,在及時知道的瞬間,善法已經生起。又或者迷失時,不知道好、壞、對、錯,一旦覺性生起,就會知道好、壞、對、錯,不善法就會滅去,善法就會生起。善法生起時,戒、定、慧就會慢慢成長。

 

覺性一旦生起,當任何事物潛入於心, 我們會及時地知道,煩惱便控制不了心,戒就會自動自發地生起。

 

西方人不太瞭解戒,他們也能成為他們認為的標準式好人,卻不覺得有持戒的必要——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受戒?覺得那只是心裡的道德標準。事實上,戒是共有的,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西方人只關注禪定、強調禪定,而對於開發智慧,尚不太瞭解。戒、定、慧——泰國佛教徒能倒背如流,但卻不會做。

 

西方人喜歡修習禪定,他們以為——修習禪定以後,生命就會好起來,痛苦將減少,因此認為禪定是離苦的出路。殊不知禪定只是臨時之物,無論訓練到什麼程度,心寧靜不久又會散亂。禪定僅只是止痛藥;不舒服、發燒了,吃止痛藥、退燒藥,可是病根還在,一旦藥力退失,疾病又會捲土重來。因此禪定僅是臨時之策,只能暫時解決問題。

 

心散亂而無快樂的時候,可以修習禪定。我們去寺廟學習禪定,一定要懂得選擇, 絕大部分地方訓練的是邪定,任何一種禪定若不含覺性,必然是邪定。比如,打坐以後迷迷糊糊,號稱寧靜了。事實上,那不是寧靜而是缺乏覺性;或者打坐以後感到非常苦悶,說明心有嗔;打坐以後神情恍惚,說明心被痴控制了。禪定若缺失覺性,煩惱習氣就會趁虛而入。若修習帶有覺性的禪定,則不會有太多偏差。

 

在這裡學習是免費的,分文不取,所以大家就懶得學。即便學了也不實踐——心裡覺得好,但認為可以先放一放。誰是這樣想的?「佛教很好,修行也好,請允許我先忙其它事情」,更重視其它事情。比如西方人花錢參加禪修就非常認真,只是大部分人所修習的並不是好的禪定,只有寧靜和舒坦,卻沒有覺性,打坐以後缺乏覺性——迷迷糊糊或者自我催眠。

 

好的禪定,不是自我催眠令其寧靜下來,好的禪定是心與自己在一起,在覺知自己。比如修習某種禪法,例如觀呼吸——呼吸了,覺知;呼吸了,覺知。有在覺知自己,覺性沒有缺失,而不是呼吸之後,迷迷糊糊忘了自己。或者有節奏地做手部動作,同樣可以獲得禪定:如果心去緊盯著手,只是獲得緊盯式的禪定,屬於緊盯所緣的禪定;如果缺乏覺性,就屬於邪定;如果有覺性,可是聚焦於手上,那屬於讓心寧靜的禪定,無法開發智慧。

 

禪定有兩類:正確的禪定與錯誤的禪定。

 

正確的禪定同時伴隨覺性,錯誤的禪定則沒有覺性。時而有貪、時而有嗔、時而有痴,打坐以後迷迷糊糊,有快樂就陶醉於快樂。一旦快樂生起,貪欲就染污了心,感到滿意,類似「上癮症」,到時間了必須打坐,沒有打坐就鬱悶。那些對禪定上癮的人,情緒比常人更糟,很容易煩躁不安,因為修習禪定時很舒服,沒有什麼來干擾。這些都是不好的禪定。

 

或者打坐以後覺得苦悶、鬱悶,非常粗暴地打壓自己,直到患了頸椎病。我們又不是用頸椎去打坐,打坐以後出現頸椎病、後背疼痛等情況,都是因為心情鬱悶,在粗暴地緊盯著,沒有快樂,心不愉悅,夾雜著嗔心。

 

或者打坐以後看見這個或那個現象,心很散亂,跑去外面,去知道外面的事物,那樣的心是含有痴的,帶有散亂。打坐以後,看見諸佛列隊蒞臨,那是心幻化出來的禪相,其中含有痴。因此,壞的禪定沒有覺性,有的只是煩惱習氣。

 

好的禪定則有兩種:一、在毫無打壓的情況下,心持續而寧靜地與單一所緣在一起,這稱為「緊盯所緣的禪定」,即止禪,屬於心抓住單一所緣的禪定。

 

大部分西方人能夠訓練的最多只是這樣, 獲得的是靜駐於所緣的禪定。不只是西方人,也包括泰國人,大部分泰國人所修習的——如果實話實說——大部分都是邪定,連止禪都不算,打坐以後並沒有覺性。

 

應該如何獲得第一類的好禪定——即心靜駐於單一所緣的禪定——呢?其秘訣在於懂得選擇所緣,要審視自己——覺知何種所緣會快樂,就時常覺知那個所緣。

 

前提是,這個引發快樂的所緣必須不會誘發自己的煩惱習氣。如果罵人覺得很快樂,諸如此類的所緣是不會帶來寧靜的。或者參與賭博,或炒股一直盯著屏幕,雖有快樂,可是心有貪,這已經不是好的禪定。若股票下跌,嗔心又會生起,也不是好的禪定。因此,別妄稱炒股也是修行,那只是異想天開。

 

我們選擇的所緣必須是不會引誘煩惱習氣的,比如念誦「佛陀」,不會誘發煩惱習氣;或者覺知呼吸,看見身體呼氣、吸氣,也不會誘發煩惱習氣。但若去看別人,則會誘發煩惱習氣, 如果是看自己,觀自己的身體,不會誘發煩惱習氣。看別人,很容易誘發煩惱習氣——覺得漂亮就喜歡,貪欲就會生起;或者看見某人以後不喜歡,則生起嗔心。所以,要懂得選擇所緣。

 

修習禪定的秘訣是懂得選擇令心寧靜的所緣。比如,隆波從七歲開始修習禪定。在1959年,隆波李尊者教導隆波修習安般念,尊者教導觀呼吸,隆波學習之後很喜歡,剛好與秉性相符。

 

若不符合自己的秉性,觀呼吸就會感覺散亂或苦悶。而隆波觀呼吸後感到舒服,心有快樂,非常喜歡,心一旦有了快樂,就不再跑去尋找其它所緣,因為已經滿意了。 就像我們拿出孩子喜歡的點心來誘使孩子待在家裡一樣。這孩子喜歡離家出走,不停地四處竄動,東游西逛。他之所以四處遊逛是想尋找快樂,而找到之後還是不滿意,於是接著再跑到別處。

 

我們的心與小孩是一樣的——心跑去看,想透過看而尋找快樂;心跑去聽,想透過聽而尋找快樂;想透過聞氣味、嚐味道以及身體的碰觸,透過心裡的所思所想來尋找快樂,心不停地跑來跑去。跑去看電影,看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了,無法感到滿足,於是再尋找其它快樂,跑去聽音樂,聽完之後還是不滿足,又去尋找美食,與朋友聚會等等的。

 

心整天在尋找快樂,彷彿無頭亂撞的蒼蠅,始終流轉於眼、耳、鼻、舌、身、心之間,因為缺乏快樂,所以四處流竄。因此,若以快樂來引誘它——如果念誦佛號有快樂,就與佛號在一起;如果觀照呼吸有快樂,就與呼吸在一起。比如:呼氣,覺知自己;吸氣,覺知自己。有了快樂,心就不再去別處尋找,不會離開呼吸,進而靜駐於呼吸,呼吸慢慢變淺,越來越淺,最後停在鼻尖處變成光明,亮堂起來。心有禪定時,就會亮堂起來,一旦亮堂了,就繼續用功。倘若缺失覺性,心會隨著光跑出去到處看:看見鬼、看見這個、那個,看見過去、未來。

 

心若有覺性,就會慢慢寧靜下來。心覺知光,稱為「有尋」;心毫無刻意地與光融合,稱為「有伺」,有法喜、有快樂、一心,沒有跑去別處,心便進入禪定。

 

如果進入深度禪定,身體感會完全消失,只剩下單一的心,但是覺性沒有缺失,甚至全世界都消失了,覺性也不缺失,仍在覺知自己,但是沒有身體感。聽起來好像很難,其實不難,這取決於懂得選擇所緣,然後再輕輕鬆鬆地覺知該所緣,而不是知道觀呼吸有快樂,就強迫心與呼吸在一起,那是不會有快樂的,也不會生起寧靜。

 

秘訣在於——選擇令心生起快樂的所緣,然後輕輕鬆鬆地覺知那個所緣,有快樂地去覺知。心有快樂,所緣也有快樂,快樂與快樂相遇會有更多快樂,心會即刻寧靜下來。

 

《阿毗達摩》清楚地開示道:快樂是生起禪定的近因。修學錯誤的人卻以為:禪定是產生快樂的近因。禪定一旦變得細膩,事實上,它就成為了「捨」,已經不是「樂」了,而是「捨」。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