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6B1C1D6-FC7B-4B43-8C97-F061C42A7816.jpeg

《如何走上中道》5/6

隆波帕默尊者/泰國禪修之窗

最後的階段是開發智慧。誰適合哪條路,就走哪條路。精通禪定的,出定之後觀身。活在紅塵的人,只要能夠「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就可以了,既觀身也觀心。身體明顯,就知道身體,心明顯,就知道心。我們無法選擇,是覺性在自己選擇。如果禪定與智慧同步,就要在禪定之中單純地觀心,無法觀身,因為觀身的瞬間,心會從禪定退出。

以上幾種情況,都離不開隆波講過的核心原則——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與心的實相。希望大家記住這句話。

若想要讓心寧靜,就帶它去和一個讓它有快樂的所緣持續在一起,前提是這個所緣不誘發煩惱習氣,如此就會獲得禪定,此即是竅門。奢摩他有四十種方法,秘訣就是這句話:引領心去跟一個讓它感覺快樂的所緣持續在一起。

修習毗婆奢那則有三條路:禪定引領智慧,智慧引領禪定,禪定與智慧同步;或者,觀身、觀受、觀心、觀法。但依然離不開隆波所說的原則——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如果沒有學習和聽聞過,不可能如實照見。要麼太緊,比如觀腹部起伏,心會緊縮;經行時,心會緊繃;打坐時,心會緊繃。這樣就沒有如實,太緊了。如果忘了身和心,又會太鬆。心沈悶,就太緊,及時知道它,就會慢慢鬆開。

大家跟得上嗎?應該是明白了。絕大多數人的臉是發亮的。隆波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有點後悔,心想,真不該來。漆黑一片啊(笑),找不到一個覺知自己的人,有的只是緊盯!緊盯!時至今日,大家已經有了全然的變化,有誰感到自己進步的?大家已經變了,要用功啊!佛陀的法,會在極短時間之內讓人徹底改變,絕不冗長!今天就講到這裡。



問 答

居士1:隆波您好,我打坐時,特別喜歡散亂。有時散亂於去想,有時則會極快速的散亂到光和聲音之中。

隆波:你不是喜歡散亂,正相反,你是太喜歡寧靜了,所以一旦散亂,就會煩躁不安,試圖打壓它,打壓得太厲害,心便會緊繃,這就「太緊」了。因此,以後打坐時,寧靜也行,不寧靜也行。寧靜了,知道,不寧靜,也知道。以修行來供養佛陀,這麼做很快就會有寧靜,因為心是輕鬆自在的。

如果一散亂就不高興,喜歡寧靜而討厭散亂,那樣的心沒有保持中立,也沒有走上中道,難以寧靜下來。要及時的知道!心散亂了,知道,心寧靜了,也知道。修行不是為了寧靜,而是用來供養佛陀。這樣修習就會很快寧靜下來。

居士1:再請教您,我不確定什麼方法適合自己,現在主要是觀出入息。

隆波:可以。

居士1:這個方法是否適合我?

隆波:喜歡打坐,但是很難安靜下來,因為你的心特別喜歡想。

居士1:對,想得特別多。

隆波:同時也特別喜愛漂亮與舒適,特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是嗎?

居士1:是,很突出的。

隆波:同樣也很明顯。

居士1:是。

隆波:嗯,因此,這次必須置死地而後生。

隆波、居士:笑。

居士1:如果那樣的話,經行好嗎?

隆波:不合適。你認為經行會好些,對嗎?

居士1:對。

隆波:想要得到快樂和寧靜,對嗎?無論打坐或經行,都當作是供養佛陀,寧靜也經行,散亂也經行;寧靜也打坐,散亂也打坐。如果這樣用心,不久就會獲得寧靜;如果用心不正確,經行時會比以前更緊繃,很快就會煩躁與生氣的。

居士1:(笑)感恩隆波!


居士2:隆波您好,想請隆波檢查一下我的修行是否正確?

隆波:(笑)聽說過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自己感覺跟以前一樣嗎?

居士2:不一樣。

隆波:體會到了嗎,世界離我們越來越遠,感覺到了嗎?這個移動的身體和心,是不同的兩個部分。

居士2:可是我害怕那是思維出來的。

隆波:不是思維出來的。

居士2:哦。

隆波:繼續努力,已經修對了。

居士2:好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麼?

隆波:心還很散亂,因此要讓心有安住的對象。

居士2:好的。

隆波:否則會迷失很久。

居士2:好的。

隆波:讓心有安住的對象,不是為了讓心不跑,而是為了跑掉之後,能夠更快地知道。

居士2:好的。還有……

隆波:看見慾望了嗎?

居士2:一丁點。

隆波:比如,想說話時,就有一股力量在胸口這裡湧動。

居士2:但是好像看得不夠及時。

隆波:不及時就對了。一定要先生起,然後才知道。煩惱習氣生起以後,覺性才知道。

居士2:哦。

隆波:正常的,那才是對的。

居士2:還有個問題,阿羅漢滅掉五蘊達至涅槃之後,還有實體存在嗎?這個實體是無我的嗎?

隆波:即使是活著的阿羅漢,也是無我的。

居士2:但是滅掉五蘊之後,同樣也是無我的?

隆波:同樣也是無我的。

居士2:哦。

隆波:因為「我」本來就不存在。何止是阿羅漢呢,即便是你,也沒有一個「我」。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

居士2:不是我要問的。

隆波:(笑)

居士2:是有人托我問的。(笑)

隆波:哦。

居士2:感恩隆波。


居士3:隆波您好!

隆波:這樣拿著話筒。

居士3:我想知道自己的修行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隆波:我們要持續用功下去。

居士3:好的。

隆波:修行是需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調整的。

居士3:好。

隆波:是正常的。繼續用功,慢慢體會。身是一部分,心是另一部分;苦、樂、善、惡慢慢分離開來;心只是觀者。比如,快樂生起時,心是觀者。快樂不是心,是被心所覺知的對象。持續用功,一步步分離下去。

居士3:好的。

隆波:然後會清楚的看見每一部分。一旦這些可以分離,「我」便會消失。「我」的存在是因為蘊的聚合,蘊的聚合讓我們認識不到「無我」。經典說:遮蔽「無我」的是成組成團的五蘊,如果修行到五蘊散開,每一蘊都將展現「無我」。「我」並不存在。

你現在已經可以分離五蘊,要繼續觀照下去。看到身體(它)工作,不是「我」,苦、樂自行運作,煩惱或善心也自行運作,心只是觀者。就這樣持續訓練下去。

居士3:好的。

隆波:你的修行不錯,繼續努力。


居士4:隆波您好!我有時覺知身,有時覺知心。問題是在迷失時,就會徹底迷失,完全像是另一個人。我的方法是修習慈悲觀,默念:願一切眾生快樂,願一切眾生離苦。努力提醒自己默念下去,一旦發現忘記念了,其實已經迷失很久了。

隆波:可以。

居士4:基本可以嗎?

隆波:基本可以,就是要讓心有一個安住的對象。

居士4:好的。

隆波:心有安住的對象以後,及時地知道心。只要不忘記原則,任何方法都可以。

居士4:好的。及時知道之後,有時會感到不滿意,它和想的不一樣。為何有時自我感覺良好,事實卻非如此。有時感到不滿意,不想再看,但是應該繼續看,對嗎?

隆波:看下去,頻繁地看!看到煩惱習氣,好過有煩惱習氣卻沒看到。無論如何都會有煩惱習氣的。常人不修行,所以看不到它們,自以為厲害,唯我獨尊。正因為如此,世界才會動蕩不安。

一旦可以持續知道煩惱習氣,就容易理解別人了。因為理解別人,就能減少衝突。知道別人這樣是出於煩惱習氣。我們也有過這樣的煩惱習氣,只是現在能夠及時知道了。何時未能及時的知道,何時就會被它們所控制。

居士4:就是這樣訓練下去,對嗎?

隆波:如果想要更好,需要增加方法,僅僅修習慈悲觀是不夠的。你的心太散亂了。在起步階段,可以用念誦的方法。

居士4:去念「佛陀」?

隆波:「佛陀,佛陀」。

居士4:即使沒什麼感覺,也要念嗎?

隆波:嗯。念誦「佛陀,佛陀」之後,心快樂了,知道;心苦,也要知道。

居士4:感恩。

隆波:先在這方面訓練,直到駕輕就熟。你的問題是心太散亂,適合的方法是觀呼吸或者念誦的。

居士4:好的。只是有時呼吸不超過十次就跑了。

隆波:需要默念來輔助,默念和呼吸同步,吸氣時念佛,呼氣時念陀。

居士4:感恩!

隆波:你最大的問題是心太散亂。僅僅修習慈悲觀並未直接對治散亂,慈悲觀直接對治的是嗔心,而非散亂。所以,現在心若散亂,就要觀呼吸、稱念佛陀。

居士4:感恩!

隆波:或者,如果心特別散亂,可以覺知身體的移動,若是只觀呼吸不夠,就去覺知全身,覺知肢體的微細動作,努力而持續地覺知身體。

居士4:這樣做無論如何都不會緊盯的,對嗎?

隆波:什麼?

居士4:覺知全身,無論如何都不會粘著於緊盯的,對嗎?

隆波:不會粘著於緊盯的,因為你的心太散亂了。

居士4:(笑)好的。

隆波:盡量先覺知身體,等心靜下來以後,想再修習慈悲觀也行。

居士4:感恩!

隆波:一定要對症下藥。(笑)

居士4:(笑)


居士5:隆波您好!我的方法是:身體移動,心是觀者;心快樂,是由於隨順因緣而不是隨順自己的心意;心跑去想了,或者煩惱習氣生起時,覺知到它。兩個月前的禪修報告時,我是緊抓住胸口處,當時隆波指出,我是在刻意分離出知者並且粘著於模糊的狀態,隆波當時要求我增強覺性。

隆波:嗯。

居士5:我現在是否具有隆波所說的安住之心?

隆波:你現在和隆波談話還是有點不自然,但是比上次好一些。

居士5:嗯。有一天我看見腿是一塊塊紅的和黑的,就像被火燒過一樣,非常令人厭惡。

隆波:哦。

居士5:之後感到害怕,心想可能是由於打坐近一小時的關係,會覺得厭倦。然後試著燃燒頭髮,指甲,牙齒,皮膚等等,最後只剩下心。

隆波:哦。

居士5:但不確定是真的看見,還是思維出來的。

隆波:這是一種禪相,比如觀想身體然後燃燒它,或是有人觀想一點點撕碎它,直到它完全消失,只剩下心,然而這不是毗婆奢那。觀想身體僅是善巧方便,到了只剩下心,則完全是禪定。一旦心從禪定退出,重新恢復身體的感覺,就會清楚照見身和心是完全不同的部分,比普通人照見得更清楚,身與心是兩個不同的部分。

居士5:然後呢?

隆波:然後就能夠清楚的分離五蘊。

居士5:哦。我應該繼續這樣做嗎?

隆波:能做就做,並沒有任何損失。

居士5:有什麼欠缺的地方麼?

隆波:你還在過多的用思維引導。別用思維引導,慢慢實踐,別預先設定它會是這樣或那樣。

居士5:感恩!


居士6:隆波您好,我在年初曾經做過禪修報告,隆波讓我去看嗔心以及心未保持中立的狀態,心依然還在討厭苦。再有,我還看到了對於修行的慾望,它有非常多的隱患。最深的體會是:一切生起即滅,無法控制。剛開始時,感到身體不是我,心也不是我,但是還不願接受,感到驚恐而又難過。

隆波:那只是沿途的風景。由於心長久以來竭盡所能的極力在呵護五蘊,所以一旦看到實相,看見實相是「無我」的、無法被控制,只是臨時存在,它就會感到驚恐。這只是臨時的風景,要及時地知道驚恐,別讓它控制住心,只把它當做一種感覺即可,如同貪、嗔、痴一樣。一旦心未被驚恐所掌控,就繼續觀照下去,直到某天,心願意接受實相。

現在,心特別喜愛身體,因此剛開始照見身體不是我的時候,由於與預期的不一樣,心是無法接受的。一定要忍耐,持續觀照下去,直到最後它願意放下,知道了身體不是什麼寶貝。你現在還捨不得放下。其實最難放下的是心,一旦能夠放下心,就徹底結束了。

居士6:我不確定我看到的是否正確。在來的路上,我看見彩虹,感覺很喜歡,發現在「知者」與「喜歡」之間,有個空(間)。

隆波:這樣就對了。

居士6:好的。

隆波:哦。

居士6:至於「我慢」,同樣是生了滅、生了滅。

隆波:對,全是一樣的,就那樣觀照。當下的心有歸位嗎?

居士6:因為太緊張了,好像跑到這裡來了。

隆波:它散亂在外了,如果能夠及時知道,那麼就不是問題。

居士6:好的。如果我對三寶與隆波有任何不恭敬與冒犯,請求寬恕。

隆波:那就祈求三寶與隆波嘛。(笑)

居士6:(笑)

隆波:一定要把佛陀放在第一位。

居士6:好的。

隆波:嗯。

居士6:感恩隆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