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A133146-7963-409A-BEF0-30186403CB11.jpeg

長老菩提比丘:檢視《卡拉瑪經》
--------
《增支部3.65經》〈3.65 Kesamuttisutta 羈舍子村〉,相當於漢譯《中阿含16經,伽藍經》,伽藍 Kālāmā 為拘薩羅國 Kosala之一族,拘薩羅國王為波斯匿王,首都為舍衛城,羈舍子村為伽藍族之村落。

長老菩提比丘於《BPS newsletter》1988, spring issue,在 " A Look at Kalama Sutta" 文中,提到《卡拉瑪經》為最常被引用的佛經之一﹔經文中最著名的一段:

世尊說:「卡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適的。來,卡拉瑪人,

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誦,

不要相信傳統,

不要相信謠言,

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

不要因推測而相信,

不要因定理而相信,

不要因似是真實的推理而相信,

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

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

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

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惡,這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禍害』,捨斷它們。

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善,這些事情是無過失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受益與幸福』,著手與持續如此作。」

當然,這部經顯然地反對教條主義與盲目信仰而強烈地要求自由思考。可是所謂「佛陀是一位經驗主義者,他摒除任何教條與信仰,他的教理是追隨真理的自由思考,鼓勵任何人依照自己的心意去接受或拒絕任何思想與教義」,這真的符合《卡拉瑪經》的本意嗎?

長老菩提比丘指出,所有的經文都應該了解此經的背景情境,《卡拉瑪經》也是如此,很少有講說者注意到《卡拉瑪經》中造成卡拉瑪人困惑的正是善惡業所感的善惡報及來世。也因為如此,才有如此的講述:

「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惡,這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禍害』,捨斷它們。

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善,這些事情是無過失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受益與幸福』,著手與持續如此作。」

而本經最後講述的四個安穩住處才有了呼應:

「相信由於善行或惡行有來世有業果,因此在死亡以後,身體毀滅以後,我將因此功德而生天,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一安穩處。

認為善行或惡行沒有來世沒有業果,但是在這世上,不管現在或未來,無恨無怨,我保持安全與幸福,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二安穩處。

認為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我甚至未想到對任何人作惡,惡果怎會發生在未曾作惡的我身上?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三安穩處。

認為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我於一切清淨,這是他所發現的第四安穩處。

卡拉瑪人,多聞聖弟子無恨無怨、清淨無染,此人便尋得四安穩住處。」

因此不能將引述的段落毫無節制地涵蓋所有議題。

長老菩提比丘於《BPS newsletter》1988, spring issue,在 " A Look at Kalama Sutta" 文中,提到《卡拉瑪經》為最常被引用的佛經之一。在此,為避免有任何遺漏,將文中的重要教導再重述一遍。

一部分是對教條式宗教的反應,一部分是對「客觀的科學知識」的當權典範的順從﹔這種「佛陀的教導是略去信仰而制定教法,並且要求弟子與信眾只接受個人所能驗證的說法」的主張逐漸流行,並且宣稱這樣的主張可以在《卡拉瑪經》得到佐證。

對《卡拉瑪經》作這樣的經典詮釋忽視了經典的背景,經文中的這一段教導是佛陀在卡拉瑪人尚未於佛、法中起正信,這樣的詮釋也忽略了《卡拉瑪經》並未提及正見和正見所展開的視野。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在不涉及何者是最佳信仰的前提之下給予安穩住處的合理建議。

佛陀教導中,有些層面是在個人經驗範圍之內的,可以依個人的經驗予以確認驗證,有些層面是超越個人的理解與經驗必需基於前面的確認驗證。作為信仰佛陀教導中超越層面的基礎。於世尊生起深信絕對不是終極的目的《卡拉瑪經》也不會保證究竟解脫,而是一個進展過程的起點以發展內觀內修。為了讓這樣的內觀修習能導致究竟解脫,必需對世尊所教導的真諦如實見、如實知。這些真諦都是世尊成等正覺所親見親證而教授我們的。在如理思惟後接受這些真諦,而起深信,而起深信而啟程進行將信仰轉為智慧、信心轉為確證、而究竟苦邊證得涅槃。

《卡拉瑪經》中教誡的十項,前四項是不要相信傳統: 
1. (anussava)口誦傳承:指的是老師弟子口耳相傳的吠陀經典。

2. (paramparā)代代相傳,指的是老師弟子不間斷的傳授。

3. (itikirā)共同認定,指的是大家的共識,或共同的見解,大家的共同信仰。

4. (piṭaka-sampadā)經典。

接下來的四項指的是佛陀當代的思想家的四種類型。

最後兩項指的是個人崇拜:為個人的能力、外表、財富、口才、學識、家世、事業與成就所影響,另一個是關係,他是我們的老師,他是我們的教宗,等等。

經文對照閱讀,請參考;http://http://yifertw.blogspot.tw/2008/03/16.html

 

--------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3/09/an-365.html?fbclid=IwAR29nQ-e4n9jOmIg_tz4WUwkYCXXkpoMqyJ1-vN1wfHv609x-nhbvTyd6Z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