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FD338E-DD4B-4605-9692-9CFB6A5EBC9D.jpeg

你所不了解的“四念處”

 

[阿姜巴山] 

 

很多人的心都往這裡跑了,在跑過來看老師的那一刻,我們沒有覺知自己,而是暫時忘了自己。我們不需要打壓心——禁止它跑,心的自然特性就是會往外送,一定會跑。心跑了之後,我們要及時知道。

 

我們沒有職責去打壓心或強迫心,不讓它跑,也沒有職責把心呵護在中間的狀態。無論何時,當我們能夠及時知道心沒有安住,或是稱為「心跑掉了」,那一刻心就會安住。因此,我們無需去刻意讓心安住,因為那是做不到的。

 

因正確,果才會正確。覺性生起的近因是心常常看見境界與狀態,直至最後能夠記得它們,而不是刻意讓心有覺性。用於休息的禪定,其生起的近因是快樂。安住型的禪定生起的近因是及時知道心跑掉了,及時知道心沒有安住,心就會自行安住。智慧生起的近因是觀禪,也就是心抽身出來變成「知者、觀者」的禪定,或者稱為「安住型的禪定」。

 

上述內容,並沒有讓我們直接去製造那個結果,而是教導我們在因地上播種。

 

四念處的修行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訓練是為了生起覺性,從一個沒有覺性的人訓練成為有覺性的人;第二個階段的訓練是為了生起智慧。要想有智慧,一定要有覺性和安住的心,二者缺一不可。

 

在四念處的修行中,佛陀引導我們緊隨著去覺知。比如,第一個部分是緊隨著觀「身內身」——有覺性地覺知身體,把身體當作臨時的家。觀「身內身」的意思是:從與身體相關的內容中選擇一部分來觀。比如,有覺性地觀身體的行、住、坐、臥,或者有覺性地覺知身體呼氣、身體吸氣,或者有覺性地覺知身體的動與停。這就是觀與身體相關的某一個部分。並不需要覺知全部內容,一個人也不可能覺知到全部內容,因為每個人的根器與秉性不同。

 

事實上,在四念處的身念處中,佛陀的開示比這個更多,比如他還教導四界,但因為在座的各位無法進入禪定,所以這個內容不適合我們。所以,觀身念處裡的「身內身」,只有上述三個部分適合我們。

 

四念處就像是四個方向的門,從任何一扇門進入都可以來到城中,都可以抵達法。

 

如果我們的根器不適合去觀「身內身」,也可以去觀「受內受」,即有覺性地覺知感受,以「受內受」作為臨時的家。誰擅長觀身體的感受就去觀身體的感受,誰擅長觀心的感受就去觀心的感受。身體方面的感受有苦受與樂受,心方面的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觀身體方面的感受適合那些禪定很多的人,因為身體方面的感受容易牽扯心,令心浸泡在其中,心若沒有足夠的定力,是無法開發智慧的。觀察到了嗎?身體哪個地方痛,心就會跑到那個地方去——在那一刻,心沒有安住,已經跳到感受裡去了,無法開發智慧。因為沒有看到感受是完全分離出來的,沒有看到感受的生滅,沒有看到感受無法掌控,看到的只是:有疼痛的感受生起,我就是那個疼痛的人。

 

觀身體方面的感受,如果心沒有很強的定力,時間一久,心就會非常散亂。身體的感受可以生起在身體各處,一會兒是頭疼,一會兒是胳膊疼,一會兒是腿疼,於是心就一會兒跑到頭,一會兒跑到胳膊,一會兒跑到腿。因此,觀身體方面的感受,如果定力不夠、心不能安住,開發智慧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

 

心方面的感受包括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它比身體的感受更容易觀,因為它只生起在一個地方,也就是心,無需太多定力。

 

如果不擅長觀感受,也可以選擇觀心。觀「心內心」的意思是:對所有生起在心中的境界,只選擇其中一部分來觀,以「心內心」作為臨時的家。心有嗔,知道心有嗔,心無嗔,知道心無嗔;心有貪,知道心有貪,心無貪,知道心無貪;心散亂,知道心散亂,心萎靡不振,知道心萎靡不振;心有痴,知道心有痴,心無痴,知道心無痴。

 

事實上,佛陀關於心念處的開示比這個更多,但上述四對心之外的心屬於禪心,也就是進入禪定時候的狀態。由於大家無法進入禪定,所以我們不用學習那些,我們只學習那些對離苦而言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們學法並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非常厲害,變成百事通,什麼都懂,但是唯一戰勝不了的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我知道非常多的法義,別人只知道一丁點兒,我才是最厲害的——這種人是不可能進步的。

 

第四個是法念處,以「法內法」作為臨時的家。法念處對大家而言太難了,它適合那些根器極利的人。比如,探究七覺支,探究五蓋——五蓋因何生起,為何滅去。探究它們並不是使用思維,而是有覺性真正地看到了那些境界,比如探究緣起法,其中並沒有任何的思維與推理,而是真的照見那些境界與狀態。

 

因此,對我們而言,只剩下三個門可供選擇,但是到最後,當我們真的證悟道與果的時候,一定會契入法念處這個門。在法念處裡,有一個部分是關於四聖諦的,當我們見法開悟時,就會領悟到四聖諦。因此,修行的時候,我們要以非常簡單的方式契入,等各方面的條件成熟之後,它會自動契入法念處。

 

四念處的教導不只是這些內容,開始的階段它教導以身內身、受內受、心內心、法內法作為臨時的家,接下來的教導是:精進地燃燒煩惱習氣。

 

粗重的煩惱習氣是以戒來戰勝;

中等的煩惱習氣是以定來戰勝;

微細的煩惱習氣是以智慧來戰勝。

無論是戒、定,還是慧,都是為了戰勝煩惱習氣。

 

當煩惱習氣極度強烈、完全掌控我們的心的時候,就要用戒來戰勝它——一定要壓制心、控制心,不讓心隨順煩惱習氣而為,不願去破戒。當煩惱習氣還不是很強的時候,我們以禪定來戰勝它。戒,是要壓制心來戰勝煩惱習氣。有了禪定之後,我們就可以戰勝煩惱習氣,不讓煩惱習氣控制我們。接下來就可以透過開發智慧來戰勝微細的煩惱習氣,最微細的煩惱習氣就是無明。

 

那些持戒的人,認為自己持戒而別人不持戒,自己是一個有戒的人,別人一點戒都沒有,我才是最好、最厲害的——這種人根本鬥不過煩惱習氣,甚至連煩惱的皮毛都沒沾到。我們持戒是為了能夠慢慢地清除煩惱。那些禪定很好的人,認為自己的禪定很棒,別人一點禪定也沒有,自己修得很好——這種人連煩惱的皮毛都沒碰到;認為自己開發智慧了,別人根本不知道如何開發智慧,或是別人只開發了一丁點智慧;認為自己非常聰明,別人非常愚痴——這種人根本鬥不過煩惱。

 

四念處並不僅僅是有覺性地去覺知身內身、受內受、心內心、法內法。在四念處裡有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就是精進地燃燒煩惱。

 

精進地去讓已經生起的不善法滅去;

精進地讓尚未生起的不善法沒有機會生起;

精進地讓還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

精進地讓已經生起的善法更加茁壯成長。

這就是精進地燃燒煩惱的含義。

 

此處的精進並不是指一天經行5小時,或是一天做手部動作8小時。何時有覺性,何時才是在精進。即使一天經行5小時,但如果沒有覺性,也不能稱為精進。即使一天做十四個手部動作6小時,如果沒有覺性,也不能稱為精進。

 

四念處裡的開示比這更多,其中還講到正知,也就是一定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適合我們,而且不要忘了它們。比如在修習奢摩他的時候,如果用了哪個所緣之後感覺很好,心非常喜歡,那麼在修習奢摩他的時候,就別忘了選擇那個所緣,而且要持續地與那個所緣在一起,而不是今天修習一種,明天修習一種,後天又修習另外一種。比如在開發智慧時,究竟是身內身適合我們,還是受內受、心內心、法內法適合我們?哪一個適合我們,就持續地選擇那個所緣修習,別忘了它。這就是正知,它屬於一種含有思維和觀察的初步智慧。

 

四念處接下來開示了從對世間的滿意與不滿意之中徹底抽身出來。一旦我們有了覺性,有了安住的心,就會看到所有的境界一直在不停地生滅變化,不受掌控。隨著深入修習,心就會越來越聰明,慢慢地能夠對所有的境界保持中立,這就是從對世間的滿意與不滿意之中徹底抽身出來。

 

心一旦開發智慧到足夠的程度,就會契入到行捨智。當心真的契入到行捨智,心才成為真正的知者、觀者,對所有境界與狀態沒有任何參與和干擾。之後,如果福報和波羅蜜足夠,心會自行契入禪定,道與果生起的整個流程就會在這種禪定之中啓動,它們完全是自行生起的,與我們毫無關係。

 

以上內容是四念處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一味地做手部動作就是修習四念處,也不是一味地經行就是修習四念處。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如果大家的修行還無法符合老師剛才所講的全部內容,就說明我們四念處的修行還不太正確。但是剛開始,我們需要從點點滴滴去累積:從沒有覺性的人變成有覺性的人,有覺性之後訓練心安住,一旦有了覺性,心也安住了,如果福報和波羅蜜具足,蘊便會分離。如果有了覺性以及安住的心之後,蘊並未分離,那麼就要像昨天下午老師帶領大家分離蘊的程序那樣去做,試著去訓練分離蘊。

 

昨天老師帶大家練習時,許多人能夠看到蘊分離,可是沒有幾個人能夠進一步照見五蘊各有各的分工,它們自行在運作,無法被掌控,沒有幾人可以真的修習毗鉢捨那。看到蘊分離是一種智慧,但這種智慧還不能稱為毗鉢捨那的智慧。毗鉢捨那生起的時候,是我們能夠看到五蘊呈現三法印的時候,其中並沒有任何思維的成分。但是三天能夠分離蘊,已經非常值了。

 

大家到這裡只學了三天,但實際上老師的教導非常多,別以為自己已經明白了。即便你能夠一字不漏地像老師那樣把法講出來,也別以為自己已經明白了。法是用心來學習的,真正修行的是心,而不是我們。心是修行者,而不是我們是修行者;心是見法的人,而不是我們是見法的人。

 

每一個人聽了老師的講法之後,所領悟到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靈水平的。心靈品質達到什麼程度,就會明白與老師所講的相對應的程度,它會剛好與我們自己的心靈水平相匹配。

 

上個月,有一位中國弟子到泰國隆波帕默尊者的寺廟找老師。她曾經參加過十天的泰國禪修,事實上當時她根本沒有聽懂,但是她不知道自己沒聽懂。她那時候的領悟是跟她當時的心靈水平相匹配的,在那時候剛好是適合她的,對她而言是正確的,就好像我們這裡很多人以為自己明白了一樣。為什麼?因為老師深入淺出地講了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而且我們是一邊跟著老師的講解一邊在分析、思維,所以能夠輕易明白。這樣的明白是緣於我們的思維與分析。

 

那位弟子參加完禪修以後,就把中國的事情全部推開,然後去泰國另一個地方閉關獨修。她每兩三個月都會來找老師一次,老師就會努力地去糾正她有錯解的部分,每一次她都有錄音。

 

她最後一次來找老師,是老師來這裡的前一個月,那天見到老師,她分享說:她知道了她以前不知道。那天她的心是覺知、覺醒、喜悅的,是安住的,心可以開發智慧,非常光明與亮堂。她分享說:事實上,她以前並不明白老師當時的教導,但是她把錄音帶回去,一而再再而三地聽,然後才慢慢明白。她那天過來,非常感謝老師,說:太感恩老師了,老師非常慈悲,一而再再而三地教導那些她還不明白的部分。

 

取得這樣的成果並不只是緣於老師單方面的努力。老師有教導的職責,而弟子有職責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實踐與落實。如果這位弟子聽完法之後沒有按照老師的教導去落實和實踐,她就不會有今天的成果。

 

今天老師的義務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我們自己的義務了,我們要自己去落實、去完成。一定要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常州宝林寺

201764

 

轉自泰國禪修之窗

/譯者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導師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全責歸於譯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