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AB4792-DD02-40E2-B1A3-C2BD71333956.jpeg

四聖諦1/3

隆波帕默尊者︱泰國解脫園寺

2018616A

 

1

這裡有許多人可以幫忙翻譯英文的課程,但是很難找到協助翻譯中文課程的人。譯者要想傳達到位,需要同時懂得修行;假如只瞭解語言或文字,而不知何謂修行,翻譯出來的內容就會出現偏差——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轉譯罷了。

 

我們需要用心學法,並經由學習來掌握修行的要領。重中之重稱為「法之心臟」的法,正是「四聖諦」。

 

有些人心存疑惑,覺得隆波僅僅是在反複教導:「有覺性,覺知身與覺知心」,一遍又一遍地重復。

 

三藏經典記載:佛陀在入大般涅槃之前的三個月,大部分教導都是關於四聖諦的。佛陀在竭盡所能地將「四聖諦」傳達出來,因此,我們必須細心呵護四聖諦,並將之傳承下去。

 

若只論佈施或者持戒,這些在佛陀出世之前就存在了,禪坐修定也是在佛陀出世以前就有了的。

 

禪定分為兩類:正確的禪定與錯誤的禪定。隱士們所修的禪定就是錯誤的禪定,它追求的是快樂與寧靜,等到去世時,心有時會聚合起來與空融合等,但以後還是會退轉。當定力退失了,便會繼續輪回於生死,再度受苦。正確的禪定也存在,比如悉達多太子在年幼時靜坐所進入的禪定。他再度憶起那種禪定,是在他臨近成佛的時刻,於是他再次進入正確的禪定。這表明正確的禪定在佛陀覺悟之前便已存在於世了,不然的話,不會有佛陀的證悟。

 

世尊的波羅密極為圓滿,他在黑暗之中不斷摸索。聖諦,必定是有了佛陀之後才現世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將之領會於心。聖諦聽似無趣,實則是最為意味深長的法。

 

隆波在修行的早期也不覺得聖諦很重要,但隨著不斷深入,隆波發現一種情況:心時而會放下,時而又會抓取,反復無常,自己還放不下。放不下什麼呢?放不下心。

 

隆波那時還無法放下心,因為還欠缺某些領悟,至於它究竟是什麼,不知道。不斷地修行,直至照見「心本身就是苦」,才知道個中緣由。

 

就像隆布敦長老所教導的「心的聖諦」,他為何如此強調「心的聖諦」呢?因為最後的背水一戰,正是發生於「心」的。

 

何時我們徹見到心——知者之心,而非普通人輕易就可以體會到的心,也不是迷失之心,不是「思維者、演繹者、造作者」的粗糙之心,而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之心,它也仍然深陷苦堆之中。

 

深陷苦堆之中的具體表現是怎樣的?通過「無常」來展現,通過「被逼迫」來體現,通過無法隨順心意(無法被指揮)來呈現。知者之心依然還呈現「苦」(也就是「三法印」),這便是苦在現身的證據。

 

心一旦具足了圓滿的智慧,就會徹見到知者之心仍然是苦,因無常而苦,因被逼迫而苦,因無法被掌控而苦。

 

佛陀教導道:對於苦,要知道。徹知苦以後,便會匯聚於知者之心,接下來就會發生——心放下知者,即心放下知者之心。

 

知者之心有其特徵:它是顆狀的、粒狀的(有範圍),仍有處所可以駐足,有來有往、有生有滅、有造作。知者之心仍是有造作的,它造作什麼呢?造作好,而不是造作惡。何時心徹見了知者之心,何時心就會放下,知者之心便會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生起的是純淨的「知元素」。

 

大乘佛教或禪宗認為:純淨無染的知元素就是佛性,此佛性人皆有之,本自圓成,只不過它被煩惱、被漏煩惱、被無明包裹著。這麼說的人不是在憑空想像,而是真的有所親見。

 

同樣是親見到心被漏煩惱包裹的狀態,以及親見到那個包裹心的外殼分崩離析,於是心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心,不再是「顆」與「粒」,無處可安,無來無去,滲透在萬物中,瀰漫於宇宙,無處不在,無須來亦無須去。

 

如果想要對此瞭解得更多,可以查閱相關書籍,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隆布敦長老也曾有選擇性地將書中的內容拿來教導——書名是《即心即佛》。《即心即佛》的開篇就是黃檗禪師的開示。

 

隆布敦長老的教導為何與黃檗禪師的相似呢?因為長老說:黃檗禪師的表述非常到位。長老修行以後的領悟與黃檗禪師的教導如出一轍。既然黃檗禪師的闡述非常到位,長老就借來一用了。這並不是長老在照本宣科,而是因為長老洞悉到了真相,這才取用的。

 

早在閱讀黃檗禪師的著作之前,隆布敦長老就已經開示過「心的聖諦」:

 

心往外送,是集(苦因);

心往外送的結果,是苦;

心清楚地照見心,是道;

「心清楚地照見心」的結果,是滅。

 

而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會往外送。因此,並不是要訓練心不往外送。

 

隆布敦長老指出: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會往外送。心外送後一接觸所緣,就會動蕩起伏,此即苦因;心往外送後動蕩起伏的結果,是苦;心往外送了,若覺性圓滿,心未隨之動蕩起伏,長老說這就是道;其結果便是滅,即離苦。

 

而後長老總結道:所有的阿羅漢聖者都具有不往外送的心,心無動蕩起伏,並且擁有圓滿的覺性。長老就是這樣開示的,並以「結束聖諦」作為結束語。

 

隆波最初讀到這裡,還以為「結束聖諦」的意思是他教到這裡就結束了,但其實不是。

 

「結束聖諦」真正的意思是:探究至此,對聖諦的學習便已畢業。類似小學畢業、學士畢業、碩士畢業。它的意思並不是開示到此結束,這點必須得澄清,否則,即使不說別人也知道結束了——因為開示到這裡確實結束了。

 

所謂「結束聖諦」是指:已經徹知聖諦、已經獲得了對聖諦的徹底領悟。

 

聖諦的開篇就是苦。什麼是苦?五蘊是苦,對嗎?而非心是苦。真正的聖諦是指五蘊(色、受、想、行、識)是苦。而所有的心都包含在識蘊之中。

 

但致力於實踐時,我們是從粗糙的蘊開始逐步徹見的:首先被徹見到是苦的,就是「色蘊」,色蘊再細分,就是眼、耳、鼻、舌、身,它們本身是苦。徹見到色即是苦,便會證悟三果阿那含。

 

而最後也是最難洞悉到其是苦的,乃是「識蘊」,但不是指全部識蘊。識蘊之中最為淺表與粗糙的部分,譬如我們所擁有的,很容易就可以洞悉到,並不難。例如,我們看見心生起在眼根而後滅去,生起在耳根而後滅去,生起在鼻、舌、身而後滅去。心在六個根門的生滅並不難照見。

 

世間最為殊勝的心,

就是「知者之心」。

知者之心兼具

善法、覺性,以及智慧,

它是毫無刻意地生起的,

是與智相應的無行大善心。

 

知者之心屬於「世間第一流」的心,即便如此,它也仍然是苦。對我們而言,要獲得這樣的洞見,難如登天。

 

僅僅具備了知者之心,我們就已經樂不可支了,有迷者的心才會有苦。然而終有一刻,我們要洞見到「知者之心」是苦。唯有獲得這一洞見,才可以放下心——心放下心。

 

心一旦可以放下心,就不會再抓取什麼了,而僅僅只是抓取心,就會再次在新的「有」中構建起五蘊。

 

(「十二緣起支」之中的「有」)就像是植物的種子,只要芒果的種子還在,就能培育出結出碩果的芒果樹。僅僅抓取知者之心,就可以再次構建出五蘊。

 

隆波還是居士時,經由不斷地修行,已經極為嫻熟地獲得了知者之心,但隆波並未因此疏忽大意或固步自封,因為曾聽隆布敦長老開示過:「必須消滅知者」,所以知道即便獲得了知者之心,也還沒有來到苦的終點。

 

一再觀察便明白:它果然是苦啊。具備知者之心,就會有具備知者之心的那類苦,即便知者之心是人類所能獲得的最殊勝之心。凡夫所能擁有的絕頂之心,也正是知者之心。

 

至於迷失的心,畜生道的眾生也有;鬼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的眾生,都有迷失的心;尚不是阿羅漢聖者的天神和梵天,也都有迷失的心。所以,我們要逐步實踐,直至學習到「心」。

 

正如隆布敦長老所說:心徹見到心,是道。長老其實講得很委婉,若直截了當地講,就是:心徹見到心,就是阿羅漢道。苦的終點就在此處!何時徹見到知者之心是苦,

何時心就會放下心。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