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AB40D1-183C-4754-990A-54294707ABD9.jpeg

四聖諦3/3

隆波帕默尊者︱泰國解脫園寺

2018616A

 

 

我們要持續學習——觀身與觀心,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如果大家記住隆波這句話,並且明白它的含義,就能夠一路摸索著前行。

 

它是一把打開心的「秘密」的鑰匙:首先揭開身的「秘密」,即證悟三果阿那含;而後揭開心的「秘密」——苦的終點就在那裡,心中出生的「種子」被徹底摧毀。

 

有覺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見身心的實相。

要有什麼?要有覺性。

覺知身、覺知心的覺性,

稱為「念處」。

 

此處的「覺性」並不是指普通的覺性,它不是酒瓶上貼著「喝酒導致覺性喪失」中的覺性。「喝酒導致覺性喪失」,接下來的廣告語就是「這是地道的威士忌」,真不知道寫前一句還有什麼意義。說著「喝酒導致覺性喪失」,卻又繼續推銷酒類,讓人喪失覺性。

 

隆波所說的覺性,是指覺知身心或名色的覺性,它稱為「念處」,並不是普通的覺性。

 

四念處是導向純淨無染與解脫自在的唯一路。有人覺得隆波說來說去都是覺知身與覺知心、覺知名和覺知色,耳朵都聽出老繭了。可是修行的核心正在於此,必須直接指明它。如果讓隆波去教導其他內容,那是浪費時間。

 

偶爾隆波也會講別的,那是因為聽眾的根器不夠,所以才臨時換個話題,比如說些「鬼故事」來消除大家的困倦,稍作休整後,即刻就會回到「有覺性,覺知身心」的主旨。

 

覺知身與覺知心,一定要如其本來地去知道。這是提醒大家注意:覺知身,並不是為了改造身與掌控身;覺知心,也不是為了裝飾心與控制心,而是一定要照見身的實相和心的實相。

 

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就是修習四念處。有覺性,按照身體本來的面目去觀身,按照心本來的面目去觀心,這樣訓練是為了照見身與心的實相。

 

何謂身的實相?無常、苦、無我。何謂心的實相?無常、苦、無我。照見到名色身心的無常、苦、無我,就是在修習毗鉢捨那。

 

修習毗鉢捨那並不只是覺知身心而已,還要照見到身心的實相,那才是修習毗鉢捨那。

 

因此,修習四念處,覺知身與覺知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為了生起覺性;第二個階段是為了生起智慧。修習四念處就是如上兩個階段。

 

首先,訓練讓覺性生起——身體動了,要很快就知道;心跑掉了,也要很快就知道。覺性生起以後,接著就是開發智慧。比如,我們觀身不只是為了看見身體,還要看見潛藏在身體里的實相;觀心也要看見潛藏在心裡的實相,比如,心是無常的,時樂時苦,時好時壞,不斷在變化。這才算是步入了毗鉢捨那的修行。

 

如果僅以覺性觀照,那就只是奢摩他,而非毗鉢捨那,或者說那只是處於開發智慧的初期,還不是毗鉢捨那。

 

有覺性,如身心本來的面目去覺知身心。然後隆波再加一句:若想這樣照見,需要具備安住且中立的心。

 

安住且中立的心,其實就是「知者之心」。難能可貴、殊勝無比的知者之心,對凡夫而言,是最殊勝的心。

 

比知者之心更高一籌的,是「出世間心」。出世間心分為「道心」與「果心」。如果還未證得出世間心,那麼知者之心就是最殊勝的,它是具備智慧的、自動自發生起的大善心,其中沒有人為的成分。唯有日積月累地訓練,我們才能獲得它。

 

有覺性,如實地了知身,如實地了知心。覺性是經由訓練而生起的。但是想要如實地了知,就必須具備安住且中立(即正定)的心。

 

因此在八支聖道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覺性和禪定。正精進是指正確的精進,也就是如何精勤地斷除煩惱和提升善法。接下來是正念和正定,也就是覺性和禪定。按隆波的總結,就是:

 

正念即「念處」,

有覺性,

如其本來面目地覺知身心,

這是正念;

正定則是心安住且中立的狀態。

 

我們一定要通過訓練來獲得正念和正定。

 

正念是有覺性,如其本來地覺知身、覺知心。何謂覺性的職責?它是「憶起」,而非「操控」。隆波所總結的每一個關鍵詞都是有含義的。有覺性地「知道」身心,而不是打壓身與操控心。如身本來面目地知道身,如心本來面目地知道心。

 

如果具備了正定,具備了知者、觀者的心,我們就會照見三法印,照見名色身心的實相,而不是僅僅在思維三法印。

 

假設我們學習三藏經典,比如《阿毗達摩》,卻不曾訓練過正確的覺性和正確的禪定,就無法步入毗鉢捨那的修行。或是有時去參加毗鉢捨那禪修營,這樣做、那樣整,得到的只是奢摩他,因為沒有安住的心——沒有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根本不具備安住且中立的心。

 

我們要透過訓練來獲得正確的覺性和禪定。

 

怎樣訓練才可以獲得覺性呢?覺性是指「能夠憶起」,它源於心能夠牢記境界。所以我們要在每一天不斷地關注名法和色法,頻繁地關注自己的身和心——身體一動,覺知到;心一跑掉,覺知到。持續地覺知下去,心就會牢記境界:知道「心動」是這樣的,「身動」是那樣的。一旦(身心)動了,覺性便會自動生起。來到這樣的程度才算可以。

 

怎樣令安住且中立的禪定生起呢?那就是選修某種禪法,而後及時知道心未安住、未中立的狀態。不需要做什麼來製造出安住且中立的心,而是修習某種禪法,比如念誦佛號,或是觀呼吸,而後在心未安住的瞬間及時知道。

 

心未安住,就是心在跑來跑去,跑到眼、耳、鼻、舌、身、心,心跑了、溜掉了,沒有安住。例如,在想的時候,心跑到念頭裡;觀呼吸的時候,心跑到呼吸上;看的時候,心跑到被看的所緣上。心就是這樣在跑動。

 

我們選修某種禪法之後,要及時知道心的跑動。因為,未安住的心就是搖擺不定的心。心跑了之後,又會繼而生起「滿意」或「不滿意」,這已經是下一個片段了,也要進一步去及時知道。

 

有時候我們生起了煩惱,要知道心跑去找煩惱了,而後心不喜歡煩惱,要及時知道「不喜歡」,「不喜歡」就會滅掉,心將獲得中立。

 

最後我們就會獲得品質優良的覺性——獲得不含絲毫刻意的覺知身心的覺性,同時也獲得良好的禪定,擁有安住且中立的心,而不用刻意製造它,也不用呵護它。

 

為什麼一定要「不刻意」呢?因為只要還有刻意的成分,聖道就無法生起——刻意就是業,心還在造業。

 

在修行階段是需要造業的,所以才有「業處」之稱。但在聖道生起的瞬間,一切都是自動自發地發生的。戒、覺性、禪定、智慧全都是自動自發的——必須都是自動自發的,因為在那個瞬間,所有的善法不請自來,在同一瞬間齊聚於同一心識剎那,沒有絲毫的刻意。「刻意」是造業的因素,是業的「食物」。

 

我們需要逐步訓練,並不難。學法需要堅持和忍耐,反復聽聞而後觀察事實。假如只停留在聞法的階段,那只是理論的學習。包括聽隆波講法,也屬於研習理論,這是要區分清楚的。

 

唯有觀察事實和真相才稱得上「實修」。證悟道果是基於實修,而不是基於經典和理論的研習。

 

所以要用功!請大家去吃飯吧。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