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21E90E5-134F-42E6-8844-3CB97A5F734A.jpeg

巴蓬寺

巴蓬寺的誕生

一天下午,隆波一行人抵達一個稱為東巴蓬(Dong Pah Pong) 的稠密森林邊緣,那時是一九五四年三月八日。這裏距離隆波的家鄉——廓村大約兩三公里遠。這座森林就是隆波最後安頓下來的地方,是他不再行腳流浪修行後的落腳點,也是後來國際知名的禪修道場——巴蓬寺的所在地。

無論如何,那時的東巴蓬還是一個非常偏僻和茂密的森林。這群人在蟬聲中豎立起傘帳。當天晚上,當隆波在那裏坐禪時,他一定意識到他生命中新的一章已開啟了吧!

長久以來,隆波就已意識到這片森林對他是個重要的地方。“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阿姜掃經常來住在這裏,他也常來這裏聽阿姜開示。年輕時這個記憶一直在腦子裏徘徊著,我經常在想,這裏的芒果樹那麼老了,那麼這個地方一定是已經荒廢很久的村落。

我父親經常告訴我他來這裏拜見修行僧,看到他們把所有的食物都放進缽裏,不管是飯、菜肴還是糖什麼的,全混在一起。這對他而言很新奇,他從未看過別人這樣子用餐。另外他們的教導方式也和其他僧人不同,他想聽弘法,可是這些修行僧沒有正式的弘法,說話都是直接講到要點。曾經來過這裏修行的都是這類出家人。”

即使是成為比丘在外雲水行腳,隆波還是常常記憶起這些往事。每當面向家鄉時,他無法不想起這片森林。可以想見,他行腳參學完畢,自然的就會回到這裏來。

有一次,披汶挽莎限縣( Piboonmangsaharn )的阿姜迪( Phra Ajahn Dee )和阿姜普(Than Jaokhun Chin , Longphor Pud Thaniyo) 被邀請來這裏創立寺院。他們說他們想留下來,可是卻做不到。阿姜迪說這塊地不屬於他的;阿姜普則說他不能待在這裏,這不是他的地方,他說:“這塊地的主人很快就要到來。”

隔天早上,這批人開始勘查這片地。這裏的叢林太濃密了,連找個適合的地方放他們的資具都沒辦法。村裏跑來迎接他們的居民合力在一棵老芒果樹下清理出一塊暫時的空地給他們(在目前的布薩堂南部的地方) 。

勘查了這塊地後,隆波覺得適合在這裏起寺院。於是廓村和剛村(Ban Klang) 的村民協助興建幾間茅舍,供他們住宿。茅舍的屋頂用白茅草鋪蓋,竹竿鋪成地板,墻壁則用香蕉葉等鋪上。池塘是以後慢慢挖的,挖出來的泥土用來鋪小法堂的地面,這個法堂之後僧眾用了好多年。隆波在後來對在家弟子提起巴蓬寺早期的建設時說:

“巴蓬寺創建初期相當艱難,這一帶是大森林,有好多大象和老虎。因為有個池塘,所有的動物都到來喝水。剛來到時,只是一大片叢林,什麼都沒有,不必提道路、通道什麼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很難和外面聯絡。那些農夫和村民也住得相當遠,他們很害怕這座山的守護神,不敢靠近這個地區。

那個守護神是以前住在這裏的一個獵象人死後化生的,生前他有很多助手幫忙他捕捉大象,他會把捕到的象賣掉。平時他經常在這座森林巡邏,後來就乾脆在這裏住下來,保護這座森林,直到我的到來。

如果不是這位守護神,我想這片森林早就消失了。住在皮甕村(Ban Pheung) 和柏殼村( Ban Bok) 的人來這裏清理土地開農場,可是發生了某些事被迫離開。凡是來這裏砍樹的人都會死亡或者生病。所以,後來這裏雖然長有許多豆薯和木薯,可是也沒有人敢再來。在我住下建寺之後,才有些農夫開始在附近的土地種稻。”

吉祥的徵兆

他們到來的第十天,是蛇年四月的月圓日。當天有超過十個人前來聽聞佛法。大約晚上七點鐘,隆波開始講演,他先警告大家不論發生什麼事,都必須保持安靜和鎮定,不可出聲。開示了一會兒,突然一道像彗星一般的光芒從東北方出現,劃過天空消失在西南方。它的光芒強到好像白天。

這似乎是巴蓬寺開山的吉祥徵兆! 可是對眼前這件正在發生的奇跡,隆波沒有特別在意,他繼續開示佛法,彷彿什麼也沒發生。所有的在家人靜靜坐著不敢動,大家既驚訝又有點害怕,可是都不敢說什麼。事後隆波也不再提起。這是隆波對在家眾一貫使用的方式,以平常心對待奇跡,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可是,當隔天早上隆波帶領村民們去標記寺院的範圍時,他用彗星的光來界定寺院的範圍——包括道路在內大約八十五英畝地。

除了這起彗星的奇跡,另外還有件相關的事跡,有位叫梅諾(Mae Noy) 的女信徒敘述當晚在另外一邊發生的故事:“剛開始建寺時,交通沒有像現在那麼方便。當天傍晚我們從廓村去聽佛法開示。路上必須經過森林裏的一條小徑,有段路還要穿過高高的白茅草叢。走著走著,我們在蟒蛇澤附近迷路了。整大隊人,包括皖和葡居士,在討論著如何才能找到出路。

突然間,我們看到芒果樹頂亮起一道光,當時大家都以為是隆波慈悲的點燈來指引吧。於是大夥就朝著燈光的方向穿過濃密的白茅草和蔓藤走去。可是當我們抵達時,根本就沒有燈火。大家都很驚訝。”

這座新寺院的名稱是隆波親自取的。他是因為整個森林(pah) 地區有片沼澤(nong) ,周遭長滿了蓬草(pong) ,而起了“農巴蓬寺”這個名稱。不過村民都習慣叫它作巴蓬寺。

挨餓——修行的第一堂課

回報母親的恩惠是隆波接受邀請回家鄉蓋寺院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回到這裏不久就剃度他母親出家為美琪。他的母親是巴蓬寺的第一位女出家眾。接著她的三個朋友也跟著出家。一九五四年,巴蓬寺共住有九個清眾,其中四名比丘、一個沙彌和四名美琪。頭十年,比丘和沙彌的數目相當穩定,一直保持十五至二十人。女眾的數目則每年增加兩三人,到了一九六四年大約有二十個美琪。

開創期巴蓬寺這個地方還是屬於偏僻和貧困的地區,住眾生活異常清苦,食物和必需品都非常匱乏。另外當地許多居民不熟悉這種修行模式,有些對修行僧產生疑懼,還有些則根本不信任他們。在那個年代通訊和交通都不發達,而且當時隆波也並不出名,因此訪客很少,鮮少有外面地區的人供養出家人的資具。那時沒有最基本的水電等設施,沒有手電筒,甚至連找根蠟燭或火柴都難。至於水源方面,他們必須從附近的井汲取,然後儲藏在水甕裏。唯一的下午茶是苦藤茶。

由此可見,早期巴蓬寺的生活物質是相當的清苦短絀,住眾對於僅有的幾樣家當必須無比珍惜,異常節儉。隆波提起寺院開創期的生活條件時說:“剛開始住在這裏,我連一雙橡膠拖鞋都沒有。沒有火柴,必須用打火石取火。晚上沒辦法起火或點燈,我得依靠三寶的力量來保護自己,避免踏到蛇還是什麼的,不然就會被反咬。這裏有很多蝰蛇。”

衣著與住宿

談到衣著,每個人都必須縫補自己的僧服,只有在衣著破舊得實在不能再舊——有時幾乎是爛成碎片,才有機會要求製作一件新的。即使是白布也不容易獲得。阿姜帝昂談及昔日製作僧服的情況:“有好多年的時間,隆波堅持出家人自己裁剪袈裟的傳統。我在他座下修行時就經常協助製作僧服。有三四年的光景,我們還是用手縫比丘及沙彌的僧服。偶爾,我們會叫其他僧眾幫忙。要得到一兩件僧服你可能要等上好幾個月。衣服裁剪和縫製好之後,就得染色。首先把波羅蜜果樹的削木片煮出染料,這不像煮咖啡或泡茶那麼容易。我們必須把木片煮得沸騰,煎到顏色適合作染料為止。

必需品都盡量自己製作,包括縫製缽套。還有早期的茅舍大部分用泥土鋪地,用其他現成的材料,像草、柴來做墻壁和天花板。往昔的修行生活就是這般清苦。如果像今天那麼多住眾,我真不知道要怎麼來維持。不過,隆波總是有辦法。”

健法師(Jan Indaviro, Phra-kru BanpotVarakit) ,巴蓬寺其中一位早年的住眾補充道:“我在一九六O年剛來到時,那裏已經有一架舊縫紉機。不過,我還是有機會學習用手縫製僧服。嗣後,隆波的妹妹妲淦雅芭(Ta Kanyabat) 供養另一架縫紉機,生活稍微改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