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8B11D8-D573-480E-8959-4A3ED676739C.jpeg

心驚膽顫話隆波

“不論隆波教導什麼我們都必須全盤遵守。他命令我們經行,我們就必須經行;叫我們坐就必須坐,不准站、去別的地方還是幹什麼的。他說過的算數,從來不會鬧著玩!萬一發現有人沒有照著所吩咐的做,嘿!全體被叫進去訓話,沙彌也不例外。他會二話不說立刻開會。

他看到有哪個跑進跑出的話,即使只是一晃,也馬上追問那個人到底在幹什麼。假如回答去小解,可是卻磨蹭了一個小時才回來,嘿,有得瞧了!

‘聽著,下一次誰知道有人去小便,告訴我,我要親自跟著去看!’他不會輕易放過你,因此,不可能有人不怕他的!

住在巴蓬寺,你不能沒有自己的經行道,也不可能不掃寺院的地。想躲懶一兩天也不成。‘為什麼!你不舒服嗎?生病的話為什麼不告訴我?不能夠做就要告訴我啊。自己沒法子來告訴我,也應該讓其他比丘知道呀!你不能老是被自己的欲望牽著走。現在你到底是一個人住還是和人共住?’沒有人逃得過他的‘法眼’,你不可能在這裏混日子。

如果他叫我們散會後各自修行,可是卻發現哪個在四處溜達,他會立刻問:‘ 喂! 對不起,你逛來逛去幹什麼?’

他的眼力太犀利了,絕不讓你蒙混,即使是一下子也不行!要是他叫我們經行,就不能不依教奉行,不然他一發現你就完蛋了。假使他宣布散會就必須立刻解散,還未完的話則不准擅自離開。不論發生任何事都必須讓他知道。這就是為什麼過去可以聽到那麼多妙聞趣事的原因。他不是強迫我們,而是極度嚴謹認真的對待我們。這是當我們沒遵守法與律時,他調教我們的方式。”

重點歸納

阿姜帝昂總結隆波的教學核心如下:

“ 一、強調正念。

首先,他要我們盡量保持念住,讓念住養成的力量不中斷。他說他的法沒有頂部、底端或長度,就像椰子一般圓形。我們必須保持念住,增強對佛法僧三寶的誠心。他自己內心深處對三寶有絕對的尊重,因此教我們也如此。即使不是在頂禮時也應該保持念住。如果失念那就一定是哪裏出差錯——是心散亂浮動,或是激動失常。隆波總是強調念住的重要性,要我們在一切活動——行住坐臥,即使是吃飯中都保持念住,沒有念住就等於活死人。

如果有誰藉口說沒有機會修行,他會問那個人用餐或睡覺時是否還有呼吸,然後他會問修行是否需要很多力氣,倘若不必,那為什麼不能修行?其實,保持念住只需觀察自己呼吸的進出就可以做到。沒有念住,修行就沒有根。失去了根哪還能說你在修行還是淨化心靈?絕對不可能!整個修行的核心是念住。有了念住,就有寧靜、平和,內在和外在才會舒適。要修行或培養智慧基本上是靠持續的念住。這是隆波教學時一貫強調的。”

二、遠離邪見我慢

“身為比丘或沙彌,我們必須放下自我感和我慢,否則就與戒或法不相應。只要我們不能放下這個,就無法達到真正的證悟。我們一定要不斷的消除我執和我見。隆波說我們有必要體認到每個人都有某些共同點,因此不應該老是執著他人的過失,而是嘗試去原諒別人!只是討論或彼此提醒還不夠,必須真正學習放下對與錯的想法。執著別人的過失不符合法與律,只要還不能夠放下,我們就還沒有資格教導別人。

他解釋說法與律是相互關聯的,無法截然分開切割;戒和法也類似。有這一項,另一項必定如影隨形。例如,有智慧,行為自然就會正確。這是他所謂的法沒有形象,沒有大小長短,是一個整體,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嚴厲依舊

即使是隆波的第二代弟子,比如阿姜阿聶(Phra Ajahn Anek Yasathinno)和阿姜欒克力(Phra Ajahn Reuangrit Canthasaro)回憶隆波仍然非常嚴厲訓練他們這一代:“只要有人沒有完全遵照他的話做事,那就有的好看了!他會立刻召開紀律會議,然後就不停訓話,訓到作務時間才停下來!沒有人可以先行離開哦!聽完了訓話就要開始工作,只有處理完所有工作之後才能回茅舍。可是回到去也不能休息啊,必須繼續修行——休息時間已過了!

舉個例子,如果隆波聽到有人在他規定處理某些事情的時段外做這件事,好像是去汲水啦,削染衣用的波羅木啦。嘿,當天傍晚他會就這件事訓話,哇哩哇啦的不停地訓到第二天凌晨三點!這時睡覺時間已過,是第二天作務的時間啦,我們只好開始新一天的作息,從早課、坐禪、出坡勞作等等,直到用餐清洗完畢才有時間休息。

所以,大家不斷互相提醒,千萬要小心,要保持正念,不要在指定的時間外處理事情。否則,每個人都遭殃……你知道嗎,隆波不是只教訓那個闖禍的傢伙,而是寺院裏所有的人都挨訓!這樣一來,對那些要用功坐禪和經行的人來說,根本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因此,每個比丘或沙彌都怕隆波的紀律會議怕得不得了!我們總是彼此督促小心遵守規矩。隆波就是這樣嚴厲認真領眾。

課誦時間,有誰缺席還是遲到五或十分鐘,隆波就不會隨便放過他。遲到的人得躡手躡腳,在不干擾其他已經在禪坐的人的情況下進大殿。在巴蓬寺,遲到被認為是不善的行為,沒有禮貌和缺乏正念,會干擾其他修行人。這是隆波的看法。”

克制、控制和注意力

“隆波對戒律與整潔的要求最嚴。其次是克制能力和自我控制,這兩者再配合一絲不茍的注意力,就能夠很好的協調。缺乏了注意力就往往不夠周到。關於這點,他給了一個例子:有一次,他和一位比丘去托缽。這位比丘非常克制,嚴格控制他的眼睛不往外張望。他只管低著頭在村子裏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到哪裏了,直到看到地上有豬糞才感到有些意外。然後他決定抬起頭來看看,才發現自己正在豬欄內!隆波走在他前面,沒有留意後頭發生了什麼事。結果,隆波必須不斷提示他往右或往左。

對於這件事,隆波評論這個比丘能自制和控制,可是缺少了注意力的協調。結果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忍耐、堅毅還有自制

阿姜欒克力還提出自己的經歷:“那時連小解也固定時間,你在錯誤的時間上茅坑也要挨訓!他會問,為什麼別人可以等你不可以?你是人別人也是人,所以別人可以做到的你一定也可以,沒有例外!我太懼怕他,嚇得冷汗直冒,把袈裟都浸濕了,連尿意都怕到不見了!

他不時說一個人吃多了就容易昏沈,吃多喝多就拉屎撒尿特別多!我非常熟悉他這類說詞,盡量小心不吃過多,做任何事不過度。其他住眾也一樣,每個都很注意克制自己。”

公事第一

在隆波年紀較大的時候,就不再像過去那般苛刻訓練比丘和沙彌,紀律沒捉得那麼嚴。可是,對於課誦及作務,還是保持一貫的要求。現任巴蓬寺副住持,阿姜素利雍(Phra Ajahn Suriyon Canthapanno)追憶隆波的教學作風說:“隆波仍然強調寺院的規矩,包括了每天的作息,早晚課誦等等。每當鐘聲敲起時,所有的人都必須放下手上的個人工作,去參與勞作或者是課誦。這點很重要,因為這體現了寺院住眾的和諧與團結的精神。

除此之外,隆波也要比丘及沙彌認真表達對師長及資深比丘的尊敬。例如替他們洗腳,洗衣物等。實踐這類弟子的義務可以很有效的消除我們的我執、我慢。他還特別指示我們進行時應該謙虛恭敬的合掌,請求長者給予我們機會服務。”

雖然這個時期對修行而言,整體氣氛還是很緊迫。不過隆波改變了他的態度,他讓比丘和沙彌有機會去他的茅舍見面,作非正式的交談。偶爾,他也與他們分享香煙(那時他仍然抽煙和嚼檳榔)。後來,他常把這種情形比喻成水壩———當水太滿了就需要泄水來疏導。我們密集用功修行太猛了,就需要放鬆來調和。

隆波與弟子們這類非正式的共聚時光,就像是有實質內涵的家庭聚會一般。聚會中每個人都分享隆波的佛法,充滿喜悅和滿足,因為隆波天性本來就是個幽默的人。結果雖然比丘和沙彌們怕他像老鼠怕貓似的,可是同時又覺得他是慈悲的中心,每個人都殷切的期望接近他,聽聽他講話,盡量吸收他所說的每一句話。

隆波晚年,來巴蓬寺的出家與在家眾更多了,他的宗風也隨著情況改變而調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