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EFA661-A0C0-46E8-A9FE-5046787AB766.jpeg

洞見實相19/38 第六章 禪修的要領1/4

[岩松]

 

禪修者應該向老師學習什麼?

 

日前看到某位禪修者介紹自己的禪修經歷時,這樣寫道:某年學習 XXX 內觀;某年學習某位師父的某種方法;某年追隨某某尊者到某國修行,後期參訪各個門派多位著名禪修大師等。此人修行了那麼多年,跟隨那麼多老師學習佛法,竟然沒有提到向一個最重要的老師學習。這個老師就是自己。

 

當年悉達多太子是坐在菩提樹下看自己,向自己學習,而覺悟成佛的。隆波田是通過練習規律的手部動作和往返經行,向自己學習,而滅苦的。所有的聖者都是向自己學習而離苦的。

 

當隆波田在 Samitivej 醫院接受治療的後期,他說:‘我的病很深了,我必須要做的是保持覺知呼吸,直到它停止。’他的護理醫生直接問他:‘當你離開人間,你推薦我們向誰學法,才能獲得最佳成果?’隆波田回答:‘去!從自己身上去學法,觀照己心,是你能做的最佳之事。’

 

向自己學習什麼?——所謂‘向自己學習’,就是用覺性不斷地觀照自己的感受、情緒、心以及念頭等。這種學習完全不是像學習世俗知識那樣用頭腦去做,而是用覺知的心(覺性)不斷地去觀察,不斷地瞭解、認識、掌握這些身心現象生起消失的規律----佛法。

 

絕大多數禪修者必須在一位世俗的老師指導下,方可進行練習。那麼禪修者跟世俗老師學習什麼呢?禪修者跟世俗老師所學的唯一的內容就是,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而所有的智者傳授給學生的這種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基本上是一致的,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當你跟隨一位世俗老師掌握了這種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以後,就沒有必要到處去尋找其他老師了。

 

不少人之所以不斷地尋找老師,是因為他沒有智慧,不知道修習佛法的根本是向自己學習,而把不同的禪修老師當做世俗不同的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老師來對待,把佛法知識當做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來學習。

 

他認為跟不同的老師學得越多,佛法知識也就越多,智慧也就越多。這是一種邪見。禪修者跟隨任何老師修習佛法,都不要忘記跟最重要的老師學習,也就是跟自己學習。因為真正的教導來自覺性。

 

 2003  4 月至今,我修習隆波田內觀已經有 11 年了。在這 11 年裡,我只是以隆波田的教導作為指路明燈,並沒有師從過其他的老師,自始至終都是以覺性為導師,向自己學習。

 

雖然我邀請過隆波甘恬等隆波田的弟子來中國弘法,但是主要目的並非我自己需要向他們學習,而是請他們來幫助其他的中國人。因為我已經從隆波田的教導中學會了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沒有必要再向其他老師學習了。

 

隆波田為何強調讓覺性持續如鏈?

 

隆波田為何強調讓覺性持續如鏈?因為念頭就像魔鬼一樣,稍微有一點點縫隙就會鑽進來。一旦放它們進來,它們就會滋生出貪、嗔、癡。一旦有了貪、嗔、癡,苦就開始了。

 

一個小小的妄念就像一隻小小的老鼠,一隻小小的老鼠很快就會變成一隻大老鼠,一隻大老鼠很快就能繁殖出一大堆老鼠來,當養出一大堆老鼠時,心已經苦不堪言了。因此要時時刻刻看護好自己的心念,讓覺性這只貓始終睜著眼睛,守候在老鼠洞旁,不給老鼠任何機會,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輕鬆自然、毫不費力地知道

 

敬愛的岩松老師:

您好!我想請教一個隆波田內觀的問題:當我跺腳時,您說一點注意力都不要用,有時我就一點都不注意那個碰觸。只是覺得那個腳跟地面的碰觸把我從思維中拉回到當下了,當下我就輕鬆感覺眼前的實景,耳朵聽到的跺腳聲,還有一些周圍嘈雜的聲音,整個人是完全處於當下的。就是好像一點都沒留意那個腳上的碰觸,這樣做是正確的嗎?還是我在當下稍微留意一點點那個腳跟地面的碰觸?請您指點。謝謝!

 

答:一點留意也不要,只是輕鬆且自然地去做就可以了。如果有了留意(實際上是注意力),就不能完全做到輕鬆自然。如果無法做到輕鬆自然,那直觀的心(覺性)就無法生起。

 

當腳和地面發生碰觸時,覺性會自然知道。不需要任何意識。就像我們在鏡子前面放一件物品,鏡子會自然(倒映出來)知道。當根塵接觸時,覺性如同一面鏡子,覺性也是會自然地知道。一點也不需要注意力,並且是輕鬆自然、毫不費力地知道。可以說,覺性和注意力一點關係也沒有。

 

如實觀照

 

有一部分學員練習原地經行一段時間以後,粗重的煩惱習氣祛除了許多,覺性明顯提高了,已經具備練習手部動作以及往返經行的能力了。可是練習一段手部動作和往返經行以後,又變成了專注(用注意力去知道,而非是用覺性去知道),失去了覺性,這是為什麼呢?

 

只要有覺性地去練習,總會有舊的煩惱習氣浮現出來。這是一條自然規律。當煩惱習氣浮現出來以後,覺性就好像變弱,對肢體的動和停就會變得不清晰。

 

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此時,練習者會不自覺地尋求(對肢體的‘動’和‘停’)那個清晰地知道。當帶著一顆有所求的心繼續練習時,就會逐漸變成用注意力去知道。

 

當用注意力去練習時,對肢體的‘動’和‘停’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心會變得越來越寧靜,甚至還會有喜悅。此時,練習者以為自己禪修進步了,覺性提高了。於是,他就沿著這條錯誤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練習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尋求清晰地‘知道’。

 

這恰恰是最要(慧)命的想法。歧途就是如此誤入的。煩惱和覺性的關係,如同潮水和礁石。當潮水上漲時,礁石好像變小;落潮時,礁石好像變大。同樣,當煩惱習氣浮現上來以後,覺性好像變弱;當煩惱習氣消失後,覺性好像變強。在練習過程中,舊有的煩惱習氣是一波一波地從心的底層浮現到心的表層上來的,如同正弦曲線一般。

 

禪修者對此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毗婆舍那(vipassana)是如實觀照當下的身心實相。何為如實觀照?——也就是,

當肢體的‘動’和‘停’是清晰的,就知道是清晰的;

當肢體的‘動’和‘停’是模糊的,就知道是模糊的;

當肢體的‘動’和‘停’無法知道時,就知道是不知道的。

這才是‘如實觀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