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FE7093-8FED-4AFC-9478-E2E7D738C5BC.jpeg

觀禪指導手冊1/7

[恰宓尊者]

  (Ma Visitthanani ) 

 

 

序言

致謝

第一章 樹立正見,實現和平與快樂

第二章 給禪修者的初步指導

第三章 正念的七項利益

第四章 四念處

第五章 清淨的七個層次

第六章 銳利五根的九種方法

第七章 禪修者的五精勤支

附錄

1、禪修指南

2、禪修者的五根

3、小參注意事項

 

 

序言

 

「易見他人過,難見自己非。」

法句經 252 

 

這句話與禪修者密切相關。禪修者也許一直在犯同樣的錯誤,而全然不覺,直到有一位銳利的、經驗豐富的禪修者給他指出來才明白。但過一段時間之後,又忘記了,需要被再次提醒。1983  3  30 日至 4  8 日,我們有幸請到了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禪修大師恰宓尊者在馬來西亞檳城的佛教禪修中心主持一次禪修營,指導我們修行威巴薩那(觀禪)。他耐心地教導我們,幫助我們糾正修行中的錯誤,並時時提醒我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他指導精確、訓練嚴格、開示令人鼓舞,我們都非常受益。

 

為了所有禪修者的利益,我們將此次禪修指導編輯成冊。編輯的內容是迦那卡毗旺沙西亞多   每晚對禪修者所作的開示。有些內容主要摘自西亞多與禪修者小參時的指導。這些內容被分門別類,編輯成這本綜合的小冊子。有些內容只適用於特定情況,不能被廣泛應用。

 

非常感謝西亞多允許我們出版這本書,並親自審核(英文原稿)。 我們也非常感謝所有促成此書出版的人!

 

蘇濟瓦禪師

1985  6 

 

致謝

 

出版《觀禪指導手冊》的第四版,我非常高興!這本書已經出版了三次,一次在馬來西亞,一次在泰國,一次在緬甸。深深地感謝蘇濟瓦尊者辛勤地編輯我於 1983  4 月在馬來西亞檳城給禪修者所作的開示和指導。

 

一位居住於倫敦的緬甸佛弟子烏拉泰,請求我允許他出版這本書,作為法的佈施以紀念他的生日。為了增強他的功德,我再次修改並編輯了此書,允許他作為法佈施 出版。我的一位學生加拿大比丘烏旺沙拉吉達潤飾了這本書的語言,貌焦妙萵將這本書的草稿輸入了電腦。   我也非常感謝他們倆。

 

2002  12  20 

恰宓西亞多

 

 

第一章 樹立正見,實現和平與快樂

 

世上每一個人都想要和平與快樂。因此,人們一直在尋找能引導他們滅苦的真正道路。所有宗教都是因為有此追求在世間應運而生。佛教是世界上一個偉大的宗教,它能引導人們達到苦的止息。

 

苦的原因

 

佛陀發現了苦(DUKKHA)的原因。根據佛陀的教導,諸法因緣而生。世間的任何事都有它的因,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沒有因。當佛陀想要去除苦時,他必須要找到苦的因。當因被根除之後,就不會有任何果。當佛陀覺悟時,他發現了苦的因是貪(TANHA)。詞「TANHA」字面上的意思是飢渴,它涵蓋所有的貪婪、 渴望、慾望、貪愛、執著,等等。佛教學者們將TANHA 譯成貪,因此,它包括各種慾望。

 

貪是苦的因。有貪就有苦。當能夠去除貪時,肯定能離苦。貪也是因緣生。沒有因,貪不會生起。貪是因緣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的過程。世尊發現貪的因是邪見,稱為薩迦耶見或我見, 即認為有個靈魂、自己、我或你、人或眾生的錯誤觀念。因此,我見是貪的因,貪又造成苦。那麼邪見的因是什麼呢?

 

世尊指出:對身心自然過程的無知(MOHA  AVIJJA)是產生有靈魂或我這種邪見的因。通過透視或正確瞭解身心這兩個過程的真實本質,我們就能夠破除無明。因此,我們知道因果法則。我們可以這樣總結因果鏈:無明是因,邪見是果;邪見是因,貪是果;貪是因,苦是果。

 

因此,我們知道:如果能夠正確瞭解身心過程,這個正見就能夠驅散無明。當無明被破除之後,就不會再有靈魂、我、人或眾生的邪見。當邪見被去除時,貪就不會生起。當貪被根除之後,就不會有任何苦生起。於是,我們達到所有的苦都不存在的狀態,體驗到苦的止息。   

 

邪見的因

 

我們應思考:對身心過程的無知是如何造成有靈魂或自我、人或眾生、「我」或「你」這個邪見的?邪見是如何導致貪的生起?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瞭解身心兩個過程 的真實本質,我們將其當成是人、眾生、靈魂或自我。於是,那個人、那個眾生、那個「我」或「你」想要發財、想要成為國王、王后、總統、總理或百萬富翁,等等。這個想要成為王后或總統的慾望就是貪。貪的生起是由於有人或眾生、靈魂或自我、「我」或「你」這個邪見。

 

如果我們想要去除這個慾望或貪,我們必須去除它的因。它的因是什麼?如我前面所講的,慾望或貪的因是有人或眾生、靈魂或我的邪見。當邪見被去除之後,就不會有任何慾望要成為富翁、國王、總統等等。想要成為某某人、想要得到什麼東西、想要擁有什麼東西的慾望是由於有人或眾生、「我」或「你」這個邪見而產生 的。當我們心中生起慾望或貪時,會帶來各種苦。

 

當我們執著我們的房子這樣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時,我們就會為房子擔憂。如果房子著火了,就會傷心。傷心是主要的一種苦,該苦是由於我們對房子的執著而產生 的。再打個比方, 如果我們執著我們的親戚、朋友、孩子或父母,這種執著也會導致我們受苦。當我們執著我們的孩子時,就會為孩子的健康、教育等擔憂。如果他 們沒通過考試,我們就不高興,感到傷心難過。這種苦是心苦,是由於對孩子的執著而產生的。因此,執著是苦的因。

 

執著是從何生起?執著產生於邪見,邪見是將身心過程當成人或眾生、靈魂或自我、「我」或「你」。當「人」的概念被打破之後,就不會有任何執著或苦產生。

 

客觀地觀察

 

世尊指出:通過客觀地觀察身心這兩個過程,我們就能正確瞭解它的本質。當我們想要客觀   地瞭解某事時,我們應客觀地觀察它、看它,不分析,不用邏輯推理,不用哲學思維,不摻雜任何先入之見。我們應非常專注、客觀地觀察。

 

例如,看一塊手錶。當我們還沒有非常專注、仔細地觀察手錶時,我們就不能真實地瞭解這塊。當我們非常專注、仔細地觀察這塊時,我們看到了它的商標、設 計及上面的圖案。我們才知道這塊 SEIKO 牌,有一個國際時間表,等等。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客觀地觀察它,或如果我們的觀察帶有這樣的先入之見:「我以前見過這種,它的品牌是 OMEGA」,於是,當我們一見到這種時,就會把它當成 OMEGA 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專注、仔細地觀察這塊。當我們看到它時,帶有先入之見,這種先入之見導致我們對這塊作出錯誤的判斷。如果我們放下先入之見,只是專注、仔細地觀察它,我們就會真實地瞭解它: 這塊 SEIKO 牌, 是日本製造的, 它也有國際時間。因為我們放下了先入之見「OMEGA」,我們就能真實地瞭解這塊

 

同樣地,當我們想要正確瞭解身心過程的真實本質時,我們不得分析或思維身心過程,不得推理或使用任何智力知識或任何先入之見。我們必須把這些統統放下,只 是保持純粹的專注,客觀地覺知當下正在發生的身心現象。這樣,我們就能客觀地看清身心過程。當我們感到身體熱時,我們應觀這種熱的感受為「熱」。當感到身體冷時,應觀冷為「冷」。當我們感到痛時,應觀痛為「痛」。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應觀快樂為「快樂」。當我們生氣時,應觀生氣為「生氣」。當我們憂愁時,應觀憂愁為「憂愁」。當我們感到傷心或失望時,我們應客觀地覺知傷心或失望的情緒。

 

必須客觀地觀察每個身心過程,這樣才能正確瞭解其真實本質。正確瞭解引導我們去除無明。當無明被去除時,我們就不會將身心過程當成是人、眾生、靈魂或我。 如果我們只是將身心過程視為自然過程,就不會產生任何貪。當貪被去除時,我們就從所有的苦中解脫出來, 證得苦的止息。因此,觀察身心過程的真實本質就是導 向滅苦的道路。這是世尊在《四念處經》教給我們的道路。

 

在這部經裡,世尊教導我們客觀地觀察身心現象。對身心過程的觀察有四種:

1、觀身體現象;

2、觀受;

3、觀心和其心所;以及

4、觀法或心的目標。

 

無選擇的覺知

 

當我們觀察身心過程時,不必選擇任何心理或身體過程作為禪修目標。心會自己選擇。如果我們選擇任何心理或身體過程作為禪修目標,這意味著我們執著這個目標。在禪修期間, 觀察的心會自己選擇目標,也許是樂受或苦受,或腹部的移動。儘管我們嘗試將心專注在腹部移動上,但如果痛變得更明顯或顯著,心不會停留在腹部移動上。觀察的心自然會轉移到痛,並觀察痛,因為更明顯的感受強力地把心拉向它。因此,我們不必選擇目標,也不能選擇目標,只是觀察心自己選擇的目標。

 

例如,通過專注、密切地覺知痛,痛消失了,心會注意另一個更明顯的目標。如果在背部癢的感覺比腹部移動更明顯,心就會轉移到癢的感受,並觀察它。當癢的感受消失之後,心會再次選擇,如腹部移動,作為其目標,因為腹部移動比其它目標更明顯。如果快樂比腹部移動更明顯,心就會選擇快樂作為其目標,並觀快樂是 「快樂」。

 

因此,觀禪的原則就是客觀地觀察或覺知任何最明顯的身心現象。觀禪不僅非常簡單、容易,而且能非常有效地幫助我們實現滅苦的目的。

 

當我們吃飯時,應覺知在吃的過程中所包含的每個動作。當我們伸胳膊時,必須覺知伸的動作。當手觸到勺子或食物時,必須觀觸覺。當握住勺子時,必須觀握的感 受。當將勺子插入咖哩醬時,必須觀插入的動作。當舀出咖哩醬時,必須觀該舀的動作。就這樣,客觀地觀察吃的過程中所包含的每個動作,因為必須要充分認識每 個身體過程,以去除造成邪見的因無明。同樣,當我們洗澡,在辦公室或在家裡工作時,我們必須覺知所有的動作和移動。當在禪修營中練習行禪時,必須密切地、準確地、客觀地觀察腳的動作,如提、推、落。

 

標記或默念

 

當我們觀察任何目標時,需要標記或默念它。當我們提腳走路時,應標記「提」。當腳往前推時,標記「推」。當落腳時,標記「落」。這樣觀「提、推、落」。標記密切、準確地把心導向禪修目標,有助於禪修者把心專注在禪修目標上。不過,也許有些禪修者不需要標記,只是觀察目標。他們應非常專注地觀察腳的移動,從提的動作的開始,到落的動作的結束。心必須非常密切地跟著腳的移動,沒有思維或推理。這樣,就能發展更深的定力。

 

剛開始禪修時,心經常跑掉。不管什麼時候心跑了,應跟著心並觀察它。如果你在想家裡的事情,必須客觀地觀這個想,默念「想、想」。當想消失之後,繼續行禪,像往常一樣觀「提、  推、落」。

 

捨摩他和威巴薩那

 

我們應知道捨摩他和威巴薩那禪修的區別。「捨摩他」的意思是定、平靜、輕安。當心深深地專注在禪修目標時,心變得寧靜、輕安。捨摩他禪修的目的是為了在單一的目標上證得深度的定。因此,捨摩他禪修的結果就是證得深度的定,如安止定或近行定。當心深深地專注在禪修目標上時,心安止在目標上,遠離所有的煩惱如 渴望、貪婪、仇恨、慾望、傲慢、無明等等。當心遠離五蓋時,我們感到平靜、輕安、快樂和安詳。因此,捨摩他禪修的結果就是通過證得深度的定,如安止定或近行定,得到某種程度的快樂,但這不能讓我們正確瞭解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

 

《清淨道論》描述了捨摩他禪修的 40 種業處。捨摩他禪修者可以使用這 40 種業處中的任何一個業處。例如,《清淨道論》中說:如果他想用紅色作為禪修業處, 他必須在牆上離地面兩英尺高處製作一個紅圈。紅圈應如圓盤那麼大,顏色必須是正紅色、均勻、平滑。當紅圈準備好之後,他坐在離牆兩英尺處的地板上,盯著紅 圈看,將心專注在上面,默念「紅、紅、紅」。如果心跑了,他不是跟著心,而是把心拉回到禪修目標紅圈。他必須將心再次專注在紅圈上,並觀「紅、紅、 紅」。這就是簡要的捨摩他禪修方法。

 

威巴薩那禪修的目的是通過正確瞭解身心過程的真實本質,達到苦的止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某種程度的定,這種定可以通過持續不斷地觀察身心過程來 證得。我們必須客觀地觀察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我們有很多禪修目標:快樂是禪修目標,生氣、憂愁、身   痛、僵硬、麻木等也是禪修目標。

 

捨摩他和威巴薩那禪修的目的和結果不同,方法也不同。

 

回到我之前所講的內容。當我們行禪時,觀腳的移動提、推、落。剛開始禪修時,心不能很好地專注在腳的移動上。當心跑掉時,我們必須跟著它,並觀察它,直到妄想的心消失。只有在妄想的心消失之後,我們才能像往常一樣觀腳的移動。當心很好地專注在腳的移動時,我們認識或體驗行禪過程中腳的提、推、落的動作, 不是腳的形狀或身體的形狀。當提腳時,心觀它是「提」;當推腳時,心觀它是「推」;當落腳時,心觀它是「落」。當我們認識到腳的移動只是移動的自然過程時,我們也認識到觀察腳移動的心是心的自然過程。於是,我們正確瞭解提的動作是一個過程,觀察提的心是另一個過程。推的動作是一個過程,觀察推的心是另一個過程。這樣,我們充分認識身心現象的兩個過程。我們充分瞭解這兩個過程只是身心現象的自然過程。我們就不會把它們當成人、眾生、「我」或「你」。於是, 就不會生起有人、靈魂或我的邪見。當邪見被去除時,就不會生起任何導致苦的貪或慾望。由於沒有貪生起,就不會有任何苦生起,苦實際上就是貪的結果。在我們認識到提、推、落的動作只是自然的過程的當下,我們就證得了苦的止息。

 

當我們繼續禪修,我們的正念變得越來越穩定、持續、有力。當正念變得持續、有力時,定力也變得更深、更強。當定力變得又深又強時,對身心過程的透視或洞察 力變得更加清晰。於是,我們看到一連串的提的動作一個接一個地生起、消失,一連串的推的動作一個接一個地生起、消失,一連串的落的動作一個接一個地生起、 消失。在此體驗期間,沒有一部分的過程是永恆的。移動的每個過程都是無常的(ANICCA生起後又迅速地消失。移動的過程不是一個維持不變的過程,而是非常短暫的。因此,我們認識到身心過程的三共性之一苦(DUKKHA)。當我們認識到移動這個物理過程的無常和苦的性質時,我們就不會將它當成是永恆的實體人、眾生、靈魂或我。這就透視到身心過程的無我、無靈魂、無自我的性質。因此,我們透視到了身心現象的三共性:無常、苦和無我(ANATTA)。

 

領悟四聖諦

 

以此方式修行,禪修者逐層經歷所有層次的透視身心過程的觀智。在到達最後一層的觀智之後,他就證得了第一道智的覺悟,須陀洹道智。在證得第一道智的剎那,禪修者就領悟了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

 

當他認識到身心是不斷變化的現象時,他領悟了苦諦。最終,苦因貪被去除,禪修者達到苦的止息。

 

八聖道

 

在那個瞬間,他完全發展了八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從禪修者能在很大程度上專注在禪修目標即身心過程上那個時刻起,他就開始發展八聖道。怎麼發展?比如,當他的心專注在腳的移動時,他必須付出心精進,該心精進就叫「正精進」。由於此心精進,他能夠覺知腳的移動,該覺知就是「正念」,因為該覺知引導他正確瞭解身心過程。當他的心很好地專注在腳的移動時,定力逐漸變得更強、更深,該定力就叫「正定」。在剛開始禪修時心跑掉是很自然的。起先,不管禪修者付出多少的努力,心不能停留在腳的移動上。於是,有一個心理狀態與覺知腳的移動的心同時生起,將心引導到禪修目標腳的移動。這個將心引導到禪修目標的心理狀態就叫「正思維」。正思維的作用就是將心導向禪修目標。 這樣,心就很好地專注在禪修目標腳的移動。然後,心透視到移動的物理過程的真實本質,正確瞭解移動是自然過程。這種瞭解就是「正見」。因此,當我們覺知腳的移動時,我們就發展了八聖道中的五支。它們是: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思維和正見。

 

在客觀地觀察身心過程時,就包括這五支。當我們修觀禪時,我們遠離邪語、邪業和邪命。遠離邪語是「正語」;遠離邪業是「正業」;遠離邪命是「正命」。因此,當我們觀察任何心理或身體過程時,我們同時具足八支聖道。由於我們發展了八聖道,就能夠利用八聖道中正見的力量去除邪見。因此,當禪修者進入第一道智 —須陀洹道智時,他就已完全發展了八聖道引導至苦滅的道路。

 

最終,通過培育正念,透視身心過程的真實本質,他領悟了四聖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