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CD6A82-0A1A-4457-A056-25B61F694B14.jpeg

《毗婆捨那禪修二十八講》28/29

     [恰宓]

澳洲 堪培拉 28天密集禪修開示

 

 

第二十七講:毗婆捨那十六觀智

 

今天是公元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四日,是這一期禪修當中最後一次佛法講座。

 

今天要簡單跟各位介紹在修行內觀的過程當中,一層接著一層的境界。今天我所根據的,是佛陀在經上的開示以及《清淨道論》,以及馬哈希禪師他的開示。今天要解釋如何修行而達到第一觀智,就是「名色分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 ),以及第二觀智「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的智慧,以及第三觀智--了悟身心「無常、苦、無我」的「思維智」( sammasana-ñāṇa)智慧。

 

第一觀智

 

在修行者達到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之前,必須先借著相當深度的定力,才能夠使心清淨。在心清淨之前,修行者必須先遵守戒律,達到戒清淨。因此,最初你必須先持戒,達到戒清淨,然後進一步才達到心清淨。要達到心清淨,可以借著修行奢摩他而達得到近行定或者安止定,這樣就達到了心清淨。如果是純粹毘婆捨那修行者,他可以借著剎那定相續增強而達到心清淨。定力夠深的時候,心能夠持續專注在目標上,心從煩惱和五蓋當中清淨出來,這時候與定力一齊生起來的內觀覺悟力變得銳利,能夠分辨身體現象與心理現象的差別,這種智慧是名色分別智,是第一觀智。這種智慧能夠令修行者從有「人、我、眾生」這種錯誤見解當中清淨出來,所以這個時候也就是達到「見清淨」。在這個時候他沒有「人、我、眾生」這種錯誤之見,但是他只是暫時去除「我見」,還不是完全拔除「我見」,唯有當他證到初果須陀洹,他才完全拔除「我見」。

 

第二觀智

 

他繼續精進修行,定力更深,內觀力更銳利,他就了悟因果法則。這種了悟使修行者去除疑惑,去除對於過去、現在、未來有沒有「我」存在的這種疑惑。當他觀察腹部上下的時候,他了悟到因為有腹部的上升下降,才有觀察腹部的心、腹部上升、下降的移動是因,觀察的心是果。在行禪當中,他也能夠了悟到:因為有腳的移動,所以才有觀察腳移動的心生起。腳的移動是因,觀察的心是果。然後他還能夠觀察到一切動作之前先有動機,他了悟到一切的動作都不是「我」在做,都是由動機而引起。先有舉起腳的動機,然後腳才舉起來;先有跨腳的動機,然後腳才跨出;先有令腳落下的動機,然後腳才落下;先有讓腳往下壓的動機,然後腳才向下壓。所以腳的一切動作都是動機在推動,動機在做,而不是被一個「人」,一個「我」所做。他了悟到因果法則,就能夠去除對於過去、現在、未來有沒有真實的「人、我、眾生」存在這種疑惑。他非常清楚的看見到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人、我、眾生」,真正存在的只有因和果。這種了悟因緣或緣起法則的智慧就是第二觀智,同時也是達到了「度疑清淨」(kaṅkhāvitaraṇa visuddhi)。

 

第三觀智

 

然後他繼續精進修行,就能夠了悟到身心現象的三項共同性質,也就是無常、苦、無我。這時候他會感受到很多疼痛的感覺,但是他能夠忍耐。疼痛一來他就立刻觀照,然後疼痛消失掉。接著下一個疼痛又來,他又觀照,又消失;下一個疼痛又來,又觀照,又消失。所以他必須觀察很多疼痛的感覺,漸漸的他的定力越來越深,他的心能夠深深的專注在,穿透在疼痛當中,他感到一波接著一波的疼痛生起消失。有時候疼痛像脈動一樣,一個脈動接著一個脈動,生滅生滅,有時候像泡泡一樣,一個泡泡接著一個泡泡。如此他觀察到生滅無常,於是他也能夠觀察到其他身心現象的生滅,所以他判斷一切身心現象是無常。因為是無常,所以就是苦,是受到剎那剎那生滅壓迫的這種行苦。既然是無常,是苦,所以就是無我,這時候他是達到了第三觀智(思維智)。

 

觀痛

 

接著在他觀察疼痛的時候,疼痛漸漸消失掉,疼痛的感覺變得不強烈。在行禪當中他能夠觀察到腳的每一個移動都分成一系列的小動作,身體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一系列的小動作連續的在生滅,生滅。當他經過這段過程,他感覺非常平靜快樂。在他的坐禪或者行禪當中,他不再有任何疼痛的感覺。即使稍微有一點疼痛生起來,他一觀察痛,痛馬上就消失掉。因為他的心中沒有一切干擾,所以他的心越來越專注,定力越來越深。然後他感覺到非常的平靜、安寧、喜悅、快樂。

 

十種觀染

 

因為定力夠深,內觀力就銳利而具有穿透性,他絲毫不必費力就能很清楚觀察到一切身心現象。一切身心現象生起的時候,心自然就能夠觀察到。然後身心一齊消失,接著下一個現象生起來,觀察的心也隨著生起來觀察,然後又成對的消失。他不必費力,他的精進與定力達到了平衡,因此他感覺平靜、快樂、喜悅。因為他的定力深,內觀覺悟力銳利,有時候他看見自己的心中有很亮的光明,有時候好像太陽的光芒,有時候好像月亮的光,有時候他看見浮動的光。當他的定力還不夠深,內觀力不夠銳利,這時候他所見到的光是淡淡的,朦朧的,不很明亮的。有些人所經歷到這種光明的現象時間很短暫,有些人經歷的時間大約是一分鐘,也有些人持續更久,在靜坐當中他看見光明他就觀察光明,觀察說「看,看,看」,但是光明仍然不消失,在每次靜坐當中都出現;有些人也許持續一天、兩天、三天,他必須繼續觀察「看,看,看」,有時他會感覺失望,因為除了光明之外他觀察不到其他的目標。大多數的修行者所經歷的這種光明現象持續不久,正念觀察它不久就消失掉,於是他對修行及對佛法僧三寶生起很堅定的信心,因為他經歷到不平常的經驗,經歷到他這一生當中前所未有的平靜、安寧、快樂。即使他已經是一個億萬富翁,或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家,他也不曾經歷過這樣子平靜、安寧、快樂的境界。所以他對佛法僧三寶以及對於這種修行方法生起非常堅定的信心,他很熱心鼓勵其他人來修行內觀。有時候,他感覺到全世界的人都應該來修行內觀,因為他本身親自經歷到這麼好的敵人。

 

好的敵人

 

為什麼說這是好的敵人呢?因為它們很好,很可愛,但是它們不是你的朋友,它們是你的敵人。因為它們太好,太可愛,所以你喜愛它們,執著它們。即使你的老師曾經教導你,不要去喜愛它們,執著它們,必須觀察它們,可是你仍然會喜愛執著它們,你就不能繼續精進修行,達到更深的內觀智慧。因為你好的敵人障礙了你,你執著它們。

 

第四觀智

 

總共有十種境界會令修行者執著,這叫作十種使得內觀墮落的境界(十種觀染)。有些修行者經歷這全部十種的境界,有些修行者只經歷兩三種。但是光明這一項境界,則是出現在幾乎每一位修行者,每一位修行者幾乎都會經歷到光明這樣的境界。只是有些修行者所見到的光明比較黯淡,有些修行者見到的光明是相當的明亮,這是達到了第四觀智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ñāṇa)。如果修行者不貪愛執著在第四觀智裡面美好的境界,他能夠正念觀察,看見光明的時候他就觀察「看,看,看」,內心感到快樂的時候他就觀察「快樂,快樂,快樂」,充滿喜悅的時候就觀察「喜悅,喜悅,喜悅」。任何好的敵人一出現他立刻觀察,一直觀到這些境界消失為止,如此他就能夠通過這些境界,心達到更高的內觀智慧,他的心變得非常穩定,很輕而易舉就能觀察一切身心的現象。

 

身心現象一生起他就觀,一觀就迅速滅掉,這是觀察身心現象迅速生滅的智慧。進一步,當他的內觀智慧更銳利。他觀察一切現象,一觀察,沒有見到現象的生起,只見到現象的消滅。比如觀察腹部起伏上下,或者觀察疼痛,或者觀察癢。這時候他一觀察目標,目標就消失,沒有見到目標生起的象,只有消滅的象。他所觀察到的一切身心現象都是在「消失,消失,消失」,都在解體。乃至有時候他的心觀察不到任何目標,這時候他必須觀察能夠知道的這個心,觀察說「知道,知道,知道」。因為他已經完全沒有身體形狀的感覺,他感到空無所有,所剩下的只有在知道這種空無所有這種情況的心,他就必須觀察這個知道空無所有的心,觀察說「知道,知道,知道」。

 

第五~十觀智

 

有時候,也許有一秒鐘這樣短暫時間,他不但感覺不到身體形狀,而且連知道的心也消失掉,這是達到第五觀智,叫作「壞滅隨觀智」(bhaṅgānupassanā-ñāṇa),了悟到一切身心現象壞滅的象,因為它們不斷的消失,消失。

 

沒有任何現象能夠持續,都在消失當中,所以他感覺到恐怖,一切現象是可畏懼的,這是第六觀智,叫作「怖畏現起智」( bhayatupaṭṭhāna-ñāṇa),感覺恐怖。有些修行者他的感覺恐怖而且好像在害怕某一件事情一樣,但是問他害怕什麼,他也找不到他之所以害怕的原因,他沒有任何理由害怕,事實上他所害怕的就是一切身心現象不斷的消滅,消滅。

 

於是他感覺到悲哀,因為沒有什麼可以貪愛執著的。有時候他感覺想家,事實上他並不是真的在想家,但是他感覺到想家,他對一切身心現象都感到悲哀,這是第七觀智,叫「過患隨觀智」( ādīnānupassanā-ñāṇa)。

 

然後當他繼續觀察身心現象,他感覺到厭倦,一點快樂也沒有,因為他觀察到一切現象迅速在消滅,消滅,他感覺好像自己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安住,沒有地方可以生活,沒有地方可以去。假如他在修行內觀之前非常喜歡看電影,然後當他修行到這一個階段的時候,即使別人強迫他去看電影他也不去,這種智慧叫作「厭離隨觀智」(nibbidānupassanā-ñāṇa),這是第八觀智。

 

他對一切不斷消失的身心現象感覺到厭倦,這時候即使他覺得懶惰,不想修行,於是我們允許他不必修行,讓他躺下來睡覺,他也不願意這麼做,他繼續修行就達到了第九觀智「欲解脫智」( muñcitukamyatā-ñāṇa)和第十觀智「審查隨觀智」( paṭisaṅkhānupassanā-ñāṇa)。

 

因為他感受到一切身心現象的可怖以及令人厭倦,於是他急切的想要追求解脫,所以他再一次提起勇猛精進來修行。這時候修行者必須面對修行的種種苦境,包括痛、癢、麻、僵硬等等。即使有很強烈難忍的疼痛,但是修行者仍然能夠面對,仍然能夠很有精神的來觀察疼痛。於是疼痛就解體,消失,但是仍然有疼痛繼續會來,他再觀,疼痛又消失;疼痛又來,又觀,又消失。如此他必須觀察相當厲害的疼痛,他了悟到苦,他感受到被不停生滅、變化壓迫的這種苦。他觀察苦越來越清楚,觀察無常也越來越清楚,因為它們都不斷在生滅,這叫作「審查隨觀智」(paṭisaṅkhānupassanā-ñāṇa),這是第十觀智。

 

第十一觀智

 

如此精進的觀察痛之後,他超越了這一個觀智。他觀察到一切身心現象生滅極端的分明,心極端的專注在觀察目標,所以他感覺非常的平靜安祥。他這時候的心既不痛苦也不快樂,心境非常平靜穩定,觀察一切身心現象的生滅極為迅速。此時你無法叫你的心去觀察你喜愛的目標,你的心不會去觀,即使你勉強將心送出去觀察你所喜愛的目標,但是心不會觀,它又回來。好像你把球丟向牆壁,球又反彈回來一樣,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內觀境界,這時候叫作「行捨智」(saṅkhārupekhā-ñāṇa),這是第十一觀智。修行者對一切身心現象都感覺到中和平等,這是全部十三觀智當中最好的一個觀智。你既不懶散也不太急躁,心完全平靜穩定,在觀察一切當下發生的身心現象。你一坐下來可以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四個小時,乃至更久,定力很深,心不往外跑。在行禪的時候,能夠很清楚的觀察到一切動作的生滅,有時候你感覺不到身體的形狀或者腳的形狀,你所觀察到的只有移動本身。你的精進既不太強也不太弱,於是你的定力持續加深,你的進步非常神速,有時候身心現象很迅速的生起消失,使得你所觀察到的境界好像它們在閃爍一般。這種快速生滅的身心現象,像在閃爍一般的呈現出來。

 

接著他進一步達到了邁向「聖道智」以及「隨順智」(anulama-ñāṇa),這是第十二觀智。然後很迅速的進一步他就達到了「種性智」(gotrabhū-ñāṇa),所謂種性智是第十三觀智,這是凡夫和聖人的界線,進一步就從凡夫進入到聖人的境界。當他越過這一個界線的時候,他感覺到好像一下子落入某一種身心狀況,這時候就是「道智」( magga ñāṇa),這是第十四層智慧。經上說,道智是以涅槃作為觀察的目標。緊接著下一念生起來,停留在涅槃上這叫作「果智」(phalañāṇa),這是第十五層的智慧。達到果智之後,修行者開始回顧自己修行的過程,而且回顧自己是否已經滅除了煩惱,是否已經達到苦的止息,於是他能夠了知這些情況,這就是第十六觀智:「省察智」( paccavekkhaṇa-ñāṇa)。

 

這一生至少要達到初果

 

如果他是已經達到初果須陀洹,他一回顧就了知自己已經完全拔除了「我見」這種錯誤見解,以及完全拔除對三寶的懷疑。所以,他沒有會令他墮入四種惡道的粗重煩惱,他的煩惱變得很輕。須陀洹,他不會再投生到四種惡道。這四種惡道就是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因為他已經拔除根本的基本的煩惱,也就是「我見」和懷疑。因此在緬甸的佛教徒都相信,修行者必須至少修行達到初果須陀洹,才能夠免除墮入四種惡道這種可怕的境界,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時間到了,最後願大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精進修行,至少都能夠證到初果須陀洹,離開可怕的四惡道境界,進一步能夠滅除一切苦,達到安樂的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