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790.JPG

二十一.道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我這樣想: ‘什麼是修習四神足的道路和途徑呢?’
  (這篇經文跟《十一.覺悟之前》只是 “什麼是修習四神足的原因和條件呢?” 和 “什麼是修習四神足的道路和途徑呢?” 這兩個句子不同,其餘的內容相同。)
  
二十二.鐵球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你記得曾經施展神變,以意生身前往梵世間嗎?”
  “阿難,我記得。”
  “大德,你記得曾經用四大衍生出來的身,以神變前往梵世間嗎?”
  “阿難,我記得。”
  “大德,十分稀有!大德,十分難得!世尊能以神通,化出一個意生身前往梵世間,世尊也能用四大衍生出來的身,以神變前往梵世間!”
  “阿難,十分稀有,如來具有稀有之法!阿難,十分難得,如來具有難得之法!
  “阿難,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阿難,這時候如來的身是很輕快、很柔軟、很受駕馭、很明亮的。
  “阿難,就正如一個燒了整天的鐵球,會變得很容易變形、很柔軟、很容易受鍛造、很明亮。同樣地,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這時候如來的身是很輕快、很柔軟、很受駕馭、很明亮的。
  “阿難,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阿難,這時候如來的身體很容易便可以離開地面上昇空中,也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阿難,就正如一團輕盈的綿球,很容易被風吹動而離開地面上昇空中。同樣地,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阿難,這時候如來的身體很容易便可以離開地面上昇空中,也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二十三.比丘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比丘們,比丘因為勤修這四神足,他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二十四.簡說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二十五.果之一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
  
二十六.果之二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會帶來七種果和利益。這七種果和利益是什麼呢?
  “當下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會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會斷除五下分結,得中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生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無行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不能得無行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有行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不能得無行般湼槃,不能得有行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上生至色究竟天,得上流般湼槃。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會帶來這七種果和利益。”
  
二十七.阿難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阿難,什麼是神變呢?阿難,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呢?阿難,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阿難,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阿難,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阿難,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阿難,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二十八.阿難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阿難,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阿難,什麼是神變呢?阿難,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呢?阿難,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阿難,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阿難,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阿難,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阿難,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二十九.比丘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一些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比丘們,什麼是神變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比丘們,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比丘們,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三十.比丘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一些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那些比丘說: “比丘們,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什麼是神變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比丘們,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比丘們,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三十一.目犍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目犍連比丘勤修什麼法而有這樣大的力量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什麼是四神足呢?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他心想: ‘我的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目犍連比丘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心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觀定勤行神足,他心想: ‘我的觀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這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會有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三十二.如來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如來勤修什麼法而有這樣大的力量呢?”
  (這篇經文跟《三十一.目犍連》只是 “目犍連比丘” 和 “如來” 這兩個詞語不同,其餘的內容相同。)
  
  第三無題品完

三十三.東方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就正如恆河傾向東方、朝向東方、邁向東方。同樣地,一位勤修四神足的比丘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神足的比丘會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呢?因為他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四神足的比丘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

三十四至四十四經
  (第三十四至四十四經共十一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九十二.東方之二至一零二.大海之六》十一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4

第四恆河品完

四十五至五十四經
  (十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三九.如來至一四八.布料》十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五不放逸品完

五十五至六十六經
  (十二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四九.勞力工作至一六零.河》十二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六建設品完

六十七至七十六經
  (十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六一.尋求至一七零.愛》十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七尋求品完

七十七至八十六經
  (十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七一.流至一八零.五上分結》十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八流品完

----------------------------------------------

1 “劫” 的巴利文是 “kappa” ,它有 “時段” 的意思,通常指一個世間的生滅周期為一劫,但這裏的一劫是指人的壽元,這個時段約一百年。
2 “可量” 和 “不可量” 所指的意思不甚清楚。有認為可量是指生死,不可量是指涅槃。
3 這篇經文的巴利原文在這裏和以下五處相同的地方均有 “神變” 的詳細描述: “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但是若把詳細的內容放入一個分句裏會使句子變得非常累贅,所以這裏和以下五處相同的地方均把神變的詳細內容省略。
4 第三十三至八十六經共五十四篇經文都是一些跟《道相應》中的經文重複的部分。巴利聖典協會所出版的巴利原典也沒有把這些重複部分刊出,只是給予經文的號數及少許經文概略。因為這五十四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中一些經文一致,讀者可在本學報第六期的《道相應》之中找出這些經文,然後把八正道的內容轉為四神足便行了。
   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七科解脫道以八正道為中心,但七科亦可各自成為一條獨立的解脫道。修習八正道可使人得解脫,修習四念處、四正勤以至七覺支均可使人得解脫。因此,很多描述八正道的經文,它的內容同樣可以描述四念處、四正勤以至七覺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