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34.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然後,禪修者的身心生滅過程進入止息狀態,這是所謂的道智。它非常快速的產生,以一系列非常短的瞬間,因為每一個心識只持續一秒鐘的千分之一或百萬分之一;每個心識連續生起,那時,禪修者不再退卻。之後,十分安靜、寂靜,不生不滅,禪修者不再觀察生滅現象,因為他無法再觀察。在你進入涅槃狀態之前(涅槃指痛苦煩惱的止息,而非生命的止息),你可以觀察生滅現象;當你證入涅槃時,你不會再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因為要觀察生滅現象,你不能處於涅槃的寂靜狀態,這是為什麼禪修者證入涅槃後,無法再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在這個階段後的另一個觀智叫做觀察智(paccavekkhana-ñāṇa),在這個觀智,你觀察:「片刻前,有生滅現象﹗現在沒有生滅現象,非常平靜、寧靜、清明。」這快速進入止息狀態的心是強而有力的,一旦進入寂止狀態,你覺得全然不同。過了一段時間,你從寂靜狀態中出來,因為道智的生起只有片刻,果智的生起也相當快,這取決於禪修者的精力。之後,你省察有什麼生起,當你在省察時,心非常平靜、平和,你回顧又回想。事實上,觀察智是一種思考,你思考並了解:完全的寂靜是來自身心生滅過程的止息。禪修者思考許多事情:思考道(magga)、果(phala)、涅槃和根除煩惱,以及剩下的煩惱。開悟的第一個階段(初果)根除我見和疑。在第一觀智,你已經去除一些我見和疑,去除錯誤的自我觀,和對以前及以後所發生之事的懷疑,以及各種懷疑。在這個階段,已經完全根除我見和疑。以下是《清淨道論.注釋》中重要的句子:
Tikkhavisadasūrabhāvena saṅkhāresu ajjhupekkhane sijjhamāne taṃ panetaṃ 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ṃ
anekavāraṃ pavattamānaṃ paripākagamanena anulomañāṇassa paccayabhāvaṃ gacchantaṃ ~ VsmA II, 459 Tikkha指銳利;Visada指清楚、明瞭;Sūrabhāvena指有勇氣;Sūra是勇敢、勇氣。我們是如此的執著,以致於即使非常痛苦,我們仍不願放下。要放下所執著的事物,需要勇氣,許多人想保持原狀,因為他們不想改變。我們的心非常矛盾,我們想要改變,我們想要解脫,我們想要平靜,但是我們又要保持原狀。很多心理學家指出這個問題。有些人罹患神經病,他們執著他們患神經病的狀態;有些人很沮喪,他們執著他們的沮喪,要看破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知道觀察生滅現象是令人疲累痛苦的,到了這個階段,當我們觀察將要發生之事,而且知道我們會完全改變時,我們不會再一樣,我們會害怕! 我們要有勇氣去改變,沒有改變,我們如何能成長﹗如果我們依然故我,我們無法成長。


因此,Sūrabhāvena(有勇氣)這個字非常重要。由於有勇氣,我們一直觀察諸行,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行捨智的過程一再發生,它產生越來越多的動力和精力,而終致成熟階段(paripākagamanena)。

某些觀智到了成熟階段,它會一再的重複,觀智會變得越來越強。好像憤怒一般,如果你想一些讓你忿怒的事,你會越想越氣,變成大怒。同樣的,你觀察諸行時,心生捨離,而且越來越想捨離,直到你真的放下。在你放下的那一刻,你是解脫的。我們想解脫,我們一直想:「我要解脫,我要解脫。」但是為什麼不肯放下? 我們認為:在身心生滅的過程中,有值得保有的東西,有屬於我的東西,有我喜歡的東西,雖然我不喜歡它的某一部分,但是有我喜歡的那一部分。我們抓住它,但是當你發現沒有什麼值得保有,沒有什麼可以執取,它不屬於我,我不再想要時,當你處於這種狀態時,你會放下。


許多人過去經常告訴我師父,他們說:「師父,我真的不喜歡再來這個世界,我非常厭惡生命,活著是如此累人,喜樂少,痛苦多,有太多的負擔。」那時,我是一個年輕僧侶,只受戒幾個月。我師父說:「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你不會有這些東西。」我非常驚訝,我不想要,有那麼簡單嗎?稍後,我了解:雖然我們說:「我們不想要」,但是我們仍然抓住不放。我們不想要,為什麼不放下?我師父談話的方式非常溫和,他從不會花太多精力說話,也從不想說服別人,不想改變他人的信仰。當許多信徒和弟子們問相同的問題時,他會說:「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你不會有這些東西;你會有這些東西,是因為你想要。」就這麼簡單。我們會得到它,是因為我們想要。我們不快樂,因為我們自尋煩惱,然而我們卻否認。我們說:我只要快樂。你所謂的快樂是什麼意思?是欲望的滿足嗎?如果我們一無所求,那麼我們便能解脫。有勇氣去改變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勇氣去改變、學習和成長。在這方面有許多心要︰那就是要勇敢,要清淨。想要解脫意即想要清淨,如果你真的想要解脫,必須淨化自己,讓戒清淨,讓心清淨,讓見清淨,沒有清淨,我們不可能解脫。這是為什麼那本有關禪修的書叫做《清淨道論》,藉著清淨,我們才能解脫。


如果我們真的想解脫,我們必須觀察內心深處,我在做什麼?我的動機是什麼?我的戒清淨嗎?我的心清淨嗎?我有足夠的勇氣嗎?如果我們的戒清淨、心清淨,我們會解脫的,因此我們必須過清淨的生活。如果我們想要某樣東西,如果沒有付出,我們無法得到它。任何種類的事,例如,如果我想得到你的尊敬,如果我值得尊敬,我會獲得尊敬。如果我想要你的慈心,如果我值得接受你的慈心,我會獲得你的慈心。所以,在我們一生中無論發生什麼事,這是我們應有的果報,我們不會得到不該得到的東西。我們常抱怨:「噢﹗為什麼這發生在我身上?」請告訴自己:「這是我應有的果報。」無論是好是壞,事情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是因為我們應該受此果報。一旦你了解其中的因果報應,你不會怨天尤人,你不會責怪你的業,也不會責怪雙親和政府。我們責備他人,是因為我們把責任歸於他人或外在環境,我們沒有負應負的責任,一旦你發現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是因為你應該受此果報,那麼你會學習、成長和改變,情況會越來越好,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正確的心態非常重要。在最後幾個重要關頭(觀智),生滅過程中的三個特色:無常、苦、無我會變得非常清楚。例如,如果禪修者觀察生滅現象更清楚,他會清楚的看到無常,而不會轉到另一種特性。在開始階段,有時,你會從無常轉到苦或無我;然後,只觀察一種特性,這個特性變得很清楚。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要了解這些事情是非常困難的,一旦你有經驗,你會發現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應該按那種方式發生。在最後一刻,你不是觀察色法,就是觀察心法(受、想、行、識),你只能觀察五蘊中的一蘊,因為你無法在同一時刻觀察五蘊,因為在同一個時間,一個意識只能觀察一個所緣境,所以你必須一再的觀察它,例如,如果你正在觀察受(vedanā),你會觀察受無常、受苦(vedanā –dukkha)或受無我(vedanā-anatta)。如果你在觀察色蘊,你把色蘊視為無常、苦、無我,這三種特性的其中之一會一再的重複,你不會轉向另一個目標或另一種特性。這是為什麼當你禪修時,你在觀察受(vedanā),它會越來越清楚,你跟著它,觀察得更清楚是非常重要的。無論何種心法(受、想、行、識),要一再的觀察,使它越來越清楚。通常,你們觀察五蘊,如果你能徹底觀察其中一蘊便足夠了。從放下那一刻起,禪修者無法再觀察五蘊中的任何一蘊,他看不到無常、苦、無我,只能看到完全的寂靜、止息。因此,禪修者了解:涅槃指生滅現象的完全止息。這是非常難談論的,它不是不存在的東西,如果我們說:涅槃的意思是「一無所有」,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涅槃不存在。涅槃是一種經驗,在證入涅槃時,觀察的心和所緣境兩者都止息了,禪修者覺得一切都止息了。你可以舉例說明嗎?涅槃的境界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我們無法談論它(不可說)。就像你背負很大的負擔,你把它放下﹗或是你在拉非常沉重的東西,繩子突然拉斷﹗ 在巴利大藏經《相應部》有非常短和清楚的句子︰
Yaṃ kiñci samudayadhammaṃ , sabbaṃ taṃ nirodhadhamman ti. ~~ SN v.423 Samudayadhammaṃ 指自然生起的法。任何自然生起的法,都會自然消失。你清楚的觀察到︰會自然生起的事物,也會自然滅去。在那個觀智之後,禪修者省察他的體驗,和觀察諸行的結束,這是完全的止息、平靜。過了一陣子,禪修者再度回來禪修。當禪修者再回來禪修時,他開始觀察生滅現象,不是從行捨智開始,而是從第四觀智生滅隨觀智開始。這也是另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在這個轉捩點後,你可以再清楚的觀察生滅現象。證了初果的禪修者已經去除身見(sakkāya-diṭṭhi,薩迦耶見)、疑和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有許多禪修的方法,有許多人在禪修。如果禪修者相信:只修習止禪便能完全解脫,這是一種「戒禁取」。在佛陀時代,有些苦行者,他們相信:「只要行為像母牛一樣便可解脫,便可去除所有的煩惱,像動物一樣的行徑,折磨自己的身體,可以去除所有的煩惱,你會變得清淨。」這是一種錯誤的修行。「戒禁取」指錯誤的修行,並且相信它會導致解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