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822.JPG

身念住內觀法

 如果沒有苦,我們是不能體會到苦,苦諦是佛所教的真理。
但是並沒有「樂諦」,沒有快樂的聖諦,因為樂是無常的,是會變苦的。
--阿姜念

 一、阿姜念小傳: 
  阿姜念(Achaan Naeb)生於西元一
八九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她的父親,巴雅‧蘇達雅隆滾是當時堪甲那布里省省長,她的母親名為昆瑩.布拉。西元一九三一年,在她三十四歲時,她的一次經驗改變了她的一生,有一次當她看某件東西時,突然體會到看的真相(實相),當下她體會到不是她在看,而是「無我」。這使她相信斷除煩惱和滅苦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在當下。

   那時她還沒有學習佛法或修持四念住禪觀的經驗,於是她找善知識教她四念住禪觀業處,她找到曼谷布拉寺的一位緬甸巴頓塔威拉沙比丘,然後於西元一九三二年開始修行,四個月之後她就成就了,然後她研究阿毗達磨並成為一位重要的佛學專家,她是第一位將阿毗達磨的教法傳入泰國的人。三十幾年的時間,她在包括衝布里省的布堪甲那南在內的許多禪修中心指導四念住內觀禪修法。阿姜念逝世於西元一九八三年十月六日,享年八十六歲,在曼谷的蒙庫寺火化。

 二、阿姜念內觀禪法特色:
  佛教大師阿姜念的內觀方法,其特色是不斷地觀察整個身體,直到真正明瞭心為止。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時時保持如理作意,防止貪瞋的生起,進而滅除痛苦。其內容是指出,渴愛(三種貪愛)是苦唯一的因,並且存在一條滅苦之道。而此滅苦之道即是由實踐八正道;亦即中道來成就的。它是從念住的修習四念住下手而體證身心的三法印(無常、苦、無我)。阿姜念所談到的四念住修法,就是以四個基本念住之一為所緣的身念住修法。

   這種修法要觀照個人的身和心,而非觀察個人身外之物。身和心必須被清楚地覺照--包括精進、正念和正知。
   涅槃是斷除煩惱和止息苦痛的法;而涅槃之道,詳述之即十六階智。這十六階智事實上是以上述能照見三法印的實相般若逐步證得的,然後才導致涅槃。然而只有某些階智(第一、三、四、十二階智)才是具有決定性的,而其他的階智僅是伴隨著他們而生的。

   最後,對於要從事這種修法的學生很重要的是,要了解這種修法和其他現今毗婆奢那修法不同之處:
1.從觀身入手:雖然修行者最後要觀照身心兩者,但他必須從觀身入手,保持觀身直到觀身夠清楚了,心就會顯現(這是因為身是粗顯的,因此較易觀照)。這點是根據佛音論師所著的《清淨道論》的指示(第十八品):
  當他對於色身次第澄清、去結,而極清淨之時,則他障礙的煩惱沈落,如無濁泥之水,心得清淨,對於以彼(色),為緣的非色法(心)亦自得明瞭。
  修行者必須不斷地觀身直到真正明瞭心為止,而觀照的智慧改變我見之前,他將無法進至其他階智和達到涅槃。

 2.視身心實相:亦即將他們視為四念住之一(身、受、心、法),並以三心:精進、正念和正知來觀照身心。

 3.觀身時必須觀照整個色身,而非色身的一部分,如腳、小腹等。

 4.正念與正知:這種修法只有念住(正念)是不夠的。正念必須配合正知,正念和正知要一起運作。正知即知道坐的、站的是色身非「你」等等,聽的、看的是心非「你」等等。太多念住(正念)而沒有正知,事實上是不好的--導致偏定,而隱蔽了智慧。

 5.斷貪瞋:這種修法用以防止生起喜歡(貪)或不喜歡(瞋),而因此可以改變我見(痴)。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能防止喜歡或不喜歡,就不是四念住的修法了。舉例來說:以正思惟(如理作意)--觀照改變舊姿勢時不是出於貪欲-而是要對治身苦。「如理作意」也要用於知道吃飯、沐浴、工作等等不是為了享樂,而是要對治身苦。我們必須隨時保持如理作意以防止生起喜歡或不喜歡。而且刻意走得很慢或以緩慢的動作做工作都是出自貪欲,因此不適用。所有的動作必須以自然的方式運作,而我們只要隨時保持如理作意以防止喜歡或不喜歡生起即可。

 三、實修:
 *長久以來都在執著這些:這是我的,這是我,這是我自己。(相應部)

 *二○○八年二月六日即將到來,那時候不管你是行、住、坐、臥都要死,因此你已經沒有時間懈怠了。(小部)

 *老、病、死這三樣東西就像大火一樣地逼近了,沒有任何力量可以令它們安撫,不管跑多快也逃不過的。(小部)


(一)四種姿勢:
  我們以四種姿勢觀照身心:行、住、坐、臥在《大念住經》的綱要中有四種基本或主要的姿勢,因為身比心容易觀照,所以我們由觀身著手。身比較容易觀照的原因是:

1.身較「粗顯」,心較微細、

2.四種姿勢隨時存在(心的所緣,如聽、看只有在某些時間起作用。)、

3.色身比其他所緣更容易觀苦,因為我們觀照四種姿勢時,苦總是無法隱蔽的。


(二)我們觀照所需的工具:
我們觀照所需的工具是:「精進、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如理思惟)、覺察力」。精進是積極斷煩惱。正念是念住於四念住。正知是可以啟發智慧,袪除愚痴或邪見的清楚認知。用三心觀照各種姿勢:

 1.精進:不精進你就無法體會整個坐的色身。例如,妄想使你偏離了當下,精進心提起正念正知使你回到當下。
 2.正念:使你明白你坐的樣子--姿勢。
 3.正知:是使你知道整個姿勢即是坐的色身。
 4.如理作意:意即以正見將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諸如知道任何動作的原因或坐的色身的實際情況。如理作意提醒你不管飲食、沐浴、如廁或做其他任何事,你都是為了治苦而做的,不是為了尋樂而做的。如理作意也提醒你,變換姿勢只是為了治苦而已。
 5.覺察力:是觀照。它告訴你修得是否正確,覺察力可以使你知道是否偏離了當下。


(三)中道:
  中道袪除或止息了喜歡或不喜歡,執取或厭惡。中道對於此修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具足正念正知地活在當下,喜歡或不喜歡就無法生起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

 1.改變姿勢的觀法:每當苦產生的時候,就要改變姿勢來治苦,因為苦迫使色身變換姿勢。你必須保持「如理作意」以防止煩惱介入。所以變換姿勢的時候必須保持良好的如理作意和覺察力,才能使你注意到修行是否與煩惱相應。例如,坐的時候,我們感到有點痛,我們不喜歡這個姿勢(起厭惡心)因而起貪欲想變換到一個新的姿勢。唯獨苦逼迫我們的時候,我們才可以改變姿勢。

   我們不要坐到疼痛完全消失,因為這樣會產生煩惱--以為我可以控制疼痛的邪見(事實上,身心皆無法控制,它們是無我的)。然而有些修行者為了見到苦設法坐更久或者坐到疼痛完全消失,但是這種苦並不真實,因為這種苦是人為因素刻意造成的。有些修行者想坐更久是為了能加深禪定,因為他們認為這樣能夠引發智慧,但是這樣做只是徒增煩惱而已。記住,四念住只是修心而非修身;如果心錯了,身也會跟著做錯的。例如,心裡認為雙跏趺坐比較容易見實相-心會令身結雙跏趺坐。

 2.不分別姿勢:不要想從任何姿勢得到舒適或快樂。也不要覺得那一種姿勢比另一種姿勢好,因為每一種姿勢都是不實的:無常、苦、無我的。

 3.不執著禪定:不要想從修行中得定,禪定會使我們以為有一個可以控制的自我,而且會使我們覺得寧靜和快樂;但事實上是沒有樂的,只是暫時離苦罷了。如果沒有苦我們是不能體會到苦的,苦諦是佛所教的真理,但是並沒有「樂諦」--沒有快樂的聖諦。因為樂是無常的,是會變苦的。

 4.不妄想開悟:修行不要存著想成就、開悟、看破的心理。只要按照四念住正確的修法去修。甚至也不要想證得涅槃或得阿羅漢果,修行者要滅除這些貪念,不然的話是無法達到涅槃的。

 5.不妄想為師:修行不要存著你要成為一個老師的念頭,這個念頭會造成貪欲而障礙發慧。修行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滅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