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潤澤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法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一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二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三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四法。
“比丘們,這四法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
三十二.潤澤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法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一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二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三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居家的聖弟子,內心清除了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四法。
“比丘們,這四法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
三十三.潤澤之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法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一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二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三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有智慧:他具有生滅的智慧,具有聖者洞察力的智慧,具有能把苦徹底清除的智慧。這就是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的第四法。
“比丘們,這四法能潤澤福德,潤澤善報,是快樂的成因。”
三十四.天之途徑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條生天的途徑,能使不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能使不明晰的眾生得到明晰。這四條途徑是什麼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一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二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三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四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這四條生天的途徑,能使不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能使不明晰的眾生得到明晰。”
三十五.天之途徑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四條生天的途徑,能使不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能使不明晰的眾生得到明晰。這四條途徑是什麼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他這樣反思: ‘什麼是生天的途徑呢?我知道,我聽說,天神是以平和為至極的。現在我無論對強的還是弱的都不傷害,進入了天的途徑之中。’ 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一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他這樣反思: ‘什麼是生天的途徑呢?我知道,我聽說,天神是以平和為至極的。現在我無論對強的還是弱的都不傷害,進入了天的途徑之中。’ 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二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這樣反思: ‘什麼是生天的途徑呢?我知道,我聽說,天神是以平和為至極的。現在我無論對強的還是弱的都不傷害,進入了天的途徑之中。’ 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三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他這樣反思: ‘什麼是生天的途徑呢?我知道,我聽說,天神是以平和為至極的。現在我無論對強的還是弱的都不傷害,進入了天的途徑之中。’ 這就是能使眾生得到清淨、得到明晰的第四條生天的途徑。
“比丘們,這四條生天的途徑,能使不清淨的眾生得到清淨,能使不明晰的眾生得到明晰。”
三十六.類似
“比丘們,具有四法的人,天神都會高興,說那人跟天神類似。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那些因具有這種淨信而投生天上的天神心想: ‘我因具有這種淨信而投生天上,那位聖弟子也有這種淨信,他會投生到天上這裏來。’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那些因具有這種淨信而投生天上的天神心想: ‘我因具有這種淨信而投生天上,那位聖弟子也有這種淨信,他會投生到天上這裏來。’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那些因具有這種淨信而投生天上的天神心想: ‘我因具有這種淨信而投生天上,那位聖弟子也有這種淨信,他會投生到天上這裏來。’
“比丘們,再者,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那些因具有這種聖者所推崇的戒而投生天上的天神心想: ‘我因具有這種聖者所推崇的戒而投生天上,那位聖弟子也有這種聖者所推崇的戒,他會投生到天上這裏來。’
“比丘們,具有這四法的人,天神都會高興,說那人跟天神類似。”
三十七.摩訶男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釋迦人摩訶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個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戒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優婆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戒的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信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優婆塞對如來的覺悟有敬信,明白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信的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施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居家的優婆塞,內心清除了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施的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慧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優婆塞有智慧,他具有生滅的智慧,具有聖者洞察力的智慧,具有能把苦徹底清除的智慧──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慧的優婆塞。”
三十八.大暴雨
“比丘們,就正如在山頂下了一場大暴雨,雨水向下傾流,流遍山岩、山洞、山峽、山脊;流遍山岩、山洞、山峽、山脊之後再流入小水坑;流入小水坑之後再流入大水坑;流入大水坑之後再流入小河;流入小河之後再流入大河;流入大河之後再流入大海洋。
“同樣地,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能超越生死流而到彼岸,能清除各種漏。”
三十九.迦利.瞿多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前往釋迦女士迦利.瞿多的住處。世尊抵達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迦利.瞿多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迦利.瞿多說: “瞿多,具有四法的聖弟子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什麼是四法呢?
“瞿多,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瞿多,一位居家的聖弟子,內心清除了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
“瞿多,具有這四法的聖弟子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大德,世尊所說的四入流支在我心中,我瞭解這些法義。大德,我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我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我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我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我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我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我對任何具有戒行、具有善法的人都沒有分別地向他們行踐布施法。”
“瞿多,你有得著,你有善得!你能為自己授記得須陀洹果!”
四十.難提耶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釋迦人難提耶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聖弟子有四入流支。人們說: ‘一位聖弟子如果完全沒有四入流支,他會生活在放逸之中。’ 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難提耶,完全沒有四入流支的人,我說,他站在外道凡夫那一邊。
“難提耶,我要為你說生活在放逸之中和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聖弟子。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難提耶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難提耶,什麼是生活在放逸之中的聖弟子呢?
“難提耶,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他對這種淨信感到滿足,但沒有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沒有出離,在晚上沒有安住在靜處。他因生活在放逸之中而沒有歡悅,因沒有歡悅而沒有喜,因沒有喜而沒有猗,因沒有猗而生活在苦之中,因苦而內心沒有定,因沒有定而內心沒有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他對這種淨信感到滿足,但沒有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沒有出離,在晚上沒有安住在靜處。他因生活在放逸之中而沒有歡悅,因沒有歡悅而沒有喜,因沒有喜而沒有猗,因沒有猗而生活在苦之中,因苦而內心沒有定,因沒有定而內心沒有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這種淨信感到滿足,但沒有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沒有出離,在晚上沒有安住在靜處。他因生活在放逸之中而沒有歡悅,因沒有歡悅而沒有喜,因沒有喜而沒有猗,因沒有猗而生活在苦之中,因苦而內心沒有定,因沒有定而內心沒有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再者,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他對聖者所推崇的戒感到滿足,但沒有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沒有出離,在晚上沒有安住在靜處。他因生活在放逸之中而沒有歡悅,因沒有歡悅而沒有喜,因沒有喜而沒有猗,因沒有猗而生活在苦之中,因苦而內心沒有定,因沒有定而內心沒有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這就是生活在放逸之中的聖弟子了。
“難提耶,什麼是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聖弟子呢?
“難提耶,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他對這種淨信感到不滿足,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修習出離,在晚上安住在靜處。當他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時候,歡悅便會生起;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猗息;當身猗息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當他定下來的時候,便會帶來各種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再者,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他對這種淨信感到不滿足,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修習出離,在晚上安住在靜處。當他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時候,歡悅便會生起;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猗息;當身猗息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當他定下來的時候,便會帶來各種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再者,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他對這種淨信感到不滿足,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修習出離,在晚上安住在靜處。當他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時候,歡悅便會生起;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猗息;當身猗息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當他定下來的時候,便會帶來各種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再者,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他對聖者所推崇的戒感到不滿足,進一步作出精進:在白天修習出離,在晚上安住在靜處。當他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時候,歡悅便會生起;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猗息;當身猗息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當他定下來的時候,便會帶來各種由定所生起的善法,他可算作是一個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人。
“難提耶,這就是生活在不放逸之中的聖弟子了。”
第四潤澤福德品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