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智者捨棄一切,不因苦樂而喜憂 ◊◊
【083偈】
善人離諸欲,不論諸欲事。
苦樂所不動,智者無喜憂。
【註解】
那尊貴的智者,不被世間一切事物所約束;那守紀律的人,不為世間的欲望所誘惑;當好運或惡運來臨時,他們保持冷靜,處之泰然,不沮喪也不得意。
【智者保持平靜——佛陀馬麥之難】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自己與五百比丘共食三個月馬麥的悲壯經歷。
有一回,佛陀受阿耆達王的邀請,前往該國弘法、受供並度過一個夏安居。佛陀與五百名比丘,來到在維侖佳河時,山洪暴發、大雨滂沱,佛陀與眾比丘躲到山上一個礦工廢棄的窩棚裡避難,在又冷又餓的環境下挨了好幾天,後來,一個商團的馬隊也來到窩棚避難。馬隊的商人以餵馬的麥麩供養佛陀,與佛陀等人共度了三個月,在這三個月期間,大家都相安無事,集腋成裘共同面對災難。
洪水消退後,佛陀邀請商團馬隊一起到祇陀園,舍衛城的人民以豐富的食物,迎接佛陀的回歸。
商團馬隊眾人,狼吞虎咽的所有的食物吃光,然後去睡覺,睡醒後,他們高聲叫喊,又歌又舞,對眾比丘造成極大的困擾。
在開示會上,眾比丘向佛陀投訴,佛陀說:「當我們一起在維侖佳河畔,共同面對饑荒與苦難時,僅以餵馬的麥麩維生,那時候他們顯得和善又規矩。現在有了充足的食物,他們卻變得不安份和不守規矩,對僧團造成極大的困擾。而我們這群比丘,無論是在維侖佳河承受災難或是在這裡,都同樣的行為規矩。」
接著,佛陀為眾比丘開示說:「當事情不順利時,那些愚痴的人民感到憂愁和沮喪,那是自然的,那是他們的天性;當事情順利時,他們便充滿快樂和感到得意。但是,一位智者經得起這些生命的盛衰起落,對一切都不會在意。」
【評論】
苦與樂,喜與憂,智者在歡樂或痛苦中保持冷靜。苦與樂互相對立,這是影響人類的最大要素,「樂」很輕易的就被接受,而「苦」就難以忍受。一般來說,「樂」是獲得所求,一旦獲得所求,又生起其他慾望,我們的慾望是自私的和無法滿足的。沉迷於慾望的享受,對普通人而言,是獲得最高且是唯一的快樂,雖然那是短暫的。嚮往與回憶這種快樂,是一般人的理想,但它們只不過是過眼雲煙,並不永恆。
真正的快樂,在於內心,而非財富、權力、榮耀或征服所能衡量而對它下定義。
本BLOG<<真理的寶藏 法句經>>由高菩提法師提供中文繁體的編排,特此誌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