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93.jpg

◊◊ 空與無相的解脫之道,不貪婪於飲食;有如鳥兒在空中飛翔一般無跡可尋 ◊◊

【093偈】
彼等諸漏盡,亦不貪飲食,
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
如鳥游虛空,蹤跡不可得。

【註解】
當一個人完全棄除那些誘發人類行動的內在與外在的欲望,不貪圖口腹的享受,於內心著重於空和無相的自由思想。他們像鳥兒在天空飛翔一般,無跡可尋。

【阿羅漢蹤跡不可得——阿耨樓陀尊者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阿耨樓陀尊者。
  
一天,阿耨樓陀尊者發現自己的袈裟已經很破爛,正在垃圾堆裡尋找布料,準備縫製新的袈裟。他前三世的妻子,在三十三天界重生為天女的佳麗妮發現阿耨樓陀尊者正在尋找布料,她決定幫助他。於是,她拿了三塊天界的布料,十三肘長,四肘寬,她心想:「如果我直接交給他,他肯定不會要的。」她便到那尊者尋找布料的垃圾堆,將布匹擺在那裡,只露出一點邊緣。
  
阿耨樓陀尊者尋獲布料後便離去。當他正準備縫製袈裟的時候,佛陀與八十名比丘正好回到祇陀園,他們不到精舍歇息,而是直接來到阿耨樓陀的住所,佛陀在屋內正中間坐下,隨行的眾比丘也在一旁坐下。為了縫製袈裟,大迦葉尊者坐在佛陀的右前邊,舍利弗尊者坐左前邊,阿難尊者坐在最前頭。眾比丘正忙著裁剪,佛陀在穿線,目犍連尊者則忙著為他們提供必需品。
  
於此同時,天女佳麗妮進入城裡,催促居民為佛陀及眾比丘提供供養及做出布施,她說道:「偉大的舍衛城居民們!尊貴的佛陀及他的眾弟子們正在為阿耨樓陀尊者縫製袈裟,佛陀在八十名弟子的陪同下,已回到了祇陀園,請以米飯及其他食物供養佛陀及眾比丘。」
  
在進餐時,目犍連尊者帶回來許多美味可口的食物,可是眾比丘肚子都已經填飽了,已經無法下咽,三十三天的大天王釋迦在屋外場地上劃個大圈圈,無數美味的食物在圈圈內不斷的涌現。
  
祇陀園內其他的比丘,對這件事很有意見,「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的食物供養給那極少數的比丘呢?」佛陀得知後,在午餐開示時,問眾比丘:「比丘啊!你們是否認為這些供養都是專門為阿耨樓陀尊者所準備的?」「是的,世尊!我們確實是這樣想的。」佛陀說:「比丘啊!我的弟子阿耨樓陀並沒有這麼做,他是一名已棄除貪念的阿羅漢,他不會浪費時間在供養品上,這些食物是天女佳麗妮,因為感恩而對他做出的奉獻。」

【評論】
「漏」,流注漏泄之意,煩惱之異稱,煩惱滅盡即稱為漏盡。眾生因為煩惱,常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過患,又於生死中流轉三界,故此煩惱,稱為漏。漏有四種: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欲漏,由六根誘發五取蘊對十八界的執著。
  
有漏,執著「生而後有」,世間萬物皆「有」,不了「無生」,受困輪迴。
  
見漏,由嗔恚誘發「我執」,處事以「我」為中心,不了「無我」。
  
無明漏。由愚痴誘發種種不善行。
  
欲漏、有漏與貪欲息息相關,能生起「欲貪」、「生有貪」和「無生貪」。「無生貪」要到證得阿羅漢果時,才能完全消除。
  
漏有六大特性:
  
一、留住,令有情留住三界。
二、淹貯,淹貯業種於煩惱器中,能生後有。
三、流派,有情從六處門流派諸煩惱。
四、禁持,有情為諸煩惱所禁持,故循環諸界、諸趣、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
五、魅惑,有情為諸煩惱所魅惑,起身、語、意三種惡作。
六、醉亂,有情如飲煩惱之酒,無慚無愧,顛倒放逸。


本BLOG<<真理的寶藏 法句經>>由高菩提法師提供中文繁體的編排,特此誌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