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d575d4-3ee9-4a50-95b9-163607b1d160_size28_w410_h274.jpg

焦諦卡禪師(Jotika Sayādaw)講

果儒法師 譯

第九講 第十一觀智:行捨智:通往涅槃的門戶

上星期我談到壞智,看到壞滅;怖畏智,看到危險;過患智,看到身心生滅過程的過患;厭離智,心生厭離;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a- ñāṇa),想要從生滅過程中解脫;以及省察智(Paṭisankha-ñāṇa),想要從某種事物中解脫,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它,並且仔細的觀察它,否則無法克服任何困難,包括我們的身體狀況,我們的一生,任何情況。要克服困難的第一件事是:非常仔細的觀察它,深入了解,然後再去克服。我們不能逃避,逃避無法克服困難,無法解決問題,無躲藏之處,無處可去。在緬甸,我們說:「沒有你能逃走的地方。」無論你去那裡,你仍在身心的生滅過程中,只有透過全盤了解,我們才能克服困境。當我們發現我們被困在這個生滅過程時,我們想要逃走,有時,我們會想:「如果我不觀察這些東西,只是離開,並且把它忘記,我將獲得解脫。」,這不是正確的觀念。


當禪修者覺得: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令人厭煩、令人心生厭離時,覺得觀察生滅現象一無是處,只是觀察,我們沒有真的獲得平靜。只有在剛開始時,你感到平靜、平和,因為粗重的煩惱暫時消失。過了一段時間,只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是非常累人的,不只令人厭煩,而是被困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不想再觀察了,我們真的感到厭倦,卻無法逃避,只能更仔細的觀察生滅過程;更深入仔細的觀察,心會變得更平靜,正念和定變得更強大,然後心生捨離,這叫做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 你非常仔細的觀察所緣境,以捨離的心來觀察,以完全捨離的態度,毫無自我認同,你沒有視它為自我,而是完全捨離,心非常輕安,非常專注。「行」指有為法,事實上指身心的生滅過程。 這個過程叫做「行」(saṅkhāra)和「捨」upekkha。捨指輕安,輕安有許多方面,如精力的平衡,你不會過度用功或過度放鬆,因為兩種極端都是不平衡的。太用功不是中道,太放鬆和太輕鬆也非中道。在這個階段前,你急著想要克服:「我想要擺脫它,我想要克服它,我想要逃走。」這是一種不安,是精神上的不平衡。 當你到了行捨智的階段時,你不會急著想要克服它,由於很輕安,你只是觀察。在這個階段前,在第四觀智,你清楚的觀察生滅現象,你有點輕安,在那個觀智,它只是偶而發生。有時,你覺得非常快樂;有時,你非常清楚的觀察所緣境,甚至執著這個清楚的觀智。


在這個階段,你不會執著於清楚的觀察所緣境,你甚至不會執著輕安。在生滅隨觀智階段,你感到如此平靜、平衡,你非常喜歡這種境界,禪修是如此容易,只是觀察所緣境,但是你會一再的錯失觀察所緣境。在這個階段,你不會再錯失觀察所緣境,你一直禪修,並能長久保持輕安,你有強烈的捨離感,因此這種輕安被比做阿羅漢的輕安,因為阿羅漢一直保持心輕安。尚未開悟的禪修者,可以藉著持續的覺知來保持心輕安,而阿羅漢的覺知是自然的,他的心永遠是輕安的。實際上,在觀智(Vipassanā-ñāṇa)中,只有三種智,即:無常、苦、無我。由於體驗無常、苦、無我的程度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觀智。在緬甸,教禪修的禪師只談這三種智︰觀察無常,厭離無常,和終止無常。在這個觀智之前,禪修者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輕安的體驗,只是在這個階段它是完整的:身心俱輕安。

Saṅkhārāva saṅkhāre vipassanti. ~Vsm 628
在《清淨道論》628頁提到:毗婆舍那指以一種特殊的方法深入觀察。通常我們只是觀察和覺知所緣境,在這個階段,我們非常清楚的觀察所緣境。Saṅkhārāva指「只有行」;Saṅkhāre指「在行中」或「面對行」,行是所緣境,它可能是色(rūpa)、受(vedanā)或心,可能是五蘊中的任何一蘊。Vipassanti指觀察,觀察一個過程,再觀察另一個過程,不再有「你」。在這個階段,觀察變得非常清楚,以致於你覺得「沒有我在觀察」。為了有所突破,這種「非自我認同」(dis-identification)是必要的,而且需要這種強大的平衡。Upekkhā(捨)有許多意思,不憂不喜也叫做Upekkhā。喜樂是一個極端,不樂是另一個極端,不樂不憂是一種捨。在這個階段,禪修者沒有樂與不樂。在這個階段前,有時,你對你能清楚的觀察所緣境感到非常高興;有時,你會因為被困在生滅過程裡而感到不悅,但是現在沒有樂或不樂,完全平衡,非常輕安。在這個階段前,有時精力過剩,有時不足;現在不多不少,剛剛好。在這個觀智前,我們看到諸行,視生滅過程為過患,這種生滅過程沒有好處。我們變得有點不滿,不是不高興,而是心生厭離。但是,在這個階段,不再有不滿;在這個階段前,有「欲解脫和該怎麼辦」的狀況;現在,不再有「欲解脫和想做某事」的狀況,現在是全心全意的觀察,觀察變得更簡單,禪修變得更簡單。


在這個階段前,有時,因為你視身心的生滅過程為過患,你不想全神貫注的觀察,因此,你認為:禪修不再令人滿意,或禪修不像過去那麼好,但是現在這種狀況不再出現。心完全捨離,沒有自我認同,別無他求,只是觀察所緣境,這是最好的心境,不想再做任何事,完全專注。請想像這種心境,並觀察你有多解脫,一無所求,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重要,只是完全專注。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不是追求某些事物,就是捨棄某些事物,我們一直在做這兩件事︰執取某些東西,或捨棄他們,這是令人非常疲累的。在這個觀智,禪修者不再執取任何事物,不再捨棄事物,而是非常專注,全心全意的觀察生滅過程,無論何種所緣境生起,都非常專注,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在這個階段,你不再擔心任何事,即使那時你死了,你也不會覺得意外。我們總有一天會死,死的最好方式是在那種心理狀態,完全接受生滅過程,完全專注,具足正念,沒有抗拒、恐懼,這是一個人要去世時最佳的心理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