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76757-0623-46D3-8D07-363078875C67.jpeg

問答匯編(3)

 

[阿姜舒淨]

 

問:開始聆聽佛法,對什麼是法相很難理解?

 

答:聆聽佛法,必須先聽懂“名法”和“色法”的意思。佛陀把世間萬物劃分為有感知的“名法”,和沒有知覺的“色法”兩大類。

 

“名法”就是能感覺種種情緒的心和心所的總稱,“色法”有二十八種,包括了顏色、聲音、氣味、味道……等等。眾多的名法和色法,都以各各不同的法相展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智慧的熏陶,必須先能分辨生活中的名法和色法,有的人選擇静坐和關注自己的呼吸,但是他是否有考慮到,以這種方式,可以使到他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的看見、聽見、聞到等等的真實法相嗎?又是否能夠讓他感覺到自己對顏色、聲音、香味、味道等等的執著與追求呢?

 

對於呈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法相缺乏正確的認知智慧,就不可能消除各種妄見的煩惱。我們即不可能強制要什麼法相現起,或強制不讓什麼法相生起,同樣的,智慧也不是我們要它增長,它就能增長,智慧只能在不斷累積正確的理解的基礎上,自自然然的在不知不覺中熏陶滋長的。

 


問:智慧只能通過正確的理解,在不知不覺中滋長的,那對於剛開始研習佛法的人來說,要怎樣才會使他有信心繼續探討深奧的佛法教義?因為每一個開始研習佛學的人,都希望自己在研習一段時間後,能感覺到進修的成果。

 

答:希望見到顯著的成果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沒有一個標準。但是在逐漸理解佛法之後,會明白人生的快樂或痛苦的真正原因所在,在自己遭遇到不幸事件時,能以泰然的心態面對,在與他人的交往上也能理解他人的動機,能有更大的忍耐心、包容心。當發現自己對人對事的觀點,從好的方面有所改變時,就能激勵起往佛學進一步鑽研的信心毅力。

 


問:我覺得您說的看見和聽見,真是太普通了,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價值。

 

答:如果把看見和聽見當作話題來談,就覺得那是很乏味的話題,不值得關注。但是不要忘記,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停生滅的法相,如果你明白各種法相生滅的因緣關係,你就會注意到自己的心起念動,會注意到看見和聽見後的心理反應,那個時候,對研習佛法就有興趣了。

 


問:我認為探討貪婪或惱怒,歡樂或痛苦等話題,對我們會更有好處,我們應該了解煩惱的根源,老是說這些看見、聽到、軟硬等,是有必要的嗎?

 

答:執著於一閃而逝的法相為真實的、實有的,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消除煩惱只能依靠明白一切法相真實面貌的智慧。我們應該明白“無我”的意思,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我”在看,沒有一個“我”在聽,沒有一個“我”在感受痛苦或歡樂,只有各種法相,緣聚而生,緣盡而逝的不停生滅。只有明白一切法相是虛幻的真理,才能逐漸鬆開我執與物執的桎梏。

 


問:我在欣賞喜愛的東西,聽見動聽的音樂時,都享受到生活中的情趣,那是自自然然的,也沒有感覺得有一個我正在欣賞、正在聽音樂。我不明白,為什麼在看見或聽見的時候,要想到消除我執的問題。

 

答:我們不能說在聽見或看見的時候,都有我執的邪見。但是我執是根深蒂固的潛伏在我們的心底,即使在平時沒有表現出來,但潛意識中,我們是牢牢的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

 

我們一直來都很在意自心的感覺,但是我們心裡的感覺,只是一種稱為名法的心和心所的作用。而我們認為是“我”的這個肉體,也只是各種色法的組合,名法和色法都是隨生隨滅。錯誤的見解帶來錯誤的行動,累積了就成為種種惡習。

 

只有正見能消除邪見,我們必須先能分辨出什麼是正見,什麼是邪見,才能慢慢減輕對物慾的響往和追求,因此有必要培育正見的智慧,即認識日常生活中與我們牢不可分的看見、聽到等的法相,它們並不是固有而存在的,而是隨生隨滅,也即是無常、無我。

 

在研習佛法一段時間後,我們會發現,在看見或聽見之後,常常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不善的心,對於喜愛的物欲享受,就會無止境的追求,為追求更多的物欲享受而患得患失。培育正見的智慧,能使我們覺知那隨生隨滅的心念。

 


問:雖然按照經義上的說法,眼看到的只是“色”,眼睛看到“色”之後,經過心的造作,就呈現為各種各樣的東西,如人物、汽車、房子等等的概念。我覺得要把眼看到的色,和心裡想到的景象分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當一眼看到人物景象的時候,心裡馬上就知道那是什麼人物景象。

 

答:要真正的明瞭“看”的真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經典中有闡釋究竟法和概念法兩種不同的法:看的心是真有的,心僅是體驗顯現在眼前的東西,是究竟法。而把這些呈現在眼前的,認為是一個有人物風景、五花八門的世界,則只是一個個的概念,稱為概念法,這也就是真實與虛幻的分別,在成為概念的時候,已經超過了看的究竟實相了。

 

雖然在實際上我們都還沒有能分辨出究竟法和概念法的智慧,但是在理論上,我們應該知道哪一個階段是真實究竟,哪一個階段只是想像的概念,明白看的那一霎那的心不同於在想的心,就會逐漸減輕妄見。

 


問:既然真實究竟和想像概念不同,那是不是不要想比較好,可以很容易就知道法相?

 

答:那也不行,我們應該知道想就是想,看就是看,心裡的感覺就是心裡的感覺,感覺熱的心,和知道哪裡熱的心是不同的心,它們都各有不同特徵的法相,並不混淆。

 


問:知道了這些法相,就會成為一個好人嗎?

 

答:當對諸法實相有更多的了解,對於我執的邪見就會相應的降低,能夠分辨自己心裡一閃而逝的念頭是善念,還是惡念。知道善心或惡心的生起,都有一定的因緣關系,不是由我所能控制,知道這些道理,自然會漸漸以平常心來面對生活中的得失糾紛,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問:相信不是有一個“我”在控制,不會使人傾向於一切委之命運嗎?

 

答:對佛法有正知正見,覺悟到能分辨各種法相的智慧的難得可貴,就有信心精進研習,智慧也會在無形中育孕增長。視野開闊,相信因果規則,就不會有一切是命中註定的想法。

 


問:我們可能在今生今世都不可能領悟到,所謂的真實法相的展現,因此需要很堅強的毅力信心,才能激勵自己往學佛的道路上前進,我們又怎樣才能肯定,我們一路走來的路已經是正道了?

 

答:我們不一定要在領悟了諸法實相的真理後,才來建立信心。所有的善心都有美好的心所伴隨而生,譬如我們正在助人的心、正在研習佛法的心等,其中都有信心的美心所。

 

我們不可能要求了解實相的智慧能很快的出現,但在做一些善事,或研習佛法、體驗佛法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感覺到信心是一種美好的法相,就會樂意的、有毅力的去做,沒有必要去祈求能夠很快的覺知各種法相,而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

 

對法相有所理解的時候,會明白法相是無所不在,像看見、感覺,或貪婪等等的法相,各有各的特徵,各有各的作用,法相的特徵或作用都是不能改變的。看是一種法相,不管是對於任何人,也不管是用什麼語言來稱呼它,或者干脆不用什麼語言,看就是看,但是我們的心在“看”之後,在心裡造作了很多不同的概念,我們把這些心造作出來的各種各樣概念當成是實有的,然後深深的執著於這些概念。

 

研習佛法,並不會使我們很快就分別出事物的究竟實相和想像概念,我們依然還是深深貪戀著各種官能上的享受,但是知道究竟法和概念法的不同,會使我們逐漸減輕對一切精神與物質的沉迷執著。

 


問:即使明白各種法相的顯現是無常性,生起後就滅去,但是我們還是執著於我們的欲望,對於欲望的追求,似乎並不能鬆懈。

 

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追求五個官能上的享受,以及重視心裡的感覺,淪為欲望的奴隸。唯有正念和智慧才能讓我們掙脫欲望煩惱的桎梏,雖然掙脫也只是極短的時間,但如果細心的話,也可以體驗到其時心靈的輕鬆自由。

 


問:什麼是佛教的末法時代?

 

答:當佛教徒不再關心研習佛法,不再關心智慧的熏陶的時代。

 

問:我認為佛教徒不再關心研習佛法,那是因為智慧的熏陶是很困難的,與很難看到效果,對嗎?

 

答:儘管很難感覺到智慧的增長,但是也不是不可行。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訓練自己的心志,不管是在工作時,還是在休閒時,也不限定必須在什麼地方。雖然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心不在焉,忘了訓練自己,可是我們還可以重新來過。只要持之有恆,有信心、有毅力,就一定有成就。

 

有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就是廚師手裡的刀柄。廚師每天握著刀柄的時候,刀柄都是原來的樣子,但是日子久了,刀柄也會消損。刀柄是什麼時候開始消損的呢?外表上是看不出來,那是在廚師每天都握著刀柄的時候,刀柄就正在消損了。研習佛學也一樣,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進展,但是在一段日子之後,會發現自己對佛法的體會,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問:在工作時碰到一些困難,會使人感到焦躁,沒有心情體會,那又該如何?

 

答:在工作忙碌,或悠閒時的狀態,和體驗心念並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不論是在工作忙碌,或是休閒消遣的時候,都同樣會有一些讓人操心的事。我們的問題的根源,來自我們的貪婪、瞋恚,與無明,這些煩惱的出現,和我們的有沒有工作,或是處於什麼地方沒有直接的關係,除非是能慢慢培育出認知諸法實相的時候,各種令人煩惱的問題才能逐漸的減少。

 


問:我有時會因為不能使自己的心安定下來而煩惱,也希望正念能出現。現在我明白智慧的增長,並不是我們自己強求便能得到,那麼我又該怎樣壓抑這顆在祈求智慧增長的心?

 

答:既然已經明白智慧不是靠強求便可得到,就會慢慢的以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的觀察自己的心起念動,不會在研習佛法的過程中操之過急。

 

領悟佛法,只能來自閱讀經典,思考,與參加佛學講座的交流,了解展示於當下的法相。當我們知道智慧與定力也都是無常、無我,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想要有智慧就能有智慧,想要有定力就能有定力的隨心所欲,明白了這點,我們就會不輕易言棄,有决心鍥而不捨的繼續研習佛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