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迪達]
【止息痛苦】
◎不妄想也不停滯──佛陀的謎語
身為一個老師,我觀察到許多行者的心似乎有起妄想的傾向,不注意當下呈現的事物。由於我想幫助你們了解妄心的本質,因此要告訴你們以下這個謎題。佛陀說:「不應讓心向外起妄念,也不應讓心停滯在內。能如此觀照的比丘,終能止息一切痛苦。」首先我要說的是,所有認真修習的你們,都可以把自己當成比丘。想要從苦解脫的你們可以熱切地實踐這個忠告,然而,要知道下一步走向何方,或許有點困難。向外起妄想是什麼意思?我們如何能確保心不這麼做?或許我們相信這事並不那麼困難,我們都經驗過妄心,而且只能強力地防堵它。但若不讓心向外妄想,心勢必要待在裡面,可是佛陀才告訴我們不可如此!
你可能注意到心在自己身中生起,若你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在這個片刻,心在哪裡呢?如果它不在外面,那麼一定在裡面。我們現在能怎麼做?是不是該吃個鎮定劑,然後忘記這整個問題?是不是連這點都違背了佛陀的勸告——不要讓心停滯在內?
唉!但是佛陀承諾說,若我們遵循這些指示,便能解脫再生以及其結果——老、病、死,所有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情。他作了這簡潔有力的聲明,便回到自己的香室(GandhakuTi)1,留下大部分迷惑的聽眾。
人們四處尋求協助,最後選上迦旃延(KaccAyana)尊者來闡釋佛陀的開示,他是一位阿羅漢,以能闡述佛陀有時非常精簡的開示而聞名。
◎揭開佛陀的謎底
闡明這段開示,是具有挑戰又收穫良多的智力練習,我建議你從問自己問題開始:如果沒有控制心,那麼你的心會發生什麼事?心會如何回應所緣?
如果心接觸愉快、合意、令人心動的所緣,自然會充滿了貪,這就是我們說起了妄想的片刻;當心接觸厭惡、痛苦的所緣,則充滿瞋恚,再次成了一個妄心;心被愚癡所遮蔽,無法見到正在發生的事,也是渙散的心。所以佛陀實際上是在教導弟子們不要讓貪、瞋、癡的心所生起。見、聞、嗅、嚐、觸等經驗,也算是妄心的一部份嗎?
◎有念與無念的感知過程
所有感知的過程,都經由一系列非善亦非惡的心而產生。然而緊跟在這系列之後,如果「念」沒有介入,便會產生第二,第三或第四,更多一系列伴隨貪、瞋、癡的心。修習毗婆舍那的重點在於強化「念」,使它得以在一系列非關道德的心結束時,捕捉到純然感知的過程,阻止伴隨貪、瞋、癡的進一步心系列生起。若心能如此攔阻,這便不是在起妄想。妄想的心是指心在它思前想後時,被煩惱所染污。
實際來說,如果我們開始思索所緣的特性:「哦!多麼絢麗的顏色啊!」——便知道心已經在妄想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看到絢麗所緣的片刻,策動精準且具洞察力的念與勤勉的精進,便有機會如實了解「看」的過程。這是開展智慧的機會。我們可以見到心對色的關係、連結它們的條件,以及它們所共享的無常、苦與無我的特性。
你也許想馬上做個實驗,將注意力放在腹部的起伏,如果心努力於精確地覺察這些動作,實際地感覺到它們開始直至結束,心便從貪、瞋、癡解脫。沒有可意所緣的想法,也不對不可意的所緣生瞋,對正發生的事亦無愚癡的迷惑。
噹啷!聲音突然變得明顯。此時,我們遠離了起伏的動作。即使如此,如果我們可以馬上認出這是一個聲音,觀照「聽到、聽到」,沒有去思索是什麼事引起這聲音等等,心就不算在打妄想。此時心中沒有貪、瞋、癡。
若心被熟悉的音調拉走則是另一回事了,我們開始回憶上次是何時聽到它,唱歌的人叫什麼名字。即使在打坐,有的行者在記起以前的歌時,還會扭動身體,以手指頭輕輕打拍子,他們確實遭受妄心之苦。
曾經有一位行者,正在進行一次很有趣又充滿力量的禪坐。她坐得良好且安靜,突然隔壁的行者吵雜地從坐墊起身,她聽到骨頭喀吱響和衣服的窸窣聲,我們這位行者馬上開始想:「真不體諒人!他怎麼可以在一個小時的中間,我正努力禪修時,那樣地起來?」她讓自己大發雷霆,或許可將之稱為「大妄想」。當然,大部份的行者非常認真地,於各個所緣生起之時,專注於其上,以避免這種情況,因此不被妄心捕獲。這便是迦旃延尊者所說要去做的。
◎禪那
對於不起妄想之事,還有更深的層面。無妄想的心,就是心深入留意正在發生的事。「深入」這個字不是隨便用的,是必須在心中生起禪支。禪(JhAna)通常譯為「安止」(absorption),事實上,是指心能固守在一所緣上並觀察它的特質。
想像你在泥濘中發現某樣東西,想把它拿起來,如果拿個尖銳的工具刺它,就會貫穿這物體,便能將它從泥濘中拿出來。若不確定那物體是什麼,現在便可仔細瞧瞧。對你盤中的食物也是如此,你用叉子刺穿一小塊食物的方式,可以說明禪支。
◎止禪
禪那有兩種:止禪(samatha jhAna)與觀禪(vipassanA jhAna)。有些人可能讀過止禪的內容,會納悶我為何在毗婆舍那中提及它。止禪是純粹的定,固定覺知於單一所緣——一個心的意象,例如一個色盤或一團光。心固定在這個所緣上,而不動搖或移轉到其他地方,最後心會發展出非常平和、寧靜、專注的狀態,而安止在所緣上。經典中描述了不同的安止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特質。
◎觀禪
另一方面,觀禪則讓心自由地從一所緣移到另一所緣,保持專注於一切所緣共有的無常、苦、無我的特相,觀禪也包括能保持專注、固守於涅槃之樂的心。不像止禪修習者的目標是輕安與安止,觀禪最重要的結果是觀與智慧。
觀禪是將心專注於「勝義法」(paramatthad h a m m a ),我們通常稱之為「究竟的真實」(ultimate realities),但事實上,它們只是可以透過六根門直接體驗,不經概念化的東西。其中大部分是「行勝義法」( sankhAra paramatthadhamma),或稱為「因緣和合而生的究竟真實」(conditioned ultimate realities)——不時變動中的名、色法。涅槃也是勝義法,它當然不是有為法。
呼吸是說明因緣和合過程的好例子,腹部的感覺是由呼吸的意圖所引生的行勝義法。集中注意力於腹部的所有目的,是要洞察該處正在發生事物的真正特質與本質。當你覺知到移動、壓力、拉緊、冷熱,你便已開始修習觀禪了。
於各根門保持正念,遵循相同的原則,如果有勤奮的精進與敏銳的覺知,並在任何特別的感知過程中,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心就會了解所正發生事物的真正本質,我們將會了解感知過程的自相與共相。
根據四種認定的方式而認為有四種禪,其中的初禪擁有五禪支,我會在下文說明。這些禪支對修觀而言十分重要。
【譯註】
( 1 )香室( Gandhakuti):佛陀的住處,特別指給孤獨長者(Anathapindika)在祇園(Jetavana)為佛陀所造之住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