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EC380A-E813-4C7D-B4C7-2C06931220C5.jpeg

《毗婆捨那禪修二十八講》12/29

     [恰宓]
澳洲 堪培拉 
28天密集禪修開示

 

 

第十一講:除疑清淨

 

今天是公元一九九二年一月八日,在澳洲堪培拉第十一天的禪修。

 

昨天跟各位解釋過能夠了知因緣關係的內觀智慧,以及講到了七種清淨。這七種清淨前幾個是:第一個戒清淨(sīla-visuddhi),第二是心清淨(citta-visuddhi),第三是見清淨(ditthi-visuddhi),第四是除疑清淨(kaṅkhāvitaraṇa-visuddhi)。

 

第二的心清淨,可以經由某種深度的定力而得到,當你具備某種深度的定力,你的心就能從煩惱和五蓋當中清淨出來。第三個見清淨,可以經由分辨身心差別的內觀智慧(名色分別智)而達到,這種能夠分別身心差別的觀智是第一觀智,叫作色心分別智,或者名色分別智。第四個除疑清淨,可以經由了悟因緣法則的觀智而達到。

 

普遍存在的疑

 

我們有哪些懷疑呢?我們的懷疑很多。我們會懷疑我們自己的存在,或者說是不是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存在,這是最深刻主要的懷疑。《清淨道論》的注釋書上講到,當我們還未能了悟到身心的因緣關係之前,我們會懷疑過去或者說前生是不是有我存在,是不是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人、我、眾生」。我們也會懷疑說現在、今生是不是存在著一個真實的「我」,一個恆常的「人、我、眾生」。然後我們會懷疑未來或者是來生是不是仍然有「我」存在,是不是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人、我、眾生」。如果你修行之後,接著了知身心的真實本質,你能夠了悟到因緣法則的關係,你就不再有懷疑:你不會懷疑現在、過去、未來是不是有「人、我、眾生」的真實存在。

 

了悟因緣法則的觀智

 

昨天解釋到修行者他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修行當中分辨出因緣的關係。比如說當你觀察腹部的時候,起初心常常會跑掉,常常會胡思亂想,你必須要密切的觀察胡思亂想的心,一直到胡思亂想停止,然後你回來觀察腹部的起伏上下。當你漸漸能夠很準確,很密切的觀察腹部的起伏,從腹部開始上升的時候就一直觀察,觀察到上升結束。然後從腹部開始下降的時候就開始密切觀察,一直到下降完成。心越來越專注在腹部的起伏上下。如果你能夠持續的努力觀察,定力就會越來越深,內觀的力量也就會強而稅利。然後你了知到腹部的上升是一個單純的過程,觀察腹部上升的心又是另外一個過程。然後腹部下降是一個過程,觀察腹部下降的心又是另一個過程。於是你能夠分辨出身體現象,這是客觀現象,還有心理現象,這是主觀現象,二者之間的差別,分別得非常清楚分明,這就是達到了第一觀智,叫作名色分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 ñāṇa)。

 

這時候你不會將腹部的上升、下降這些移動認為是「你」,或者是「人」,或者是「眾生」。同時你也不會將觀察腹部上下的心認為是「你」,或者是「人」,或者是「眾生」。這兩種都是身心的自然現象而已,你非常透徹分明的見到這項真理。然後如果你能夠繼續很認真努力,很老實地修行,然後你能夠進一步了悟到因為有腹部的上升才有觀察腹部上升的心生起,因為有腹部的下降才有觀察的心生起,這樣你就是正確了知到因緣關係:腹部上升的這種身體現象是因,才會引起觀察的心這種心理現象生起,是果。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就沒有果。同樣道理,腹部下降才引起觀察的心生起:腹部的下降是因,觀察腹部下降的心是果。

 

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也是一樣。當你從座位站起來的時候,你慢慢的站起來,然後觀察並標記「站起,站起,站起」,觀察得很慢,很有正念,很準確,很密切。當你要坐下去的時候,你觀察坐下的動作並標記:「坐下,坐下,坐下」,也是很準確,很密切,很慢。漸漸的你了知到因為有站起來的動作,才有觀察的心生起來;因為有坐下的動作,才有觀察的心生起。所以站起來的動作是因,觀察站起來的心是果;坐下的動作是因,觀察坐下的心是果。如此你就具備了了悟緣起的觀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

 

觀察對象與標記要合一

 

在你行禪,走路修行的時候,起初你的心常常往外跑,常常打妄想,你必須觀察胡思亂想這個妄想的心,一直到胡思亂想停止,然後你才繼續走。如果你不能慢慢的走,不能把腳步放慢,你就無法很準確的觀察腳步每一個移動,有時候你的心只是在觀察你所做的標記,而不是在觀察腳步的移動。當你覺察到這個問題,你必須更努力的,更準確的來觀察腳步的移動,而不是在觀察你內心所做的標記。如果你能夠持續精進努力在觀察,你就能夠開始分辨出身心這兩項過程的差別:腳步的每一個移動是身體的現象,觀察的心是心理現象,你分辨得分非常的清楚,這就是達到了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 ñāṇa)。

 

觀察動機

 

然後你繼續精進的觀照,漸漸的你了知到有腳的舉起這種動作才引起觀察的心生起,有腳跨出的動作才引起觀察的心生起來。一定是有目標生起,才有觀察的心生起來。如果你的定力還不深,你還不能覺察到動機。當你的定力夠深了,你發覺到腳舉起之前,必然先有令腳舉起的動機存在。這時候你覺察到這個動機,想要舉腳的動機,你就觀照並標記為「動機,動機」,或者觀照並標記「想舉,想舉」。然後當你發覺腳要跨出之前,先有想要跨出的動機,這時候你要觀察動機或者觀察想跨。落下也一樣:落下之前必然先有想要將腳落下的動機,你就要觀察這個動機說「動機」或者是「想落」。因為先有動機才有動作,動機是因,動作是果,一切的身心現象互為因緣,這時候你了悟了身心的因緣關係,或者說主觀客觀的因緣關係。然後你能夠很專注的觀察腳的每一個移動,而且你能清楚的了知到每一個動作的動機,於是你能夠觀的非常的仔細,你就能夠這樣子觀:「動機,舉起;動機,提起;動機,跨出;動機,落下,接觸;動機,壓下」,這樣反復不斷的隨著動作在觀。

 

行禪中出現的自動現象

 

有時候當你觀察動機觀察得非常的分明,你會發現當你觀察想要舉腳的動機,才觀察完,腳自己舉起來了,你會發覺很訝異,腳為什麼沒有受你的指揮,自然而然舉起來的呢?再者,當你觀察了想要跨出的動機,你觀察並標記「動機」或者觀察並標記「想跨」,才觀察完,腳自動的跨出去了,你會嚇一跳,到底是什麼力量把腳往前推的呢?再者,當你觀察想要落腳的動機,觀察並標記「動機」或者是「想落」,你觀察完之後你本來想慢慢把腳放下,可是當你動機一觀察完,腳一下子就落到地面上去,你非常訝異:這個腳為什麼有突然一下子落下去的動作呢?這時候你發現到腳的移動是自動在進行,絲毫沒有受到你的控制。有時候感覺到自己好像是木偶一樣,有時候你感覺自己好像是上了發條的玩具在走路一樣:你絲毫不必用力,絲毫不必去控制,你的身體自動在走路。

 

先有動機然後才有動作

 

然後你發現了在命令你的腳走路的,在命令你的腳「舉起、跨出、落下」的,那是動機。如果沒有要舉腳的動機,腳不會舉起來;有了想要舉腳的動機之後,腳才會舉起來。然後沒有想要跨腳的動機,腳不會跨出;因為有想跨出的動機,腳才會跨出。同樣的,有想要將腳落下的動機,腳才會落下;有想要將腳往下壓的動機,腳才會往下壓。你發現造成腳每一個移動的是動機,你自己根本不必舉腳,不必跨腳,也不必落腳。因為有動機所以腳舉起,因為有動機所以腳跨出,因為有動機所以腳落下,完全不受你的控制。所以你發覺沒有一個「人」,一個「眾生」在舉腳,跨腳,落腳。

 

親身經驗

 

當你定力夠深的時候,你就會親身經歷到這種現象。雖然事先你並不知道這方面的佛法理論,當你經驗到這些現象,你沒辦法解釋它們,但是你親自經驗了,你才是真正了知的人。親證的經驗,是最重要的。這時候你了知到要「舉腳,跨腳,落腳」所需要的只是動機:有舉腳的動機所以腳舉起。同樣的,有坐下的動機,所以你坐下來;有想看的動機,所以你眼睛去看;在你吃飯的時候,有想要選擇食物的動機,所以你才會去選擇食物。每一項動作之前,必然先有動機。如果沒有動機,就不會有任何動作發生。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有相當的定力,我們才能覺察得出每一項動作之前的動機,這也是佛陀之所以會說動機就是業。因為動機造成動作的發生:當你有善的動機,你就會做出善的行為,做出善業;當你有惡的動機,你就會做出惡的行為,造下惡業。所以善的動機造成善業,惡的動機造成惡業,因此說動機就是業。

 

善與惡

 

現在大家在做善事還是惡事呢?善事。為什麼這件善事會生起來呢?因為你有善的動機。大家在這裡聽聞佛法是善的事情,因為你有聽法的動機,所以你才會來聽聞佛法。現在假設說在你靜坐的時候,有一隻蒼蠅在你的臉上爬來爬去,本來你應該觀察並標記「爬,爬,爬」,但是有時候你可能會忘了觀照。你在靜坐的時候本來你定力很好,心很平靜,可是因為這只蒼蠅飛到你臉上爬來爬去,把你的定力破壞掉,內心很生氣,所以一掌過去把蒼蠅打死了。你打死蒼蠅這件事情是善業還是惡業呢?是惡業,為什麼呢?因為動機是惡的。因為你發生了生氣這種煩惱心理,所以你起了一個惡的動機,一掌把蒼蠅打死。惡業會帶來惡果,善業會帶來善果。當你這麼一想的時候,你就覺得很後悔,你發現說:「唉,我打死了蒼蠅,造了這項惡業」。所以生氣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讓我們起惡的動機。現在造下的惡業,將來就會遭受惡果。

 

因此有動機才引起動作。當你觀察修行當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一切的動作,你很清楚的覺察到動作之前的動機,這時候你就是具足了了悟緣起法則的觀智。你是經由自己親身的經驗,完全來了悟因緣法則。

 

四種條件因素

 

再說現在我在講解佛法,你們大家在聽,你們是必須要有心才能夠聽,是這個心在聽法。然後要請問大家,是什麼因素造成這個聽法的心生起來呢?有人說聽法的動機。是的。但是假如現在你耳朵聾了,雖然外面有說法的聲音,你也有聽法的動機,你能不能聽到說法呢?不能。所以如果想要讓這個聽法的心產生出來,聽到佛法,必須有哪些因素呢?必須要有說法的聲音,還有正常的耳朵,還有聽法的動機。還有沒有呢?假設我現在坐在一間用玻璃門窗封住的小房間對你們大家說法,你們能不能聽得見呢?不能。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讓聲音傳導出去。這時候如果我在玻璃上鑽一個洞,你們能不能聽見我說法的聲音呢?可以。為什麼呢?因為空氣經由這個洞將我的聲音傳送到你們的耳朵。所以你的心要能夠聽見說法,你所需要的是聲音、正常的耳朵、聽法的動機,還有空間。這四樣條件是你聽到外面聲音的必需的條件,也就是必需的因緣。

 

因緣和合的事物

 

一切事情、一切事物都是條件下的產物,都是必須靠條件來造成,也就是靠一切因緣和合(saṅkhata)而產生。相對的,是不是借著因緣而產生的。

 

一件事情生起來必然會消失,有生就有滅,而一切生起的事情必然是有它的條件,有它的因緣和合才能產生的。所以因緣和合的事物,就是有生有滅的。不是因緣和合的事物,它就是沒有生,沒有滅。所以說,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有生滅,不藉因緣和合的就沒有生滅。不藉因緣和合的,就是涅槃。

 

時間到了,最後祝各位經由內觀修行法,都能達到不藉因緣和合的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