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26.jpg

第三章 生活即修行

禪修與日常生活是分不開的,任何情況下都可禪修,都可增長智慧和慈悲心。尊者阿姜 查教導我們:正精進即是在任何情況下保持正念,禪修者並沒有從世間逃跑,而是學習不執著的過生活。另外,他堅持說:修行生活的基礎是戒,雖然戒被現代社會所忽視,但是它必須被了解和被視為禪修的基礎。戒是指我們在身、口、意上小心謹慎,以免傷害其他生命。這種尊重和關心,讓我們與周遭的所有眾生能和睦相處,只有當我們的言行出自善心,我們才能讓心平靜和放寬心胸。這種不傷害他人的修行,是把全部生命投入修行的方法。

為了過中道的生活,尊者阿姜 查主張節欲和靠自己。放縱的生活是很難增長智慧的,在基本生活上要小心節制,例如:在吃、睡和言談都要節制,這會讓我們的心平衡,也能增長自信。尊者阿姜 查告誡我們:不要模仿他人的修行方式,或和他人比較。觀察自己的心是相當難的, 何要增加評斷他人的負擔。學習以觀察自己的呼吸做為禪修的所緣境,和在日常生活中禪修,你的智慧必定會增長。

動中禪(註︰掉舉-心浮散不定昏沉-心暗重不明)

適當的精進並非努力的想讓某些事情發生,而是在任何時刻,努力的保持覺知、覺醒,並努力的對治懈怠和煩惱,努力的讓我們一整天都在禪修(指隨時隨地保持正念、正定,並觀察自己的心)。

苦樂如捉蛇(註︰摭-拾取)

尊者阿姜 查告訴一位新出家的弟子「在這裡修行,不要執著任何東西。」這位弟子提出異議:「有時候不是必須去摭一些東西嗎」尊者阿姜 查回答:「是的!是用手,而不是用心。」當心執著痛苦時,就像被蛇咬一般。當心執著快樂之事時,它只是捉住蛇的尾巴,過了不久,蛇頭便會轉過來咬你。

讓不執著和正念像父母一樣,做為你的心的守護者,而你的愛憎就像孩子一樣,在內心呼喚:「媽媽!我不要這個;爸爸!這個我要多一點。」只要微笑著說:「孩子!沒問題。」「但是,媽媽!我真的想要一頭象。」「沒問題!孩子。」「我要糖果。」「我們可以搭飛機去嗎?」若你能讓這些念頭自然生滅而不執著,就沒有問題。當某些事物與感官接觸時,好惡因而產生,此時,癡亦生起,若有正念的話,智慧也會在這相同的經驗中生起。若你必須在某處,不要懼怕該處會有許多事物與感官接觸,覺悟並非指既聾又瞎,若每秒鐘都在持咒來阻隔外境的話,你可能會被車子撞到。只要保持正念,不要被矇蔽,當別人說某物很漂亮時,對你自己說:「它不是。」當別人說某物很好吃時,對你自己說:「不!它不是。」不要對世間產生執著,不要執著於相對的見解,請把它放下。

有些人害怕佈施,他們覺得他們會被利用或壓迫,他們無法適當的照顧自己,在培養佈施的習慣時,我們只是對治我們的貪和執著,這能顯現我們的本性,並讓我們變得更輕鬆,更解脫。

修行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礎,是持戒-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快樂、安樂與和睦。第二個是修行佛法-直接朝向覺悟,朝向心的解脫。解脫者是具足慈悲與智慧的,而解脫是修學佛法的目的。這兩個層面是修行的基礎。

戒是法的父母,與我們一道成長,為我們提供資糧和修行的方向。戒是和睦的世界的基礎,在和睦的世界,人們可以像人一樣,而非如動物般的過日子。持戒是修行的核心,它非常簡單,永遠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說謊、不邪淫和不喝酒。培養慈悲心和尊重所有的生命,好好照顧你的財物、財產和謹言慎行。

持戒讓你的生活變得簡單、清淨,若你做的任何事都以戒律為基礎,你的心會變得更仁慈、清明和平靜,在這種環境下,你的禪修會很容易進步。佛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淨化我們的心(自淨其意)。」

我們修行是要去除痛苦煩惱,要增長智慧和善根,你心裡還有不好的念頭嗎?當然有!那麼為什麼不把你的心清理乾淨?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好的,但是有其極限,之後,我們必須超越善惡。最後是究竟解脫,這種解脫是無慾無求的,而解脫者的慈悲心和智慧是自然流露出來的。正精進和持戒不是表面功夫,而是持續的內心的覺知和自制。因此,發自內心的慈愛,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而持戒也必須以慈愛為根,如此才能持戒清淨。

當不識佛法的人有不當行為時,他們會四處環顧,好確定沒有人看到,這種人多麼愚蠢!我們的業力總是在看著,我們從未僥倖做成任何事。遵守你的戒律,如同園丁照顧花樹一般,不要執著戒律的大小和重不重要。有些人想走捷徑,他們說:把定忘了,我們會直接沉入內觀;把戒律給忘了,我們才能開始修定。對於我們的執著,我們有許多藉口。我們必須在我們所在之處禪修,直接而簡單。當首要的兩個階段:持戒和正見已經圓滿,然後第三階段斷除煩惱會自然而然,無須深思熟慮。當有亮光時,我們不再為破除黑暗而擔心,也不想知道黑暗如何消失,我們只知道有光。

持戒有三個階段,首先視戒律為師父給我們的訓練規則;第二階段是我們發心持戒,並能遵守戒律;第三階段是最高境界,是聖者的境界,他們甚至不用思考是否犯戒,對或錯,而能如法如儀,這種戒行來自了知四聖諦的智慧,因而能身體力行。

互為因果的戒、定、慧

佛陀教我們離苦之道:知道苦的原因和離苦之道。在我修行的過程中,我只知道這簡單的方法:好的開始是持戒,其次是定,而以慧結束,若你仔細思考這三學:戒、定、慧,你會發現他們實際上是一體的。讓我們想想這三學相關的地方,人們如何持戒?實際上,在持戒時,我們必須從智慧開始。傳統上,我們談到持戒,首先要有戒德。然而,要圓滿持戒,我們必須有智慧去了解戒的涵義。剛開始,你必須觀察你的身業和口業,觀察其中的因果關係。若你觀察身業和口業,知道他們在何種情況下會造成傷害,那麼,你會開始控制你的身業和口業,並淨化因與果。

若你已經知道身業和口業的特性,你就知道如何修行,如何棄惡修善。當你棄惡行善時,你的心會變得堅定,不動搖,有定力。你的定讓你的身業和口業不會猶豫,由於心的專注,當色塵或聲塵生起時,你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它們。由於心不動搖,你會根據事實觀察所有事物的本質,當這種覺知繼續不斷時,智慧就產生了。

此時,戒、定、慧可以視為一體,當他們圓滿具足時,他們變成同義了,也就是聖道。當貪、嗔、癡生起時,只有這條聖道能摧毀他們。戒、定、慧三學彼此可以相輔相成,然後像螺旋形般繞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旋轉,無論什麼生起,「道」總是在控制中。若道非常強大,它會摧毀貪、嗔、癡等煩惱;若是弱的,煩惱就會生起,會破壞我們的道心。當色、聲等六塵生起時,若沒有強大的戒、定、慧,六塵會摧毀我們的修行。

所修之「道」和煩惱是如此並行的,學法的人必須一直在兩者間奮鬥,好像兩個人在打鬥一般。當所修之道得力時,覺知和觀照的能力會增強。若你能保持覺知,當煩惱生起時,它會消失;若你精進於修道,煩惱會逐漸消失;若你的道力薄弱,煩惱會再度生起,會產生執著、愚癡和悲傷。當戒、定、慧薄弱時,苦就會生起。苦一旦生起,能滅除憂傷苦惱的戒、定、慧也消失了。只有戒、定、慧能增長道業,當戒、定、慧增長時,道業也隨之增長,並能摧毀每一刻、每個情況下所產生的苦因。

這種對抗一直持續,直到一方被克服為止,因此,我建議你們要不斷的修行。修行是從此時此地開始,痛苦和解脫及整個「道」都在此時此地。戒、定、慧三學是用來對治我們的心,而「道」與煩惱會一直在心裡交戰,直到到了「道」的盡頭。因此,修行道上是非常艱苦的,你必須有耐心,能忍辱和足夠精進,然後智慧會自然生起。

戒、定、慧三學構成「道」,它只是帶人們去目的地的道路。例如:你走在從曼谷到巴蓬寺的路上,道路對於你的旅行是必要的,但是你要找的是巴蓬寺而非道路。同樣的,我們可以說:戒、定、慧不是修行的目的,而是通往解脫的道路。當你增長戒、定、慧三學時,其結果是最究竟的平靜,這種平靜的心,任何色塵和聲音都無法干擾它。此時,所做已辦,沒有什麼事需要做,因此,佛陀說:心無罣礙的捨棄你所執取的事物,那麼你就可以體驗這平靜,最後,你會證入涅槃,成為一位解脫的聖者。

此外,不要太快去衡量你的進展,只管修行,不然,每當心變得平靜時,你會問:「是這樣嗎?」一旦你這麼想,將前功盡棄。沒有徵兆可以證明你的進展,就像路標上說的:「這是通往巴蓬寺的路。」請捨棄所有慾望和期待,直接觀察你的心。

何謂自然?

有些人抱怨這種生活方式不適合他們的本性,並主張修行要合乎「自然」。自然,就是森林裡的樹,若你把樹拿來蓋房子,它就不再自然了,不是嗎?若你學會利用樹木,劈成木頭來蓋房子,它會有更大的價值。又如:狗是自然的,隨著牠的嗅覺到處跑,若丟一些食物給牠們,牠們會互相爭奪,這是你想要的自然嗎?

自然的真意可以在我們的戒律和修行中發現,這種自然是超越我們的習慣、環境和恐懼的。假如人心隨著所謂自然的衝動發展,未加以訓練,它會充滿貪、嗔、癡,我們會因而受苦。然而透過修行,我們會讓我們的智慧與慈悲自然增長,直到開花結果。

節制

在修行上,有關感官的節制有三個要點:亦即要求修行者不要耽溺、執著於感官之娛,要節制飲食和保持覺知。

一、感官的節制|我們能輕易的發現身體上的缺陷,例如:盲、聾、四肢殘障,而心的異常則是另一回事。當你開始禪修時,你對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你會在以前看似正常的心中,發現心理異常;而你也會發現你以前所沒有察覺到的危險。禪修會讓你在感官上有所抑制,你會變得很敏感,就像進入森林或叢林裡的人,對有毒的動物、棘刺等非常敏感。同樣的,一個傷口未痊癒的人,對蒼蠅和蚊蚋會更警覺;對禪修者而言,危險是來自外境,因此節制感官是必要的,實際上,它是最高的戒德。

二、節制飲食-要禁食很容易,要吃得少比較難,為了禪修而節制飲食更難。經常禁食,倒不如去學有正念的用餐及知道你的食量,學習去區分需要和想要的不同。訓練身體並非自我折磨,不睡不吃有時看起來很極端,但是有它的價值,我們一定要對抗懈怠與煩惱,去激勵自己和對治煩惱,一旦這些被克服,這樣的修行就不再需要。為了對治我們的慾望,我們應該少吃、少睡和少說話。

三、覺知-要有覺知能力,必須不斷的精進,並非當你勤奮時才想禪修。即使你有時整夜禪修,若在其他時間,你仍然放縱懈怠,這不是正確的修行。不斷的觀察心,就像父母看顧孩子一般,保護心,讓心不會愚蠢,教它什麼是正確的。

認為在某些時候你無法禪修是不正確的觀念,你必須不斷努力來了解自己,在任何情況下,你會持續呼吸,而禪修正如呼吸一樣必要,且隨時隨地皆可禪修。若你不喜歡某些活動,例如:唱誦和工作等,你放棄他們如同放棄禪修一般,你絕不會覺悟。

靠自己

佛陀教導我們:那些希望證悟的人必須靠自己來了知真諦。那麼,無論別人批評你或是稱讚你,都不分別;無論別人說什麼,你都如如不動。若一個人缺乏自信,當某人說他不好時,他會認為自己不好。請自我觀察,若他們是錯的,別理他們;若他們是對的,向他們學習。

無論哪種情況,為什麼要生氣?若你能以這種態度看事情,你會心平氣和,只要有佛法,不會有什麼差錯。若你真的應用佛陀給我們的教導,你毋須嫉妒他人,你可以自給自足,你可以自力更生。

只用自己的資源修行是困難的,因為他們是你自己的,一旦你認為修行是困難的,那是因為你想要別人的資糧,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獨自奮鬥。例如:你在鄰居家裡抓取火把,火是熱的;若你在自己家裡抓取火把,火也是熱的,所以不要執取任何東西。這是我如何修行,所謂的直接的方式,我不與任何人爭辯,若你帶了佛經或心理學的書來和我辯論,我不會辯論。我只會讓你知道因與果,讓你了解修行的方法,我們必須學習靠自己。

不要模仿

我們必須知道人們怎樣模仿他們的師父,他們成為副本、印刷品,這就像國王的馴馬師的故事。老的馴馬師去世了,國王僱了一個新的馴馬師,很不幸,他走路時是跛行。新的駿馬被帶到他那裡,他訓練馬兒跑,慢跑和拉車,但是每一匹馬都跛行,最後,國王召見馴馬師,在馴馬師進入朝廷時,國王發現他跛行,他了解原因後,立即僱用一位新的馴馬師。

做為師父,你必須知道你所留下的典範的力量,而更重要的是,做為弟子,你不可跟隨你師父的外在形式,行為模式;你師父是要指導你讓你內心完美的人,把你師父內心的智慧做為你的模範,不要模仿他的跛行。

知己知彼

知道你自己的身心狀況,你也會知道他人的,一個人的臉部表情、言語、舉手投足都源於他自己的心態。覺悟的佛陀能夠了解人的身心狀態,因為他已經歷過,而且能以智慧觀察他們的心態,正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已經歷過童年,所以能了解孩子的行為。這種自知之明與記憶不同,一位老人可能內心很清楚,但對外在的事物可能很模糊,研讀書籍對他可能是困難的,因他記不得書中的名字和內容等,也許他很清楚他想要一個盆子,由於他的記憶衰退,他可能會要一個玻璃杯。若你發現你的念頭生生滅滅,不要執著,放下苦與樂,那麼妄念會越來越少。放下,即使你到了地獄也不會心神不安,因為你知道它們是無常的。透過正確的修行,讓你的舊業自然消失,並知道事物是如何生滅的,你可以保持覺知,讓他們自然發展。就像有兩棵樹,若你只為其中一棵樹施肥和澆水,另一棵不去管它,哪一棵樹會長大,哪一棵會枯死是非常明顯的。

隨他去

不要挑別人的毛病,若他們行為不當,沒有必要自尋煩惱;若你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而他們不照著你所說的去做,那就到此為止。

當佛陀跟不同的老師學習時,他發現他們的修行方式並不究竟,但是他並不輕視他們,他還是謙遜、恭敬的向他們學習,這使他受益良多,然而他知道他們的修行法門並不圓滿。當佛陀尚未證悟時,他沒批評他們或想教他們;當他證悟後,他恭敬的想起那些教過他的老師,並且想要與他們分享他所證悟的智慧。

真愛

真正的愛是智慧,大多數人認為愛只是一種短暫的感覺,若你每天都有同樣的美食,你不久就會厭倦。同樣的道理,這樣的喜愛最後會變成憎恨和悲傷。這種世俗之樂蘊藏著執著,並總是樂盡苦來,就像警察跟在小偷後面一般。

雖然如此,我們不能壓抑也不能禁止這種感覺,我們不該執著或認同它們,而是應該去了解它們的本質。又如,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最後,摯愛的人會離開或去世,生離死別後的悲傷、熱切思念和放不下,是痛苦而不是愛。當我們了解生離死別是生命的必經歷程時,當我們不再貪愛或渴望時,此時,超越慾望的智慧和真愛會充滿人間。

從生活中學習

厭煩不是真正的問題,若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心總是活躍不已,因此,我們總是有事可做。做一些小事要靠自己,如用餐後仔細清理桌子,優雅而有正念的做家務事,例如:不要讓水壺砰然作響,這有助於培養定力和讓修行更容易。這也能看出你是否有正念,抑或仍然迷失在煩惱中。

西方人通常都很匆忙,因此,他們會有更多的快樂、痛苦和煩惱。若你正確的修行,當你必須處理很多問題時,這正是你深湛智慧的來源(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對治你的心

想想佛陀的慈悲和善巧,在他證悟後,他開始教導我們,佛陀教我們所有令人驚嘆的法門。關於修行,我一直跟隨他,我盡全力去尋找解脫之道,並致力於修行,因我相信佛陀所教的解脫之「道」、果和涅槃是可證得的。但這些並非偶然,必須從正確的修行、從正精進、從勇猛大膽的訓練、思考、調適來獲得,這種努力包括對治你的心。

佛陀說不要信賴你的心,因為它會被污染、不淨,還欠缺戒與法。在我們修行的種種法門中,我們必須先對治心,當對治心時,心會變得熱惱,因此,我們會想知道是否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因修行與煩惱、慾望相牴觸,我們因而受苦,甚至可能因而停止修行。然而,佛陀說:這是正確的修行。煩惱是被對治的對象,不是你。很自然的,這種修行是困難的。

有些禪僧只根據文字和書本來尋找佛法。當然,是研讀的時候,就應該根據經文學習,但是當你和煩惱作戰時,請把經典放在一邊。若你按照某種模式來和煩惱作戰,你將無法打敗敵人。經文只提供範例,因為人們是根據記憶和概念來閱讀經典。概念思想會產生誤解,會帶你到天上和地獄,極盡想像之能事,並超越你面前的簡單事物。

若你不斷的修行,首先,你會發現獨處是很重要的。當你開始隱居時,你可能會想到尊者舍利弗對僧眾們的建議,他建議比丘們要身遠離、心遠離、遠離煩惱、誘惑。尊者舍利弗指出:身遠離是心遠離的因,而心遠離是遠離煩惱的因。當然,若你的心是平靜的,你可以住在任何地方;在開始學習佛法時,身遠離是無價的。無論是今天或任何一天,遠離村莊去打坐,試著去獨處;或去一些恐怖的小山頂,然後,你會知道觀察自己的身心有何感受。

無論心是否平靜,不要在意,只要你在修行,你就在造善因,並且能觀察任何生起的事物。不要怕你不會成功或不得平靜。若你老實修行,你必定會有所進步,正如飲食者會飽足一樣。

請放下!

以放下的心情做一切事情,不要期望任何讚揚或報酬,若你稍微放下,你會有些許的平靜;若你放下許多,你會有許多平靜;若你完全放下,你會獲得完全的平靜和解脫,你與世人的競爭也會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