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827.JPG

(另一天,中國比丘)
阿姜念:你修得如何?
學 生:我設法讓我的心行於中道。
阿姜念:你是怎麼做的呢?
學 生:厭煩的時候,我就設法觀地大。
阿姜念:你觀地大,是怎麼做,效果如何?
學 生:我只是想「地大、地大…」厭煩就消失了。
阿姜念:如果你一想,就會偏離了當下。例如,聽到聲音的時候,正念正知觀照心在聽,因此不會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念頭,你的心就自然行於中道,你不必做任何事。
學 生:有時我覺得心很清楚,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一具骷髏。
阿姜念:你對於骷髏有什麼感受?
學 生:我正疑惑為什麼有這樣一具骷髏,過一會兒,心就變到一副棺材上,然後是腐屍,然後我聞到一股臭味就嘔吐了。
阿姜念:你知道你這樣修是對還是錯?
學 生: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
阿姜念:你吐了多久?
學 生:半天,從中午以後到晚上6點。
阿姜念:這段時間你還聞到臭味嗎?
學 生:是的。
阿姜念:你所看到的是真實的嗎?這是幻像,是禪定的力量讓你看到這些幻像,幻像也是法,是偏定所產生的現象,而有時候也會造成你精神錯亂,幻像會使你脫離現實。你是什麼時候停止嘔吐的,你知道這樣修不對嗎?
學 生:我知道這種現象不好。
阿姜念:你修毗婆奢那已經好幾天了,你不要再讓你的心變成那樣子。你怎麼使那具屍體(幻像)消失的呢?
學 生:它是自己消失的,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它才消失了。
阿姜念:禪定有超過心力的神變力,會使你偏離毗婆奢那修法。
學 生:事實上,我也不想要禪定。
阿姜念:修奢摩他的時候,即使你有很強的毅力,也不一定能得定,但是修毗婆奢那,卻很容易偏定而使你失去觀照般若,你想再看到那種現象(幻像)嗎?
學 生:不,味道很臭,但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見到這種現象。當時我的心很清楚。
阿姜念:你的心很清楚,那是禪定。禪定讓你感到滿足,讓你覺得快樂,但那是顛倒妄想,如果心很清楚,但沒有煩惱,沒有喜歡或不喜歡,就不會產生這種現象了。


(第一、第二位比丘)
阿姜念:你們經常有訪客來找你們,這段時間你們不應該讓任何人來拜訪你們,因為那會減弱你們的自律(善護諸根)。如果自律不好,就不能生定,沒有定不能發慧,這三學要同時配合於當下。客人來了,即使你不想講話,也不得不講。
修行的方法就是你必須觀照當時所顯現的身心。如果身心沒有顯現的話,就表示妄執身心為「我」的邪見還存在,而且你無法去除這種妄執身心為「我」的邪見。
愛與恨不斷生滅,但你們不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恨,愛是心存貪念,恨是心存瞋念。而在你還不明白的時候,你說「你愛」或「你恨」。尚未明白之前,你無法將「你」和愛恨分別開來。因此你修行的時候必須把每一件事物視為色法或心法;而且你要知道是什麼樣的色法和什麼樣的心法。如坐的色身,心在聽等等,你們說你們見到苦,這雖然沒錯,但是「你」覺得苦的邪見仍然存在。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你未曾如理作意,你要觀照的是坐的色身苦,而非你苦。因為你忽略了這個重點,所以你無法正確地觀照色身。
感受和想像(默念)是不一樣的,你們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不要將它們混為一談。
重要的是你們必須知道原因,必須用如理作意來修行。例如,在《阿那律經》中,阿那律問舍利弗,即使他已得可以觀看整個宇宙的天眼通,他的毅力很好,正念很強-為什麼他還不能斷除煩惱(漏)。舍利弗告訴阿那律,他認為自己可以看到整個宇宙是慢,而慢是煩惱之一,與煩惱相應;他認為自己毅力很好,正念很強是掉舉;而他憂慮尚未斷除煩惱是悔。所以舍利弗說你必須袪除這些感受。
因此煩惱非常微細,你們要有正見,你們的任務就是不斷地修行,能否成就並不重要,你們修行是要袪除隱蔽真理的煩惱,而你們必須先了解袪除煩惱的方法,即使阿那律已經證得神通還有煩惱,現在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不必先修禪定或證得神通,我們可以利用貪、瞋、痴來修毗婆奢那(心念住修法)。如果你要先修禪定,那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必須修兩次(先得禪定,再啟發智慧),而這樣要花一大段時間,現在你只要修一次就可直接斷煩惱了。


(中國比丘)
阿姜念:你知道修奢摩他和修毗婆奢那的所緣不同嗎?他們是異或同呢?
學 生:是,他們是不同的。
阿姜念:為什麼他們不同呢?你認為毗婆奢那和奢摩他的所緣有什麼不同呢?
學 生:奢摩他能令心平靜。
阿姜念:那不重要,而你所觀照的所緣是同或異?
學 生:我沒有注意到這點。
阿姜念:你沒有注意到這點?那你怎麼做?奢摩他和毗婆奢那不同。毗婆奢那必須以身心為所緣,不是像你反覆地念「佛陀」或「阿羅漢」,一直重覆地念。
學 生:我知道,修毗婆奢那不是像那樣默念。
阿姜念:如果你用想的(默念),你就沒有見道的可能,因為這種修法不以身心為所緣。毗婆奢那要以一些存在的事物為所緣,以此見實相。
學 生:我觀照坐的色身、臥的色身時,心迅速地跑進、跑出,並沒有安住在坐的色身、臥的色身上。
阿姜念:這種現象產生的時候你認為修錯了嗎?
學 生:是的。
阿姜念:你認為修錯了是因為你不想讓心跑進跑出的對不對?
學 生:是的,當我察覺到心這樣跑來跑去的時候,我把它拉回到所緣(坐的色身、躺的色身)上。但心無法安住,很快地它又迅速地跑進跑出的。
阿姜念:你為什麼要把心拉回來呢?
學 生:如果我不把它拉回來,它會跑出去很長一段時間。
阿姜念:你想成為一個主宰者,想把心拉回來而不讓它跑進跑出的。然而你設法不讓心跑進跑出的方式是錯的,你修錯了。但這種現象是真實的,是實相。因為心一直是像這樣跑進跑出的,你想讓心安住,心卻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這是心的實相,沒有人能控制心-它不是任何人的能力所能及,因為心是無我的。
迅速跑進跑出的心即是法,但是你不喜歡法,你修行要見法,但法現前時你你卻不喜歡它,你已經見到法了,但你卻不喜歡法。只要看著心跑進跑出,不要想去控制它、或想讓它安住下來,只要觀照它,但是你必須知道妄想是心,如果你不知道是心妄想的話,你又會不喜歡妄想了。
每個人都要自我約束(善護諸根),就像種一棵樹:你必須除草,否則草會使小樹苗無法生長。因此就像種植之前的鬆土一樣,自我約束能幫助你修得更好。講話會使你的自律鬆弛,修四念住的時候,如果你講話就會使你偏離當下。


(另一天,在家女眾)
阿姜念:妳已經修了將近一個月了,妳修得如何?妳還有幾天就要離開了呢?
學 生:到月底的前幾天就要離開了。
阿姜念:妳不能再待久一點嗎?
學 生:不行,我必須回家。
阿姜念:因此妳不能留下來了。那麼上次我們談過話之後妳修得如何?
學 生:昨天,我體會到每一件事都是苦。
阿姜念:妳體會到什麼苦?
學 生:我觀照躺的色身,感覺就像個死人一樣,我覺得害怕,因此我到外面走和坐,我體會每一件事都是苦,甚至霎眼睛、吞口水-我都覺得苦,因此我又多走了一會兒。現在我了解修法,可以到別的地方去修行,而不用靠別人來教我了,所以我想我多麼幸運能遇到阿姜(念),因為阿姜的教導,我才能見到法,我因此而想哭。
阿姜念:那今天呢?妳還是像昨天一樣見到苦嗎?
學 生:今天正常了,苦的感受已經消失了。
阿姜念:妳知道為什麼苦的感受會消失嗎?
學 生:今天下午有客人來找我,我們談到關於我所體會到的苦和修行的事。
阿姜念:跟客人談話導致妄想,而妄想使妳對身心的觀照中斷了,妳已經偏離了毗婆奢那的修行。因此,今天妳覺得正常了,這是因為與煩惱相應了。所以,妳體會的苦消失了,這是由於妳缺乏覺照力,妳沒有以身心為所緣,妳知道這樣做錯了嗎?
學 生:是的


(第一位比丘)
阿姜念:你說你修得更好了,是怎麼好法呢?
學 生:我並沒有很多妄想,並且更能夠保持在當下。
阿姜念:什麼是當下?
學 生:心知道打妄想那一刻即是當下,但妄想的內容是假法(傳統的實法)。
阿姜念:如果你知道內容-妄想的內容-你已經偏離了當下了。如果你常打妄想,表示你保持在當下的力量不強,因此你就無法觀照得住身心;但不要怕偏離了當下,就像乘一艘竹筏過河,如果你一害怕就會失去平衡而落入水中。
大多數的人,從出生以來,從來沒有活在當下過,因為心總是與煩惱相應,心看每一件事情都染有我。你修的時候一定要防範煩惱,然後你才能體會到當下。


(第二位比丘)
阿姜念:你修得比較好的時候,你會覺得「歡喜」嗎?你修得不好的時候你覺得「不歡喜」嗎?這些覺受是錯的,你說你修得比較好了,是怎麼個好法呢?
學 生:我比以前更容易保持在當下了。
阿姜念:你必須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容易保持在當下,有時候卻不容易保持在當下。你一定要知道原因,否則你的修行要多花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你知道原因的話,即使你偏離了當下,你也能夠很快再回到當下,你務必要注意到這一點。你也應該觀照到更微細的動作,有七類微細的動作:
一、徐步後退。
二、左右擺首。
三、伸屈手臂。
四、搭衣持缽。
五、吃、喝、嚼、舐。
六、大小便溺。
七、(為了日常作務等等的)行、住、坐、臥以及語默動靜等等。
微細的動作比大的動作要多得多。知道做這種種微細動作的原因遠比知道做行住坐臥四種姿勢的原因還要困難。如果你對行住坐臥四種姿勢已經觀照得非常清楚的話,可以再逐步加入觀照微細的動作。
法是非男、非女、無我的-法只是如其本然而已,天地萬物無非是法的現量。例如:坐、立、妄想、睡覺、聞聲、生氣、舒適、疼痛、貪求、厭惡等等,每件事物只是色法或心法而已,而色心二法即是一切法。
天地萬物的呈現皆可啟發我們的般若智慧,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你會心外求法,你不需心外求法,法就在你自身身上,你只須觀照每一刻所顯現的身心,即使你大小便溺,沐浴更衣無非是法,所有一切動作無非是要治苦而已。
如果你沒有保持在當下,就會與煩惱相應。
法是無人所能主宰的,它是無我的,所以你要能如理作意,你才能夠見到法,即使是打妄想,如果你知道妄想是心-你就會知道妄想是無法控制的,妄想是無常-妄想是苦諦-苦的真理,妄想是四諦法。

 

(取自  內觀雜誌第15期【1999年10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