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jpg

增支部.第四集21-30經(3/23)

蕭式球譯

二十一.優樓頻螺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一次,我在優樓頻螺的尼連禪河邊初得無上等正覺,逗留在牧羊人的榕樹下時,在閒靜處生起這種想法: ‘沒有老師、長輩依止的生活是苦的,哪個沙門或婆羅門值得恭敬、敬重,值得依止他來生活呢?’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若我的戒蘊不圓滿,應找一個戒圓滿、值得恭敬、值得敬重的沙門或婆羅門,依止他來生活,但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之中,我看不見任何沙門或婆羅門比我有更圓滿的戒。
  “ ‘若我的定蘊不圓滿,應找一個定圓滿、值得恭敬、值得敬重的沙門或婆羅門,依止他來生活,但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之中,我看不見任何沙門或婆羅門比我有更圓滿的定。
  “ ‘若我的慧蘊不圓滿,應找一個慧圓滿、值得恭敬、值得敬重的沙門或婆羅門,依止他來生活,但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之中,我看不見任何沙門或婆羅門比我有更圓滿的慧。
  “ ‘若我的解脫蘊不圓滿,應找一個解脫圓滿、值得恭敬、值得敬重的沙門或婆羅門,依止他來生活,但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之中,我看不見任何沙門或婆羅門比我有更圓滿的解脫。’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法使我得到最高的覺悟,讓我恭敬、敬重法,依止法來生活吧。’
  “比丘們,那時候,梵天.娑婆世界主知道我的心,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梵天.娑婆世界主在梵世間隱沒,在我跟前出現。之後他把大衣覆蓋一邊肩膊,右膝跪地,向我合掌,然後對我說: ‘世尊,正是這樣,善逝,正是這樣!大德,過去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恭敬、敬重法,依止法來生活。未來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也是恭敬、敬重法,依止法來生活。現在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也要恭敬、敬重法,依止法來生活。’
  “比丘們,梵天.娑婆世界主說了以上的話後,再進一步說:
  “ ‘過去等正覺,
   將來等正覺,
   現在等正覺,
   清除諸憂惱。
   此乃佛常法,
   過去與現在,
   將來皆敬法,
   不惱害而住。
   
   是故求義者,
   求大威德者,
   皆應敬正法,
   常憶佛教誡。’
  “比丘們,梵天.娑婆世界主說了以上的說話,之後對我作禮,對我右繞,然後就在那裏隱沒。
  “比丘們,我聽了梵天的請求,恭敬、敬重法,依止法來生活。比丘們,當有大威德的僧團出現後,我對僧團也作出深度的敬重。”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二十二.優樓頻螺之二

  “比丘們,有一次,我在優樓頻螺的尼連禪河邊初得無上等正覺,逗留在牧羊人的榕樹下。
  “比丘們,那時候,一些年長、耆老、年紀大的婆羅門前往我那裏,和我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我說: ‘喬答摩賢者,我聽說,喬答摩沙門對年長、耆老、年紀大的婆羅門不作禮、不起立、不讓座。喬答摩賢者,不應這樣的。喬答摩沙門對年長、耆老、年紀大的婆羅門不作禮、不起立、不讓座,這是不對的。’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這些賢者真的是不知什麼是長老和什麼是長老法!’
  “比丘們,如果一個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的耆老說不適時的話、不真實的話、沒有意義的話、和法無關的話、和律無關的話、沒有價值的話,在不適當的時候說話,說話沒有道理,滔滔不絕,對人沒有益處,他可算作一個愚人的長老。
  “比丘們,如果一個年輕、髮黑、壯健、在人生早期的少年說適時的話、真實的話、有意義的話、和法有關的話、和律有關的話、有價值的話,在適當的時候說話,說話有道理,適可而止,對人有益,他可算作一位智者的長老。
  “比丘們,有四種長老法。什麼是四種長老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戒行,安住在波羅提木叉律儀之中,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修習戒律儀,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
  “他多聞法義、受持法義、博學法義。法義的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意義善美、文句善美,宣示圓滿、清淨的梵行。他多聞這樣的法義,受持這樣的法義,讀誦、思維、以正見洞察這樣的法義。
  “他很容易便能得到四禪增上心學,當下體會當中的快樂。
  “他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比丘們,有這四種長老法。
  “內心常掉舉,
     多說閒雜語,
     諸覺不平息,
     惡見樂邪法,
     不受人尊敬,
     遠離長老法。
     
     具有善戒行,
     多聞有辯才,
     自制與堅定,
     於法有觀慧,
     修諸彼岸法,
     具無礙辯才,
     斷除於生死,
     梵行得自在,
     我稱此長老。
     比丘得無漏,
     諸漏已盡除,
     此人稱長老。”

二十三.世間

  “比丘們,如來覺悟世間,解除世間的結縛。
  “比丘們,如來覺悟世間集,斷除世間集。
  “比丘們,如來覺悟世間滅,證悟世間滅。
  “比丘們,如來覺悟世間滅之道,完成世間滅之道。
  “比丘們,如來清楚知道所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見、聞、覺、知、證、尋、意行,因此稱之為如來。
  “比丘們,如來由覺悟無上等正覺的時候至入滅的時候,期間所說、所述、所分析的從不謬誤,因此稱之為如來。
  “比丘們,如來怎樣說便怎樣做,怎樣做便怎樣說。由於怎樣說便怎樣做,怎樣做便怎樣說,因此稱之為如來。
  “比丘們,如來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之中是征服者.無敵者.全見者.全能者,因此稱之為如來。
  “佛陀得漏盡,
     斷疑不動搖,
     盡除所有業,
     依盡得解脫。
     於一切世間,
     皆有如實知,
     解除世間縛,
     於此不傾慕。
     智者伏一切,
     解除所有結,
     觸證妙寂靜、
     無畏之湼槃。
     
     此是佛世尊,
     無上之雄獅,
     人天世間中,
     轉動於梵輪;
     人天共來集,
     皈依於佛陀,
     齊共來恭敬,
     威德離染尊。
     
     最優調御者;
     最妙寂靜者;
     最高解脫者;
     最勝超越者;
     人天世間中,
     無有能及者。
     大眾齊恭敬,
     威德離染尊。”

二十四.迦邏迦園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祇多的迦邏迦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我知道任何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世間的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比丘們,我知道這些東西。如來知道這些東西,如來不會依附這些東西。
  “比丘們,我知道任何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世間的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比丘們,若說我不知這些東西,這是對我的一種妄說,如口擲不祥骰那樣;若說我既知也不知這些東西,這也是對我的一種妄說,如口擲不祥骰那樣;若說我既不知也不是不知這些東西,這也是對我的一種妄說,如口擲不祥骰那樣。
  “比丘們,如來在看見應要見的事物之後,不會有 ‘我見’ 、 ‘我不見’ 、 ‘我應見’ 、 ‘我擁有見’ 這些想法。
  “比丘們,如來在聽聞應要聞的事物之後,不會有 ‘我聞’ 、 ‘我不聞’ 、 ‘我應聞’ 、 ‘我擁有聞’ 這些想法。
  “比丘們,如來在感覺應要覺的事物之後,不會有 ‘我覺’ 、 ‘我不覺’ 、 ‘我應覺’ 、 ‘我擁有覺’ 這些想法。
  “比丘們,如來在識知應要知的事物之後,不會有 ‘我知’ 、 ‘我不知’ 、 ‘我應知’ 、 ‘我擁有知’ 這些想法。
  “比丘們,如來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見、聞、覺、知法的。我說,沒有更深入、更細妙的方式來看待見、聞、覺、知法的。

   “見聞覺知各種法,
     外道於此而依附, 
     滋生愛取起邪見,
     視其真我或假我;
     眾人依附與貪戀,
     還說自己有知見。
     如來知此如中箭,
     因而對此無依附。”

二十五.梵行

  “比丘們,生活在梵行之中的目的不是為了欺騙人們,不是為了在人們之中說閒話,不是為了得著、受人尊敬、聲譽、利益,不是為了有助跟人辯駁,不是為了讓人們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丘們,生活在梵行之中的目的是為了節制,是為了捨棄,是為了無欲,是為了息滅。
  “世尊說梵行,
     只為節制等,
     邁向於湼槃;
     非為其餘事。
     
     佛陀所演說,
     威德之正道,
     智者隨修習,
     依從導師教,
     行於正道中,
     能得究盡苦。”

二十六.虛偽

  “比丘們,那些虛偽、自私、不誠實、掩飾、散亂、沒有定的比丘不是我的比丘。
  “比丘們,他們遠離這裏的法和律,不能夠在法和律之中得到進步、增長、圓滿。
  “比丘們,那些不虛偽、不自私、誠實、堅定、善於入定的比丘是我的比丘。
  “比丘們,他們沒有遠離這裏的法和律,能夠在法和律之中得到進步、增長、圓滿。
  “等正覺說法,
     虛偽與自私、
     以至無定者,
     於中無增長。
     
     等正覺說法,
     無偽不自私、
     以至善定者,
     於中能增長。”

二十七.知足

  “比丘們,有四種卑微的東西容易取得,受用時沒有過失。什麼是四種卑微的東西呢?
  “比丘們,破布衣是卑微的東西,容易取得,受用時沒有過失。
  “比丘們,化取的食物是卑微的東西,容易取得,受用時沒有過失。
  “比丘們,以樹下作為住處是卑微的東西,容易取得,受用時沒有過失。
  “比丘們,陳棄藥是卑微的東西,容易取得,受用時沒有過失。
  “比丘們,有這四種卑微的東西容易取得,受用時沒有過失。
  “比丘們,若一位比丘對這四種東西知足,我說,他有沙門的其中一種要素。
  “所得卑微物,
     住處衣食等,
     於此能知足,
     受用無過失,
     此人於十方,
     無苦無損毀。
     
     如此之學人,
     知足不放逸,
     如法之所說,
     符合沙門義。”

二十八.聖傳承

     “比丘們,有四種聖者的傳承,它們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們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什麼是四種聖者的傳承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對任何衣服都知足,讚嘆對任何衣服都知足;他不會因衣服的原因而生起不正確的欲求,得不到衣服時不會掛慮,得到衣服時不會受衣服束縛、受衣服迷醉、抓著衣服不放;他看見當中的過患,有出離的智慧地受用衣服。他不會因所得的衣服而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他熟練、不懶惰、有覺知、有念。比丘們,這人稱為一位保持古聖者傳承的人。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對任何食物都知足,讚嘆對任何食物都知足;他不會因食物的原因而生起不正確的欲求,得不到食物時不會掛慮,得到食物時不會受食物束縛、受食物迷醉、抓著食物不放;他看見當中的過患,有出離的智慧地受用食物。他不會因所得的食物而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他熟練、不懶惰、有覺知、有念。比丘們,這人稱為一位保持古聖者傳承的人。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對任何住處都知足,讚嘆對任何住處都知足;他不會因住處的原因而生起不正確的欲求,得不到住處時不會掛慮,得到住處時不會受住處束縛、受住處迷醉、抓著住處不放;他看見當中的過患,有出離的智慧地受用住處。他不會因所得的住處而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他熟練、不懶惰、有覺知、有念。比丘們,這人稱為一位保持古聖者傳承的人。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喜歡、喜愛斷除,喜歡、喜愛修習斷除。他不會因斷除而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他熟練、不懶惰、有覺知、有念。比丘們,這人稱為一位保持古聖者傳承的人。
  “比丘們,有這四種聖者的傳承,它們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們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比丘們,具有這四種聖者傳承的比丘如果到東方居住,能降服不悅,不會受不悅所降服;如果到南方居住,能降服不悅,不會受不悅所降服;如果到西方居住,能降服不悅,不會受不悅所降服;如果到北方居住,能降服不悅,不會受不悅所降服。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他是一個降服了不悅和愛喜的人,是一個堅定的人。
  “不悅沒能力,
     降服堅定人;
     堅定之智者,
     能降服不悅。
     
     行踐於正業,
     驅除諸障礙,
     猶如純真金,
     無能說其過,
     天神讚此人,
     梵天亦讚嘆。”

二十九.法步

  “比丘們,有四種法的步驟,它們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們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什麼是四種法的步驟呢?
  “比丘們,不貪欲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比丘們,不瞋恚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比丘們,正念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比丘們,正定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比丘們,有這四種法的步驟,它們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們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保持不貪欲,
     內心無瞋恚,
     專一繫正念,
     內心善入定。”

三十.遊方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
  這時候,一些十分著名的遊方者如阿那伽羅、毗羅達羅、沙俱邏.優陀夷等住在沙匹尼河邊的遊方者園林。
  世尊在黃昏離開靜處前往沙匹尼河邊的遊方者園林,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遊方者說: “遊方者們,有四種法的步驟,它們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們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什麼是四種法的步驟呢?
  “遊方者們,不貪欲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遊方者們,不瞋恚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遊方者們,正念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遊方者們,正定是法的步驟,它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遊方者們,有這四種法的步驟,它們古老、古舊、久遠、悠久,它們純淨,過去純淨、現在純淨、將來純淨,不受沙門婆羅門智者斥責。
  “遊方者們,如果有人說: ‘我反對不貪欲這種法的步驟,我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是有貪欲、深染五欲的。’ 於是我會對這個人說: ‘來吧,你說一下、解釋一下那些沙門婆羅門吧!之後我們會看到那些沙門婆羅門是怎麼樣子的質素。’ 遊方者們,因此,這個人的說話是不成立的。
  “遊方者們,如果有人說: ‘我反對不瞋恚這種法的步驟,我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是心有瞋恚、意念帶著腐化思維的。’ 於是我會對這個人說: ‘來吧,你說一下、解釋一下那些沙門婆羅門吧!之後我們會看到那些沙門婆羅門是怎麼樣子的質素。’ 遊方者們,因此,這個人的說話是不成立的。
  “遊方者們,如果有人說: ‘我反對正念這種法的步驟,我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是失念、沒有覺知的。’ 於是我會對這個人說: ‘來吧,你說一下、解釋一下那些沙門婆羅門吧!之後我們會看到那些沙門婆羅門是怎麼樣子的質素。’ 遊方者們,因此,這個人的說話是不成立的。
  “遊方者們,如果有人說: ‘我反對正定這種法的步驟,我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定、內心散亂的。’ 於是我會對這個人說: ‘來吧,你說一下、解釋一下那些沙門婆羅門吧!之後我們會看到那些沙門婆羅門是怎麼樣子的質素。’ 遊方者們,因此,這個人的說話是不成立的。
  “遊方者們,如果有人想譴責、批駁這四種法的步驟,當下便會有四處受人如法譴責的地方。是哪四處受人如法譴責的地方呢?
  “如果一個賢者譴責、批駁不貪欲,他便會尊崇和讚揚那些有貪欲、深染五欲的沙門婆羅門;如果一個賢者譴責、批駁不瞋恚,他便會尊崇和讚揚那些心有瞋恚、意念帶著腐化思維的沙門婆羅門;如果一個賢者譴責、批駁正念,他便會尊崇和讚揚那些失念、沒有覺知的沙門婆羅門;如果一個賢者譴責、批駁正定,他便會尊崇和讚揚那些沒有定、內心散亂的沙門婆羅門。
  “遊方者們,如果有人想譴責、批駁這四種法的步驟,當下便會有這四處受人如法譴責的地方。
  “遊方者們,即使是奧迦邏人、婆舍人、賓若人那些無因論者、無善惡論者、斷滅論者,也不會譴責、批駁這四種法的步驟,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懼怕帶來爭執、帶來忿恨、遭人駁斥。
  “不瞋具正念,
     內心善入定,
     修學除貪欲,
     此稱不放逸。”
  
  第三優樓頻螺品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