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第四集1-10經(1/23)
蕭式球譯
一.覺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跋祇的賓達村。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四種法,因此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什麼是四種法呢?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戒,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定,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慧,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聖者之解脫,所以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覺悟、智證聖者之戒,覺悟、智證聖者之定,覺悟、智證聖者之慧,覺悟、智證聖者之解脫,能截斷有愛,盡除各種有,從此不再受後有。”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聖者戒定慧,
及無上解脫;
聞名喬答摩,
覺悟此等法。
佛證此法已,
教化諸比丘。
導師得離苦,
具眼者寂滅。”
二.退墮
“比丘們,不具有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什麼是四種法呢?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戒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定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慧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聖者之解脫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不具有這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什麼是四種法呢?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戒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定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慧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聖者之解脫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比丘們,具有這四種法的人,在這法和律之中可稱為一個不退墮的人。
“退者墮生死,
貪者會再來;
樂修正道者,
取證湼槃樂。”
三.傷害之一
“比丘們,具有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這四種東西是什麼呢?
“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值得譴責的人作出稱讚;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值得稱讚的人作出譴責;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不應生信之處心生淨信;在不知、不明的情形下,對應要生信之處不生淨信。
“比丘們,具有這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
“比丘們,具有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這四種東西是什麼呢?
“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值得譴責的人作出譴責;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值得稱讚的人作出稱讚;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不應生信之處不生淨信;在知道、明白的情形下,對應要生信之處心生淨信。
“比丘們,具有這四種東西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
“於受責者作稱讚,
於受讚者作譴責,
猶如口擲不祥骰,
不祥骰中無福樂。
博奕中之不祥骰,
令人失去諸財物,
或失所有連性命,
此等相對還事小;
若以瞋心對善逝,
或出惡言心惡意,
斥責侮辱諸聖者,
此是更甚不祥骰,
此人投生於地獄,
百千次數眾多番。”
四.傷害之二
“比丘們,不正確看待四種人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這四種人是誰呢?
“父、母、如來、如來的弟子。
“比丘們,不正確看待這四種人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著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
“比丘們,正確看待四種人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這四種人是誰呢?
“父、母、如來、如來的弟子。
“比丘們,正確看待這四種人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著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
“不正確看待,
父親與母親,
如來等正覺,
及其之弟子,
如此之人等,
帶來多罪業。
看待父母等,
行事不如法,
現生受責難,
死後生惡趣。
能正確看待,
父親與母親,
如來等正覺,
及其之弟子,
如此之人等,
帶來多福德。
看待父母等,
行事皆如法,
現生受稱譽,
來生得生天。”
五.順流
“比丘們,世上有四種人,是哪四種呢?
“順流的人、逆流的人、自我確立的人、站穩在彼岸的婆羅門。
“比丘們,什麼是順流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受用欲樂和做惡業。比丘們,這稱為順流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逆流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受用欲樂和不做惡業,他們即使帶著苦惱,即使淚流滿面,都生活在圓滿、清淨的梵行之中。比丘們,這稱為逆流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自我確立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斷除了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比丘們,這稱為自我確立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站穩在彼岸的婆羅門呢?
“比丘們,一些人清除了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比丘們,這稱為站穩在彼岸的婆羅門。
“比丘們,世上有這四種人。
“於貪欲中無節制,
受用欲樂不離貪,
此眾入於生死中,
隨順渴愛稱順流。
內心堅定具正念,
即使修行遇艱苦,
斷除貪欲不作惡,
此人稱為逆流者。
斷除五種下污染,
圓滿不退之學人,
心得自在具定根,
此稱自我確立者。
深知世間高下法,
盡毀盡除不復有,
智者活於梵行中,
此稱世盡到彼岸。”
六.少聞法義
“比丘們,世上有四種人,是哪四種呢?
“少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少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多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多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少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少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不知義、不知法、不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少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少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少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能知義、知法、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少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多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多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不知義、不知法、不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而不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多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呢?
“比丘們,一些人多聽聞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他們對於所學的能知義、知法、依法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而能得所學的人了。
“比丘們,世上有這四種人。
“少聞法義者,
若然無戒行,
少聞與無戒,
兩處受譴責。
少聞法義者,
若然有善戒,
彼戒受稱譽,
亦能得所學。
多聞法義者,
若然無戒行,
無戒受譴責,
不能得所學。
多聞法義者,
若然有善戒,
多聞與善戒,
兩處受稱譽。
多聞持法義,
有慧佛弟子,
猶如純真金,
無能說其過,
天神讚此人,
梵天亦讚嘆。”
七.光芒
“比丘們,有四種人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是哪四種人呢?
“比丘們,比丘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比丘尼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優婆塞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優婆夷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比丘們,這四種人若聰慧、成熟、自信、多聞、持法、依法而行,能為僧團帶來光芒。
“聰慧以至隨法行,
此等善法耀僧團;
具有戒行之比丘,
多聞法義比丘尼,
具有敬信優婆塞,
及具敬信優婆夷,
此是僧團之光耀,
能使僧團放光芒。”
八.四無畏
“比丘們,如來有四無畏。如來具有這四種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這四種無畏是什麼呢?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宣稱是等正覺,但還有一些東西沒有覺悟!’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宣稱清除各種漏,但還有一些漏沒有徹底清除!’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說有一些事情會障礙修行,但人們做那些事情卻沒有障礙修行!’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沒有一處地方可給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或世間上任何人根據法義來這樣責難: ‘你說的法義不能使行踐的人將苦徹底盡除!’ 比丘們,我不見有可給人責難的地方,所以得到安穩,得到無懼,得到無畏。
“比丘們,如來具有這四種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沙門梵志所依止,
各種凡愚之教說,
皆不能及四無畏,
如來所述之教說。
如來降服一切惡,
悲憫眾生轉法輪,
天人之中最優勝,
度彼岸者受人敬。”
九.渴愛
“比丘們,有四種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是哪四種原因呢?
“比丘們,以衣服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以食物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以住處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以有或無有的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
“比丘們,有這四種原因令比丘生起渴愛。
“渴愛乃伴侶,
使人長輪迴,
不能越生死,
一直受後有。
渴愛帶來苦,
比丘知其患,
遊方具正念,
除愛無執取。”
十.軛
“比丘們,有四軛,什麼是四軛呢?
“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比丘們,什麼是欲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貪欲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貪欲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欲軛。以上的就是欲軛了。
“比丘們,什麼是有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有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有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有軛。以上的就是欲軛、有軛了。
“比丘們,什麼是見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見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見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見軛。以上的就是欲軛、有軛、見軛了。
“比丘們,什麼是無明軛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能如實知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六觸入處的無明性向、無知性向便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無明軛。以上的就是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了。
“比丘們,一個受四軛束縛的人會被各種惡不善法、污染、後有、恐懼、苦報、將來的生和老死所束縛,因此稱為一個不安穩的人。
“比丘們,這就是四軛了。
“比丘們,有四軛的解除,什麼是四軛的解除呢?
“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見軛的解除、無明軛的解除。
“比丘們,什麼是欲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貪欲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貪欲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欲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什麼是有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有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有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有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什麼是見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見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見的貪染性向、愛喜性向、愛戀性向、迷戀性向、渴求性向、熱愛性向、愛著性向、渴愛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見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見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什麼是無明軛的解除呢?
“比丘們,一些人能如實知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因此有關六觸入處的無明性向、無知性向都不會潛藏於心。比丘們,這稱為無明軛的解除。以上的就是欲軛的解除、有軛的解除、見軛的解除、無明軛的解除了。
“比丘們,一個解除四軛束縛的人會解除各種惡不善法、污染、後有、恐懼、苦報、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束縛,因此稱為一個安穩的人。
“比丘們,這就是四軛的解除了。
“欲軛與有軛,
見軛為結縛,
無明為先導,
驅使諸眾生,
行走輪迴中,
徘徊於生死。
欲軛與有軛,
皆能得遍知,
見軛得斷除,
不染無明軛,
四軛皆解除,
此人得安穩。”
第一賓達村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