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78A183-CB54-4373-9034-0B9B14DDE7EE.JPG

《四諦三轉十二行相》 

此是苦、應知苦、已知苦。 

此是集、應斷集、已斷集。 

此是滅、應證滅、已證滅。 

此是道、應修道、已修道。 

三轉者; 

此是苦集滅道叫定義理論,即初轉。 

應知斷證修叫實際的實驗,即二轉。 

已知斷證修叫成功或證道,即三轉。 

漸次實驗,一起成就(無間等=at the same time)! 

佛說:「凡是真正見到苦的,也必見到苦的生起,也必見到苦的止息,也必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祝福你! 


三轉的另一類似說法: 

法或佛陀的教法有三個層面,即:勝妙正法(saddhamma) 

<1>研究教理 (parayatti) 

<2>修行行道(patipatti) 

<3>體證通達(pativedha) 

「研究教理」即是鑽究記載佛陀的教示的聖典:經律論三藏。 

「修行」是指戒定慧三學。 

「體證」則是指通達出世間道與證悟聖果。 

在它們當中,前者是後者的根基, 因為研究教理提供修行的方針; 修行則導向覺悟。 

此教法是基於真實與良善而稱為「勝妙」, 因為依循佛陀的教法而修必定會趣向證悟至上殊勝的涅槃。 

詳: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page 2 

https://amitaba48.pixnet.net/blog/post/201556708

 

三轉:三個智階 

佛陀透過三個階段體證四聖諦。 

因為沒有人可以教他,因此他靠自己體會三個智階。 

1.諦智 

第一智階,稱為諦智,他體會到: 

(1)苦諦的十一種行式:(五蘊的)生,(五蘊的)老,(五蘊的)死,哀傷,憂慼,(肉體的)疼痛,苦惱(心靈的苦),失望,關於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所有的苦都是由於對五蘊的執取。 

(2)苦之因(集諦):欲貪、色貪、無色貪(見1-4-5節「四聖諦」)。 

(3)苦之滅(滅諦):涅槃是止息苦因(集諦)和果(苦諦)的法,因滅果即滅。 

(4)滅苦之道(道諦):八正道是中道,是唯一可以滅苦的修法。 

2.作智 

這是以第一智階為基礎的實修。 

苦必須靠修行來認知。 

集(苦之因)必須靠修行來斷除。 

滅(涅槃)必須靠修行來證得。 

道(八正道)必須靠修行來發展。 

3.證智 

證智是成果,或認知所修的與四聖諦之關係的智見。 

這三智(諦智、作智、證智)被看成是 

「三層相關的智見和內觀」→與四聖諦有關的三種直觀智見。 

佛陀在悟道的當夜經歷了四聖諦的三個智階 

(他經歷了4×3=12階)三個智階(諦智、作智、證智), 

每一智階乘上四個聖諦。 

修行者要像佛陀一樣的滅苦,必先了解第一智階(諦智), 

然後了解修法並遵循修法(作智)。 

這兩種智慧配合在一起,就是我們所要做的修行。 

如果你了解每一智階(諦智),而修第二智階(作智), 

然後乘上四個聖諦得到4×2=8,就是你現在的毗婆奢那修法。 

如果你了解結果(證智)就是4×3=12, 

亦即修行者已成就了出世間法。 

在佛陀悟道不久之後的說法(初轉法輪經)之中, 

他用以下的詞句描述三個智階。 

諸比丘!我于此四聖諦,以如此三轉十二行相, 

如實智見上未為完全清淨期間,諸比丘! 

我于天、魔、梵天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眾世界、 

不稱現等覺無上等正覺。 

諸比丘!然我于此四聖諦,以如此三轉十二行相, 

如實智見上已完全清淨故,諸比丘! 

我于天、魔、梵天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眾世界、 

稱現等覺無上等正覺。 

又於我智生、見我心解脫不動。此我最後身,不更受後有。 

(南傳律藏大品第一大楗度) 智階 



又有另一譯文: 

然而,諸比丘! 

一旦我對這三轉十二行相四聖諦的如實知見完全清淨, 

那時,我就向諸天、魔、梵天的世界、諸沙門與婆羅門、 

諸天與人的世間宣稱證悟無上圓滿正覺。 


三轉的另一類似說法: 

<1>知遍知(sacca-bana) 

<2>應遍知(kicca-bana) 或審察遍知,或度遍知,或勸轉 

<3>斷遍知(kata-bana) 

或已遍知,或已作智,或證轉即完全清楚!

 

(以上取自http://www.oba.org.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64)


          [四諦三轉十二行相]經文出處

        A   雜阿含379經T2,p103

[0103c14]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17]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20] 「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24]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27] 「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4a02]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B 巴利佛典-相應部56經11段(蕭式球譯)

http://amitaba48.pixnet.net/blog/post/223326346-56-2%20%E8%AB%A6%E7%9B%B8%E6%87%89

 


雜阿含382T2,p103

[0104b13] 如是我聞:

[0104b13] 一時,佛住波羅[木*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b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0104b18]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383T2,p103

[0104b20] 如是我聞:

[0104b20] 一時,佛住波羅[木*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b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欲,轉去諸結,於慢、無明等究竟苦邊。」

[0104b27]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四諦 三轉十二行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