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670.JPG

蕭式球譯

一五二.修習根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吒伽羅的目羇盧園。
  這時候,波羅娑利婆羅門的弟子優陀羅年青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優陀羅說: “優陀羅,波羅娑利有沒有教弟子修習根呢?”
  “喬答摩賢者,波羅娑利有教弟子修習根。”
  “優陀羅,波羅娑利是怎樣教弟子修習根的呢?”
  “喬答摩賢者,是這樣的:眼不見色,耳不聞聲。波羅娑利是這樣教弟子修習根的。”
  “優陀羅,若波羅娑利這樣說,盲人便會成為修習根的人,聾人便會成為修習根的人了。優陀羅,盲人是眼不見色的,聾人是耳不聞聲的。”
  當世尊這樣說的時候,優陀羅沉默不語、不知所措、雙肩下墜、頭面低垂、悶悶不樂、無言以對地坐著。
  這時候,世尊看見優陀羅沉默不語、不知所措、雙肩下墜、頭面低垂、悶悶不樂、無言以對地坐著,之後便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波羅娑利教弟子修習根,有別於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
  “世尊,現在是時候了,善逝,現在是時候了,請世尊講說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當比丘聽了之後,便會受持世尊的說話。”
  “阿難,既然這樣,你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阿難,什麼是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呢?
  “阿難,一位比丘在眼看到色之後生起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的時候,他知道: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都是行來的,都是粗劣的,都是依緣而生的;有一種寂靜、細妙的境界,那就是捨。於是,他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
  “阿難,就正如有眼睛的人張開眼睛然後閉上眼睛,或是閉上眼睛然後張開眼睛的一瞬間,任何人能同樣地立即、很快、毫不費力地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阿難,這稱為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這是關於眼識別色的。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耳聽到聲之後……
  “阿難,就正如強壯的人毫不費力地彈指,任何人能同樣地立即、很快、毫不費力地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阿難,這稱為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這是關於耳識別聲的。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鼻嗅到香之後……
  “阿難,就正如傾側的蓮葉,上面的水珠會流走而不會停留,任何人能同樣地立即、很快、毫不費力地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阿難,這稱為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這是關於鼻識別香的。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舌嚐到味之後……
  “阿難,就正如強壯的人毫不費力地吐出舌尖上的痰,任何人能同樣地立即、很快、毫不費力地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阿難,這稱為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這是關於舌識別味的。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身感到觸之後……
  “阿難,就正如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任何人能同樣地立即、很快、毫不費力地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阿難,這稱為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這是關於身識別觸的。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意想到法之後生起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的時候,他知道: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都是行來的,都是粗劣的,都是依緣而生的;有一種寂靜、細妙的境界,那就是捨。於是,他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
  “阿難,就正如一個燒了整天的鐵碟,有人把兩三滴水珠灑下去,即使緩慢地灑下去,但水珠會立即蒸發掉,任何人能同樣地立即、很快、毫不費力地息滅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保持捨心──阿難,這稱為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這是關於意識別法的。
  “阿難,這就是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了。
  “阿難,什麼是學人的途徑呢?
  “阿難,一位比丘在眼看到色之後生起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的時候,他對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感到煩擾、不滿、厭惡;在耳聽到聲之後……在鼻嗅到香之後……在舌嚐到味之後……在身感到觸之後……在意想到法之後生起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的時候,他對生起的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感到煩擾、不滿、厭惡。
  “阿難,這就是學人的途徑了。
  “阿難,什麼是聖者的修習根呢?
  “阿難,一位比丘在眼看到色之後生起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的時候,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和使人喜愛的事物都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和使人厭惡的事物都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內心將厭惡與喜愛兩者都去掉,然後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耳聽到聲之後……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鼻嗅到香之後……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舌嚐到味之後……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身感到觸之後……
  “阿難,再者,一位比丘在意想到法之後生起歡喜、不歡喜、歡喜與不歡喜的時候,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和使人喜愛的事物都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和使人厭惡的事物都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如果他喜歡的話,內心將厭惡與喜愛兩者都去掉,然後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
  “阿難,這就是聖者的修習根了。
  “阿難,我宣說在聖者的律之中最高的修習根,我宣說學人的途徑,我宣說聖者的修習根。
  “阿難,任何一位導師都應該為他弟子的利益著想,都應該悲憫他的弟子;而我對你們所說的就是出於悲憫。阿難,這裏有樹,這裏有靜室
,修習禪定吧。不要放逸,不要過後因放逸而後悔。這是我對你們的教導。”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阿難尊者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