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覺知當下的心出發6/10
[德加尼亞]
開發探索的心
如何讓心保持持續的覺知?這與禪修者對修習的興趣、信心、精進力和智慧都有關。有時我們也要時常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禪修。如果心不時時刻刻覺知,心會怎麼樣?無明就會現前,這時所有的煩惱都會生起,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覺知。
在禪修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體驗,但是並不理解它們為何發生。
很多年前,我跟雪吳敏大長老禪修的時候,會跟師父報告禪修經驗,譬如說觀察到呼吸時的腹部起伏。師父就會問:為什麼會有起伏?我說因為有呼吸。師父就問:為什麼呼吸?更進一步又問:鼻孔的出入息和腹部起伏哪一個先發生?從實際經驗上來說,我不了解為什麼?師父就說:那你去找答案吧。於是,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想搞清楚鼻吸與腹部起伏的關係,在打坐時沒有絲毫昏沈,前後花了七天時間去觀察,想找到答案。可是因為太想知道了,有貪心存在,心不平衡,不穩定的心是沒辦法找到答案的,因此七天都找不到答案。後來我就把這個問題放下,像平常那樣去打坐,不久之後答案突然就出現了。最終理解時我特別高興,因為這是親身體驗,不是思惟的結果,因此對禪修的興趣也隨之越來越強。
任何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都可以作為禪修中的探索,讓禪修更有趣、更持續。例如兩個手指接觸,可以觀察到幾個觸覺?這些看似簡單的目標,禪修者都可以用來觀察,以此提升興趣。
禪修者需要明白禪修的利益和沒有禪修的過患,以此提升禪修的興趣和好奇心。就像小孩,不用大人的提醒,他們自然也會有好奇心去探索這個世界,這種好奇心就是智慧的動力。很多禪修者都能觀察到心中的喜悅、快樂、煩惱,有時禪修順利,有時不順利,但卻不清楚為何會這樣。
有一位禪修者,在禪修中心住了四天,心已經變得比較平靜。我問他,為何心會平靜?禪修者無法回答。他只知道現象、經驗,但不知道為何會產生平靜的心,什麼因緣促成,整個過程如何?他並不了解。我們經常覺知禪修所緣,但並不知道禪修的心如何運作,缺失了很多資訊,所以對心缺乏全面的了解。
因此,僅僅覺知是不夠的,想要了解原因,是導致智慧產生的條件。用智慧去反思,去提醒是重要的。如果我們只是用思惟,而不覺知,當然是不夠的。但是,如果單是覺知,卻不加思考和探索,同樣也不足以令智慧產生。禪修者需要應用智力和正思惟去啟發智慧,並和覺知一起運作。問事物的「為什麼」是找「因」的關鍵,也是增加智慧的方法。
要提高心的興趣,我們要學習會對自己提一些問題,在什麼時候提問呢?應該問自己什麼問題?是否要有意識地去選擇一些問題呢?
這要看禪修者自己的性格。對於一些比較理性、思惟性向的人,心自然的會生起一些問題,會去想、去思惟。對於另一類人,可能較為被動的,他們可能不會有那麼多的想法,想去了解更多,當我遇到這類的禪修者,就會鼓勵他們多問自己一些問題,因為他們自己不習慣去問和想問題。
問問題是為了讓心對當下發生的事情更有興趣並進行探究,問問自己當下發生的到底是什麼現象,是怎樣的,為什麼?讓心更有興趣,至於是否找到答案並不重要。
調查,或提問題,能讓心感到興趣,帶著想知道的心去覺知。心有興趣的話,便會去觀察,觀察持續並看到整個過程時,答案就自然會出現,並不需要刻意地去想答案,也不是去思惟答案。調查的意思,是有興趣地去觀察,讓答案自然出現。
任何與當下身和心有關的問題都可以問。在當下的經驗裡面,哪一個是所緣,哪一個是心,你了解嗎?這些都可以問,問問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發生,是怎樣發生的?
覺知在不在,能不能知道覺知的心?
好奇及興趣是由智慧在背後推動的,因為智慧的特徵就是想知道,想知道才會有興趣、才會好奇。每個當下的覺知,必須有想知道的心作為動力,才會想去觀察,想知道當下發生什麼事情?
譬如說你要做生意,想了解一件事,沒有人逼你,不用精進,你也會想法設法去了解,想知道怎樣做好這件事。
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牛頓的故事。牛頓在樹下看到蘋果掉下來,如這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大家大概看了以後,把蘋果擦一擦就吃了,這就完事了。但是牛頓就會想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而不會飛上去。
有智慧的人、想培育智慧的人,經常會問問題,看到任何現象就會想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怎樣發生的?
譬如說我們每個人如果每天都重複做一些事,便會越做越熟悉,有些人從不厭倦,一輩子繼續做也仍會很喜歡,而且越做越有興趣,越做越開心,這就是興趣沒有間斷。修習也要這樣修,持續不間斷地去修習、培養覺知,令心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善巧,越修越喜歡,智慧、善法讓心越修越想修。
可以推動心向前、更想做的,就是明白體會其利益、價值,嚐到甜頭,親身體驗到它的好處。就像做生意一樣,如果從中獲利很多,是不是還會更想做、繼續做下去?
觀因緣
盡量觀察事情從因到果的整個過程。如果心持續地覺知,同時知道心的活動,身體的活動,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從現象發生的開始、過程到完結,都能如實觀察的話,明白看見了就會比較容易明白因果的道理。所有現象都是因果,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存在,全都是一個從因到果的過程。
但是因為沒有看清楚整個過程,我們就不知道因果關係,並把所有自然現象看成是自我的。
整個因果的過程,就是我們的經驗;經驗就是禪修的所緣;所緣就是名、色,即心、身。
心的造作
當心清淨時,禪修者有時會體驗到光明,光明是自然法。但在另一種情況下,光明是心製造出的產物,是概念。不僅僅是光,昏沈亦如此。如果打坐時,心預期會有昏沈,產生了這種期待,昏沈就可能會產生。這些都是心的造作。
遇到修學上的緊張煩惱
緊張時如何處理?如果禪修時心太緊張的話,要先放鬆,暫時停止禪修,先做休息。甚至不需要去想什麼是覺知,怎樣保持覺知。出去走一走,玩ㄧ玩。因為當你不知道應怎麼做,而繼續強迫自己的話,心就會越來越混亂、越來越緊張。
其實,心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就像你知道緊張是不對的,但是你控制不了它,它就著急,這也是無我的顯現,是自然法緊張就是緊張。如果心已經知道應該怎麼做,但做不到,硬逼下去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就乾脆先不要做。
另一個處理方法,是不要想把現狀改變。覺察到心很緊張,身體也會很緊張,或者自己不知道該怎麼修,有這種疑惑時,就只是覺知當下心的這種狀況,知道心當下有這種疑惑,帶著正見,去接受它,把狀況視為自然法,心可能就會平靜下來,這樣就不用停止禪修。
再有一個方法,就是可以修一些佛隨念或慈心禪。用一些其他的禪修方法,使心平靜下來,心慢慢的改變之後,再次嘗試修內觀。
當你發現自己的禪修方法出現問題時,最好就是暫停不要繼續。有時候,不禪修比花上一輩子錯誤地禪修還要好,別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煩惱。
如何對待不善法?
認出煩惱以後,首先,要檢查有沒有正見,要知道煩惱不是「我」或「我的」,煩惱也是自然法,這是第一步,不用著急要把它消除掉。
第二,觀察煩惱到底是什麼東西,從中學習。要明白和了解在因緣條件具足的情況下,煩惱消失之後還會再生起的。有時候,我們因為想消除某個煩惱,結果可能促使另一個煩惱的生起。
煩惱生起時,我們能做的就是當下帶著正見去覺知、理解其運作。每次當心覺知到煩惱生起,並去觀察的時候,慢慢智慧也會跟著一起來。其實,是因為時時刻刻地去觀察心,有覺知在,所以才會發現有這麼多的煩惱在運作著。這就是以煩惱作為所緣,當下觀察的心造的善業。如果當下我們抱怨,恐懼,那就是在造惡業。因為之前造的不善業成熟導致當下的經驗生起,因不了解當下的經驗是自然法而生起煩惱,若當下又以煩惱去面對煩惱,就是在造新的惡業,種惡因。那不是雙倍的惡業嗎?所以當下應該盡量去培養正見和覺知。
有兩種禪法可以讓心不生惡法,一是修止,就是令心平靜,沒有五蓋;另一方法是用毘婆舍那,就是當下心有覺知、有正見。無論所緣是怎麼樣,覺知的心仍然在善法中。
修止只能暫時壓制,讓不善法不生起。停止修止時,控制不了不善法,它們肯定又會跑出來,不善法是不會自此消失的。如果我們修毘婆舍那,毘婆舍那的智慧越強,理解越強的話,不善法的力度就會越來越弱了。
給大家講一個中國禪宗的故事。有一對母女,雨安居的時候護持一位僧人修行。過了三個月,媽媽想知道這位和尚修了三個月有沒有進步,就教女兒過去擁抱他以下,然後問他怎麼樣?女兒照做後,問他怎麼樣?這個和尚說:「我的心比石頭更堅定」。媽媽聽了說,這個和尚沒有什麼智慧,就讓他走了。
過了很多年,這位和尚又來雨安居。過了三個月,媽媽又讓女兒再去試試他,女兒又去抱了他,然後問他,你覺得怎麼樣?和尚這樣說:「你知道,我知道,不要讓你媽媽知道」。母親知道後說,現在這個和尚有智慧了!因為他現在能夠更加明白觀察到自己的心,真實的狀況是怎麼樣的。
對於煩惱,把它看成所緣,然後同樣地觀察它就可以了。
我們需要從這些煩惱裡面學習,了解它們是怎麼樣的,跟心是什麼關係。然後,在日常生活裡面應用所學到的。同時,要保持覺知,以及心的穩定和智慧。這樣當煩惱生起時,心就不會那麼容易被煩惱佔據。
正確地「接受」
「接受」,意味著接受已經發生的現象(例如煩惱),但不代表去跟隨它、隨順它。現象已經發生了,我們接受它的發生,然後如實觀察它。有人認為接受就是捲入其中,其實不然。接受它的發生,但不是縱容它,也不壓抑它。
如果隨順它、縱容它,我們就走到一個極端;如果壓抑它,就走另一個極端;帶著正見去觀照它,就是中道。
正見帶領的覺知就是八正道之一,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方法。
佛陀教我們中道,中道就是不跟著現象走,但也不去壓抑它。
在禪修的過程中,初學者往往會勉強自己去接受一些不佳的身心體驗。然而,在內心深處卻並未接受,反而有種抗拒。真正的接受和理解,是基於心理解發生的一切都是自然現象,並非你我的問題,只有理解和智慧才會真正接受。不必勉強去接受,也不要強迫自己去接受。如果心的確不能如實的接受,就只要如實了知心不能接受即可。不需要改變現象,如實觀察就可以了。
接受當下發生的事,是因為理解,而不是被動挨打。心持續的觀察所緣,例如當下抗拒的心,要知道觀察的心是一個善心,正見也是一個善心。
禪修者經常有錯誤的認知,認為觀察到有煩惱是不好的,所以懼怕煩惱,抗拒煩惱。但是我們忽略了當下的經驗是過去所造業的果,不是我們的錯,也並不是能由我們控制,而是因緣和合。但因不了解當下的經驗是自然法,煩惱就產生了,這煩惱也是自然法。其實,覺知到煩惱的心本身就是善法,我們應該覺得高興;即使覺知很弱,也是不錯的開始。
如果煩惱很重,而智慧和覺知不夠,面對不了時,可以先轉換所緣,可以改換一個中性的所緣,例如呼吸,直到心平靜下來,再行觀察。
煩惱的減弱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觀察煩惱的時候,由於心不是百分之百捲入其中,所以煩惱會減弱;但是,這樣智慧還是不夠,心還不了解這個煩惱,所以以後因緣條件具足時,煩惱還會再次生起。第二個階段是,經過重複的觀察,當智慧足夠強時,就能理解所有現象都是自然法,譬如禪修者明白了聲音只是一個所緣,這樣真正明白了以後,就不會因為聲音而生起煩惱。
六根門所有的所緣都是這樣的,譬如這位禪修者明白了聲音只是一個所緣,那之後看見的、聞到的、嚐到的、感觸到的(包括痛受)、思想等等,都可以這樣去觀察。
習性反應
我們一般慣性的反應,多是由煩惱所驅使的,是無明。如果在做任何事的時候,能先知道自己的想法,再想怎樣去做,然後再去做的話,這個時候就是智慧驅使的。說話也要如此,先知道自己要說什麼,再想清楚,然後再說、再做。我們看一個東西,也要知道心在看,然後再去看。
每當我們有分別心,生起喜歡、不喜歡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帶著正見去知道,用正思惟、正見去觀察,去了解,學習這種反應是怎樣運作的。那慢慢這種習性反應就會越來越弱。
當覺知持續並善巧後,習性反應就會比較弱,而且發生的次數也會減少,這就有空間讓心可以了解,用智慧去面對事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