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5BD9C-EE89-4BD5-99B9-65E0355DE5FC.jpeg

四念處內觀禪修方法(上)| 阿姜巴山

戒學——透過覺性持戒。學習戒學可以讓無戒之人變成有戒者,讓有戒之人的戒更加穩固。戒的核心在於:有意識、有動機不去造惡。戒控制的是我們的身與口。
 
在起步階段,如果我們處於容易被破戒的環境里,在即將破戒時,就要懂得去壓制自己的心——這只適用於心已完全被煩惱習氣掌控,下一步就要破戒的情形。接下來,我們透過覺性來持戒。人之所以會破戒,是由於心被煩惱習氣掌控了。我們來提升覺性,何時有覺性,何時煩惱習氣就會滅去。煩惱習氣一旦滅去,心就不會被煩惱習氣控制,繼而在身與口上造惡。但是由於大家的覺性還不多,有些人甚至根本沒有覺性,因此我們需要先仰賴於每天多次的提醒來持戒。
 
剛才講的是對昨天上午講的內容的一個總結。今天從睜眼醒來到來禪堂之前,誰做了這個家庭作業?有誰刻意提醒自己持戒了?哦,不錯,很好!聽法之後一定要去實踐。法如同藥,我們來聽法與學法,就像是生病之後來領對症的藥。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苦,也得到了相應的藥。聽法之後不去實踐,就像是已經找最好的醫生開了藥卻不服藥,這樣的話,法是怎樣也幫不到我們的。

心學——獲得知者的心。昨天下午教導的是「心學」。通過學習心學,我們可以得到正確的心。有一類正確的心是用於休息的,有一類正確的心則是用於開發智慧的。

禪定分兩類:第一類禪定是用於讓心獲得休息的,修習之後,心有快樂、有力量。實踐方法並不難,就是帶領心與一個讓心感到快樂的所緣輕鬆自在地、持續地在一起,不去打壓心,為心選擇一個它喜歡的、不會引發煩惱習氣的所緣。這樣的禪定,專業術語叫「止禪」,也就是心與所緣在一起的禪定。
 
心與身是不同的。要想讓身體健康,一定要多運動,但如果希望心有力量,就要讓它與單一的所緣在一起。心之所以散亂不已,是因為它一直在尋找快樂。心想通過看色得到快樂,但是緣於看色得到的快樂極為短暫,並且很快就會滅去,它又會再次對快樂感到飢渴,又會跑去聽聲音,希望透過聽聲音得到快樂,可是聽到聲音後,心有時有快樂,有時沒有快樂。聽不到讓自己快樂的聲音,心就會去尋找其他能讓它快樂的所緣,比如去想、去演繹,去添油加醋地想一些快樂的事,想了之後,心有時有快樂,有時沒有快樂。即便心覺得快樂,這種快樂持續的時間也非常短。因此,心就是這樣處在不停的尋找之中,一會兒跑到眼,一會兒跑到耳,一會兒跑到鼻,一會兒跑到舌,一會兒跑到身,一會兒跑到心。
 
如果明白關鍵,我們就會懂得尋找讓心快樂的所緣來眷養它。一旦心得到讓它感到舒心、快樂的所緣,自然就不會跑到其他根門去尋找其他所緣了。就像讀書時,如果哪門學科是我們非常喜歡的,我們讀了之後就會非常快樂,在讀的時候就容易生起禪定,為什麼?因為讀了這門學科之後心很快樂,自然就不會去找別的東西。但是,如果是讀不喜歡的學科,我們看一下就跑去想別的了,為什麼?因為學了之後沒有快樂。修習禪定的核心就在這裡,就是如此簡單。
 
很重要的一點在於:
不要去打壓覺知所緣的心,
也就是說,覺知所緣的心本身要有快樂。
覺知所緣的心是快樂的,
為心所選擇的所緣也是能給它帶來快樂的,
當快樂與快樂碰在一起,禪定就會生起。
這是修習第一種禪定的關鍵。

第二種禪定,專業術語稱為「觀禪」。修習這種禪定是為了訓練心變成知者、觀者,隨時準備好去修習毗鉢捨那。要讓這種禪定生起,重點在於要及時知道心的迷失,它的修習方法是:念誦或觀呼吸之後,及時知道心忘了所選擇的禪修所緣。何時能夠及時知道心忘了所選擇的禪修所緣,那一刻,稱為「觀禪」的第二種禪定就會生起一剎那。訓練這種禪定並不難。
 
事實上,還有另一種訓練心變成知者、觀者的方法,那就是進入禪定。如果真的能夠進入禪定且來到二禪,心就能夠抽身而出,變成知者、觀者。可是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訓練的人,如今已經寥寥無幾了,因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和社會充斥著各種資訊,它們一直在不停地擾亂我們的心。每個人都有手機,有人甚至有好幾部手機,還有ipad、電腦等各種通訊設備,它們讓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離開自己。車開到哪裡都有廣告牌,心始終被干擾,不停地去看、去聽、去想,始終處在動蕩不安之中。因此,這個時代能夠真正進入禪定的人是極少的。許多人誤以為自己可以進入禪定,但事實並非如此,而且他們修習得也不正確。在泰國,隆波帕默尊者的弟子超過十萬人,而真正能夠修習禪定的,老師認識的只有三位,其他剩下的人,有的頂多只能修一丁點兒,根本沒有來到真正的禪定。
 
我們絕大部分人,甚至幾乎是全部人,能夠選擇的是以第二種方式來訓練得到知者、觀者,也就是——修習任何一種禪法,來及時知道心的迷失。緣於及時知道心迷失所產生的禪定,其生起的時間非常短,僅僅只有一剎那,之後心便再次迷失。但是千萬不要輕視這短暫的一剎那的禪定,真正生起道與果的時候,所需要的也只是一剎那的心。
 
即便是在佛陀住世的時代,超過一半以上的阿羅漢也都是通過這種剎那定證悟的。在證悟道與果之前,他們無法進入禪定,而證悟道與果之後,就會修習禪定了。初果聖者至少會得到初禪作為附產品,因為在證悟道與果的時候,心並不是處在大家現在所處的世間。道與果只生起於禪心。因此,證悟時一定會至少生起初禪。證悟道與果之後,禪定的修習就變得更簡單了。
 
在起步階段,禪定的訓練是透過「迷失了知道、迷失了知道」來進行的,這種禪定可以陪伴我們一直走到修行的終點。

覺性——自動自發生起。在開發智慧之前,除了具備觀者的心之外,還需要具備另一個工具,那就是覺性。覺性的意思是能夠記得、能夠憶起。能夠記得什麼呢?能夠記得身的狀態,能夠記得心的狀態。
 
四念處里的覺性與世間所言的覺性不同。過馬路的時候不會被車撞到,寫字的時候不會寫錯別字,這些都是世間的覺性。佛教四念處里的覺性是指「記得」——記得當下的身是如何的、當下的心是如何的。
 
如果你經常看法談視頻,能不能記得隆波帕默尊者的樣子?能夠記得嗎?為什麼能夠記得?因為常常看見。無論什麼事物,如果不經常見到,就記不得。在公司里,那些座位離我們特別近的同事,即使我們不刻意去記也會記得。當這樣的同事從遠處走來,哪怕根本看不清他的臉,只看到人影在那裡走動,我們也會知道是他過來了——因為常常看見,所以才會記得。很久才見一次的人,有時甚至跟我們面對面坐著,我們也記不起他是誰——很久才見一次面是記不住的。
 
在起步階段,我們要把自己從一個沒有覺性的人訓練成一個有覺性的人。原則非常簡單:當心造作出任何感覺,有時候是好、有時候是壞、有時候是苦、有時候是樂,我們訓練去覺知它們。在座各位有不認識生氣的嗎?生氣是什麼樣子的?能夠解釋嗎?說不清楚,可是我們知道它是生氣。生氣與自卑一樣嗎?不一樣。自卑與害怕也不一樣,害怕與厭倦也不同,它們各有各的特徵,這些特徵讓我們知道這是厭倦、那是生氣、另一個是自卑。
 
大家從現在開始就這樣去做:每一次心裡生起了什麼感覺,就去覺知。這稱為「緊隨著去知道」。緊隨著知道的意思是:讓感覺先生起,而後才去感覺,不要提前去守候或守株待兔式地等著看接下來會生起什麼感覺。我們的心是平常普通人的心,吃到可口的食物,心裡感到快樂之後,才去感覺,而不是一看到食物就想要成為修行人,然後便去守著看接下來有什麼感覺生起。
 
我們的感覺從早到晚一直在變化。清晨一睜眼,想到今天是星期一,我們是什麼心情?想到要去上班,就已經覺得厭煩了。如果是星期天,心情又是怎樣的?與星期一的心情一樣嗎?不同,對吧?想到每一位朋友,我們的感覺相同嗎?一想到有些人,我們就很快樂,而想到另一個人,感覺是怎樣的?唉!最好永遠不再見面。
 
我們的感覺一直在變化。發生什麼之後會變化?心接觸所緣之後才會變化。眼睛看到畫面之後,感覺才會生起;耳朵聽到聲音之後,感覺才會生起;鼻子聞到氣味之後,感覺才會生起;舌頭嘗到味道之後,感覺才會生起;身體接觸物體之後,感覺才會生起;心去想、去演繹造作各種各樣的事情之後,感覺才會生起。一整天,我們的六根與六塵都在不停地接觸,因此我們的感覺也在不停地變化。我們只需要提醒自己:當感覺有任何變化時,去覺知它們。覺知的時候要是自然、平常、普通的。
 
禪堂的溫度如何?冷,熱?還是很舒服?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同,對嗎?要知道禪堂的溫度如何,一定要做什麼嗎?那只是一種感覺而已。要知道禪堂的氣溫如何,一定要這麼做嗎?只是感覺就能知道了,對嗎?因此,如果做得比這個更多,就已經不對了。比如,大家在禪堂里,能夠感到周圍有人坐著。禪堂里的人很多,我們能感覺得到,那只是一種很平常的感覺。但是如果想看清楚某個人,就一定要轉過頭去看。當轉頭去看,希望看得更清楚些的時候,那就已經是緊盯而不是感覺了。
 
當覺知正確時,心是沒有做什麼的,是平常而普通的,但是想要一開始就擁有這樣的心,那是做不到的。剛開始修行時,我們的覺知都會夾雜著刻意的成份,因為我們還處在訓練階段。如果太刻意,緊盯的成分就會太多,過於緊盯專注,心就會沈重,這時就要及時知道心過於緊盯了。

在訓練的階段,有時我們會覺得覺知是正確的,有時會覺得覺知的力道太大了。隨著不斷的修行,心最後就能記得各種各樣的境界和狀態。比如,容易生氣的人每次生氣都去覺知,某次這樣的人正在和客戶洽談業務,客戶說了些什麼,他生氣了,在沒有任何刻意的情況下,他知道生氣生起了。

我們訓練就是為了能夠生起這種覺性:
在沒有任何刻意的情況下,
自動自發生起的覺性。
這種自動自發的覺性生起的原因是:
頻繁訓練直至心能夠牢記那些境界和狀態。
當自動自發的覺性生起時,心就會醒過來。

在訓練的起步階段,可以不用觀照很多現象。容易生氣的人只需要觀察心生氣與心沒有生氣,只選擇觀照這一對現象就可以一整天訓練了,因為一整天有的只是生氣的心與不生氣的心。貪心重的人,看到什麼都想得到,就只需要訓練去觀照心有貪與心無貪。整天想個不停的人,只需要去覺知心散亂與心萎靡不振,散亂與萎靡不振是一對現象。心散亂的時候非常消耗能量,因為心不停地在跑,跑累了之後就昏昏沈沈的。因此,要及時知道心散亂與心萎糜不振。還有一對現象,觀照的難度稍大,那就是心有痴與心無痴。痴是很難描述的境界,心有痴的時候,看什麼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尊者們教導用觀禪的方法來觀痴:修行某種禪法,然後及時知道心忘了禪修所緣,當迷失的那一刻,心是有痴的、是迷迷糊糊的。如果誰聽了這些之後覺得發懵,就要知道心在發懵,就只是這樣而巳,不用想太多。

因果——法是不難的。已經講法一小時了,但並不是說這一小時所講的法是適合每個人的,而是有些句子適合這個人,有些句子適合那個人。隆波帕默尊者曾經比喻:尊者每次講法就像是把滿滿一籃筐黃金往下灑,每個人帶回家的黃金只有一丁點兒,其他黃金則是別人的。因此,如果不理解某些句子,就隨它去,至少我們能夠明白生氣的心與不生氣的心,能夠明白感覺是由於六根與六塵接觸才生起的,而且感覺一直在不停地變化。我們的職責只是緊隨著去知道,直到最終心能夠記得那種境界或狀態,然後在毫無刻意的情況下,感覺生起後,覺性自動自發地生起。
 
心裡的感覺除了貪、嗔、痴,還有什麼?還有快樂與痛苦。觀這一對現象也可以。一會兒是苦,一會兒是樂,一會兒又不苦不樂,只觀察這些現象,同樣可以觀一整天。適合觀察什麼取決於每個人的特長。如果擅長感覺自己的苦、樂與不苦不樂,這就足夠了,為什麼?因為我們整天不是苦就是樂,不是苦、樂就是不苦不樂,這樣也就可以訓練一整天了。
 
如果不擅長覺知心,也可以覺知身。比如,身體呼氣,覺知,身體吸氣,覺知,也就是在每個呼吸之間都有覺性。只是訓練觀這一對現象,也可以整天訓練覺性,為什麼?因為身體整天都在呼氣與吸氣。如果不擅長觀身體呼氣與吸氣,也可以選擇觀身體變換姿勢。身體站,覺知,身體坐,覺知,身體躺,覺知,身體走,覺知,這樣訓練也可以一整天有覺性,為什麼?因為身體一整天都在行住坐臥。如果不擅長覺知身體行住坐臥,想要覺知得更細也可以。身體動,覺知,身體停,覺知,這樣也可以一整天有覺性,因為身體整天不是動就是停。
 
可以用於訓練的內容非常多,大家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去選擇。只需要選擇一丁點,比如,覺知心裡的苦、樂、不苦不樂,其他的可以先忘了,或是覺知生氣與不生氣,其他的先忘掉。等到訓練一段時間之後,真正的、自動自發的覺性就會生起。一旦真正的、自動自發的覺性生起,心就會更容易記得其他境界和狀態。我們最開始只選擇了一丁點兒,但隨著深入修習,覺知的範圍和能夠記住的境界就會自動放大和增多。時間一久,各種感覺生起之後,心覺知的頻率就會更高。
 
覺性執行的職責是什麼呢?覺性是能夠記得、能夠憶起,能夠記得當下身體的狀態,能夠記得當下心的狀態。
 
講到這裡,有人不明白嗎?誰能夠明白?哦,謝謝你們。
 
事實上,法是不難的。很多人之所以覺得難,是因為從未聽過。事實上,所有的一切彼此都是因果關係。如果播種的因是正確的,結果就自然是正確的。比如,我們不斷地訓練緊隨著去覺知那些境界和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能夠記得那些境界和狀態之後,覺性自然會生起,因為我們播種的是導致覺性生起的因,因是正確的,正確的結果自然會呈現。
未完待續▼

原創:禪窗翻譯組  泰國禪修之窗(微信公眾號)

譯者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