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815813-5E29-47E1-BA93-C9A0DE1A688C.jpeg

洞見實相2/38 第一章 正確的知見1/3

 

[岩松]

 

 

人間佛陀

 

天上的佛陀,是人間佛陀被後世弟子聖化和神化、發展並塑造成為當代很多人心目中理想化的佛陀。這位理想化的佛陀,具有不可思議的、玄妙莫測的神通與法力,他超越了人間,上升到天上。他不是人間的覺者、智者,他被塑造成了天上的神——成為有如造物主似的上帝。被塑造成有如造物主似的佛陀,有著無

比的威力,是眾神之上最高的神。

 

有些經典中把佛陀誇張為:居則金剛寶座,行則地湧蓮花,外出則帝釋前導,梵天執傘,講經則天龍八部護持左右,遇特殊事故,則大地震動,天雨香花。這種超乎常情的渲染,絕不是釋迦牟尼生前的真實面目。歷史上的佛陀,生前是什麼樣子呢?

 

他有如中國的孔子,是一代聖哲,是人間偉大的導師。他成道之後,四十五年遊化傳道,有教無類,汲汲於宣示真理。他遊化期間,身著壞色之衣,手持乞食之缽,千里遠行,赤腳徒步,直到八十歲最後一次遊化仍是如此。他沒有權勢,沒有武力,沒有錢財。但在當時諸國林立的印度社會中,上至國王大臣,中至工

商人士,下至賤民奴隸,都對他有著至高無上的崇敬與信仰。

 

佛陀所宣示的真理,稱之為‘法’。這包括著萬物生起存在的理則——起,即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以及以緣起為基礎的三法印、四聖諦。這法,是宇宙本然的理則,是人生之實相,而為佛陀所證悟,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或制定的。所以原始經典中常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釋迦牟尼是人間的聖哲。人間的聖哲被聖化、塑造成為天上的神的時候,這就模糊了他本來的面目。以指示月,若以為手指就是月亮,不惟失去了月亮,且亦失去了手指。聖化為神的釋迦牟尼,不惟天上的神不是釋迦牟尼,且亦失去了人間的釋迦牟尼。

 

這就是西洋學者為什麼懷疑釋迦牟尼不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甚至於以為釋迦牟尼是太陽神神話的化身。

 

佛陀一生徒步托缽,四方遊化,說法無量,但從不曾說過:‘皈依了我,我能賜你福報’,或者說:‘皈依了我,我能佑你平安‘。

阿難尊者是佛的侍者,侍佛二十七年,佛陀並沒有’幫助‘他開悟。直到佛滅度後,大迦葉主持結集,聲稱未證聖果者不得參與,阿難於此壓力下,努力修行,終於開悟了。這正告訴我們:‘佛教之信仰,乃自力而非他力’——如果你不努力修行,縱然你隨侍在佛陀身邊,佛陀也不能‘賜’你開悟。

 

佛陀一生屢屢地告誡弟子:‘以己為洲,以法為洲’。佛陀最後一次遊化,途中在毘舍離城的大林精舍渡雨安居時,生了一場病。病癒之後,阿難對佛陀說:‘在世尊病重那些日子裡,我有天地昏暗無光的彷徨感覺。’佛陀訓誡他說:‘阿難呀!你們應該以自己為洲,依靠自己,不要依靠他人;以法為洲,依靠法,切勿依靠其他。阿難呀,現在或當我去世後,能夠以自己為洲,依靠自己,不依靠他人;以法為洲,依靠法,不依靠其他的人,此人即是僧伽中的最高者。’沒有多久以後,佛陀繼續遊化,途中走到拘屍那城郊外,在角沙羅林的沙羅雙樹下進入涅槃。

 

佛陀最後的遺言是這麼說的,阿難白言:云何名為供養如來?佛語阿難: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

 

佛陀教導什麼?

 

佛陀教導什麼?這個問題值得每一位學佛的人好好地思考,如果不搞清楚,那麼我們都只配稱為假的佛弟子,想要有覺悟解脫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事啊!

 

佛陀說:‘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只有教導苦和苦的止息。’這已經明確指出我們一條學佛的修行道路,那就是所有和止息苦沒有直接相關的問題都是戲論。

 

佛陀真的只是教導我們要‚知苦與‘滅’而已嗎?對於很多禪修者而言,或許會有人反駁,進而斥責那是自了漢的修行方式,因為那只是自利的修持,並不是從事利他的菩薩行。持有這種觀念的人,只要他還沒有‘知苦、滅苦‘,絕大多數都是泥菩薩,要度生死大海都自身難保。

 

假使我們真的能如法奉行佛陀所教導的‘知苦’與‘滅苦’,淨化心靈不再有錯誤的知見,縱然色身上仍有疾病的苦痛,但那是不妨礙我們得自在解脫的,因為聖者是‘不受第二支箭’的。當我們瞭解並如實行持佛陀這個最直接有效的教導方法時,我們的修行才有力量,那時自然會樂於跟其他人一同分享法的滋味,因為一位對法有勝解的修行者,是絕對不會吝嗇地將佛法隱藏起來,只要他有適當的因緣,即會大公無私地遍灑佛法甘露來潤澤大地群萌,而這甘露妙藥的精華就在──‘知苦’與‘滅苦’。

 

現在請平心靜氣來回顧自己以往的修行,有沒有針對我們生死的根源下手呢?

 

坦白地說,我們還在迷糊中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因為我們從未真正思惟‘生死的苦本’,而只會編織許多美麗不實的幻想。當遇到麻煩的難題或病苦時,我們只怪自己‘業障深重’,就想藉由花錢消災來解除痛苦,或者從事念佛、拜佛、持咒……等種種修行方式來消除業障。但往往總是不盡如意,苦痛煩惱依舊常隨,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我們並沒有對症下藥。而醫病的首要條件,就是‘知苦’知道導致我們痛苦煩惱的根源是什麼。然而,我們卻找不出病源,只是盲目地吃藥,除了加重病情的疑慮外,也會因久病而喪失康復的信心。(比喻長久修行而煩惱不減,將喪失學佛修行的信心)透過反省及自我檢討,找出貪、嗔、癡生起的根源所在,捉住使我們流轉生死的罪魁禍首,然後以‘無我的空慧’作藥方,來治癒無始以來的無明大病──我、我所。

 

如此將能了知佛陀為何只教導弟子們要‘知苦’(知道我、我所是生死的苦本)與‘滅苦’(從心中除滅有我、我所的觀念),這種拔本塞源、釜底抽薪的最究竟教法。

 

如來只是指路者

 

婆羅門問喬達摩大師:‘當沙門喬達摩的諸弟子受他的教示,他們都能成就無上涅槃的目標嗎?或者有一部分人無法成就呢?’

 

——婆羅門,其中一部分人能成就,一部分人則不能。

——喬達摩大師,既有涅槃,有通往涅槃之道,又有沙門喬達摩為其指引,為何會如此呢?

——婆羅門!對此我要反問一句,請隨意回答。你自認為可熟悉通往王舍城的道路?

——是的,喬達摩大師,我熟悉。

——如果有人欲至王舍城,前來問你:‘先生!請指示我通往王舍城的道路。’於是你告訴他:‘善者,這條道路通往王舍城。沿此路行至一村莊,又至一鎮,便可見王舍大城,並見其花園、樹林、田地、湖泊。’如此由你指引之後,他卻走錯路,一路西去。若又有一人,得你指引,安全抵達王舍大城。既有王舍城,又有通往該城的道路,為何受你指引的兩人,一人迷途而西去,一人卻安全抵達王舍城?

——喬達摩大師,我但為指路,對此我能做什麼呢?

——同樣地,婆羅門!既有涅槃,有通往涅槃之道,又有我為其指路,我的弟子由我指引,但仍有人成就涅槃,有人則否。婆羅門,成就與否,對此我能做什麼呢?——如來只是指示道路者。

 

知識

 

知識有兩種,一種是靠聽聞、思維、邏輯推理得到的知識,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另一種是靠體驗而得來的知識,例如:水果的味道,氣候的溫度等。

 

佛法的知識屬於後一種,屬於靠體驗而得到的知識。很多人研究經典,到處參訪,聽老師講法,把佛法知識當作一門學問來學習,把學來的知識拿來和他人辯論,找別人缺點,甚至攻擊他人,這樣做就偏離了佛陀的教導。佛陀教導的法是需要親身體驗的,而不是拿來當作一門學問來學習的。

 

修行佛法是看自己、瞭解自己、認識自己,跟自己學習。學習什麼?——解、認識自己內心的身心實相,瞭解、認識自己內心的身心實相生起、消失的規律。

 

之所以很多人到處參訪、拜師求法,是因為他們不瞭解佛法的性質,他們不知道法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其實,只要老老實實地、不斷地看自己,向內求,法就離他不遠了。

 

關於‘宗教’

 

關於‘宗教’的定義有很多,在這裡研究的是隆波田所說的‘宗旨’。

 

隆波田說:‘人本身就是宗教’(詳見《覺知指南》)。這裡所說的‘宗教’是指‘皈依處’,也就是‘庇護所’。‘人本身就是宗教’是說,人本身就是自己的‘庇護所‘,這個’庇護所‘不在外部,而在每個人的心中。

 

佛陀說:‘你們每個人,應當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皈依,不以任何他物為皈依處:以真理為島嶼,以真理為皈依,不以任何他物為皈依處。’ 所謂‘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佛、法、僧’在哪裡?同樣,‘佛、法、僧’也在每個人的心中,而非在外部。

 

何為‘真正的出家人’?

 

有學員問我:為何出家人還會生氣發脾氣呢?——因為出家人也是人,也有貪、嗔、癡,因此也會生氣發火。

出家人和在家人只是外相(如穿衣、剃頭等)不同,內在都是一樣的。穿袈裟、剃光頭只是世俗表像。因為出家後可以還俗。大部分人都注重表像,以為只要剃了光頭、穿上袈裟就沒有煩惱,就可以教導眾生了。

隆波田說,能夠破除貪、嗔、癡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比丘、沙彌、比丘尼可以做真正的出家人,在家居士也可以做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出家人沒有貪、嗔、癡,他們的心超越了世俗表像。‘佛、法、僧’三寶中的‘僧’意指‘真正的出家人’,而非是指剃光頭、穿袈裟的人。

 

說‘苦’

 

’苦‘的巴利文dukkha。由於在漢語中沒有一個合適的詞彙與巴利文中dukkha 相對應,因此古人把dukkha 勉為其難地翻譯為’苦‘。如此一來,很多人把dukkha‘理解為苦難’。從而很多人認為佛教徒是消極的和悲觀的。

 

dukkha 是:suffering()affliction()

sorrow()misery()disease()stress()

(inner)conflict(內在衝突),being oppressed(受壓迫的),literally(真實的)"hard to endure,difficult to bear"()the inherent

unsatisfactoriness of all conditions(滿)the burden of

personal existence()the hopelessness of the

unenlightened person's situation(尚未覺悟的人之處境中的絕望)。

 

但是佛教並沒有完全否認世間之樂,如家庭之樂、五欲之樂、生活之樂等,而是教導人們正確地看待這些快樂,即不可執著。因為世間的一切有為快樂都是虛幻不實,稍縱即逝。

 

佛陀以種種方便善巧地講敘諸苦,這不是危言聳聽,使人憂心不可終日,從而產生悲觀消極之心,更不希望人們成為苦的犧牲品和悲觀的奴隸。佛陀說苦,不是要人們悲觀、消極地接納承受苦,更沒有把苦當成是上帝或命運的懲罰,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

 

說苦不是佛陀應世的本意,而是一種方便,使人從而生起厭苦趣樂進取之心。他希望人們正確地認識苦,明白它的起源,公正平等地看待它,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苦的根源就是渴愛,而渴愛又是由於無始以來的我執,無明則是產生我執的罪魁禍首。

 

當下和活在當下

 

什麼是當下?——‘當下’就是根塵相觸的那一刹那。

什麼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根塵接觸時能夠知道,而不是思考過去和幻想未來。

 

關於‘相信’

 

今年(2013 年)暑期課程上小參時,當我說‘不要輕易去相信經典’時,一位比丘尼立馬就提出質疑,她說:‘如果我們不相信經典,那我們應該相信什麼?’她的意思是,我們在修行時應該絕對相信經典。

 

當被問及到對某種見解的態度時,一般人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相信,一種是否定。其實除了上述兩個選擇之外,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對某種見解持保留態——也就是既不相信,也不否定。

 

佛陀所教導的法,並不是讓他的弟子們來相信,也不是讓其他人來否定,而是讓大家來親身體驗。佛陀教導的法,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就去相信,這是‘迷信’;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就去否定,這是‘盲目排斥’;當通過實際地修行,親身體驗了佛法是正確的,然後再去相信,這是‘正信’。

 

根據經典記載,有一次佛陀講完法後,問弟子們:‘我講的法你們相信嗎?’ 大家都說相信,只有舍利弗說不相信。佛陀問舍利弗為何不相信,舍利弗說:‘您講的法我還沒有親身體驗到,故而不能去相信’(作者注:在這裡,舍利弗沒有相信佛陀的話,並不意味著去否定,而是持保留態度)於是佛陀稱讚舍利弗最有

智慧。

 

今天上網時無意中看到緬甸某位著名的禪修老師的一段開示,‘當心從所有的煩惱和痛苦中解脫出來時,身也自然從痛苦中解脫’,還有‘已經成為阿羅漢的目犍連尊者在臨終前被強盜砸成了肉醬,但他並沒有感到任何身體的痛苦,因為他的心已經完全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他不執著他的身體’。

 

當我看到上述內容時,立即生起懷疑,因為這個觀點顯然與佛陀關於身苦和心苦的教導是相悖的(佛陀說,有修有證的聖弟子(苦受)只有一種感受,那就是‘身受’,而沒有‘心受’)。上述開示的內容,可能是緣于這位老師的觀點有問題,也可能是翻譯的問題。因此,不要因為是著名導師所說,就信以為真。

 

關於‘空’

 

‘空’是佛法的一個專用名詞,人們往往喜歡用自己的頭腦去詮釋佛法用語,大部分人認為‘空’的意思是什麼也沒有。甚至有人還會因此衍生出新的名相‘真空妙有’。那麼‘空’在佛法中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空’的真正含義是‘流動’、‘變化’的意思。

 

大家都見過河水,河中的水一直都在流動著,從河的橫斷面來觀察河水,何一個橫斷面的流量是不確定的,始終都是在變化的。河水的這種流動、變化的性質稱之為‘空’。

 

我們的身心五蘊,任何一蘊都如同河水一樣,不斷地流動、變化著。就色蘊(肉身)來說,任何人從小到大,身體中的細胞不斷地衰敗、死亡,同時又誕生出新的細胞,可以說身體中細胞的衰敗、死亡、誕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這些細胞不斷地衰敗、死亡、誕生就像河水一樣不斷地變化著。還有受蘊,我們身體上的感受,也是不斷地變化,一會兒感到暖,一會兒感到冷;一會兒感到癢,一會兒感到疼;一會兒感到酸,一會兒感到脹。這些感受不斷地交替產生、消失,如同河水一樣不斷地變化著。

 

所謂‘五蘊皆空’並非是指五蘊全部空掉了,而是指五蘊如同河水一樣不斷地流動和變化著。所謂的‘四大皆空’也是如此,並非是身體的四大(地水風火)性質什麼也沒有了,而是如同河水一樣不斷地流動和變化著。切莫望文生義!否則將誤(導)人誤己。

 

關於‘無常’

 

學佛的人在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時,經常用‘無常’一詞。例如:當聽到某人突然病故,就會說生命無常;當遇到不測天氣時,就會說天氣變化無常;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就會說世事無常;等等。其實,上述‘無常’和佛法中三法印的‚無常沒有任何關係。

 

佛法中的三法印是:無常、苦、無我。其中的‘無常’是指眾生身心內的感受、情緒、念頭等始終都是在不斷地變化,就像河水一樣不間斷地流動著。這種性質稱之為‘無常’。佛法中的‘無常’是指身心世界,而非身心以外的世界。

 

所謂‘修行’,就是了解、認識、知道自己,瞭解、認識、知道自己的身心現象,以及這些身心現象變化(生起、滅去)的規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