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BF53C5-398A-45EC-A3A3-E7FBB880D0DB.jpeg

洞見實相3/38 第一章 正確的知見2/3

 

[岩松]

 

關於‘慈悲’

 

1. 什麼是慈悲?

——把涅槃(苦滅)之快樂分享于眾生,稱為慈;同感眾生其苦,並助眾生拔除其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

 

2. 慈悲心來自哪裡?

——慈悲心來自圓滿的覺性。當一個人滅苦以後,也就是覺性圓滿以後,他的慈悲心才會油然升起。佛陀也是在覺悟之後,才生起大慈大悲,教導眾生佛法。

 

3. 有貪、嗔、癡的人有慈悲心嗎?

——沒有,有貪、嗔、癡的人不會有圓滿的覺性。沒有圓滿的覺性的人,他的慈悲心被貪、嗔、癡所淹沒,故而無法顯現。

 

4. 慈悲心和憐憫心是一回事嗎?

——完全不是。很多修行人亂用慈悲心,把慈悲心和憐憫心混為一談。慈悲心是針對聖者而言,也就是說只有聖者才會有慈悲心;而憐憫心是針對眾生而言。

 

5. 如何培育慈悲心?

——如果說覺性是一顆鑽石的話,那麼慈悲心就是這顆鑽石的一個棱面。因此只需要好好地培養覺性就夠了。當覺性達到一定的程度,慈悲心就會油然生起。因此,慈悲心不需要單獨去培育。

 

關於‘懺悔’

 

1.什麼叫懺悔?

——懺就是懺除過去所犯的錯誤;悔就是後悔並改過自新。懺悔就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生起悔過的心理,痛改前非,保證不犯第二次了。

 

2.人們會犯錯誤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貪、嗔、癡。

 

3.懺悔能做到不犯第二次錯誤了嗎?

——不能。無論是否懺悔,只要舊習氣還在,就有再犯的可能性。

 

4.怎麼樣才能做到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培養覺性。因為只有培養覺性,才能徹底地根除舊習氣。只有根除了舊習氣,也就是沒有了犯錯誤的溫床,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5.練習隆波田內觀,犯了錯誤還需要懺悔嗎?

——不需要,只要培養覺性就夠了。懺悔是世間善法,而培養覺性則是出世間法。培養覺性涵蓋並超越了所有的世間善法,因此可以說培養覺性是最究竟的懺悔。

 

實相與虛妄

 

經常聽到修行人提到,這個娑婆世界是幻化的、虛妄的、假的等等。那麼究竟什麼是虛妄?

 

最近筆者看到緬甸孫倫大師的關於實相與虛妄一個比喻,分享給大家。比喻是這樣的:一個養鴨的男人,他讓母雞去孵鴨蛋。當小鴨被孵化出來後,母雞以為是自己的蛋,便把小鴨當作是小雞來餵養和保護。當小鴨長大後想親近水域時,母雞不知道孩子的實相,就在水域旁邊憂慮地大叫:‘喂!回來啊!親愛的孩子!危險啊!不要下水啊!’

 

在這個比喻中,飼養鴨子的男人就像想蘊,母雞就像貪愛。在養鴨男人的影響下,母雞被欺瞞了,以為小鴨子是她自己的小雞,於是她要費心和耐心地把小鴨子養大。小鴨子就像是終極實相。由於鴨子的本性是會親近水域的,它自然不會聽從撫養它的母雞,被欺瞞的母雞唯有繼續在水邊可憐地叫喊。她之所以受

苦,全因為她未能矯正由養鴨男人所引起的錯誤想法。

 

‘小鴨子’就是實相,‘小雞’就是幻象。幻象是在實相的基礎上虛構出來的,沒有實相就沒有幻象。不修行的人把這個娑婆世界看作是真實的;而很多修行人把這個世界看成假的、不存在的。這是兩個極端的偏見。

 

每個修行人都應該精進地培養覺性,只有培養出強大的覺性才能看到實相。只有看到實相,才不會像那只母雞那樣痛苦地喊:‘回來啊!親愛的孩子!危險啊!不要下水啊!’只有那些看到實相的人,才能真正知道什麼是虛妄。所以,孫倫大師說:‘盲目的世人不顧現實,只在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上忙忙碌碌。’

 

皈依三寶

 

經常聽某些人這樣說,我的皈依師是某某師父,或者我是在某個寺廟皈依的。當這些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遇到重大挫折時,就去找出家人傾訴,把這些出家人當成街道居委會的大媽或心理醫生。而出家人則用‘放下’‘不要執著’等佛教用語來安慰他們。

 

實際上,上述內容和真正的‘皈依’沒有任何關係。所謂‘皈依’,通俗地講,就是給到處遊蕩、漂泊、不安、焦慮的心找一個家。所謂‘三寶’,也就是‘佛、法、僧’。所謂‘皈依三寶’,也就是皈依‘佛、法、僧’。

 

但是有不少人把佛像當成佛,把經書當成法,把剃了光頭穿袈裟的人當成僧。他們認為:皈依‘佛、法、僧’就是皈依佛像、皈依經書、皈依剃了光頭穿袈裟的人。

 

佛陀對跋迦梨比丘說:‘看到法的人就是看到我的人;看不到法的人就是看不到我。即使你抓住我的手指、腳趾或衣袍,你並沒有看到我,因為你沒有看到法。’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連佛陀的肉身都不是佛陀,更何況用石頭、或者木頭製作的佛像了。顯然,佛像並非佛陀。而經書只是紙張和文字而已,怎麼可能是法呢?大家都知道,在佛陀時代,是沒有經書的。沒有經書,並不意味著沒有法。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經書並非法。

 

剃了光頭穿袈裟的人就是出家人(僧)嗎?隆波田說,能夠破除貪、嗔、癡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僧),這境界超越了名相,肉眼看不見。剃了光頭穿袈裟的人就沒有貪、嗔、癡嗎?顯然不是。

 

隆波田說,圓滿的覺性就是佛陀。圓滿的覺性在哪兒?——在每個人心中。所謂‘法’,就是所有身心現象的自然規律。這種自然規律同樣也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不在外部。所謂‘僧’,就是指真正的出家人。破除貪、嗔、癡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佛法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人人都可以成為真正的出家人(僧)。

 

所謂‘皈依三寶’,就是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覺性。因為‘佛、法、僧’三者的特質全部都包含在覺性中。

 

佛陀說,你們每個人應當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皈依,不以任何他物為皈依處;以真理為島嶼,以真理為皈依,不以任何他物為皈依處。生命中唯一真正皈依、唯一可以立足的根基、唯一能給我們適當的引導和保護的,就是覺性。

 

何為‘智慧’?

 

智慧是佛法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彙(名相)。很多人把世俗的聰明當成了智慧。其實,世俗的聰明和佛法中的智慧是完全不同的。

 

那什麼是智慧呢?

——智慧就是對自己身心實相觀察、瞭解、認識的一種能力。對身心實相認識(體悟)得越多,認識(體悟)得越深入,智慧就越多。當對自己的身心實相完全領悟了以後,同時也就知道了他人的身心實相,因為人類的身心結構都是相同的。

 

假名

 

人在解脫自在時,只有客觀,沒有主觀。我們總喜歡用主觀去評判客觀,就好像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這個世界。

 

有一種水果,中國稱之為‘蘋果’,美國稱之為‘apple’。蘋果也好,apple也好,都是假名。如果當初我們的祖先稱這種水果為‘草莓’,而不稱為‘蘋果’也是可以的。故‘蘋果’就是這種水果的假名。

 

所有的假名都是約定俗成的,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假名,世界就會亂套。雖然假名只是一個名稱,但是一旦被指定為某個名稱,我們都需要使用這個名稱,不能按照每個人的意願去隨意地更換。

 

修行人需要知道假名背後的實相,而不只是知道假名。假名背後的實相依靠邏輯推理判斷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只有通過實修才能真正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實相。

 

涅槃

 

什麼是涅槃?

——涅槃是眾生的心的一種正常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貪、

嗔、癡不復存在。這種狀態沒有生,也沒有滅,因為它一直就在那裡。這種狀態也無法用人類語言去準確地描述。

 

涅槃離我們有多遠?

——涅槃就在當下。當行者的心處於這種狀態時,他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持戒。涅槃如同一杯沒有任何雜質的水,它是那麼的清澈、純淨和質樸。這種正常狀態的心人人皆有——毫無例外——只是沒有被人們發現而已。

 

平常心在現世就可以證得,不必等到死後。當覺知肢體的動和停時,此時我們的心的狀態就是涅槃,將覺性持續如鏈,我們就住於涅槃之中。

 

修行需要佛菩薩的加持嗎?

 

有人問我,修行需要佛菩薩的加持嗎?——首先,我們並不否定佛菩薩的加持。但是,如果想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我們必須找到佛菩薩,和佛菩薩取得聯繫,要搞清楚佛菩薩住哪個國家,哪個城市,那個街道,門牌號是多少,有沒有電話和手機。即使不去登門拜訪,也必須通過電話聯繫,否則佛菩薩還不知道你是誰,

他怎麼能給你加持呢?

 

佛陀對跋迦梨比丘說:‘看到法的人就是看到我的人;看不到法的人就是看不到我。即使你抓住我的手指、腳趾或衣袍,你並沒有看到我,因為你沒有看到法。’因此,每個求法的人都應該持續不斷地培養覺性,爭取早日見法。見到了法,慧眼就會生起,也就能見到佛陀,見到佛陀後,你就可以當面請佛陀加持了。

 

修習隆波田內觀需要回向嗎?

 

回向是一種善法,圓滿的覺性具足了所有的善法,其中包括回向。

 

論止與觀

 

止與觀是一體兩面,就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這個體就是覺性。當我們拿起這枚硬幣時,它的兩面就同時被拿起來了。當有覺性時,止與觀就同時存在了。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觀照當下身心實相時,此刻我們就處於一種清淨無為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真正的止(正定),因此,可以說止與觀是一體兩面。

 

有人認為,只有在沒有念頭時才能進行觀,因此必須先修止,之後才能修觀。他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長久以來,書上是這樣講的,老師也是這樣教的。

 

事實上,念頭是極其重要的身心實相之一。只有觀察念頭,才能跳出念頭,才能從念頭中解困。沒有念頭的止是一種‘定’,是一種癡定,是一種無明的定。

 

所以,隆波田說,進入這種‘定’就如同在一個黑洞裡點燃了一根蠟燭。雖然有了一點光明,但仍然是在黑暗中。當我們擁有覺性時,就如同從黑洞裡走了出來,從而一直會擁有光明。

 

六道與六道輪迴

 

佛法中所講的‘六道’大多是指眾生心的六種狀態,而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生命的六種形態。當一個人的心處於嗔恨狀態時,這就是地獄;當一個人有貪心時,這就是餓鬼……

 

所謂的‘六道輪迴’是指眾生這六種心的狀態不斷交替、周而復始地發生著。所謂的‘斷輪迴’是指我們的心不隨外境的改變而流轉。

 

修行與外科手術

 

從心的層面來說,當今世間絕大多數人都是病人,在心理上長滿了貪、嗔、昏沉、掉舉、疑等五種腫瘤,並且相當數量的人都已經到了奄奄一息、病入膏肓的程度。

 

佛陀是一位偉大的醫生,告訴了世人切除腫瘤的方法。修行如同在做一例外科手術,心是手術臺,覺性是手術刀,主刀醫生是自己。這種手術對於病人來說,是很痛苦的,但是只有如此才能徹底地切除腫瘤。此外,別無他法。

 

有兩種人,一種人不畏痛苦,勇敢地拿起手術刀,不斷地將腫瘤一點一點切除。在切除的過程中,雖然他會感到痛苦,但是他能夠清楚地知道,也只有如此,才能根治病苦。這種手術不能使用麻醉劑(奢摩它samatha 定),因為主刀醫生是自己,一旦使用了麻醉劑,主刀醫生就神智不清了,神智不清了還怎麼做手術?

 

另一種人,拿起手術刀只切了幾下,因無法忍受手術所帶來的痛苦,就逃避了——去尋找其他的方法。有人找到了麻醉劑,麻醉劑可以使人免除痛苦,但是一旦麻醉劑失效(出‘定’),痛苦又來了。

 

隆波田內觀禪修課程就是每天不間斷地持續地用覺性切除‘五蓋’。對於用功的人來說,這七天是很辛苦的。之所以要求大家‘禁語’和‘關閉手機’,是為了讓大家持續不斷地將腫瘤切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