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BA590-73E9-44AA-B916-318C8CFCA430.jpeg

《阿毘達摩講解》6

 

[阿姜舒淨]

 

第六章 心的概述

 

我們在相應部(part I,Ch.I.7,The Over-Under Suttas, s 2,The Heart[citta];1979年版)裡讀到有位天人請示佛陀:

 

現在,是什麼帶領著世界?

是什麼,世界被帶著走?

是什麼在其他一切之上?

是什麼讓其他一切都在它的支配之下?

 

佛陀回答:

是心在帶領著這個世界,

是心,世界被帶著走,

心在其它一切之上,

所有的一切都在心的支配之下。

 

這篇經文告訴我們心(citta)的力量有多強大。心是去經驗某個所緣的實相,它是首領,是經驗對象的領導者。不僅有看的心、聽的心、聞的心、嚐的心,或經驗有形物體的心,還有想著各種主題的心。每個人的世界都是由心統治著。有些人的心累積了許多的善(kusala),即使當他們遇到一個充滿汙染雜質的人,因為過去累積了許多的善,所以他們可以升起慈愛、悲憫或平等心。然而有些人因為過去瞋恨的累積,他們的世界可能會有許多的仇恨、煩惱、憤怒、不愉快。所以,每個人實際上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似乎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但實際上,所有那些通過眼、耳、鼻、舌、身、心出現的不同的色法、現象,如果沒有心去經驗它們,它們就不可能顯現而且也不會這麼重要。因為心經由感官根門和心門去經驗那些所緣對象,因此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被心支配著。

 

哪一個世界是更美好的呢一個累積了許多善,容易有更多的慈愛、惻隱之心和平等心生起的世界;還是一個累積了許多仇恨、憤怒和不愉悦的世界?許多人可能會認識同一個人,知道他同樣的事,但各人的世界會容易升起慈愛或憎恨,那就看每個人所累積的不同習性傾向。

 

由於可以被看到的法”(色塵)是透過眼淨色被心經驗而出現的,似乎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有許多的人在某個時間,某個特定的地點是聚集住在一起的。然而,如果能夠清楚的瞭解那個去看的法”(眼識)的特徵,人們就會瞭解,事實上在看的時刻,就只是很短暫的一刻,世界就只是眼識呈顯著色法而已,並沒有人、眾生或有任何實體存在的概念出現。因為在眼識看的這一刻,想著形狀、形體的心路過程還沒有發生;關於被看到的想像故事也還沒發生。

 

然而,當我們想著人、眾生或任何東西時,我們應該知道這只是心在想著被眼識看到的色塵。看和想是在不同的時刻。所有眾生都一樣,一個心生起只是極短暫片刻而已,然後就瞬間消失滅去,另一個心會緊接著生起,相續不間斷。因此,似乎整個外面的世界一直都在,充滿了許多不同的人事物。但是我們應該正確的了解世界究竟是什麼,應該要知道一次只會出現一個實相(所緣),是由那一刻的心在經驗著。雖然心生起後立即就滅去,但一個心接著一個心非常的快速,整個外在世界的人、眾生或任何東西似乎是一直持續著,並没有分裂瓦解。但事實上,世界就只是持續一個片刻瞬間而已,也就是當心生起並認知一個所緣對象時,就在那一刻而已,然後它就一起和心消失滅去了。

 

在法集論(Dhamma -sanganibook Ipart ICh ISS 6-7)中,附予心(citta)許多的同義詞。心(citta)又稱為意(manomanasa)、意根(hadaya)、純淨的( pandara)、意處(manayatana)、意根(manindriya)、意識(vinnana)、識蘊(vinnanakkhandha)和意識界(mano vinnana dhatu)。

 

佛陀用幾個同義詞讓人們比較容易來理解心(citta)的特徵。心是實相,它的功能是認知經驗對象,但要準確的知道心的特徵是什麼是困難的。人們可能或多或少知道心是什麼,知道它是意識,但如果一個人只知道這樣,而不去真正探討心的真實本質是什麼,那麼他就不會真正了解各種類型的心和心的各種不同的功能。

 

法集論(Dhammasangani,book I, part IV,Ch II,S140)的注釋書裡敘述,之所以被稱為”citta”(“的巴利語)是因為它多樣性的本質(巴利語“vicitta”,意思是各種各樣的,多樣化的)。並不是只有一種心,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心。當我們想著不同的主題時,心的多樣性就會呈現,例如,當我們想著某一天要做什麼時,如果我們仔細注意,我們會發現各種變化的主題,其實都是因為心是多樣化的。

 

我們今天、今天下午、明天要作什麼呢?如果没有心,我們就不能執行任何行動。事實上,我們可以在一天中執行不同的行動,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有各種不同多樣化的心。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行為舉止,都是因為每個人不同多樣化的心而有所不同。當我們思考的時候,是心這個實相在思考,而且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都不同。當不同的人對佛法有興趣,他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去研究佛法、思考佛法。關於什麼是練習,他們也會有不同的觀點。這個世界是根據不同人的各種多樣化的心而演變的。這個世界是由生活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群體,和不同的個人所組成的,這些不同的個人每天發生各種不同的大小事件,這都是因為每個人有著不同多樣化的心。今天的世界是按照人們現在各種多樣的心在演變。未來的世界呢?未來也會是因為各種不同多樣化的心,去思考著許多不同的主題而演變。

 

因此,我們看到心的本質是多樣的。透過眼睛看的是一種類型的心,這和透過耳朵聽到聲音的心是不同類型的心 ;思考的心又是另一種類型的心。

 

法集論裡敘述,心被稱為mano),是因為它決定並知道一個所緣對象(aramana alambana)。所緣對象是指被心(citta)所知道的對象。當心生起時,它認知到的被稱為所緣

 

聲音是實相。當堅硬的東西相互碰撞時會發出聲音。然而,如果那一刻生起的心不是經驗這個聲音時,聲音並不是那一刻心的對象。任何法都可能因為適當的因緣條件而生起,但如果心沒有經驗它,它就不是那一刻心的所緣對象。

 

(citta)又稱為內心意根” (heart hadaya),因為它是一個内在的實相。心是内在的因為心去經驗所緣,而所緣是外在的,因此心是一個內在的實相,它去經驗外在的所緣。

 

實際上,對心的研究就是對此時此刻出現的實相的研究,包括内在實相和外在實相,這樣我們才能瞭解心的特質。心是實相,但它在哪裡?心是一個内在的實相。當有眼識時,顏色在外在出現,心則是内在的實相,它透過眼睛經驗出現的顏色。

 

當我們培養智慧的時候,應該根據佛陀證悟所得的真理去探討所有實相的特質。他教導了四念住,其中心念住(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是指當眼識生起的時候,正念沒有忘記,能覺察眼識的特徵。我們應該去研讀探討眼識這個實相的特質,這樣才能夠逐漸對它有更多的瞭解,瞭解到它只是一種法,一種透過眼睛去經驗所緣的法。

 

當耳識聽到聲音的時候,念(sati)或覺知,可以很快接著生起並覺察到它,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耳識是能經驗所緣的實相,而且是一個内在的實相。要知道耳識是實相並了解它的真實本質是不容易的。去聽到聲音的實相升起,經驗了出現的聲音,然後立即滅去。每一刻的心都是這樣:它生起,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去經驗對象,之後就瞬間滅去。

 

當一個人對看的心、聽的心或是去想的心有正確的瞭解時,這會成為正念生起的因緣條件。正念可以生起覺察到那個時刻的心的特質,可以瞭解心是實相,心是可以去經驗某個所緣的法。智慧(panna)的建立必須是遵循符合佛陀的教導。智慧可以瞭解實相的特質,因而體證四聖諦;並且在不同的證悟階段根除不同的汙染雜質。

 

證悟的階段可以分為四個果位:初果須陀洹(sotapanna)、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三果阿那含(anagami)和四果阿羅漢(arahat)

 

(citta)是實相,它生起瞬間就立即滅去。前一個滅去的心是緊接著生起的心的一個因緣條件。看見的心生起立即就滅去了,它不會一直持續。没有哪個心會持續不滅的聽或思考。然而,當我們熟睡沒有作夢時,心並不需要透過眼、耳、鼻、舌、身或意六個根門去經驗,但還是會有一個心緊接著一個心在持續生滅,維繫著生命。

 

不是透過六個根門之一去經驗所緣的心稱作有分心”(bhavanga-citta)。有分心的功能是維持生命的連續性,讓一個人活著,它維持著這一世此人的生命。有分心持續生起滅去,直到另一類經由六個根門之一生起的心打斷這個有分心識之流。

 

心路過程不是一個緊接著一個,兩個心路過程之間一定有有分心的生滅。有分心會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心路過程之間生起,直到這一世此人生命結束。

 

在法集論中,心被稱為 “純淨的明亮的 根據注釋書,這是指維持生命連續的心 : 有分心。注釋書(The Expositor,Book I ,Part IV, Ch.II, S 140; 1976年版)敘述也可以說心是清澈的,這是就它極其純淨的特質而言。只有在不是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根門之一去經驗所緣的時候,心是純淨的(有分心)

 

每個熟睡的人看起來都是純淨無邪的。在熟睡沒有作夢的時刻,他並没有經驗喜歡或不喜歡,也不會有嫉妒、吝嗇、自負、慈愛或悲憫。因此,善心或不善心並不會生起,因為在那個時刻心並沒有看、聽,也沒有在思考;六個根門沒有任何活動。

 

然而,每當心透過任何六個根門之一去經驗所緣時,此時的心就不純淨了。心因為累積了許多不同的汙染雜質,這些汙染雜質會讓我們在看到令人愉快的對象時,產生愉悅和貪戀 ;讓我們看到令人不愉快的對象時,產生不愉悅和惱怒。

 

當心生起透過六個根門之一去經驗所緣時,那時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不管是愉快的感受、不愉快的感受或者是中性的感受,這些感受都不是心。感受(vedana)是心所(cetasikas)之一,佛陀稱之為感受心所”(vedana cetasikas),也就是感覺。心和心所都是名法,但心是首領,它是認知經驗對象的領導者。感受這個心所會對所經驗的對象感到愉快、不愉快或只是中性的感受。

 

法不能單獨升起,他們的生滅有各種複雜的因緣條件。心必須同時與心所一起生起,心所必須同時與心一起生起。心和心所一起生起、一起滅去。心和心所經驗相同的所緣,在同一個根基一起生起、一起滅去。每一個心的生起都必定有不同的心所伴隨,執行不同的功能。因此,心是非常多樣化的。

 

我們不喜歡煩亂、不安、悲傷或焦慮的心。我們都喜歡心是愉快,充滿歡樂,沈浸於愉悅的對象裡。然而,當心是充滿喜悅快樂,沈浸在幸福的對象時,這時候的心就不是純淨的,因為這時候的心是伴隨著貪愛(lobha)這個心所的。貪愛這個心所會緊抓執取愉悅的對象,並沈溺於其中。

 

佛陀教導人們研讀和探討各種實相的真實本質,因此正念能夠去覺察到正在出現的法的特徵;瞭解出現的法的特徵,智慧才能夠被建立培養。所以我們應該去探究這些生起的實相,注意它們的特質並精準的瞭解它們。

 

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正在生起的法哪些是善法 、哪些是不善法、哪些既不是善法也不是不善法。我們可以知道不善法就是不善法,不管它是粗糙還是細微的。應該要知道不只是瞋恨(dosa)是不善法,還有許多其它類型的不善心所。

 

人們會問,他們應該要如何來防止生氣。事實上,所有的法都是無我(anatta),因此瞋恨這個法也是無我的。瞋恨會生起是因為已經有了適當的因緣條件。只有那些已經累積培養了非常高度的智慧(panna),體證四聖諦達到了第三果的聖人-阿那含(anagami)的層次,才能夠永遠根除瞋恨這個不善法,不再有瞋恨生起。

 

每個階段的開悟,四聖諦都會被體證。四聖諦是:苦、集、滅、道四諦。

第一聖諦是”(dukkha) 聖諦。諸行無常,諸法生起立即滅去,因此它們是苦,不能帶來滿足,不值得去執著的。它們不能成為我們的依靠、歸依。

第二聖諦是”(dukkha samudaya) 聖諦,苦的原因。苦的原因是”(tanha),是貪愛這個心所。執著或渴望是苦生起的原因以及根源。

第三聖諦是dukkha nirodha)聖諦,苦的止息,也就是涅槃。因為達到各階段果位經驗涅槃時,導致苦生起的所有汙染雜質都會被逐漸根除。

第四聖諦是”(dukkha nirodha gamini patipada) 聖諦,苦止息的道路,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正念的培養,智慧的發展,能夠體證四聖諦,這是苦止息的道路。

 

對四聖諦不同程度的修行次第依序可以證得不同的果位。對於體證四聖諦並且經驗第一次涅槃的人稱為初果或預流果 – 須陀洹(sotapanna)。初果須陀洹已經完全根除了身見的邪見、忌妒、吝嗇和疑法,對實相的特質沒有任何的懷疑。

 

當初果須陀洹智慧進一步發展到更高層次時,他可以再次經驗涅槃,達到第二階段的證悟。稱為二果或一來果 – 斯陀含(sakadagami)。他對於四聖諦有更深的瞭解。在這個階段對於所緣,比如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和有形物體的貪愛慢慢的減弱了。

 

當二果 – 斯陀含的智慧再進一步發展到更高層次時,他可以再次經驗涅槃,達到第三階段的證悟。稱為三果或不還果 – 阿那含(anagami)。他對於四聖諦的體證更深。在這個階段對於感官所緣的貪愛(色塵、聲音、氣味、味道、有形物體),還有瞋恨(包括擔心或後悔)都會完全徹底的根除。

 

當三果 – 阿那含的智慧再進一步發展到更高層次時,他可以再次經驗涅槃,達到第四果位也就是最後一個階段完美的證悟,稱為阿羅漢(arahat)。他圓滿體證四聖諦。所有剩餘的不善法都會在這個階段被完全根除。當阿羅漢去世時,所有的蘊都會徹底的消滅(khandha parinibbana)。阿羅漢不受後有,不再有任何的輪迴、不再出生。

 

因此,我們看到聖人出世間心的智慧是根據果位的階段,一步一步的根除汙染雜質。當我們理解這一點時,我們應該仔細的去深思發展智慧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唯有能夠清楚的辨别瞭解生起的法是什麼,才能消除汙染不善雜質。修行方式應該要與佛陀的教導是一致的。

 

佛陀不僅解釋了心是純淨的”(pandara),他還使用了意處” (manayatana)這個詞,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的瞭解心的特質。在注釋書(Book IPart IVch.IISS 140-141)裡描述為居住的地方出生的地方相會的地方以及原因

 

心是出生的地方,因為觸心所(phassa cetasika)和其他的心所會在心裡生起。

 

心是相會的地方,因為被經驗的對象是來自於外部,比如色塵、聲音、氣味、味道和有形的物體,它們會和心相會成為被經驗的對象。

 

至於被解釋為原因(hetu),這是因為心是觸心所和其他心所生起的因緣條件;如果沒有心的生起,心所是不可能生起的(反之亦然),這是俱生緣(sahajata – paccaya)

 

每一刻的心都是實相,它經驗一個對象。我們能更清楚瞭解心有無我的(anatta)特質,我們知道心是意處,是其他實相依靠生起的根基,也就是出生的地方、相會的地方以及原因。

 

即使有因緣條件讓顏色、聲音、氣味、味道、冷、熱、軟、硬升起,然而如果没有心去經驗任何這些生起的法,如果心不是它們相會的地方,這些對象也不會出現,不會被覺知到。那麼可以經由眼睛被經驗的顏色不會出現,聲音、氣味、味道、冷、熱、軟或硬也都不會出現。這是因為心的功能是去經驗對象;它是其他實相出生的地方、相會的地方和出現的原因。比如在我們背後的顏色不會出現,這是因為顏色並沒有和心相會,顏色沒有撞擊眼淨色,沒有和心接觸,因此心就無法經驗在我們背後的顏色。

 

業力是眼淨色持續生滅的因緣條件,只要我們沒有變成眼盲,眼淨色就一直繼續生起。但眼識不可能一直持續生起存在。每當顏色出現時,在那個時刻,心就是意處(manayatana),是撞擊眼淨色(cakkhuppasada rupa)的顏色的相會處。撞擊眼淨色的色法(也就是顏色)稱作色處(rupayatana),被顏色撞擊的眼淨色稱作眼處(cakkhayatana)。所有在那一刻相會的法都稱作是”(ayatana)。同樣的,當聲音撞擊到耳淨色而且能和生起的心相會,心因此能經驗它。所以,心是意處,是所有正在出現的法相會的地方。

 

註釋書裡敘述心是觸心所”(phassa)和其他心所生起的原因或因緣條件。觸心所是52種心所中的一種,是一種與所緣接觸的名法。觸心所的接觸是心理的接觸,和物質的接觸並不一樣。比如,當一棵樹倒下撞擊地面時,這是物質的接觸。發出的聲音或許會撞擊到耳淨色,但是如果觸心所没有生起去接觸撞擊耳淨色的聲音,那麼耳識就不會生起。

 

觸心所是和心一起生起並和心一起滅去的名法之一。觸心所和心經驗同一個對象,在同個根基生起,因此心是觸心所生滅的因緣條件。

 

在有五蘊(心、心所和色法存在的界,心和心所必須在某一個特定的色法生起,一個心和心所一起生起的根基,那個色法稱為”vatthu rupa”。眼淨色是根基,它是讓眼識和心所一起生起的一個特定的色法。

 

實相不能單獨生起,當一個實相生起時,也必定有其他的實相與它一起生起,其他實相並且也是這一個實相生起的因緣條件,這些實相彼此支持的關係稱為俱生緣(sahajata – paccaya)。

 

緣法(a paccaya)是一種幫助或支持另一個法生起或存在的法。因此,很明顯的,每一個生起的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法(sankhara dhamma),因為它依賴其它的法而生起。如果没有因緣條件,就不會有法的生起。

 

不同的法的生起是因不同類型的因緣條件。有些法彼此依賴於其他的法與它們一起生起,它們是俱生緣(sahajata-paccaya)。如果緣法是在它支助的法之前生起,它被稱為前生緣(purejata – paccaya);如果緣法是在它支助的法之後生起,則被稱為後生緣(pacchajata – paccaya)。

 

心和心所互為俱生緣,它們彼此依賴支助,同生同滅。當觸心所生起並接觸到所緣時,與觸心所一起生起的心會經驗相同的對象,不是別的。當觸心所接觸聲音時,和觸心所一起生起的耳識會經驗同一個聲音。

 

究竟法可以分為四種:心、心所、色法和涅槃。每一個究竟法都可以是其他究竟法生起的因緣條件。心可以是心所和色法生起的因緣條件,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心都是色法的緣法。心所也可以是其他心和色法生起的因緣條件(但在某些情况下除外)。有些色法是其他色法生起的因緣條件。當色法是根基時,它是心生起的緣法。所有這些法的生滅演變都是根據究竟法的本質和它們之間的因緣和合,不論是俱生緣或是其他因緣。

 

在心生起的一刻,心和心所是和它們同時生起的色法的俱生緣。每一刻的心可細分為三個非常短的時刻:

  • 生:生起的剎那(uppada khana);
  • 住:出現存在的剎那(titthi khana)
  • 滅:消散的剎那(bhanga khana)

 

心不能指揮各種色法的生起,心生色(cittaja rupa)的色法和心同步生起。

 

但結生心(patisandhi-citta) 那一刻是不同的。那一刻沒有心生色,只有業生色(kammaja rupa)和結生心會一起生起,這時候的業生色和結生心是同一個業的結果。

 

當結生心滅去後,生命中第一個有分心(bhavanga-citta)緊接著生起,是那一刻色法生起的因緣條件。從那一刻起,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除了下一段討論的幾個例外,都有心生色法的生起。

 

然而,雙五識是例外。雙五識包括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每識中都有善的果報心(kusala vipaka)和不善的果報心(akusala vipaka)。這十種心不會產生任何色法。此外,阿羅漢最後的死亡心也不會產生任何色法。因此,除了這些類型的心是例外,其他每種類型的心都是心生色的緣法。

 

每個人都累積了不同習性,有各種各樣的心(vicitta)。有些人累積了很多的不善,有些人累積了很多的善。如果一個人對正念的建立有正確的瞭解,那麼正念是可以被培養的。所有累積的善都是有益的,它們可以是波羅蜜(paramis)。它們可以是正念生起的因緣條件,覺知所有實相的真實特質,這些特質都是無我的,沒有「我」的存在,那麼最終就可以根除無明。所有污染有害的不善法可以在不同的階段被根除,但對於剛剛開始培養正念的人來說,正念和正見仍然是很弱的。這個概念的執取是非常根深蒂固的,無論是看到或是聽到,不善或是善,都很容易把這些法當成是我的或是誰的,無法瞭解諸法無我。

 

研讀心究竟法可以幫助瞭解現在這一刻心的特質。因此可以瞭解現在在看的心、在聽的心,或在想的心的特質。佛法研究的目的應該是透過四念住(satipatthana)來直接瞭解實相。正念(四念住)可以生起並覺知到任何出現的實相的特質。

 

當我們研讀心究竟法時,我們不應該相信我們能够立即對心的特質能有很清楚的瞭解。更重要的,研究心的動機不應該是,想藉此成為一個對心究竟法有豐富知識的人。研讀獲得的瞭解可以累積四念住生起的因緣條件(行蘊,除了記憶和感受的其他心所)。正念可以覺察到心的特質,心的特質就是在這一刻去經驗對象。以這種方式,智慧可以逐漸培養建立,並能根除把實相當成是的邪見。這應該是我們研讀佛法的目的。

 

問題

  • 什麼是有分心?
  • 心什麼時候被稱為純淨的?為什麼被稱為純淨的?
  • 心和心所可以是什麼法生起的因緣條件?
  • 色法可以是什麼法生起的因緣條件?
  • 有幾個開悟(體證四聖諦)的階段?
  • 根基是哪種色法?
  • 什麼是處?有哪些處?
  • 什麼是俱生緣?
  • 什麼是心生色?什麼時候生起?在有五蘊存在的界,哪些心是例外?
  • 研讀佛法的正確動機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