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佛陀與阿羅漢的同異?
A:
a相同的是
佛陀與阿羅漢在證悟解脫上是沒分別的。
《中阿含經》145經記載佛陀般涅槃後不久,做田人瞿默目揵連問阿難說:「如來解脫及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解脫,這三種解脫有什麼差別,那一種解脫優勝?」阿難回答:「如來解脫及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解脫,這三種解脫沒有什麼差別,沒有特別優勝的。」慧解脫是指沒有深刻禪定體驗而得到解脫者。由這部經可以看出佛陀與任何體現解脫者都是同等的。
b不同的是
1、佛陀無師自通,所有阿羅漢都是佛陀的聲聞弟子,無法自悟,必須聽聞佛陀教導的佛法而修學。
《雜阿含經》75經及《相應部》22:58,記載佛陀住舍衛國時,有一次他問諸比丘說:「如來是阿羅漢、等正覺,如來是於肉體(色蘊)生厭惡、褪離欲望、滅止欲望、沒有粘著,而解脫攀緣、完全覺悟;如來對感受(受蘊)、思想(想蘊)、意志(行蘊)、意識(識蘊),也一樣解脫攀緣、完全覺悟。而諸阿羅漢也一樣能於五取蘊獲得解脫攀緣、慧解脫。這樣如來與阿羅漢兩者的差別在哪裡?」諸比丘請佛陀講說。佛陀就說:「如來能無師自通解脫道,發現、知曉、了解、熟悉此道,及教導弟子跟隨他的解脫道,這就是如來與阿羅漢的差別。」從這部經可以看出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只是佛陀無師自通這一點。又,此經也說佛陀與阿羅漢在解脫上是一樣的。
2、佛有「四無畏」、「八聲」、「十力」、「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阿羅漢沒有。
經典出處:
《長22》、《增27-6》、《中161》、《中部91》、《雜684》、《解脫道論》、《中59》、《長部30》、《長2》、《增30-3》、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中有一「十力品」,其中就有談到「如來具足十力、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
赤銅牒部無畏山派《解脫道論》所記「十八不共法」為:
- 於過去佛智不障礙
- 〔於〕未來佛智不障礙
- 〔於〕現在佛智不障礙
- 隨於佛智,遍起身業
- 隨於佛智,遍起口業
- 隨於佛智,遍起意業
- 欲無退
- 精進無退
- 念無退
- 定無退
- 慧無退
- 解脫無退
- 無可疑事
- 無誣師事
- 無不分明
- 無有急事
- 無隱覆處
- 無不觀捨
說一切有部所傳「十八不共法」:
- 十力(daśa-balāni),而除諸惑習氣
- 四無所畏,而說法無怖畏
- 三念住(於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於不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於恭敬聽聞與不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而不生歡慼心
- 大悲(Mahā-karuṇā),緣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
[Hui-Yueh]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