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7B8C39-D6CC-4DA3-AFDD-063F9DB4A8B7.jpeg

Sarah & Jon 討論佛法 (6)

 

在座的各位或許多少都聽聞過佛法,但對佛陀教導的瞭解或許多少都有點不一樣。佛陀的教導是瞭解這一刻的實相,只有真的可以在這一刻直接被經驗的。對於不是在這一刻可以直接被經驗的就是被思考的,是概念。當覺知和智慧逐漸建立到一定的程度時可以直接穿透瞭解佛法。因此人們會很自然的想說,那我現在要如何增加我的覺知和智慧呢?

 

其實首先是要聽聞佛陀正確的教導。佛陀說要什麼樣的因緣條件才能培養覺知和智慧呢?這個因緣條件在經典裡有被記載下來的。

 

第一,要先聽佛陀解釋這一刻有哪些實相是真的,它們的特色是什麼。因為現在的實相並不是像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所以為的那樣。我們等一下會進入細節。

 

第二,要能夠真正瞭解佛說的話是什麼,很仔細的去思考,聞慧和思慧是成為覺知和智慧生起的因緣條件。我們要瞭解的對象是實相,而不是想像的概念。這些實相都有共同的特質,它們都不是的,都是不受控制的。

 

那麼這一刻究竟有哪些實相呢?通常在經典裡我們會看到佛陀一開始都會提到眼識。在一天的經驗中,我們最常用到的是眼識。從我們醒來後一天之中看到不同的人、事、物,喜歡或不喜歡、愉快或不愉快,但事實上,當我們看到這些時,其實已經是很快就在心門思考了。不管看到什麼,都只是被看到的色塵而已。眼識經驗之後立即會進入心門思考,然後就會出現顏色、形狀、人了。所以現在我們在學習的只是理解的階段,然後終究有一天可以瞭解被看到的其實都是在心門被想像出來的而已。

 

除了眼根這個根門外,佛陀經常提的還有耳朵這個根門。我們聽到聲音後,會在乎聲音的大小聲或是口氣好不好。但事實上,耳識經驗的就只是聲音而已。在經典裡提到有天人請示佛陀世界是什麼,佛陀回答在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不同的世界了。不管是在哪個世界,都是單獨的。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有家人、朋友、同事一起上班,但其實都只是在六個根門中生起滅去。所以我們逐漸瞭解佛陀教導的深奧。

 

我們活在一個幻相的世界,我們以為我們能夠控制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但事實上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因有它們的因緣條件而生起的,是不受任何控制的。

 

比如我們現在喝咖啡或吃鬆餅,嚐了之後,如果是我們喜歡的,馬上就會有貪愛生起,沒有誰可以去控制貪愛,貪愛生起有它的因緣條件的。如果認為可以用某種方法來降低或讓貪愛不見,那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錯誤的方法。根據佛陀的教導是,無論生起的是貪愛、捨離、善的或不善的等等實相,重點是要建立覺知和智慧來瞭解這些實相的真正本質。

 

你們現在就可以吃你們眼前的鬆餅,試試看是不是吃了就馬上會有貪愛或厭惡的感覺。有些人會認為貪愛是不善的,要盡可能去避免。其實這是錯誤的方法。因為那時候其實是有一個更深的貪愛,執著不應該去貪愛。過去曾經有嚐過這個味道的經驗,有過去貪愛的累積,因此在這個味道還沒有被經驗到之前,貪愛一直潜伏着。即使不吃鬆餅,也不代表就沒有貪愛。所以每個人喜歡不喜歡的對象和喜歡的程度也會是不一樣。

 

比如過馬路時,車子有先按喇叭警告,但可能因為當時正在想其他事或是正在玩手機,即使有喇叭聲,也好像沒聽到。耳識經驗了聲音,但因為心門在想其他事,以致於沒有在想那個聲音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然後就被車撞了。所以耳識的功能就只是經驗聲音而已,可以分辨出是喇叭的聲音是在心門的思考了。

 

Q我想對貪愛和邪見(錯誤的見解)有更多的瞭解。

A我們有一個佛法討論的網站。有一次我分享,從早上眼睛張開到晚上,一整天有很多的貪愛。有人回覆說,你一定是個非常不好的人,所以一整天都有貪愛,我都很少有。其實如果沒有聽聞過佛陀的教導,瞭解這一刻的實相是什麼時,我們很容易會認為我們是很好的人、很慷慨、很友善,盡了家庭的責任等等。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瞭解這一刻的實相是什麼時,我們會發現貪愛其實一直在出現,只是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實相的生滅非常快速,即使是當我們只是看著一樣東西,在眼識之後馬上貪愛就生起了。貪愛有很多強度的不同,有些程度的貪愛是無傷的,比如喜歡什麼顏色或喜歡什麼形狀。但因為貪愛是會累積的,它的強度也許會累積在言語或行動上。也許會在未來帶來不善的果報。

 

有三種不同的貪愛:

 

第一種是單純的貪愛,比如對食物的貪愛。

第二種貪愛會伴隨著我慢一起生起。 我慢是一種不善的心所。 它的特色是比較優劣。比如說覺得我的鬆餅看起來比別人的好吃;或是我有鬆餅,別人沒有。這時候是不可能會有友善和慈愛的。

第三種貪愛會伴隨著邪見生起,只有阿羅漢可以完全根除。

 

貪愛是實相、我慢是實相、邪見也是實相。但貪愛只會跟我慢,或貪愛只會跟邪見一起生起。我慢和邪見不會同時生起。在我慢生起去比較的那一刻,只是去比較,並沒有邪見,沒有錯誤的看法的。禪修過程中會有邪見,也會有我慢,但會是在不同的時刻。

 

邪見的危險在於錯誤的見解,會帶來錯誤的練習。比如以為自己必須遠離人群,以利練習冥想打坐,來培養覺知和智慧。這些錯誤的練習只是離正確的道路愈來愈遠。這也是為什麼佛陀傳法四十五年,我們如果不瞭解這些細節,怎麼能夠分辨什麼是邪見?如果不能瞭解,又如何根除它。

 

或許有人認為我們現在的佛法討論都只是理論,沒有什麼實修。或許現在大家都在等我們分享有什麼步驟好開始練習。但如果夠熟悉經典的話,就會瞭解佛陀並沒有指示我們應該要做什麼練習,而只是在描述法的實相而已。

 

如果我們認為透過練習可以減少不善,可以控制增加讓善生起,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當我們在練習時,我們以為這個過程是善的,但也很有可能是不善的。比如說慈愛觀,現在有什麼是慈愛所緣的對象嗎?我們是不是已經清楚日常生活中當慈愛心生起的那一刻呢?如果我們不能分辨瞭解這一刻生起的實相,那又怎麼可能只有透過誦經或是心裡想說我要對眾生慈愛,這樣就能讓慈愛心生起呢?

 

覺知和智慧的建立,第一步就是要聽聞佛陀的教導,然後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實證。現在我們只是在理智上聞慧思慧以瞭解實相,但這其實跟實際上直接經驗是不同的。這個直接經驗的因緣條件是聞慧然後思慧,而不是刻意去做什麼練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