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448C8B-B807-4B44-8F44-7DF20A079A3A.jpeg

增支部04第四集191-195經(18/23)

蕭式球

一九一.聆聽

  “比丘們,聆聽法義,合誦法義,對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法義,能得四種利益。是哪四種利益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熟習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等法義,他聆聽這些法義,合誦這些法義,對這些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這些法義,若命終時失念,投生在某種天之中,在那裏,一些有淨信的天眾為他講說法句,他的念生起得遲緩,之後迅速得到成就。比丘們,這是聆聽法義、合誦法義、對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法義所得的第一種利益。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熟習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等法義,他聆聽這些法義,合誦這些法義,對這些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這些法義,若命終時失念,投生在某種天之中,在那裏,那些有淨信的天眾沒有為他講說法句,但有一位具有神通、心得自在的比丘在天眾之中說法,他聽後心想: ‘我之前是依這些法和律來修梵行的。’ 他的念生起得遲緩,之後迅速得到成就。比丘們,就正如一個熟悉大鼓聲音的人,在路途上行走時聽見大鼓的聲音,他清楚辨別出那就是大鼓的聲音,對此沒有搖擺,沒有猶豫不決。同樣地,一位比丘熟習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等法義,他聆聽這些法義,合誦這些法義,對這些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這些法義,若命終時失念,投生在某種天之中,在那裏,那些有淨信的天眾沒有為他講說法句,但有一位具有神通、心得自在的比丘在天眾之中說法,他聽後心想: ‘我之前是依這些法和律來修梵行的。’ 他的念生起得遲緩,之後迅速得到成就。比丘們,這是聆聽法義、合誦法義、對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法義所得的第二種利益。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熟習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等法義,他聆聽這些法義,合誦這些法義,對這些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這些法義,若命終時失念,投生在某種天之中,在那裏,那些有淨信的天眾沒有為他講說法句,沒有比丘在天眾之中說法,但有一位天子在天眾之中說法,他聽後心想: ‘我之前是依這些法和律來修梵行的。’ 他的念生起得遲緩,之後迅速得到成就。比丘們,就正如一個熟悉響螺聲音的人,在路途上行走時聽見響螺的聲音,他清楚辨別出那就是響螺的聲音,對此沒有搖擺,沒有猶豫不決。同樣地,一位比丘熟習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等法義,他聆聽這些法義,合誦這些法義,對這些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這些法義,若命終時失念,投生在某種天之中,在那裏,那些有淨信的天眾沒有為他講說法句,沒有比丘在天眾之中說法,但有一位天子在天眾之中說法,他聽後心想: ‘我之前是依這些法和律來修梵行的。’ 他的念生起得遲緩,之後迅速得到成就。比丘們,這是聆聽法義、合誦法義、對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法義所得的第三種利益。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熟習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等法義,他聆聽這些法義,合誦這些法義,對這些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這些法義,若命終時失念,投生在某種天之中,在那裏,那些有淨信的天眾沒有為他講說法句,沒有比丘在天眾之中說法,沒有天子在天眾之中說法,但一個化生的天眾提醒他: ‘賢友,你記得嗎,你記得嗎?我們之前是一起修梵行的。’ 他聽後說: ‘賢友,我記起了,我記起了。’ 他的念生起得遲緩,之後迅速得到成就。比丘們,就正如兩個玩伴分開很久,之後相見時一個玩伴問另一個玩伴: ‘朋友,你記得這些事情,你記得那些事情嗎?’ 他答: ‘朋友,我記起了,我記起了。’ 同樣地,一位比丘熟習經、應頌、記說、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未曾有法、廣解等法義,他聆聽這些法義,合誦這些法義,對這些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這些法義,若命終時失念,投生在某種天之中,在那裏,那些有淨信的天眾沒有為他講說法句,沒有比丘在天眾之中說法,沒有天子在天眾之中說法,但一個化生的天眾提醒他: ‘賢友,你記得嗎,你記得嗎?我們之前是一起修梵行的。’ 他聽後說: ‘賢友,我記起了,我記起了。’ 他的念生起得遲緩,之後迅速得到成就。比丘們,這是聆聽法義、合誦法義、對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法義所得的第四種利益。
  “比丘們,聆聽法義,合誦法義,對法義作意觀察,以善見透徹瞭解法義,能得這四種利益。”

一九二.方法

  “比丘們,用四種方法來判斷人,才可知道對方有否四種質素。是哪四種方法呢?
  “比丘們,要長時間一起相處,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有戒行。要長時間一起共事,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清淨。要長時間一起經歷困難,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堅定。要長時間一起交談,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有智慧。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相處,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有戒行’ 這句說話是基於什麼原因而說的呢?
  “比丘們,一個人跟另一個人相處時可知: ‘這個人長時間做破戒、穿戒的行為,他的戒有污垢、有污點;他的戒行不持續,沒有修戒。這是一個戒行不好的人,不是一個具戒的人。’
  “比丘們,一個人跟另一個人相處時可知: ‘這個人長時間不做破戒、穿戒的行為,他的戒沒有污垢、沒有污點;他的戒行持續,有修戒。這是一個具戒的人,不是一個戒行不好的人。’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相處,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有戒行’ 這句說話就是基於這個原因而說的。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共事,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清淨’ 這句說話是基於什麼原因而說的呢?
  “比丘們,一個人跟另一個人共事時可知: ‘這個人跟一個人處事時不正當,跟兩個人處事時不正當,跟三個人處事時不正當,跟多個人處事時都不正當,他在人前人後處事都不清淨。他是一個處事不清淨的人。’
  “比丘們,一個人跟另一個人共事時可知: ‘這個人跟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多個人處事時都正當,他不會在人前人後處事不清淨。他是一個處事清淨的人。’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共事,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清淨’ 這句說話就是基於這個原因而說的。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經歷困難,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堅定’ 這句說話是基於什麼原因而說的呢?
  “比丘們,一個人在遭遇親友毀失、財富毀失、健康毀失時,不懂這樣反思: ‘這是世間眾生的本質,成為一個人就有這種本質!人受得、失、譽、毀、稱、譏、樂、苦八種世間法所轉動。’ 他感到傷心,感到不幸,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
  “比丘們,一個人在遭遇親友毀失、財富毀失、健康毀失時,懂得這樣反思: ‘這是世間眾生的本質,成為一個人就有這種本質!人受得、失、譽、毀、稱、譏、樂、苦八種世間法所轉動。’ 他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經歷困難,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堅定’ 這句說話就是基於這個原因而說的。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交談,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有智慧’ 這句說話是基於什麼原因而說的呢?
  “比丘們,一個人跟另一個人交談時可知: ‘從這個人的說話、帶出問題、發問問題可知,他是一個劣慧的人,不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這是什麼原因呢?他所說的義理文句沒有深度,不帶來寂靜,不高尚,沒有道理,不妙細,不是智者的說話。他沒有能力或簡略、或詳細地對人講說法義,沒有能力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清義理。他是一個劣慧的人,不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有眼睛的人站在湖邊,看見一些小魚在水中游動,心想: ‘從這些魚的浮沉、牠們擊出的波浪、牠們的速度來看,牠們都是小魚,不是大魚。’ 同樣地,一個人跟另一個人交談時可知: ‘從這個人的說話、帶出問題、發問問題可知,他是一個劣慧的人,不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這是什麼原因呢?他所說的義理文句沒有深度,不帶來寂靜,不高尚,沒有道理,不妙細,不是智者的說話。他沒有能力或簡略、或詳細地對人講說法義,沒有能力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清義理。他是一個劣慧的人,不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
  “比丘們,一個人跟另一個人交談時可知: ‘從這個人的說話、帶出問題、發問問題可知,他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不是一個劣慧的人,這是什麼原因呢?他所說的義理文句有深度,帶來寂靜,高尚,有道理,妙細,是智者的說話。他有能力或簡略、或詳細地對人講說法義,有能力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清義理。他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不是一個劣慧的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有眼睛的人站在湖邊,看見一些大魚在水中游動,心想: ‘從這些魚的浮沉、牠們擊出的波浪、牠們的速度來看,牠們都是大魚,不是小魚。’ 同樣地,一個人跟另一個人交談時可知: ‘從這個人的說話、帶出問題、發問問題可知,他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不是一個劣慧的人,這是什麼原因呢?他所說的義理文句有深度,帶來寂靜,高尚,有道理,妙細,是智者的說話。他有能力或簡略、或詳細地對人講說法義,有能力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清義理。他是一個具有智慧的人,不是一個劣慧的人。’
  “比丘們, ‘要長時間一起交談,作意觀察,有智慧,才可知道對方是否有智慧’ 這句說話就是基於這個原因而說的。
  “比丘們,用這四種方法來判斷人,才可知道對方有否四種質素。”

一九三.跋提耶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
  這時候,離車人跋提耶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我聽人們說: ‘喬答摩沙門是有魔法的,他懂得使外道弟子轉投他的法力。’ 大德,世尊是不是這樣說的呢?大德,這樣說會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跋提耶,不要靠傳統、不要靠傳承、不要靠傳言、不要靠宗教典籍、不要靠邏輯、不要靠推斷、不要靠推想、不要靠所受持的見、不要靠表面外觀、不要靠沙門和老師。跋提耶,當你親身知道什麼東西是不善的,什麼東西是錯誤的,什麼東西是受智者譴責的,什麼東西做了之後會帶來損害和苦惱的,便要捨棄那些東西。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貪欲,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害的。”
  “跋提耶,一個貪欲的人,內心受貪欲所制伏、受貪欲所擺佈,作出殺生、偷盜、侵犯別人妻子、妄語的行為,或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損害和苦惱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瞋恚,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害的。”
  “跋提耶,一個瞋恚的人,內心受瞋恚所制伏、受瞋恚所擺佈,作出殺生、偷盜、侵犯別人妻子、妄語的行為,或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損害和苦惱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愚癡,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害的。”
  “跋提耶,一個愚癡的人,內心受愚癡所制伏、受愚癡所擺佈,作出殺生、偷盜、侵犯別人妻子、妄語的行為,或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損害和苦惱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暴躁,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害的。”
  “跋提耶,一個暴躁的人,內心受暴躁所制伏、受暴躁所擺佈,作出殺生、偷盜、侵犯別人妻子、妄語的行為,或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損害和苦惱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以上東西是善還是不善的呢?”
  “大德,是不善的。”
  “是錯誤還是正確的呢?”
  “大德,是錯誤的。”
  “是受智者譴責還是受智者讚揚的呢?”
  “大德,是受智者譴責的。”
  “作出這些行為是否會帶來損害和苦惱呢?”
  “大德,作出這些行為會帶來損害和苦惱。”
  “跋提耶,無論我怎樣說,你不要靠傳統、不要靠傳承、不要靠傳言、不要靠宗教典籍、不要靠邏輯、不要靠推斷、不要靠推想、不要靠所受持的見、不要靠表面外觀、不要靠沙門和老師。跋提耶,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為了帶出這一點:當你親身知道什麼東西是不善的,什麼東西是錯誤的,什麼東西是受智者譴責的,什麼東西做了之後會帶來損害和苦惱的,便要捨棄那些東西。
  “跋提耶,不要靠傳統、不要靠傳承、不要靠傳言、不要靠宗教典籍、不要靠邏輯、不要靠推斷、不要靠推想、不要靠所受持的見、不要靠表面外觀、不要靠沙門和老師。跋提耶,當你親身知道什麼東西是善的,什麼東西是正確的,什麼東西是受智者讚揚的,什麼東西做了之後會帶來利益和快樂的,便要實行那些東西。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不貪欲,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益的。”
  “跋提耶,一個不貪欲的人,內心不受貪欲所制伏、不受貪欲所擺佈,他不殺生、不偷盜、不侵犯別人妻子、不妄語,也不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這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不瞋恚,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益的。”
  “跋提耶,一個不瞋恚的人,內心不受瞋恚所制伏、不受瞋恚所擺佈,他不殺生、不偷盜、不侵犯別人妻子、不妄語,也不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這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不愚癡,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益的。”
  “跋提耶,一個不愚癡的人,內心不受愚癡所制伏、不受愚癡所擺佈,他不殺生、不偷盜、不侵犯別人妻子、不妄語,也不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這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一個人內心若常常生起不暴躁,這是有益還是有害的呢?”
  “大德,是有益的。”
  “跋提耶,一個不暴躁的人,內心不受暴躁所制伏、不受暴躁所擺佈,他不殺生、不偷盜、不侵犯別人妻子、不妄語,也不教別人作出這些行為,這是否會為他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呢?”
  “大德,是的。”
  “跋提耶,你認為怎樣,以上東西是善還是不善的呢?”
  “大德,是善的。”
  “是錯誤還是正確的呢?”
  “大德,是正確的。”
  “是受智者譴責還是受智者讚揚的呢?”
  “大德,是受智者讚揚的。”
  “作出這些行為是否會帶來利益和快樂呢?”
  “大德,作出這些行為會帶來利益和快樂。”
  “跋提耶,無論我怎樣說,你不要靠傳統、不要靠傳承、不要靠傳言、不要靠宗教典籍、不要靠邏輯、不要靠推斷、不要靠推想、不要靠所受持的見、不要靠表面外觀、不要靠沙門和老師。跋提耶,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為了帶出這一點:當你親身知道什麼東西是善的,什麼東西是正確的,什麼東西是受智者讚揚的,什麼東西做了之後會帶來利益和快樂的,便要實行那些東西。
  “跋提耶,任何善人在世上,都會教他的弟子這樣修習:要清除貪欲,清除貪欲之後,便不會以身、口、意作出貪欲的業;要清除瞋恚,清除瞋恚之後,便不會以身、口、意作出瞋恚的業;要清除愚癡,清除愚癡之後,便不會以身、口、意作出愚癡的業;要清除暴躁,清除暴躁之後,便不會以身、口、意作出暴躁的業。”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跋提耶對他說: “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到東西。我皈依大德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世尊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跋提耶,我有沒有對你這樣說: ‘跋提耶,來吧,你做我的弟子,我做你的老師吧’ ?”
  “大德,沒有。”
  “跋提耶,我是這樣來說法的,我是這樣來解釋法義的,但一些沙門婆羅門不真、虛假、不確、不實地誹謗我: ‘喬答摩沙門是有魔法的,他懂得使外道弟子轉投他的法力。’ ”
  “大德,這些使人轉投世尊的法力是吉祥的,這些使人轉投世尊的法力是善美的。大德,如果我所喜愛的親屬轉投世尊的話,將會為我所喜愛的親屬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如果所有剎帝利轉投世尊的話,將會為所有剎帝利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如果所有婆羅門轉投世尊的話,將會為所有婆羅門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如果所有吠舍轉投世尊的話,將會為所有吠舍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如果所有首陀羅轉投世尊的話,將會為所有首陀羅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
  “跋提耶,正是這樣,正是這樣。跋提耶,如果所有剎帝利轉投捨棄不善法,修習善法的話,將會為所有剎帝利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如果所有婆羅門、吠舍、首陀羅轉投捨棄不善法,修習善法的話,將會為所有婆羅門、吠舍、首陀羅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如果整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都轉投捨棄不善法,修習善法的話,將會為整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
  “跋提耶,如果這些大娑羅樹能夠轉投捨棄不善法,修習善法的話,都會為這些大娑羅樹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更不用說有思想的人了。”

一九四.娑普伽

  有一次,阿難尊者住在拘利一個稱為娑普伽的市鎮。
  這時候,一些娑普伽的虎道族人拘利子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對阿難尊者作禮,然後坐在一邊。阿難尊者對虎道族人說: “虎道族人,世尊.阿羅漢.等正覺有知有見,正確講說四清淨勤奮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槃。什麼是四清淨勤奮支呢?
  “戒清淨勤奮支、心清淨勤奮支、見清淨勤奮支、解脫清淨勤奮支。
  “虎道族人,什麼是戒清淨勤奮支呢?
  “虎道族人,一位比丘具有戒行,安住在波羅提木叉律儀之中,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修習戒律儀,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虎道族人,這就是稱為戒清淨了。為了得到戒清淨,他以智慧來完滿那些還沒有完滿的修習而作出欲求、精進、上進、奮進、奮發、念、覺知。這就是戒清淨勤奮支了。
  “虎道族人,什麼是心清淨勤奮支呢?
  “虎道族人,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禪。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虎道族人,這就是稱為心清淨了。為了得到心清淨,他以智慧來完滿那些還沒有完滿的修習而作出欲求、精進、上進、奮進、奮發、念、覺知。這就是心清淨勤奮支了。
  “虎道族人,什麼是見清淨勤奮支呢?
  “虎道族人,一位比丘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虎道族人,這就是稱為見清淨了。為了得到見清淨,他以智慧來完滿那些還沒有完滿的修習而作出欲求、精進、上進、奮進、奮發、念、覺知。這就是見清淨勤奮支了。
  “虎道族人,什麼是解脫清淨勤奮支呢?
  “虎道族人,一位聖弟子具有戒清淨、具有心清淨、具有見清淨,對使人染著的事物心離貪欲,對應要解脫的事物心得解脫,因此而觸證徹底解脫。虎道族人,這就是稱為解脫清淨了。為了得到解脫清淨,他以智慧來完滿那些還沒有完滿的修習而作出欲求、精進、上進、奮進、奮發、念、覺知。這就是解脫清淨勤奮支了。
  “虎道族人,世尊.阿羅漢.等正覺有知有見,正確講說這四清淨勤奮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槃。”

一九五.婆頗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尼乾陀.若提子的弟子釋迦人婆頗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對大目犍連尊者作禮,然後坐在一邊。大目犍連尊者對婆頗說: “婆頗,一個人約束身、約束口、約束意,對無明無欲而生起明,以這個因緣,你認為他有沒有下一生的苦受漏入內心呢?”
  “大德,我認為他可能有下一生的苦受漏入內心。大德,過往所作的惡業未報,以這個因緣,我認為他有下一生的苦受漏入內心。”
  在大目犍連尊者跟婆頗談話的時候,世尊在黃昏離開靜處前往大堂,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大目犍連尊者說: “目犍連,剛才你們談論的是什麼呢?你們談論到哪裏呢?”
  大目犍連尊者把剛才談話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告訴世尊,然後再說: “大德,當我們在談話的時候,世尊便來到了。”
  於是,世尊對婆頗說: “婆頗,如果你認同我所說的,你便認同;如果你反對我所說的,你便反對;如果你不知我所說的說話與義理,你便進一步發問。我們這樣來交談。”
  “大德,如果我認同你所說的,我便認同;如果我反對你所說的,我便反對;如果我不知你所說的說話與義理,我便進一步發問。我們這樣來交談。”
  “婆頗,你認為怎樣,以作出身行為條件所生起的漏、激盪、熱惱,若一個人不作這些身行,便不會有這些漏、激盪、熱惱;他不造新業,觸受著舊業及使之終止;這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婆頗,以這個因緣,你認為他有沒有下一生的苦受漏入內心呢?”
  “大德,我認為沒有。”
  “婆頗,你認為怎樣,以作出口行為條件所生起的漏、激盪、熱惱,若一個人不作這些口行,便不會有這些漏、激盪、熱惱;他不造新業,觸受著舊業及使之終止;這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婆頗,以這個因緣,你認為他有沒有下一生的苦受漏入內心呢?”
  “大德,我認為沒有。”
  “婆頗,你認為怎樣,以作出意行為條件所生起的漏、激盪、熱惱,若一個人不作這些意行,便不會有這些漏、激盪、熱惱;他不造新業,觸受著舊業及使之終止;這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婆頗,以這個因緣,你認為他有沒有下一生的苦受漏入內心呢?”
  “大德,我認為沒有。”
  “婆頗,你認為怎樣,以無明為條件所生起的漏、激盪、熱惱,若一個人對無明無欲而生起明,便不會有這些漏、激盪、熱惱;他不造新業,觸受著舊業及使之終止;這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婆頗,以這個因緣,你認為他有沒有下一生的苦受漏入內心呢?”
  “大德,我認為沒有。”
  “婆頗,一位內心徹底解脫的比丘會有六常住:他眼看到色之後不會雀躍、不會悲傷,只是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耳聽到聲……鼻嗅到香……舌嚐到味……身感到觸……意想到法之後不會雀躍、不會悲傷,只是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他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婆頗,就正如以小樹為條件而有樹影,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棵樹的樹根,把那棵樹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樹幹上的幼根;他再將小樹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木屑,將木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木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棵小樹連同樹影被截斷了樹根、被連根拔起,它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
  “婆頗,同樣地,一位內心徹底解脫的比丘會有六常住:他眼看到色之後不會雀躍、不會悲傷,只是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耳聽到聲……鼻嗅到香……舌嚐到味……身感到觸……意想到法之後不會雀躍、不會悲傷,只是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他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婆頗對他說: “大德,就正如一個想賺取收入而作買賣的人,但他賺不到收入,只為自己帶來疲勞和苦惱。同樣地,我為了取得利益而伴隨愚癡的尼乾陀.若提子,但我取不到利益,只為自己帶來疲勞和苦惱。

“大德,從現在起,所有我對尼乾陀.若提子的淨信都讓它被大風吹散,都讓它被河水的急流沖走。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大德,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世尊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