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三十六.受相應
蕭式球譯
一.定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就是三種受了。
“有定佛弟子,有念有覺知,能知各種受,知受仗緣生。
依於八正道,能將受滅盡,受盡之比丘,無欲得寂滅。”
二.樂
“比丘們,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就是三種受了。
“樂受與苦受,不苦不樂受,還有內外受;不論何種受,
俱知皆是苦,不實壞滅法。雖觸各種受,於此無貪染。”
三.斷除
“比丘們,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應要斷除在樂受之中的貪著性向,應要斷除在苦受之中的厭惡性向,應要斷除在不苦不樂受之中的無明性向。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在樂受之中斷除貪著的性向,在苦受之中斷除厭惡的性向,在不苦不樂受之中斷除無明的性向,他稱為一位斷除貪著性向、有正見、截斷渴愛、解除結縛、徹底看破我慢、將苦了結的比丘。
“不知感受者,不見出離法,當遇樂受時,貪著性向生;
不知感受者,不見出離法,當遇苦受時,厭惡性向生;
大慧聖尊說,各種苦樂受,若然生愛喜,於苦不解脫。
精勤之比丘,覺知不鬆懈,遍知所有受,此人是智者。
智者遍知受,當下得無漏,住法而命終,其智不可量。”
四.無底深淵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說: ‘大海中有個無底深淵。’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是出於無知、沒找到事實而這樣說。
“比丘們,身體的苦受可稱為 ‘無底深淵’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當感觸到身體的苦受時,便會感到傷心,感到不幸,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這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可稱為一個不能走出無底深淵的人,他沒有得到出離的方法。
“比丘們,多聞法義的聖弟子當感觸到身體的苦受時,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這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可稱為一個能夠走出無底深淵的人,他得到出離的方法。
“身體之苦受,乃至能奪命,若然不能忍,於此而搖擺,
飲泣與哭號,無力不堅定,此人陷深淵,不得出離法。
身體之苦受,乃至能奪命,若然能忍受,
於此不搖擺,此人出深淵,取得出離法。”
五.審視
“比丘們,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應審視樂受是苦,應審視苦受如中箭,應審視不苦不樂受無常。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審視樂受是苦,審視苦受如中箭,審視不苦不樂受無常,他稱為一位有正見、截斷渴愛、解除結縛、徹底看破我慢、將苦了結的比丘。
“樂受視為苦;苦受如中箭;不苦不樂受,
觀之為無常。正見之比丘,遍知此三受。
智者遍知受,當下得無漏,住法而命終,其智不可量。”
六.中箭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會領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多聞法義的聖弟子也會領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和多聞法義的聖弟子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當感觸到苦受時會感到傷心,感到不幸,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他會領受身和心兩方面的感受。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被射了一枝箭的人再被射第二枝箭,他領受兩枝箭的感受。同樣地,不聽聞法義的凡夫當感觸到苦受時會感到傷心,感到不幸,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他會領受身和心兩方面的感受。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便會生起厭惡,對苦受有厭惡的人內心潛藏著厭惡的性向。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便會對欲樂生起愛喜。這是什麼原因呢?不聽聞法義的凡夫除了用欲樂之外便不知道用其他方法從苦受之中出離。由於對欲樂有愛喜,他對樂受潛藏著貪著的性向。
“他不能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滅、味、患、離。由於不能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滅、味、患、離,他對不苦不樂受潛藏著無明的性向。
“如果他領受樂受,會被那些感受束縛;如果他領受苦受,會被那些感受束縛;如果他領受不苦不樂受,會被那些感受束縛。這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稱為一個被生、老、死、憂、悲、苦、惱、哀束縛的人。我說,他是一個被苦束縛的人。
“比丘們,多聞法義的聖弟子當感觸到苦受時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他只領受身一方面的感受而沒有心方面的感受。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被射了一枝箭的人不再被射第二枝箭,他只領受一枝箭的感受。同樣地,多聞法義的聖弟子當感觸到苦受時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他只領受身一方面的感受而沒有心方面的感受。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不會生起厭惡,對苦受沒有厭惡的人內心不會潛藏著厭惡的性向。
“當他感觸到苦受時不會對欲樂生起愛喜。這是什麼原因呢?多聞法義的聖弟子知道不是用欲樂而是有其他方法從苦受之中出離。由於對欲樂沒有愛喜,他對樂受不會潛藏著貪著的性向。
“他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滅、味、患、離。由於如實知這些感受的集、滅、味、患、離,他對不苦不樂受不會潛藏著無明的性向。
“如果他領受樂受,不會被那些感受束縛;如果他領受苦受,不會被那些感受束縛;如果他領受不苦不樂受,不會被那些感受束縛。這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稱為一個不被生、老、死、憂、悲、苦、惱、哀束縛的人。我說,他是一個不被苦束縛的人。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和多聞法義的聖弟子有這些分別,有這些差異,有這些不同。
“多聞之人具智慧,苦樂之中無心受,智者具有之善法,此與凡夫大不同。
多聞之人知正法,觀察此世與他世,悅意法中心不亂,不悅法中無厭惡。
心無戀著無抗拒,愛厭之心全清除,無染無憂之途徑,智者於此得正知。”
七.病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
在黃昏的時候,世尊離開靜處前往侍病堂那裏,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比丘說: “比丘們,比丘應在臨終時有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念的比丘呢?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念的比丘了。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呢?比丘在往還的時候,對往還有覺知;在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的時候,對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有覺知;在屈伸身體的時候,對屈伸身體有覺知;在穿衣持缽的時候,對穿衣持缽有覺知;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的時候,對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有覺知;在大便、小便的時候,對大便、小便有覺知;在行走、站立、坐著、睡覺、睡醒、說話、靜默的時候,對行走、站立、坐著、睡覺、睡醒、說話、靜默有覺知。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了。
“比丘們,比丘應在臨終時有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念、有覺知、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的時候生起了樂受,他知道: ‘我生起了這種樂受。這是有條件而不是沒有條件而生起的,是什麼條件呢?是身體。身體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以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身體所生起的樂受怎會是常恆的呢!’ 他對身體和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當對身體和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的時候,對身體和樂受的貪著性向便會斷除。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念、有覺知、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的時候生起了苦受,他知道: ‘我生起了這種苦受。這是有條件而不是沒有條件而生起的,是什麼條件呢?是身體。身體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以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身體所生起的苦受怎會是常恆的呢!’ 他對身體和苦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當對身體和苦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的時候,對身體和苦受的厭惡性向便會斷除。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念、有覺知、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的時候生起了不苦不樂受,他知道: ‘我生起了這種不苦不樂受。這是有條件而不是沒有條件而生起的,是什麼條件呢?是身體。身體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以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身體所生起的不苦不樂受怎會是常恆的呢!’ 他對身體和不苦不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當對身體和不苦不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的時候,對身體和不苦不樂受的無明性向便會斷除。
“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知道那個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知道那個苦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知道那個不苦不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
“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他感受那個樂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他感受那個苦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他感受那個不苦不樂受而不受束縛。
“他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當油和燈芯耗盡而又沒有新燃料補充時,油燈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八.病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
在黃昏的時候,世尊離開靜處前往侍病堂那裏,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比丘說: “比丘們,比丘應在臨終時有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念的比丘呢?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念的比丘了。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呢?比丘在往還的時候,對往還有覺知;在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的時候,對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有覺知;在屈伸身體的時候,對屈伸身體有覺知;在穿衣持缽的時候,對穿衣持缽有覺知;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的時候,對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有覺知;在大便、小便的時候,對大便、小便有覺知;在行走、站立、坐著、睡覺、睡醒、說話、靜默的時候,對行走、站立、坐著、睡覺、睡醒、說話、靜默有覺知。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了。
“比丘們,比丘應在臨終時有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念、有覺知、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的時候生起了樂受,他知道: ‘我生起了這種樂受。這是有條件而不是沒有條件而生起的,是什麼條件呢?是觸。觸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以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觸所生起的樂受怎會是常恆的呢!’ 他對觸和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當對觸和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的時候,對觸和樂受的貪著性向便會斷除。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念、有覺知、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的時候生起了苦受,他知道: ‘我生起了這種苦受。這是有條件而不是沒有條件而生起的,是什麼條件呢?是觸。觸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以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觸所生起的苦受怎會是常恆的呢!’ 他對觸和苦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當對觸和苦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的時候,對觸和苦受的厭惡性向便會斷除。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念、有覺知、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的時候生起了不苦不樂受,他知道: ‘我生起了這種不苦不樂受。這是有條件而不是沒有條件而生起的,是什麼條件呢?是觸。觸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以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觸所生起的不苦不樂受怎會是常恆的呢!’ 他對觸和不苦不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當對觸和不苦不樂受持續體察無常,持續體察衰敗,持續體察無欲,持續體察息滅,持續體察放捨的時候,對觸和不苦不樂受的無明性向便會斷除。
“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知道那個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知道那個苦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知道那個不苦不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
“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他感受那個樂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他感受那個苦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他感受那個不苦不樂受而不受束縛。
“他在感受一個從觸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觸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當油和燈芯耗盡而又沒有新燃料補充時,油燈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在感受一個從觸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觸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九.無常
“比丘們,三種受都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壞滅法、衰敗法、無欲法、息滅法。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這三種受都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壞滅法、衰敗法、無欲法、息滅法。”
十.觸為根源
“比丘們,三種受都是以觸而生、以觸為根源、以觸為因緣、以觸為條件的。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以樂受的觸為條件,會生起樂受。當樂受的觸息滅時,以樂受的觸為緣而生的這個樂受便會息滅、平息。
“比丘們,以苦受的觸為條件,會生起苦受。當苦受的觸息滅時,以苦受的觸為緣而生的這個苦受便會息滅、平息。
“比丘們,以不苦不樂受的觸為條件,會生起不苦不樂受。當不苦不樂受的觸息滅時,以不苦不樂受的觸為緣而生的這個不苦不樂受便會息滅、平息。
“比丘們,就正如用兩支木柴來摩擦能夠生熱,這樣便能取火。當木柴分開及放在地上的時候,這種熱便會息滅、平息。
“比丘們,同樣地,這三種受都是以觸而生、以觸為根源、以觸為因緣、以觸為條件的。以某種觸為條件,會生起某種受。當某種觸息滅時,某種受便會息滅。”
第一有偈品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