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五.愛喜盡之一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眼無常,這就是他的正見。有正觀的人會有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耳……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鼻……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舌……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意無常,這就是他的正見。有正觀的人會有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六.愛喜盡之二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色無常,這就是他的正見。有正觀的人會有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聲……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香……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味……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觸……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無常,這就是他的正見。有正觀的人會有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七.愛喜盡之三
“比丘們,你們要對眼如理思維,要如實觀察眼無常。比丘們,對眼如理思維、如實觀察眼無常的比丘會對眼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比丘們,你們要對耳……
“比丘們,你們要對鼻……
“比丘們,你們要對舌……
“比丘們,你們要對身……
“比丘們,你們要對意如理思維,要如實觀察意無常。比丘們,對意如理思維、如實觀察意無常的比丘會對意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八.愛喜盡之四
“比丘們,你們要對色如理思維,要如實觀察色無常。比丘們,對色如理思維、如實觀察色無常的比丘會對色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比丘們,你們要對聲……
“比丘們,你們要對香……
“比丘們,你們要對味……
“比丘們,你們要對觸……
“比丘們,你們要對法如理思維,要如實觀察法無常。比丘們,對法如理思維、如實觀察法無常的比丘會對法厭離;當愛喜盡除時會帶來貪欲的盡除,當貪欲盡除時會帶來愛喜的盡除;當愛喜和貪欲都盡除時,這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九.耆婆芒果園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婆的芒果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定;一位有定的比丘會如實認清事物。如實認清些什麼呢?
“如實認清眼無常,如實認清色無常,如實認清眼識無常,如實認清眼觸無常,如實認清眼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
“如實認清耳無常,如實認清聲無常,如實認清耳識無常,如實認清耳觸無常,如實認清耳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
“如實認清鼻無常,如實認清香無常,如實認清鼻識無常,如實認清鼻觸無常,如實認清鼻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
“如實認清舌無常,如實認清味無常,如實認清舌識無常,如實認清舌觸無常,如實認清舌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
“如實認清身無常,如實認清觸無常,如實認清身識無常,如實認清身觸無常,如實認清身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
“如實認清意無常,如實認清法無常,如實認清意識無常,如實認清意觸無常,如實認清意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
“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定;一位有定的比丘會如實認清事物。”
一六零.耆婆芒果園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婆的芒果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你們要生活在靜處;一位生活在靜處的比丘會如實認清事物。如實認清些什麼呢?
……(除了 “修習定” 及 “有定” 改作 “生活在靜處”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五九經相同)……
一六一.拘絺羅之一
這時候,大拘絺羅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如果世尊為我簡略地說法就好了。當我聽了世尊的法義後,便會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來修習。”
“拘絺羅,你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著。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
“拘絺羅,眼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色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眼識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眼觸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眼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拘絺羅,耳……聲……耳識……耳觸……耳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拘絺羅,鼻……香……鼻識……鼻觸……鼻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拘絺羅,舌……味……舌識……舌觸……舌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拘絺羅,身……觸……身識……身觸……身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拘絺羅,意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法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意識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意觸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意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是無常的,你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拘絺羅,你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著。”
一六二.拘絺羅之二
這時候,大拘絺羅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如果世尊為我簡略地說法就好了。當我聽了世尊的法義後,便會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來修習。”
“拘絺羅,你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著……(除了 “無常” 改作 “苦”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六一經相同)……
一六三.拘絺羅之三
這時候,大拘絺羅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如果世尊為我簡略地說法就好了。當我聽了世尊的法義後,便會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來修習。”
“拘絺羅,你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著……(除了 “無常” 改作 “無我”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六一經相同)……
一六四.邪見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一個人要有什麼樣的知,什麼樣的見,才能斷除邪見呢?”
“比丘,一個人知眼無常,見眼無常,能斷除邪見;知色無常,見色無常,能斷除邪見;知眼識無常,見眼識無常,能斷除邪見;知眼觸無常,見眼觸無常,能斷除邪見;知眼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見眼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能斷除邪見。
“……耳……聲……耳識……耳觸……耳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鼻……香……鼻識……鼻觸……鼻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舌……味……舌識……舌觸……舌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身……觸……身識……身觸……身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
“比丘,一個人知意無常,見意無常,能斷除邪見;知法無常,見法無常,能斷除邪見;知意識無常,見意識無常,能斷除邪見;知意觸無常,見意觸無常,能斷除邪見;知意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見意觸所生的樂、苦、不苦不樂受無常,能斷除邪見。
“比丘,一個人要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才能斷除邪見。”
一六五.身見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一個人要有什麼樣的知,什麼樣的見,才能斷除身見呢?”
“比丘,一個人知眼苦……(除了 “邪見” 改作 “身見” 和 “無常” 改作 “苦”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六四經相同)……
一六六.我見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一個人要有什麼樣的知,什麼樣的見,才能斷除我見呢?”
“比丘,一個人知眼無我……(除了 “邪見” 改作 “我見” 和 “無常” 改作 “無我”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六四經相同)……
第十六愛喜盡品完
一六七.貪著之一
(一)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著。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
“比丘們,眼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耳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鼻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舌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身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意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著。
(二)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欲。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
“比丘們,眼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耳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鼻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舌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身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意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欲。
(三)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染。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
“比丘們,眼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耳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鼻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舌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身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意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染。”
一六八.貪著之二
(一)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著。什麼東西是苦的呢?
“比丘們,眼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耳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鼻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舌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身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意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著。
(二)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欲。什麼東西是苦的呢?
“比丘們,眼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耳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鼻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舌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身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意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欲。
(三)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染。什麼東西是苦的呢?
“比丘們,眼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耳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鼻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舌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身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意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染。”
一六九.貪著之三
(一)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著。什麼東西是無我的呢?
“比丘們,眼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耳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鼻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舌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身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意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著。
(二)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欲。什麼東西是無我的呢?
“比丘們,眼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耳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鼻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舌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身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意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欲。
(三)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染。什麼東西是無我的呢?
“比丘們,眼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耳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鼻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舌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身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意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染。”
一七零.貪著之四
(一)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著。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
“比丘們,色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聲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香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味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觸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法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著。
(二)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欲。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
“比丘們,色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聲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香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味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觸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法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欲。
(三)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染。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
“比丘們,色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聲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香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味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觸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法是無常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常的東西的貪染。”
一七一.貪著之五
(一)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著。什麼東西是苦的呢?
“比丘們,色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聲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香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味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觸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法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著。
(二)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欲。什麼東西是苦的呢?
“比丘們,色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聲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香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味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觸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法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欲。
(三)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染。什麼東西是苦的呢?
“比丘們,色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聲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香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味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觸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法是苦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苦的東西的貪染。”
一七二.貪著之六
(一)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著。什麼東西是無我的呢?
“比丘們,色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聲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香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味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觸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法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著。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著。
(二)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欲。什麼東西是無我的呢?
“比丘們,色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聲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香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味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觸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法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欲。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欲。
(三)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染。什麼東西是無我的呢?
“比丘們,色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聲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香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味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觸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法是無我的,你們應要捨棄對它的貪染。
“比丘們,你們應要捨棄對各種無我的東西的貪染。”
一七三.過去之一
(一)
“比丘們,過去的眼是無常的,過去的耳是無常的,過去的鼻是無常的,過去的舌是無常的,過去的身是無常的,過去的意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二)
“比丘們,未來的眼是無常的,未來的耳是無常的,未來的鼻是無常的,未來的舌是無常的,未來的身是無常的,未來的意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三)
“比丘們,現在的眼是無常的,現在的耳是無常的,現在的鼻是無常的,現在的舌是無常的,現在的身是無常的,現在的意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一七四.過去之二
(一)
“比丘們,過去的眼是苦的……(三個分段的經文除了 “無常” 改作 “苦”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七三經相同)……
一七五.過去之三
(一)
“比丘們,過去的眼是無我的……(三個分段的經文除了 “無常” 改作 “無我”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七三經相同)……
一七六.過去之四
(一)
“比丘們,過去的色是無常的,過去的聲是無常的,過去的香是無常的,過去的味是無常的,過去的觸是無常的,過去的法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聲厭離、對香厭離、對味厭離、對觸厭離、對法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二)
“比丘們,未來的色是無常的,未來的聲是無常的,未來的香是無常的,未來的味是無常的,未來的觸是無常的,未來的法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聲厭離、對香厭離、對味厭離、對觸厭離、對法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三)
“比丘們,現在的色是無常的,現在的聲是無常的,現在的香是無常的,現在的味是無常的,現在的觸是無常的,現在的法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聲厭離、對香厭離、對味厭離、對觸厭離、對法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一七七.過去之五
(一)
“比丘們,過去的色是苦的……(三個分段的經文除了 “無常” 改作 “苦”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七六經相同)……
一七八.過去之六
(一)
“比丘們,過去的色是無我的……(三個分段的經文除了 “無常” 改作 “無我”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七六經相同)……
一七九.是無常的
(一)
“比丘們,過去的眼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過去的耳……
“過去的鼻……
“過去的舌……
“過去的身……
“過去的意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二)
“比丘們,未來的眼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未來的耳……
“未來的鼻……
“未來的舌……
“未來的身……
“未來的意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三)
“比丘們,現在的眼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現在的耳……
“現在的鼻……
“現在的舌……
“現在的身……
“現在的意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一八零.是苦的
(一)
“比丘們,過去的眼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過去的耳……
“過去的鼻……
“過去的舌……
“過去的身……
“過去的意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二)
“比丘們,未來的眼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未來的耳……
“未來的鼻……
“未來的舌……
“未來的身……
“未來的意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三)
“比丘們,現在的眼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現在的耳……
“現在的鼻……
“現在的舌……
“現在的身……
“現在的意是苦的,是苦的就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一八一.是無我的
(一)
“比丘們,過去的眼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過去的耳……
“過去的鼻……
“過去的舌……
“過去的身……
“過去的意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二)
“比丘們,未來的眼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未來的耳……
“未來的鼻……
“未來的舌……
“未來的身……
“未來的意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三)
“比丘們,現在的眼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眼這回事’ 、 ‘沒有我是眼這回事’ 、 ‘沒有眼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眼。
“現在的耳……
“現在的鼻……
“現在的舌……
“現在的身……
“現在的意是無我的,是無我的就是: ‘沒有我擁有意這回事’ 、 ‘沒有我是意這回事’ 、 ‘沒有意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應以正慧這樣來如實審視意。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一八二.是無常的
(一)
“比丘們,過去的色是無常的……(三個分段的經文除了 “眼、耳、鼻、舌、身、意” 改作 “色、聲、香、味、觸、法”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七九經相同)……
一八三.是苦的
(一)
“比丘們,過去的色是苦的……(三個分段的經文除了 “眼、耳、鼻、舌、身、意” 改作 “色、聲、香、味、觸、法”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八零經相同)……
一八四.是無我的
(一)
“比丘們,過去的色是無我的……(三個分段的經文除了 “眼、耳、鼻、舌、身、意” 改作 “色、聲、香、味、觸、法” 之外,其餘部份跟一八一經相同)……
一八五.內
(一)
“比丘們,眼是無常的,耳是無常的,鼻是無常的,舌是無常的,身是無常的,意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二)
“比丘們,眼是苦的,耳是苦的,鼻是苦的,舌是苦的,身是苦的,意是苦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三)
“比丘們,眼是無我的,耳是無我的,鼻是無我的,舌是無我的,身是無我的,意是無我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眼厭離、對耳厭離、對鼻厭離、對舌厭離、對身厭離、對意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一八六.外
(一)
“比丘們,色是無常的,聲是無常的,香是無常的,味是無常的,觸是無常的,法是無常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聲厭離、對香厭離、對味厭離、對觸厭離、對法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二)
“比丘們,色是苦的,聲是苦的,香是苦的,味是苦的,觸是苦的,法是苦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聲厭離、對香厭離、對味厭離、對觸厭離、對法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三)
“比丘們,色是無我的,聲是無我的,香是無我的,味是無我的,觸是無我的,法是無我的。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聲厭離、對香厭離、對味厭離、對觸厭離、對法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第十七重複品完
-----------------------------------------------------------
1 在《相應部》的註釋《精義顯揚》之中解說,地獄過苦天界過樂,都不及人間的修行條件好。
2 按經中的上文下理,可知這裏的 “弟子” 與 “老師” 是 “惡不善法” 的借喻。弟子其中一種特質,是跟老師一起居住;老師其中一種特質,是帶領弟子行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