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7558033.jpg

從覺知當下的心出發4/10

[德加尼亞]

覺知和知道的分別
覺知(正念)的心和知道、識知的心是不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識蘊,因為六根六塵的接觸而產生。即使心沒有覺知力,六識也可以認知到對應的所緣。貓貓狗狗都有認知的能力,但牠們並不了解自己的身心當下正在看、在聽。普通人同樣也是如此。

相對於識蘊,覺知有著不同的功能。你可以觀察識蘊,也可以觀察覺知的心。

有位馬來西亞的禪修者曾問到有關開車時如何覺知:我現在知道旁邊有一輛車經過了,這算覺知嗎?

我說:這還不算是覺知。
他問:為什麼呢?
我說:所有開車的人都能知道有車經過啊。
他接著問:那麼怎麼樣才是一個禪修者的覺知呢?
我說:每個開車司機都能知道有車經過,就連小狗也能知道,有車行駛過來了牠會避開。通過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就開始想「現在有車經過了」,這是由於眼根看、耳根聽,心有了「有車開過了」的想法生起而已。然而,禪修者的覺知,是他知道自己六根門裡發生的事情,這才是禪修的覺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念」。一般的開車司機都知道有車開過來了,這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外在的現象;可是,他們不知道眼睛有在看,耳朵有在聽,心有想法生起。

觀察覺受
當身體有痛的時候,首先知道痛是自然現象,身體長時間不動就會痛,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不要ㄧ開始便去觀察痛這個感受,如果心生起厭惡的感受,便先要觀察心的感受。如果心是平靜的話,便不需要去改變姿勢,如果心不平靜,越來越抗拒的話,就該要改變姿勢,紓解痛感。

要記著處理痛的三個步驟,首先要帶有正見,知道這是自然現象,然後去觀察心,最後去決定是不是要改變姿勢。不要讓心太受苦,若該要轉換姿勢便要轉換,甚至坐凳子也行。

為什麼要轉換姿勢呢?因為我們不要去培育瞋心,坐姿不是最重要,讓心在不緊張的狀態下覺知更重要。當坐姿不適,想要換一個姿勢,並不一定是貪心。有時候,不可否認是貪心,但有時候也可能是智慧。如果我們知道因為這個坐姿身體繼續痛下去的話,瞋心就會生起,此時可善用智慧換一個姿勢,只要在換姿勢的時候保持覺知就好了。因為禪修的目的,是要培養善心,不要因為不舒適的坐姿而產生瞋心。如果沒有辦法用善心面對這個所緣,此時必須退一步。這是智慧,不是貪心。

當心有不愉快感受,瞋心生起的時候,不要觀察痛,這不是正確的修習。例如我們在為一個人生氣時,若還不斷地面對那個人,那會怎麼樣?我們會更生氣。

有苦受的時候,一般心是帶有瞋心的,也就是抗拒及不喜歡這個感受。當這個苦受消失了,有舒服的覺受的時候,貪心就可能生起,因為喜歡這個舒服的覺受。一方面,我們要去學習關於痛與瞋心之間是怎麼運作的?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舒服和貪心的關係,它們又是怎麼樣的?你要自己去了解。如果發現有貪心,那就先去觀察那個貪心。

我們要記著這一點,若心對某個所緣有抗拒或是執取,當下這就不是適當的所緣,暫不要把它作為禪修對象。只有心是平靜或回到平等心的時候,才可以觀照任何所緣。這就像戴著有色眼鏡去看東西,我們無法看到真正的顏色。如果帶著瞋心去觀察的話,這只是瞋心的所緣,不是禪修的所緣。

所緣是被心知道的東西。痛是被心知道的一個所緣;不痛,也是被心知道的一個所緣。如果有正見,能明白、知道痛和不痛都是一種覺受,都是所緣,不是「我的」痛,只是自然法;那麼,就沒有哪一個是好或哪一個是不好,它們都是一樣的。

有一個禪修者在禪修時發現有一隻蚊子來叮他,被叮的時候,他觀察自己的心有沒有瞋心,有沒有抗拒,有沒有不喜歡?他說:完全沒有。他一直看著這蚊子在吸他的血,越來越胖。他說:沒關係,我有慈悲心,讓他吸;沒關係,沒有抗拒、沒有瞋心。這蚊子叮完以後就飛走了,剛好飛到一個蜘蛛網裡,被蜘蛛抓住了,他看到後很高興,那個時候他才發現原來他是有瞋心的。

在蚊子叮他的時候,表面上他沒有覺察到瞋心。可是,當蚊子現在有麻煩了,他就覺得高興。

所以要特別小心,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沒瞋心了,其實在很微細的層面還是有的。因此,我們還是要再觀察,看看是不是真的沒有瞋心了。

不想去觀察痛苦,不願意直接面對痛苦,這心態本身就不具備正見。

禪修不是為了逃避痛苦,不是為了排斥和掩蓋真相,而是為了徹底了解實相。心中有取捨、有比較,這就已經失去正見。

如果無法面對痛苦,那當我們最終面臨死亡,無法迴避痛苦時,一切都晚了;所以下一次痛苦來臨時,我們應該歡迎它們的到來,並且勇敢地面對。痛苦讓我們有機會去理解和學習,只要沒有被痛苦征服,我們的心智會變得越來越成熟和強壯。

當心帶著正見去觀察痛苦時,會越來越感興趣。無論苦受、樂受,都是觀察的所緣,可以從中得到充分了解和學習。如果對此不理解,那麼在心有苦受時,它就會去找樂受,找不到時又回到了苦受之中。我們的心就這樣一直在兩個極端之間徘徊。如果有智慧,心會立於兩者之間保持平等心和中道,即不會追逐某種樂受,也不會被苦受所征服。

其實,身體的感受,大多是中性的。但接觸外物時,很多時候是我們沒有感覺,譬如眼根和色塵觸碰時,我們沒有感覺,但是眼睛看到東西的時候,反應是很多的,有思惟、有邪見、有錯誤的認知,這些心理反應比觀察身體感受還來得更強、更真切。

瞋心生起的時候,全身有熱的感覺,這是身體的感覺。看見好的東西、吃好的東西,心是不是覺得自在舒服?那就是心的感受。

身心的感受可以同時生起,要會分辨哪個是身體的感受,哪個是心的感受
僅僅知道身體的感受是不夠的,要了解所有法。

身體上所謂的「氣」是概念,有方向,有流動,但這些都不是真實法,是心的想像,心的認知和感覺。禪修者不需要考慮氣的概念,只需要自然地觀察身心的現象,勿須在禪修中夾雜有關「氣」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氣」,但在禪修中並不推薦。知道身體有氣感就可以了,心不必參與其中。

覺知的利益
檢查一下心的品質,有覺知時和沒覺知時,品質有什麼區別。如果真正明白覺知對我們有什麼好處,那麼我們就會知道禪修是有價值的,那個時候禪修就會變得很有趣。譬如說,沒有覺知時,心一直在想想想⋯⋯,有覺知時,或許心沒有這麼忙了。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有覺知時心是怎麼樣?沒覺知時心又是怎樣的?對比一下,看看究竟有什麼好處。

有禪修者問,什麼是善有善報?為什麼有時好人沒有好報?善是什麼?其實,善心的呈現有三種,包括身、口、意。善的心導致我們說好話、做善事。有時候我們的心是善的,但是欠缺智慧,導致說出的話、做出的事,結果是不如意或好壞參半,所以未必看到百分之百的好結果。

如果身口意行為是正確的,心是善的,當下馬上會感到平靜、安穩,這是善心即刻的利益。做好事不是為了以後,以後的結果需要很多的因緣配合才產生。善心生起,覺知馬上就會知道心的狀態,你會觀察到這是善心。覺知能認出當下的心是否有貪、有瞋,還是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煩惱。沒有貪的心、有慈悲的心,品質是不一樣的,善是馬上就有利益的,必然是這樣的。

若缺乏覺知,煩惱就會越來越大,乃至整個心被煩惱控制。相反的,若有覺知,煩惱就會越來越少,即使有煩惱在,也不會造成更大的傷害。這就是覺知為我們帶來的即時利益。

禪修的階段:進階
微細的所緣

當禪修者持續地保持覺知,覺知變得越來越強時,自然而然地就能更深入地觀察所緣及更微細的現象。

一般來說,心很自然地會去觀察明顯的感受。當覺知力強時,禪修者可以選擇觀察比較微細的所緣,例如呼吸。觀察呼吸時,呼吸會逐漸變得微細,那時就繼續觀察微細的呼吸。有時禪修者會發現所緣竟然消失了,其實所緣並沒有消失,只是變得更微細,而覺知力和精進力沒有相應的提高,因此以為它們不見了,那時就更要提升心的精進和覺知。又以觀察疼痛為例,我們用1、2、3、4、5依次上升代表逐級提高的疼痛程度。當疼痛的覺受減弱,譬如從5降到3,很多時候我們就以為沒有覺受了,其實並非如此,只是覺知力不足以觀察到微細的痛而已。如果真的降到了「0」,那才是真的消失了。

最微細的所緣不是色法,也未必是覺受,而是心。心沒有形相,不是物質,不能依靠專注力來觀察,要依靠智慧,要先明白心是什麼,才能觀察到。有時我們集中專注力觀察細微的所緣,因為有所期待,心會製造很多影像,譬如有人說心像黑洞或明鏡之類的境界,其實都是概念,不是心。

觀察微細所緣的訣竅是要有耐心,持續地去覺知,不要隨順希望看清楚的貪心。如果隨順了貪心,往往就會過度用力,過分專注,反而觀察不清楚。就好比我們到眼鏡店配眼鏡,一般都會試戴不同度數的眼鏡,如果度數過高或過低便會看不清楚,只有剛剛好才可以。同樣地,所緣和覺知的心應該是相應的,過份用力和專注,反而看不清。

一秒鐘之內有數以萬計的心識在生滅,覺知越強,看到的細節也就越豐富。就好像一個餐廳裡面有人在吃飯、有人在燒飯、有人在算帳、有人在點菜,他們在同時間運作著;而心的運作也是一樣的,透過持續練習,覺知能夠更加警覺地觀察到身心的現象,甚至更微細的現象。

如何觀察心
如果過度專注的話,就很難觀察到心。相對而言,身體的覺受比較容易觀察到,因為有具體的地方、部位。你有心嗎?你如何知道什麼是心?有人可以告訴我,你的心在哪裡嗎?

心無形無色,不是實質的東西,也沒有特定部位或者具體的地方,我們沒有辦法以某部位來集中專注心。所以我們只能透過知道心的活動或其運作來覺知心。我們可以知道心在做什麼,當下發生了什麼事,它的感受是怎麼樣。

心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認知,心可以知道。心能看、心能聽,眼識是心,耳識也是心,還有嗎?見、聞、嗅、嚐、觸,都是心。聲音不是心,意識到聲音的才是心,聽是心。如果你覺知到你在聽,便是覺知到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心,六識是心,每一刻心都在運作。觀察心其實是很簡單的。

我們不難了解,認知、感受是心。心可以知道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果能察覺到心裡快樂、不快樂、悲傷、緊張等等這些心理現象,可以說我們已經在知道心了。

思惟是心,如果知道自己在思惟,便是覺知到心。覺知心在想什麼也是很重要的,慢慢地就會明白怎樣觀察心。思惟佔了心理現象很大的部份。如觀察到思惟,也可以觀察到感受,它們是相關的。有時候禪修者覺察到身體的感受,但沒有覺察到思惟,其實,它們是可以同時被覺知到的,不需要側重某一現象,心自然能知道它們的相關性。我們會觀察到身體的感覺、心的感受及思惟,同時也需要觀察整個經驗的過程。如果能這樣去練習,慢慢地我們便會明白身心相互的關係。

知道、注意、專注這些都是心,作意、意圖也是心,乃至動機,想去、想吃都是心。餓的時候,饑餓無力的感覺是身,但是「想吃東西」的想法是心,兩者是不同的。如果知道「想吃」這個意圖,也就是在知道心。其實,心的動機是持續不斷的,因為我們想聽、想做、想站起身來、想吃、想去洗手間、想講話、想洗澡、想看等等,是持續不斷生起的,但我們並不習慣觀照它們。動機有時是煩惱驅動的,貪心、瞋心驅動我們去做一些事,譬如很焦急地去做事時,動機是帶有貪心的。覺察到貪心、瞋心(煩惱),也是在知道心。

有時候心能知道環境的改變,也能知道心對環境改變而生起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看自己心的反應,觀察自己的思惟和感受就可以,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環境的改變上。

在每個當下,心一直都在運作,但是如果沒有修習的話,就不會知道心是怎麼運作,也不會習慣把心當作禪修所緣。現在我們就是在試著養成一種習慣,練習去觀察不同的心,反覆觀察在每個當下不同的心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