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位68歲女性因上腹痛至背後已一段時間,入院治療時已有黃疸及食慾不振情形,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擴張的膽管及懷疑有胰臟腫瘤,經內視鏡逆行性膽道胰臟顯影術證實有胰臟腫瘤後,轉至外科手術目前仍在門診追蹤治療中。

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器科何尉旗醫師指出,胰臟是長形扁平的腺體,位於左上腹部的後腹膜腔內,功能為分泌消化性酵素幫助消化及胰島素的分泌,調節血糖。

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病率在許多國家均呈現穩定增加的情況。台灣每年因此癌死亡人數達800人。男性較女性好發,約為1.5倍,在十大死因中是男性的第八名,女性的第十名。有80%的胰臟癌患者年齡是界於60-80歲之間。

常見的胰臟癌典型病徵為上腹疼痛、黃疸、體重銳減及糞便呈灰白色,次為鬱悶身體不適、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疲倦及發燒等。

胰臟癌是人類罹患的惡性腫瘤當中,最嚴重、最具侵襲性且預後不佳的一種。通常末期才有較顯著的臨床症狀,大多數的病人當發病時,只能接受緩和治療。對於診斷出胰臟癌的患者來說,手術是治療的選擇之一。唯有手術切除腫瘤,才能提供較好的長期存活機會。但是可以接受手術切除的病例,往往只佔了10%。未治療者的壽命平均為三、四個月,接受切除治療者可達十二個月以上,五年存活率不到3%以上。

血液檢查並無法明確的診斷胰臟癌,目前診斷工具以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為主,尤其以動態電腦斷層掃描的準確度更超過90%。其他如上腸胃道X光檢查、內視鏡逆行性膽道胰臟顯影術、經皮穿肝膽道攝影或核磁共振檢查均能輔助診斷。

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診斷很困難,故提醒40歲以上的人,若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疼痛、消化障礙、體重減輕、腹瀉或進行性、阻塞性的黃疸時,即應警覺是否胰臟癌變,並儘速至醫療院所,接受醫師建議及進一步檢查,盼能早作診斷。胰臟癌的預後非常差,預防之道仍不外戒菸、少喝酒、低脂飲及多吃蔬菜水果,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本文作者【仁愛醫院消化器內科 何尉旗主治醫師】

本文由【仁愛醫院】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