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以勤奮、不放逸、無憂,攀登高峰;俯視山底陷於苦境的人群 ◊◊
【028偈】
智者以無逸,除逸則無憂,
聖賢登慧閣,觀愚者多憂,
如登於高山,俯視地上物。
【註解】
有智慧的人,經常保持正念。通過正念,他去除怠惰等放逸行為,攀登智慧的高閣。一旦到達高峰,他以無欲的雙眼巡視悲哀的群眾。由於不執著與無欲,他猶如站在高山頂上,俯視山河大地。
【以無欲的眼光俯視世界——摩訶迦葉尊者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摩訶迦葉尊者。
佛陀覺悟初期,獨自一人居住在王舍城外的毗婆離窟時,他經常一個人步行到王舍城裡化緣,然後回山洞進食。用膳後,他進入禪定,於禪定中,他以天眼神通巡視各界眾生——水裡的、地上的、山上的所有一切地方,觀察那些放逸與不放逸者,觀察那些即將要誕生或者即將逝世者。觀察世間,這已是佛陀的生活習慣。
一天,佛陀在祇陀園精舍,進入大禪定中,他以天眼神通觀察世間。他觀察到他的弟子摩訶迦葉正處於突破自己,進入阿羅漢的境界,他正在苦苦的冥想於有關生死輪迴的課題。他馬上運用神足通,發出一道金光,將自己的影相顯現在摩訶迦葉尊者面前。對摩訶迦葉開示道:「生物體生死的知識你還未徹底了解。生物體從一個生界轉到另一個生界。並在父母不知不覺中,在母親的懷裡獲得新生。而這知識不容易被了解。因為它已經超越了你的知識範圍。迦葉啊!你的知識範圍太小了,唯有在如來的知識領域裡,才能清楚的知道和看到它們的整體——生物體的生死與輪迴。」
摩訶迦葉尊者,在佛陀的指導下,當下證得阿羅漢果。
【評論】
觀愚者多憂,這句話點破一般群眾的性格——世俗的男女。他們被形容為「悲哀的」,悲傷、受苦難,是一般生命無法避免的現象,只有持正念者才能超越這一切。悲哀或苦難是佛陀所稱的普遍真理。生是苦、老化是苦、疾病是苦、死是苦、與不喜歡的結合是苦、與喜歡的分離是苦、無法獲得心中所求是苦、簡單地說,對五蘊的執著是苦。當佛陀說那是苦時,他不否認生命中也有樂。相反的,他承認有不同形式的快樂,無論在家人和出家人都有物質與精神上的快樂。在佛陀的教義裡有一篇論及如何規劃快樂,內容提及家庭生活之樂與隱居生活之樂、享受情慾之樂與遁世之樂、執著之樂與不執著之樂、物質之樂與精神上之樂等。但這些也全部歸納在“苦”中。就連最高的修行及淨化靈性境界的大禪定也在包括在「苦」內。
「苦」的概念可視為三方面:1、為一般的苦。2、由轉變而產生的苦。3、受「我」與「我執」制約的苦。
一切生命中的苦,如生、老、病、死、與厭惡之人交往或條件上結交、與心愛的人或喜悅的景物分離、得不到心中所求、悲傷、哀慟、疲憊等等,這一切物質與精神上的苦或痛(苦受),都全歸納於一般之苦。
對一個人快樂的感覺(樂受)來說,生命中快樂的狀況是不持久的、無常的。在不久或將來,事物一直不斷的在改變。在改變中,它產生痛、苦與不悅。這無常的易變,都歸納入由轉變而生的苦。以上這兩種苦都容易了解。沒有人會為它產生爭論。這是偉大佛陀證悟後的第一個真理,比較通俗而容易讓人明白,也是我們生活中常經歷的。這就是第二種苦——由轉變而產生的苦。
第三種苦是受「我」與「我執」制約之苦,這是一個偉大的真理,和最重要的佛學與哲學理論。需要進一步分析,以便解釋我們所認為的「人」,是「一個個體」或「我」。根據佛學理論,我們所稱的「人」或「一個個體」或「我」,只不過是永在改變中的物質與精神推動力或能源(四大)的結合,這一切都是因為執著於五蘊所生的。
那位無欲的阿羅漢——佛陀,以慧眼慈悲地巡視那些無知的人,那些無法擺脫憂悲苦惱的人,那些被陷於無數次生死輪迴的人。
當一位覺悟者,以不放逸對治放逸。他已擺脫憂悲苦惱,攀登上智慧的最高殿堂,俯視那些悲哀、無知的人,猶如攀登到山頂,俯視山河大地。
本BLOG<<真理的寶藏 法句經>>由高菩提法師提供中文繁體的編排,特此誌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