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928.JPG

五、阿拉漢道果
已斷除一切煩惱者稱為「阿拉漢」。阿拉漢是巴利語
arahant 的音譯,araha 是值得的、有資格的意思,再加上ant
(擁有),稱為arahant。北傳佛教依梵語arhant 翻譯為「阿
羅漢」,與巴利語稍有不同 。
阿拉漢有五種含義:
1. 以已遠離(àrakattà)一切煩惱故為arahaü。
其中,àrakattà 是已經遠離的意思,即遠離一切煩惱
(sabba kilesa),對一切煩惱已經站得很遠。以「遠離」故為
阿拉漢。
2. 以已殺死煩惱敵故(arãnaü hatattà)為arahaü。
arãnaü 是敵人,特指煩惱敵;hatattà 是已經殺死。已經
殺死煩惱敵人。以「殺敵」故為阿拉漢。
3. 以已破輪迴之輻故(arànaü hatattà)為arahaü。
如果車輪的輻全部被折斷,車輪就不能轉動。同樣地,
輪迴之輻被破除了,就不會再生死流轉。以「破輻」故為阿
拉漢。
4. 以有資格(arahattà)受資具等供養故為arahaü。
arahattà 是有資格的、值得的,意即值得接受衣服、飲
食、住所、藥品等供養,值得恭敬、尊重、禮敬、奉侍。以
「有資格」故為阿拉漢。
5. 以對惡行已無隱秘故(pàpakaraõe rahàbhàvato) 為
arahaü。
Pàpakaraõe 是種種惡行;rahà 是隱藏或秘密;bhàvato
是狀態。因為阿拉漢聖者不會再造作身惡行、語惡行及意惡
行,自然也無需隱藏各種惡行。以「無隱秘」故稱為阿拉漢。
這是《清淨道論》和《律藏》義註對「阿拉漢」的解釋。
有些義註如《中部註》則特別強調第一項「遠離煩惱」為阿
拉漢的定義。
「阿拉漢」是對佛陀的尊稱,也可以指一切漏盡者
(khãõàsava,斷盡煩惱者),包括諸佛、獨覺佛及阿拉漢弟
子,所以「阿拉漢」是指最高的果位。
對於相信北傳大乘的人,也許不能接受「佛陀是阿羅漢」
的說法,他們認為阿羅漢是小乘果位,是自了漢,是焦芽敗
種。但是在巴利三藏中,確實經常尊稱佛陀為阿拉漢,例如:
我們禮敬佛陀:ß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û 即是尊稱佛陀為斷盡煩惱、值得供養
的阿拉漢。並非只有弟子(sàvaka,也譯作聲聞)的最高果
位才是阿拉漢,佛陀和獨覺佛皆可稱為「阿拉漢」。為什麼
呢?只要斷盡一切煩惱,即是阿拉漢。
阿拉漢又稱「無學」(asekha)。學,是三學,還要學戒、
學定、學慧。對於入流聖者、一來聖者和不來聖者,由於戒
定慧還沒有圓滿,所以還必須學,因此稱為「有學」(sekha)。
阿拉漢聖者已圓滿戒定慧三學,無需再學、不用再修了,稱
為「無學」。為什麼呢?已斷盡一切煩惱故。khãõa 是已經
斷盡;àsava 是漏、煩惱。因已斷盡煩惱,故稱漏盡者
(khãõàsava)。
阿拉漢聖者除了斷除色貪、無色貪、掉舉、慢和無明這
五上分結以外,還斷除其他一切煩惱,例如:昏沉、睡眠。
阿拉漢聖者完全沒有任何煩惱,但是還可能剩餘一些由
過去輪迴中累積的習氣。這裡的「習氣」是指性格。佛陀是
最圓滿的人,是證得一切知智者,他在阿拉漢道心生起的同
時,也斷除了一切習氣。而諸弟子雖然斷除了一切煩惱,但
是還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性格。例如:有些弟子走路、做事
比較慢,有些則比較快,我們不能因為他們走路比較快就認
為他們還有煩惱,這只是他們的性格而已。
有些阿拉漢喜歡獨處而不喜歡說法,有些則喜歡說法;
有些喜歡禪修,有些喜歡持戒,還有些喜歡背誦,每個人都
有其性格傾向,這些性格是因為他們在過去輪迴中不斷重
複、不斷熏習養成的,所以稱為習氣。
然而,只要斷除一切煩惱,都可以稱為阿拉漢,有資格
接受一切世間人和天的禮敬、恭敬、供養。因為一切阿拉漢
聖者的戒、定、慧都已經圓滿了,解脫和解脫知見也具足了,
這才是真正的修完。
因此,佛世時有很多比庫斷盡煩惱之後,都能如此了
知,或向佛陀作這樣的報告:
ßKhãõà jàti, vusitaü brahmacariyaü, kataü karaõãyaü,
nàparaü itthattàyà'ti.û
「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再無後有。」
「生已盡」:導致再生的煩惱已經斷盡;「梵行已立」:
清淨的梵行、聖潔的生活已經建立起來;「所作已作」,應
當做的已經做了,戒定慧已經圓滿;「再無後有」:因為阿
拉漢聖者已經斷盡一切煩惱,以前所造之業得不到煩惱的支
助,就像一棵大樹的根部被砍斷,即使看上去枝葉還茂盛,
但是也不可能再生長了。同樣地,過去所造的善或不善業,
由於得不到煩惱的支助,在阿拉漢的五蘊離散之後,就再也
沒有重組的力量,那些業不能再產生效用。因此,五蘊離散
之後稱為般涅槃(parinibbàna),即完全地寂滅。
不過,佛陀拒絕回答般涅槃是怎麼樣的,因為涅槃超越
一切語言的表達,唯有親證才能了知。關於涅槃,我們既不
能說沒有,也不能說存在。如果說存在,會讓人聯想到生命;
如果說沒有,又會落入斷滅見或虛無。
阿拉漢也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聖道,一個是聖果。能
斷除一切剩餘煩惱的心稱為「阿拉漢道心」。阿拉漢道心一
旦生起,所有的煩惱立刻斷盡無餘。隨後,若阿拉漢聖者再
取涅槃為目標進入果定,其時生起的心稱為「阿拉漢果心」。

IMG_0137.PNG
以上討論的是出世間心,一共有八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