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81.JPG

看見真相

隆波帕默

第四章 我的禪修之旅
——探索正確禪修的過程


距第一次見隆波頓七個月後的一天,我下班後去附近的寺院看望我的一位和尚朋友,回去的路上被困在雨中,我的傘抵擋不了暴風雨,我渾身濕透了,走進我的住處,坐下來,開始發愁地想:不要把地弄得太濕了,否則我準會感冒。基於我所修習的,那刻心作為觀察者分離出來,看見了擔憂出現了,擔憂消失了,不僅僅如此,整個世界消失了一會兒,所有都退去了,只剩下觀察者。那刻觀察者出現了,甚至觀察者也不是我。我意識到如果觀察者也不是我,那麼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物可以被稱之為我們自己。
我再次回到隆波頓那裡,告訴他我的修行合一了。他說我已經知道怎樣正確地修行了,我已看到了聖道和三寶(佛、法、僧)。他說我不需要再去見他了。當然,我按他說的做了。我有些愚頑,沒有聽懂他的話。
從上所述,我們能不能看到我們不必要出家就能正確地練習好,能獲得智慧之果?觀察看見心在做什麼,知道身,知道心,單單知道就夠了。
九個月後我再次需要法上的幫助。不幸的是,隆波頓已去世。之後,我大多去詢問隆波塔德,有時隆波斯姆或其他一些師父。我去見隆波斯姆告訴他我當時的體驗。我從小就禪修,從來沒有被平靜的狀態所捲走過,我一直保持警覺。但那時不知什麼原因,我被某個點吸引住了,昏沉,甚至有時走路時也昏睡!我對所發生的有些好奇。我把我的情形告訴隆波斯姆,他問我一位真正的觀察者會對什麼好奇呢,他告訴我這沒有關係,不久接下來必會有更大的驚喜發生。這就是他所說的。這很難以理解消化。
很少有禪師像我這樣事無巨細地告訴你們禪修經歷,以提供參考。我甚至告訴你你的心正在為你做什麼。我繼續禪修和理解佛法。作為觀察者,心從現象中撤離,對所生起的現象距離越來越遠。接下來有一段時間無論什麼目標生起,我極其專注地深入目標,我真的想把他們看清楚,那時,我和隆波坤在一起,他是隆波頓的一位弟子,他對我說:“帕默,觀察心,記得觀察者。”因而我不得不中止了對目標的深度專注。
我以為他的意思是說清楚地看觀察者,所以我專注地看觀察者,我盡我最大努力去專注於觀察者。事實上,這不是我們該做的,我這樣練了一年,直到心完全靜止,像膠水一樣粘著觀察者。許多人喜歡這樣做,像我這樣將注意力鎖定在呼吸上或鎖定在觀察者上,這樣做是沒有用的。小心這樣情況發生,不要犯我這樣同樣的錯誤,停滯專注在呼吸上22年,又粘著在觀察者上1年。
最後,我終於放松鬆下來,讓心自然運行。它可能會滑向所生起的心理現象,然後又回來成為觀察者知道者。我不再粘著在觀察者上,讓它滑入現象,然後又回到觀察者。心有時是觀察者,有時不是,來來回回在觀察者和現象之間變動。某一刻,心從兩邊出離,停止在中間,既不是觀察者也沒有粘著現象,什麼都不是,我想這必定是涅槃了。
我去拜訪隆波塔德,他要我堅持做。沒有多少人達到我這種狀態,因此他要我不停止練習。我告訴他我害怕我會粘著這種狀態,他一再保證如果出現粘著他會幫我。事實上這是一種奢摩它。但因為很少出現,所以他想我該保持它。
一天晚上,我碰巧遇到一位和尚,隆波博建。他問修行情況,我告訴他我正處在一個美好的境界中,問是不是涅槃呢。他笑起來,說:“那是什麼樣的涅槃境界,會有一個入口一個出口呢?”他的話震動了我,我的心從那個境界中退了出來。我意識到像我所說的這樣將搖擺的心停止於某處,這種三摩地不是止熄苦的方法。我決定我再也不干預或保持任何境界了。我只是單純地知道。
從現在起,我只是去覺知所生起的任何現象。現象整日整夜地生起滅去,像跳舞一樣閃動。它就這麼回事。不久後我對一直這樣觀察感到很厭煩,我希望能停一兩天都好。不管好或壞,就是停不下來。正念它自行運轉,沒法停下來不運行。
為此我去拜訪隆波普。盡管那天他很忙,他還是騰出一小時來幫我解惑,他讓其他人等著,因為他認為他得優先幫我。後來我們兩個人都弄得筋疲力盡還沒有弄清楚怎麼回事。他告訴我在我這個階段心觀察現象就是這樣,但我還是沒有被說服,最後,我讓他放下我繼續去見其他來訪者。
接下來我寫了一封信給隆他馬哈巴。他回寄了一本書讓我讀。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一些與我目前狀態相關的信息,說的和隆波普是一樣的。我想一切都進行得很好,只是我太累了感到乏味。
記得一天我正在車站等車,我忽然想起我該去試試數息,它是我的老朋友,在未遇到隆波頓之前我常常練習的修奢摩它的方法。我想練習只是為了休息一會兒。當我數息數到28時,心進入三摩地(止於一處),那種不斷閃動跳舞的現象終於停止下來。出定後意識到我真蠢我把數息完全放棄了這麼長時間。我需要止定。我太想通過觀察心來發展智慧了,而導致觀察的能力像一把鈍刀無法進一步切斷任何東西。我認識到奢摩它能讓心得到休息和保持銳利,能使心帶著能量和警覺去觀察現象。我們有時需要修奢摩它來達到平靜。一旦平靜了,我們出定,自然地觀察身和心。
我在這兒告訴你們了我修行路上所遇到的種種錯誤。首先我粘著奢摩它,後來我四處找心,再後來我粘著觀察者,再後來我在境界與觀察者之間搖擺,再後來完全放棄奢摩它。我們不能放棄奢摩它,但也有一種不恰當的說法是只修奢摩它而不修慧,修奢摩它很重要是因它能給我們帶來能量以支持我們修慧,但它完全不同於修慧不會導向涅槃。
後來我再次收到隆他馬哈巴的回覆。他在信中告訴我正確的修行並不複雜,我們只需當下如實了知身和心。這點總結得非常好。以正念如實知道身和心,持續知道,不斷知道。
因而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名普通在家居士,我們能修行到相當地程度。我做到了,然而,達到了一個點後我感到有太多責任,感覺要有更多時間來修練,所以我於2001年決定出家做和尚,實際上,是我妻子建議的!
我們不必出家做和尚才可以修練成功,在家居士同樣可以修得很好。作為一名在家人,我將我的禪修經歷報告給禪修老師聽時,經常有和尚也在場聽。我記得一次一名和尚問我是怎樣達到這個程度的。他坦承他出家20年了沒有達到過,甚至沒有接近我僅在一年內達到的程度。我告訴他我只是沒有讓心整天處於靜止平和的狀態。
一旦我的心平和了,我不間斷地保持觀察身和心在做什麼。我觀察身體的行、住、坐、臥,不是我,是身體它行、住、坐、臥。身體坐著,不是我坐著;身體它躺著,不是我躺著。身體只是一個帶著意識的物體,一堆元素,流進流出,不斷生滅。我觀察心,它整天整夜地運行著,思考著,編故事,一會兒快樂,一會兒不快樂,一會兒友好溫和,一會兒粗暴刻薄。它四處跑,好像沒有間歇,到眼根去看,到耳根處聽,到鼻根處嗅,到舌根處嚐,到皮膚表層處經驗感受,到意根處想。它來來回回,自行運動,連續不斷。我們不能控制它,也不能選擇什麼時候會快樂、溫和或平靜。它在所有事物中循環:它總處於流動狀態,沒有停歇,也不受我們控制。當我們看到一切總是變化著(無常),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持續存在(苦),一切不受我們控制(無我)時,我們就已經看到了佛陀所教導的三法印。
如果我們練習正確,物質和精神現象將會呈現出它們的真實特徵。這就是內觀的目的。內觀不是思考事情,告訴我們自己我們不是這具色身,那不是真正的智慧。我們必須如實觀察,從經驗上體證三法印。
請以這種方法觀察和了知,某一天因緣具足時,三法印就自動清晰地顯現,涅槃就會發生。我們看到身和心沒有一個“我”存在,身和心的實相只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當我們看到這點時,我們大多數人感到震驚,有些人感到悲哀,有些人感到厭離這世界。最後,我們終於生起了平等捨智,快樂或悲傷,好或壞,我們都只將它們看成同等的境界,都不過是現象的生滅,都隸屬於三法印。到了這個點,我們大多數人會對這個世界感到厭離和無意義,但這不是不善的厭煩心,事實上,這個心所生起時心情平穩公正,不粘著現象。
試著以平等無分別的態度去觀察生起的現象。不要憎恨煩惱,當它們生起時知道它們已生起。佛陀從來沒有教我們不要有煩惱,他沒有教我們當煩惱生起時設法去除嗔心或其它煩惱,如貪心等。他教我們當煩惱生起時我們知道它們已生起。生氣時,了知心生氣了,不是我們生氣了。貪生起時,看到心有貪著,不是我們貪著。我們不是心,也沒有我們。以這種方法持續觀察。
當我們看到身和心都不是我們時,我們就可以說已獲得真正的智慧。當我們智慧圓滿時,心就完全平等公正地對待一切。這就是佛陀所教導的有名的“中道”。它不受任何生起的現象的影響。當幸福來臨時,我們知道它只是暫時的不會沉溺其中。當痛苦來臨時,我們知道它只是暫時的也不會迷失其中。我們看到所有一切無論好的壞的都是無常的,只是隨著它們的因緣生起滅去。當煩惱來臨時我們不憎恨它們,請記得它們是我們的老師,能夠向我們展示三法印,它們和善心所一樣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智慧。我們每天持續以這種方式觀察,我們將看到所有精神和物質現像基於某些因而產生,當產生這個現象的因不再存在時,現象就滅去了。
心開始自動地清楚地知道所生起的現象。當它能清晰而迅速地看見現象時,現象就立即滅去,它們不會長佔據我們的心,不會編故事,制造痛苦。心就自然地進入一種深定,稱之為“三昧”,不管你有沒有經驗過這種定。在這個階段心看現象非常迅速地生滅,心甚至不知道生起的是什麼。每個現象只是簡單地生起滅去,來了去了。心知道它們來了去了,但不知道所知道的是什麼。
泰皇陛下曾召開一次高層次的僧人會議,會上陛下問如果知道但不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是什麼(知道生滅但不知道什麼在生滅),這是不是也稱為知道,當時隆波普肯定了這點。這顆能知的心在知道,但它不知道所知道的是什麼,它不會捲入到相對的二元世界中去了。它看萬物平等,它不是思考或概念上的理解,也不會迷失在故事裡,那種故事充其量不過是在相對層面上真實。當我們在究竟層面上看見真理時,我們看到萬物沒有名字,生起滅去。當我們清晰地看到這點時,我們接近了入流果,須陀恆果。
然後我們看到生起滅去的每一事物都只不過是一團苦。心智慧、平和、對任何生滅無分別,然後心進入純淨意識。當它達到這裡時煩惱開始根除,涅槃,苦的止息,就出現兩三個片刻。然後入流果聖者返回到相對的二元世界,仍然冥想真理。他或她也能看現在哪些煩惱已去除哪些煩惱還殘餘。他或她繼續和平時一樣禪修:觀察、知道身和心。
在家人能夠修得非常好。畢竟出家在家,只是位置相對不同,在究竟層面上無差別,兩者都有身和心,同樣以相同方式知道身和心。
一天的禪修理論知識教導就到這裡。回到你們的日常生活中去觀察身和心。不要坐著思考身心,那樣會減慢禪修進度,使修行變得困難。
我以舉幾個實例來作總結,讓你們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禪修。當你坐著等人感到厭煩時,知道厭煩生起。工作日的下午時分,懶惰心生起了,知道懶惰心生起了。當你想和一位朋友聊天時,知道想要聊天的欲望生起了。談話談得很開心時,知道開心生起了。飢餓感生起了時知道它。在自助餐館挑選食物時,看到食物不合胃口,此時知道不滿意生起了。以這種方式知道,直接從你的經驗知道,看各種各樣心生起滅去。懶惰心生起滅去了,厭煩心生起滅去了,欲望心生起滅去了。當你品嚐食物時,味道比你預想的要好,快樂生起了,知道快樂生起了。沐浴時注意生起的各種心情。特別是沖冷水澡時,注意一系列的變化產生了:害怕冷水的感覺生起滅去了,當我們洗乾淨擦乾身體後放鬆感和愉悅感生起了。
遇到交通阻塞的時候,這正是觀察心變化無常的最佳時刻。遇到紅燈,也許我們排在長長的隊伍後面,感到焦躁不安,知道此刻焦躁不安感生起。接著綠燈亮起了,我們高興一陣子,但我們剛要準備過去時紅燈又亮起了,我們感到十分沮喪。我們注意到我們比幾分鐘前處在20台車的後面時感到更加不安了。誠實謙卑地觀察知道心中什麼生起了。我們會看到我們內心的惡,可以這麼說,我們看到我們自己比別人好不了多少,所以我們不再因他人給我們帶來痛苦和悲傷而責備任何人。世間的惡只不過就是煩惱,貪嗔痴佔據我們的心,其他人也如此。在這點上,每個人值得我們同情。如我舉例所說的那樣,觀察心並不難,我們就是需要勇氣、耐心和持之以恆的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