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AEC322-742E-4DD2-8177-66D3EBCDD199.jpeg

最難的是證悟初果1/3

 

隆波帕默尊者|泰國禪修之窗

2017年8月19日法談B

 

如果跟隨隆波學法之後,還要去這個寺廟或那個道場參學,就會無法釐清其中的脈絡。

 

每個地方所使用的說法並不相同,即使說法相同,但實際的境界不同。比如講解「四念處」,誰都能引經據典,但是真的著力於實踐時,心是否正確呢?事實是:絕大部分人的心並未契入中道——不是太緊,就是太鬆。

 

因此,在開發智慧之前的重中之重是:先要把禪定(也就是心學)認真地學好。

 

有些人來分享——現在有人贊美隆波,說隆波如今已經「改邪歸正」,開始教導禪定啦!隆波聽了之後,不知道是該憐憫他們還是該怎樣才好。因為雖然同樣是在講「禪定」,但是實踐起來卻是不一樣的。

 

禪定分為好幾種。有一種禪定,我們稱之為「邪定」。即凡是沒有覺性的禪定,都可稱之為「邪定」,因為它並不是為了抵達道、果、涅槃的,根本不好用。

 

比如,打坐之後心往外送,看到鬼,看到天神,看到龍等等,那根本毫無意義。最多的是有人說看見龍撥弄手指來傳達數字,那更沒有意義。

 

或是打坐之後迷迷糊糊的,忘了自己,半醒半睡,這種打坐就是沒有任何利益的。或打坐之後,心跑到外面,光明在外等等,心跑到外面,也沒有任何利益可言。

 

正確的禪定是心和自己在一起。心會覺知自己,是自然、平常、普通的。

 

平常普通人的心本來就已經很好了,我們卻喜歡去改造它,讓心變得不自然。

 

自然的心是舒服的、不苦悶的。但我們禪坐時卻讓心非常苦悶、寧靜、呆滯、僵硬等等,這樣就還是別打坐為好,因為這樣的打坐方式已經錯了。

 

去覺知自己,覺知。

 

在打坐時,觀呼吸也行,念誦佛號也行,但不可以缺失覺性,必須始終保持覺性,那樣才能稱之為「會打坐」。

 

正確的禪定是伴隨覺性的,沒有覺性的禪定是不正確的禪定。因此,要不斷地覺知自己。

 

打坐以後覺知,心走神了,去及時地知道;繼續打坐,心再次走神,再次及時地知道。常常這樣覺知,心最終就會安住並且醒過來。

 

心醒了之後,繼續發展覺性與開發智慧,進一步修習四念處,觀身工作,觀心工作。不用擔心道與果何時會生起,我們的職責是用正確的心去修習四念處。

 

心具備正確的禪定,意即心有在覺知自己,其實就是自然、平常、普通的心!

 

身體一舉一動,覺知;心有任何動靜,覺知。最終智慧就會生起,洞見到——身不是「我」,而是被覺知與被觀察的對象;苦樂不是「我」,而是被覺知與被觀察的對象;好壞不是「我」,也是被覺知與被觀察的對象;這個心同樣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心一會兒貪、一會兒瞋、一會兒痴,我們就是這樣不斷地緊隨著去觀察、去覺知。最後就會洞見——心能夠自行變化,我們並沒有讓它快樂,它也能自行快樂;我們並沒有指揮它「別痛苦」之類的,心還是會自己苦起來,無法掌控。

 

即使提醒說:別生氣了!它也會自己生氣。別貪!它也會自己貪起來。別迷啊!一旦刻意想要「不迷」,立即就已經迷了,迷失於想「怎樣可以不迷」,這已經是迷失了。

 

因此,如果我們不斷地去觀察實相,最後就會洞見到實相——心是無常的、無法被掌控的、不是真正的「我」。因為心若是真正的「我」,我們就可以自主掌控它。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一樣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在五蘊之中,沒有什麼是我們絕對可以隨心所欲去掌控的。

 

就是這樣不斷地去洞悉實相,某一天就會明白實相,心就會願意接受實相。

 

在訓練的初期,心還不願意接受實相,也忍受不了實相。比如,打坐之後感覺到胳膊或者腿不是我,就會嚇一跳,會覺得害怕。有人甚至因此而哭泣,感到惋惜: 「我」不見了。

 

為什麼「我」消失了會覺得可惜?因為誤以為這個「我」會為自己帶來快樂。如果覺性和智慧獲得進一步提升,「我」消失了……(有這種)感覺是很好的。「我」有的只是苦,除此之外根本一無是處。

 

智慧不夠才會覺得「我」很好,或是看到「我」消失了就會傷心。不斷地修行下去,直至有一天心可以接受實相——五蘊不是「我」。

 

當我們能夠接受實相了,就會見法成為初果須陀洹。初果須陀洹洞見到了「我不存在」的實相,存在的都只是即生即滅的現象,沒有什麼是一個永恆的實體。

 

所謂的「我」,意思就是——一個永恆的實體,一直恆常存在。比如,一般人認為心是「我」,對嗎?兒時的心和現在的心是同一顆,一個沒有修行的人會認為過去的心和現在的心是同一顆心,現在的心和明年的心還是同一顆。這是不會修行。

 

如果會修行,就會照見心始終處於生滅之中——心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一會兒苦、一會兒樂,心一會兒去看、一會兒去聽、一會兒去想,不停在變化。並不是我們命令它變化,而是它可以自行變化,它不是「我」。修行至此才可以稱為看到心的實相——心不是「我」。

 

這樣慢慢觀察,起初會清除有「我」的邪見,接下來會進一步領悟:五蘊不是「我」。

 

那五蘊又是什麼呢?五蘊本身是苦。一旦了知五蘊是苦,心就會放下五蘊。只要還沒有照見苦,就還是放不下。

 

因此,有些祖師大德教導道:倘若未照見苦,就尚未照見法。

 

尚未看到苦,就尚未見到法!因為還在迷失,還在把苦當作是樂。比如這個身體是苦,我們卻以為它是樂的,這稱為「不瞭解法」。

 

所以要不斷地覺知自己,一定要證得初果須陀洹。在所有的道果中,須陀洹道是最難生起的。

 

如果我們證得須陀洹的道與果,成為了初果須陀洹,剩下的(道與果)就會自動自發了,因為未來無論怎樣都會獲證斯陀含、阿那含與阿羅漢。

 

因此,最難的就是體證初果須陀洹,因為它強烈地違背了我們的感覺,我們覺得真的有一個「我」存在。

 

所以,我們一定要洞見到「我不存在」的實相。身不是「我」,只是世間的物質,它只是我們從世間臨時借用的東西而已。心也不是「我」,我們無法去指揮它。它完全自行運作,時苦、時樂、時好、時壞。如此反復地觀察,直到心願意接受實相。

 

當心願意接受實相,就會體證初果須陀洹。一旦證到初果須陀洹,剩下的就簡單了。

 

平平常常地修習四念處,不斷地覺知身與覺知心,不斷地去觀察。根器更利了,就會不斷地、有次第地提升與進步。

 

我們無法指揮心去證悟道與果,心會自行證悟的。所以我們並沒有做什麼,僅僅只是發展覺性,不斷地探究名色(身心)的實相,然後心會自行提升。所以說,最難的是證悟初果須陀洹!

 

 

上 篇 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