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E467E-3D89-4C69-9B23-B0DC02AC015B.jpeg

生活中的阿毘達摩(3)不同程度的貪愛

 

[阿姜舒淨]

 

不同程度的貪愛

貪愛、執取會帶來悲傷,如果我們真的了解這件事,我們會希望根除貪愛。然而,這並不能馬上做到,我們或許可以壓抑貪愛一陣子,但是他會在適當的條件下再次出現。即使當我們知道貪愛會帶來憂傷,他還是注定會再生起、一再的生起。然而,是有方法可以根除他的,他可以被智慧根除,當智慧建立到可以看到事情本來的真相。

 

當我們研讀關於心更多的細節時,這會幫助我們去了解我們自己。我們不只應該知道強烈程度的貪愛,包括細微程度的貪愛也應該知道。

 

我們在經典裡讀到:「有一個比丘,有一次在Kosala﹝拘薩羅﹞附近的森林裡面待著,有一天他托缽回來之後,跳進蓮花池塘中,聞著紅色蓮花的香味。這個時候,剛好有一位天人在森林附近,因為悲憫心,希望這個比丘好,於是靠近他,攪動他而說了下面這段話:

 

『那個水中生長盛開的花朵,並沒有被給予,你站在那裡這樣聞它的味道,那是一個可以被偷走的東西,敬愛的先生,我必須稱呼你是香氣的小偷。』

 

比丘聽到說:『不,我沒有打破任何戒律,我只是站在旁邊去聞這個香味,為什麼我要因此被稱為香氣的小偷呢?那麼那些挖走蓮花,去吃那些蓮藕的人,你要怎麼稱呼他們?』

 

天人回答說:『一個無可救藥邪惡的人,就像一塊髒掉的布一樣,這些人我是沒有任何顧慮的,我也不關心他們;但是我必須要對你這麼說,對一個性格沒有什麼邪惡的人,想要追求純潔的人,既使這件事對一個邪惡的人來說就像一根頭髮一樣,但對於要追求純潔的人而言,這就像是一朵烏雲出現靠近了。』

 

我們也應該知道這些很細微的貪愛,就如同我們在享受香氣、好聽的音樂,看起來似乎是沒有不善心,因為我們並沒有傷害任何人。但這些很細微的貪愛也是不善的,他與慷慨分享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強迫自己沒有貪愛,但是我們可以去了解這些貪愛的特質。

 

不只是經典,在律藏裡,有很多關於更細微貪愛的例子。在律藏、經藏、論藏,每個教導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的了解自己。

 

當我們閱讀律藏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即使那些出家眾,在生活中只需要一點點就夠,但是他們還是有一些累積的習性條件,貪愛還會生起,每次當比丘偏離了純淨的生活,一個規則(戒律)就會被制定下來,來幫助他們能夠更警惕、注意,因此我們可以更了解這些規則的幫助。

 

即使只是很細小的偏離,這些規則能幫助這些出家的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吃東西、喝水、穿衣服、走路的一些細節能更警惕、注意。有些規則是禁止那些看起來完全無邪的行為,例如:在水裡面玩,或者是與其他比丘開玩笑。因為這些行為並不是由善心來完成的,他的動機來源是不善的心。

 

在律藏裡面讀到,比丘不應該在不對的時間進入村莊,這個理由是他們容易沉溺在世俗的聊天閒談。我們讀到:

在不對的時候,有六位比丘進入村莊,當他們在廳堂坐下來的時候,他們開始了各式各樣世俗的談話,他們討論國王、小偷、大臣、軍隊、恐懼、戰場、食物、飲水、衣服、床、花環、香味、關係、車子、村莊、小鎮、城鎮、國家、女人、飲料、街道、水井、那些分離的、各式各樣的推測、這個大海、成為什麼、或不成為什麼、這樣子、那樣子⋯

 

這段話,對在家眾也是很有用的,我們無法去避免去談論世間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這些談話即使看起來是無邪的,通常它的動機是來自貪愛的心,或者是瞋恨的心。為了瞭解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去學習知道,現在的行為、談話是什麼樣的心,善或不善的動機。

 

每次貪心生起的時候,貪愛就被累積了,當條件適當的時候,貪愛就會成為身語意邪惡行為的動機,當我們看到貪愛可以帶來傷害的行為和後果,我們可能會傾向於去建立智慧,能夠根除貪愛。

 

不好的行為,在巴利文叫Akusala Kamma,也就是我們說的不善業行,Kamma是一個心所,在巴利文叫Cetanā,那Kamma-patha是指不善的行為。有不善的行為,也有善的行為,透過身、語、意,來完成。

 

不善的Akusala Kamma-patha10個不善業行,他們的因緣條件都是貪、嗔、癡。無明伴隨著每一個不善心,他是所有邪惡行為的根源,因此每當有不善的業行時,一定會有無明在,有些不善的業行,是由貪愛心或瞋恨心的動機來完成,因此當我們看到有人做不好的行為時,我們不能夠完全確定這個行為的動機是貪愛心或瞋恨心。

 

這十個不善的業行是:

1. 殺生

2. 偷盜

3. 邪淫

4. 說謊

5. 兩舌毀謗

6. 惡口罵人

7. 無意義的交談

8. 貪婪垂涎

9. 惡意

10. 邪見

 

前三個殺生、偷盜、邪淫,這不善的業行,是由身體來完成的。說謊、兩舌毀謗、惡口罵人、無意義的交談,這四個不善的業行,是由語言來完成的。貪婪垂涎、有惡意、邪見,這三個不善的業行,是在心裡面去完成的。

 

透過身體來完成的不善的業行:殺生是來自於瞋恨心。偷盜有時候是貪愛的心,有時候是瞋恨的心。比如想要去拿走別人的東西是貪愛心。如果是瞋恨心,可能會希望偷走對方的東西,使對方傷心、受苦。邪淫則是由貪愛心造成的。

 

關於透過言語造成的不善業:如果是想要得到什麼,或者讓別人覺得自己是親近他們的,那麼說謊、兩舌分化、輕浮無意義的言談是由貪愛的動機造成的。至於說謊,我們或許會覺得所謂的「白謊」裡面是沒有傷害的,或者我們是為了好玩。然而,所有的謊言背後的動機都是不善心。

 

我們在經典讀到,佛陀對他的兒子Rāhula說到關於說謊這件事,佛陀說:

「既使如此,Rāhula,任何人如果企圖去說謊而不覺得羞恥的話,那麼我說這個人沒有什麼邪惡的行為是他不能做的。所以Rāhula,你要如此訓練你自己,”我不會去說一個謊,即使只是為了好玩。”」

 

至於兩舌,我們時常傾向於去談論別人。當沒有動機、企圖想要去傷害別人的名聲,這不會有不善的業行。然而當去討論別人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有場合來說出言詞不善的業行。這樣的不善業行,如果背後說別人是為了自己想要得到什麼,或是想要取悅別人,這是來自於貪愛的心。如果是想要去傷害別人,那是來自於瞋恨的心。

 

當我們看自己或別人,或思考我們就只是生滅的實相,因為因緣條件生滅,我們就比較不會去討論別人,或者是去評斷別人。在我們去討論別人行為的那一刻,那些現象已經滅去了,他們說的、他們做的已不在那一刻,已經不再存在了。

 

惡口是由瞋恨心引起的,無意義、輕浮的談話是空轉的,沒有什麼目的性,這樣的談話可能是來自於貪愛或瞋恨的動機。這些無意義的交談,也不一定總是強到有不善的業行,他有可能是強度不強的,不至於會在未來帶來果報,但是他是會有累積的危險。

 

關於透過心來完成的不善業行:貪婪垂涎的動機是貪愛的心,貪婪的心是想要去得到別人的東西,而且以一種不正當、不誠實的方式。惡意是想要傷害別人,動機來自於瞋恨心。

 

關於邪見,有三個會帶來不善的結果:

一個是,他相信眾生的存在,是沒有理由原因的,他們的潔淨或敗壞也沒有原因。

另外一個邪見是,好的或不好的行為不會帶來他們的適當結果。

第三個是不認為有業報,而且人死了之後就不會再有任何生命。

 

所有程度的貪愛,不管是強烈或是細微的,都會帶來悲傷。我們就像奴隸一樣,只要我們一直還沉浸在透過眼、耳、鼻、舌、身、心出現的那些所緣。如果我們的快樂是要靠所處的情境,或者是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是沒有自由的。這一刻,人們可能會對我們很好,下一刻,可能會用很不愉快的方式對待我們。如果我們對於別人的感情互動給那麼多的重要性,我們很容易會有困擾,我們成為我們情緒、心情的奴隸。

 

我們會變得比較自由,如果我們了解所謂的「我們」或「別人」只是名色法,因為因緣條件生起滅去。當別人用不愉快的方式對著我們講話的時候,他們如此地說是有原因條件的,為什麼我們會聽到這樣子的話,也是有因緣條件;別人的行為或我們的反應都是因緣條件的現象,他不會持續,在我們想著這些現象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滅去了。

 

內觀智慧的培養建立,是對生命的起伏興衰有更少的依賴,當對這一刻有更多的了解,我們就會對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會給予比較少的重要性。

 

因為貪愛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他在不同果位的階段會被削弱,一直到阿羅漢的時候才會被根除。首先,邪見是第一個被根除的,Sotapanna﹝須陀洹﹞是第一果,他已經體驗開悟四聖諦了,他根除了邪見,他已經有這樣的智慧去了解所有名色法的現象,都不是我、並沒有我在裡面,因為他已經根除了邪見,所以那八個貪愛心裡面,有四種帶著邪見的,不會再生起了。

 

但是對於這個第一果位的Sotapanna而言,那四個不帶著邪見的貪愛心,還是會生起,他還沒有根除所有貪愛的類型,第一果位,還是會有分別優劣的心所,Māna

 

還是會有Māna的優劣比較心生起去跟別人比較,例如:比別人更有智慧。當我們考慮自己比別人好或劣於別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是很重要的,那個時候是有Māna。當我們想著自己,並不是比別人重要的時候,並不一定是謙虛的善,可能還是有一個維護自己的優劣心的存在。這個優劣的比較是非常非常的深,他只有在成為阿羅漢的時候,才會被根除。

 

達到第二果位(sakadagami)的聖人,他的貪愛比第一果還要輕微了。到第三果位的聖人(anāgāmi),透過眼耳鼻舌身這些感官去滿足的貪愛已經沒有了,但他依然還是會執取再出生。阿羅漢第四果,已經完美了,他已經沒有任何形式的貪愛了,不可能有任何的不善再生起了。

 

阿羅漢已經完完全全的自由了,因為他已經根除了所有的不善、汙染雜質。我們在經典讀到,有一次第二天界國王Saka也在的時候,佛陀對比丘講了這段話:

「比丘,天人和人類,對於所緣對象感到欣喜、感到興奮。因為這個所緣對象的不穩定,來到了盡頭,完全的滅去,比丘,所以天人和人類悲傷的活著。他們對聲音、氣味、味道、接觸,感到欣喜,對心裡的現象感到欣喜、感到興奮,因為這個所緣對象的不穩定,來到了盡頭,完全的滅去。比丘,天人及人類,悲傷的活著。

 

但是如來,已經是阿羅漢了,完全的開悟解脫。看見他們真實的樣子,生起、滅去,感官享樂的滿足和悲傷,以及如何逃離。他不再對所緣對象感到欣喜,他也不對他們有什麼追求,也不感到興奮。由於這些所緣對象的不穩定,來到了盡頭,完全的滅去,如來很清楚,如來活得安祥。」

 

佛陀、阿羅漢已經完全的根除對任何所緣的貪愛了,他們已經穿透了因緣合和實相的本質,就是生起、滅去,不會持續,是無常的。阿羅漢已經達到了再出生的盡頭,所有生滅的實相已經完全停止了,因此所有的阿羅漢們都活得安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