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EED9BB-A713-462B-9286-80E0CB1DEA67.jpeg

◊◊ 不因戒律、博學、禪定和獨居而成覺者 ◊◊

 

【271偈】

不以戒律行,或由於多聞,

或由證三昧,或由於獨居。

 

 

 

◊◊ 出家之樂非凡夫所能及。涅槃更樂 ◊◊

 

【272偈】

謂受出家樂,非凡夫所能。

汝等漏未盡,莫生保信想!

 

【註解】

佛陀於這兩篇詩偈中,規勸眾比丘發奮圖強,達到無污染的境界——涅槃。佛陀奉勸眾比丘不要因為有一點成績而自滿,便鬆懈對解脫的努力,這對他們最終解脫的目標是一種障礙。

 

不要對自己的持戒、善行而懈怠,不要因自己的博學而自滿,不要因為獨居而怠惰,不要安慰自己「我已體驗出家的快樂,這不是凡俗者所能達到的。」不要放鬆自己一直到證悟涅槃為止。

 

【出家人應斷滅一切欲念——某些自以為是賢德比丘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某些自以為賢德的比丘。

  

話說某些自以為賢德的比丘認為:「我們已得賢德,我們實踐佛法,我們博學,我們獨自隱居,我們已通過禪定的發展而獲得神通,我們要達阿羅漢境界不是一件難事,我們可以隨時證得阿羅漢果。」

  

同樣的那些獲得三果的比丘也這麼想:「我們要達到阿羅漢境界並不是一件難事。」

  

一天,這些比丘在禮敬佛陀後都恭敬的坐在一旁。

  

佛陀問他們:「比丘啊!你們是否已經完成了你們的宗教義務?」

  

他們回答說:「世尊!我們已經達到了某某境界,要證阿羅漢果並非難事,因此我們要繼續隱居修行。」

 

佛陀對他們開示說:「比丘啊!不要以為持守戒律不染污或已經證得三果就以為只要在受少許的痛苦就可以解脫,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相反的,你們要完全滅絕一切使道德墮落的因素後,才可以這麼想:『我們已經獲得真正的安寧。』」

 

【評論】

出家之樂--要獲得更高的修行成果,就必須出家。

  

佛陀在鹿野苑時,這麼告誡眾比丘:

 

比丘啊!那有兩大極端,出家人應該避免。    

1、沉迷與肉慾——這是低下、粗俗、世俗、卑鄙和無益的行為。

2、執著於自我——那是一種折磨和卑賤、痛苦無益的行為。

  

捨棄這兩個極端後,佛陀悟出中道,這促進了內觀和知識並帶來安樂,更高的智慧,覺悟和涅槃。

  

比丘啊!什麼是佛陀覺悟出的中道?促進內觀和知識,並帶來快樂、更高的智慧、覺悟和涅槃。

  

那偉大的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啊!這就是導師所悟出的中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